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颈动脉不同回声类型粥样硬化斑块背向散射积分(IBS)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其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及30例无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IBS参数测定,对不同回声类型硬化斑块的IBS三项参数(PPI:大值与小值之差,AII:平均值,SDI:离散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GC均值对AII进行标准化.结果 (1)在均质性斑块中,弱、低及强回声斑块的标化AII呈递增趋势,分别为:(29.4±4.8)dB、(38.7±5.6)dB、(50.7±6.8)dB;非均质性斑块的标化AII变化较大,其PPI及SDI明显高于均质性斑块(P<0.001);(2)脑梗死组非均质性斑块及均质性弱回声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均质性强回声斑块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IBS参数为了解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组织学特征提供了客观的定量依据,为预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危险性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臧福波;高晓军;曲虹;李峰春;蔡叶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壁收缩、舒张的非同步性.方法利用QTVI技术获取2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A组)和20例正常人(B组)的左室壁运动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心尖四腔心、心尖二腔心和心尖长轴切面的左室基段及中段的各相对节段的收缩期及舒张早期速度峰延迟的时间(dTs和dTe).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收缩期及舒张早期速度峰延迟的时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01),中段前室间隔-后壁及中段后室间隔-侧壁为大收缩、舒张延迟部位.结论 QTVI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壁收缩、舒张的非同步性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剑平;钱孝纲;徐伟忠;戴萍;董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旨在对比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在眼科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高频探头对眼科不同类别的疾病进行二维图像与三维图像的对比观察.结果三维图像能比二维图像有较高的空间立体成像感,尤其是在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积血中机化膜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结论三维超声成像在大多数眼科疾病鉴别诊断中能提供较二维图像更多的信息.
作者:李培英;单武强;朱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宫外孕但经腹部超声检查不明确的186例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记录宫外孕肿块超声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彩色血流阻力指数.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结合血液HCG检查结果诊断早期宫外孕179例,漏诊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6.2%.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诊断早期宫外孕的首选方法.
作者:潘丽玲;王家刚;周瑞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肿块高频二维声像图和CDFI血流状况与病理对照研究.方法 58例乳腺肿块经高频超声观察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和侧方声影等,再用CDFI检测肿块内部与周边血流.结果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本组典型乳腺癌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部分有钙化斑点,后方回声衰减,前缘与侧缘有强回声晕,同时CDFI检出丰富血流信号.不典型乳腺癌肿块边缘规则,后方回声无衰减,可见侧方声影.结论高频CDFI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符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要对不典型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做出明确鉴别,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奕伦;罗慧;熊奕;林琪;孙枫;冯晓凤;王慧芳;徐金锋;吴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对肝、肾、卵巢囊肿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91个肝、肾、卵巢囊肿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结果随访时间长4年,短9个月,除5例囊肿二次治疗,囊肿消失时间为一年以上,其余82例86个囊肿全部在一年内消失,未见复发,总有效率100%.结论超声介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腹腔脏器肝、肾、卵巢囊肿准确性、恢复快、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成为治疗肝、肾、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牛德强;章其江;张伟;何玉蓉;胡萍;孔菊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床根部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及彩超特点,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对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 8例甲床根部血管球瘤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超声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而确诊,高频彩超检查表现为瘤体较小,轮廓清晰,内部呈低回声,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呈彩球样,并可见动静脉瘘血流频谱.结论高频彩超是甲床根部血管球瘤简便、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作者:黄冬梅;任杰;郑荣琴;李凯;张新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灌注(SPE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探讨对颈内动脉(ICA)狭窄或闭塞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42例ICA狭窄或闭塞患者经TCD、SPECT及MRA检查,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CD、MRA对ICA狭窄或闭塞检测结果与DSA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0.8%、80.5%,对侧枝循环开放判断,符合率分别为92.2%、47.6%.TCD检测患侧和健侧MCA的Vs、PI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SPECT阳性区与MCA的Vm、PI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658,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TCD、SPECT及MRA检查联合应用,从不同角度为ICA狭窄或闭塞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较全面的客观依据,是可靠的综合性检查方法.
作者:孟璇;王欣;袁耿彪;石正洪;周俊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RCC)的超声表现及特征,评价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肾细胞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肾细胞癌超声表现多为边界较清的均匀低回声及等回声团块,小肾癌(≤3 cm)可表现为高回声或等高回声.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多丰富,可测及低阻血流信号.结论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是早期发现肾细胞癌的较有效方法.
作者:魏建平;杜联芳;邢晋放;苏一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涎腺结石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高分辨率探头对患者涎腺多切面扫查,观察腺体及导管形态结构.结果共检出颌下腺结石58例,腮腺结石9例,5例颌下腺及腮腺合并结石.结石声像图多为强回声,部分为中等回声,强回声者后方声影明显.大结石12 mm,位于颌下腺导管内.其中70例与手术相符,两例误诊,正确率97%.结论彩超是诊断涎腺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谭深;姬永浩;王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腺局灶性纤维化(focal fibrosis of the breast,FFB)的超声特征,FFB与临床症状的关系,部分病灶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方法超声研究137例中121例有146个FFB病灶.对比部分病灶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构关系.部分病灶作彩色多普勒成像研究.结果 146个病灶:边界清晰的低回声病灶45(31%)个,边界欠清或不清晰的低回声病灶92(63%)个(其中5个有明显声影),边界清晰的中等回声病灶9(6%)个.超声显示14(9%)个有钙化斑病灶中的9个.超声显示5(3%)个病灶有包膜,但病理上未显示.结论 FFB的超声特征有利于与其它乳腺肿块鉴别.
作者:吴林生;朱世亮;陈爱英;陈荣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二尖瓣口平面确定技术(mitral orifice plane determination technique ,MOPDT)对二尖瓣口面积(MVA)进行二维超声(2DE)测量,旨在探讨MOPDT在2DE测量MVA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术前应用MOPDT对29例 MVA进行2DE测量,测值与术中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 MOPDT测量的MVA与术中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897(P>0.05),定量测量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MOPDT能提高2DE测量MVA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敏;张淼源;许桃英;刘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腮腺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43例PSS患者(A组)与69例非PSS患者(B组)未经治疗行腮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A组腮腺声像图表现较为特异,并具有规律性.与B组比较,A组腮腺厚度、实质光点增粗率、实质回声不均匀率、实质回声减低率增加,面横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显著增加,阻力指数减低.结论 PSS具有典型腮腺声像图特征.
作者:宋则周;马静;曾慧如;陈宇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3例经手术和/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瘘患者,回顾分析术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异常扩张,并能追踪观察其走行、部位、内径、大小.多普勒在瘘口附近可测及异常的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及其合并畸形直接、安全、快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凤伟;邓辉荣;严惠贞;范永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E) 及颈部动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A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表现,同时有超声心动图的改变.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为MIA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作者:包凌云;牛永华;许亮;费晓;马晨霞;石俊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B超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巨大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84例宫高+腹围≥140 cm的足月单胎孕妇,应用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根据新生儿体重将孕妇分为巨大儿组及非巨大儿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腹围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结果胎儿腹围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好(r=0.84),当胎儿腹围≥35.0 cm时,可以预测85.7%的巨大胎儿.结论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能准确预测巨大胎儿的体重.
作者:寿列军;解左平;金社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系统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或术中射频治疗肝癌患者40例,共48个病灶,对比治疗前后的影像检查,评价肝癌消融是否完全,并记录射频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其转归情况.结果冷循环射频治疗后,当肝癌直径<3 cm、直径3~5 cm、直径>5 cm时,一次治疗完全坏死率分别为95.8%,73.4%及40%.三组治疗后一年时复发率分别为0,16.7%,40%.主要并发症是疼痛、发热、出血等.结论冷循环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是一种适应证较广泛,疗效较为确切,副作用较少的良好方法.
作者:张辉;郑荣琴;陆敏华;闫萍;陈军;黄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 ng/ml或直肠指检(DRE)有结节或经直肠超声发现有异常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6针系统活检加异常区域处1~2针活检.结果 36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检出良性前列腺增生20例,占55.6%,前列腺癌9例,占25%,前列腺轻度不典型增生4例,占11.1%,前列腺良性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性改变3例,占8.3%.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甘玲;叶真;申玉萍;陈玲;刘新秀;陈树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女,36岁.G2P1,既往体健,无家族疾病史,第一胎发育良好,此次因停经6个月,自感腹胀不适,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如足月孕,行超声检查,使用岛津SUD 45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 MHz.
作者:刘亚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孕妇,24岁.孕1产0,妊娠35周,孕期常规检查.使用Power vision 8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5 MHz.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上,双顶径约9.0 cm,脊柱排列整齐,胎心 134次/min,律齐.
作者:罗飞;付艳梅;王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女,32岁.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左肾略增大,形态饱满,大小约11.8 cm×5.8 cm,集合系统分离,其内无回声区深处达2.8 cm,无回声区内未见异常回声.
作者:刘小刚;黄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女,23岁,半年前孕8周人流一次,近来因阴道不规则排液来我院妇科作常规检查.妇检(-).彩超显示:膀胱后方、宫颈下方的阴道双线回声结构消失,被一个范围为65 cm×25 cm的梭状分布的液性暗区所取代,仔细观察,其暗区内有漂浮移动的光点,在平卧数拾分钟后,漂浮光点消失,但在阴道前壁处聚集有气-液平面反射.
作者:叶萍;钱孝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孕妇,26岁.足月妊娠,常规行产前检查,超声检查:于耻骨上方探及胎儿胎头双顶径9.3 cm,胎心搏动规律,脊柱连续性好,股骨径长6.9 cm,胎颈后缘光滑,胎儿腹腔内,相当于左肾区,见约7.8 cm×4.9 cm无回声区,内见多条分隔光带,将无回声区分隔成多房状,未见正常肾脏结构(图1,2).
作者:霍振玲;赵英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日益成熟,对胎儿骶尾部畸胎瘤产前明确诊断已成为可能.本文报道应用LogiqTM400 PRO黑白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 MHz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胎儿骶尾部直径小于2 cm的囊性畸胎瘤两例,报告如下.
作者:屈亚莉;吴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26岁.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一周来诊,彩超检查:双肾超声未见异常,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壁尚光滑,尿道内口可见一囊性回声,凸向膀胱腔,大小约20 mm×16 mm,囊壁薄;前列腺44 mm×38 mm×23 mm,体积增大,内回声欠均匀,可见强回声斑(图1),经会阴部扫查能更为清晰地显示囊肿位置(图2).
作者:耿梅;牟荣骥;马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1995年被WHO归类于未定性的心肌病中,可呈家族聚集性发病,亦可单发;可以单独存在,或与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并存,单独存在时称为孤立性心室肌致密化不全.
作者:钟学珍;黎莉;马志勇;谭红伟;王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44岁.阵发胸闷1年.无胸痛、心悸.查体:血压140/86 mm Hg(1 mm Hg=0.133 kPa),口唇、甲床无青紫,无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作者:任书堂;黄云洲;周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孕妇,32岁.二次妊娠,孕22周,来我院行胎儿检查.超声检查示:胎儿各项参数均符合22周妊娠;宫颈内口开放,内径13 cm,宫颈管扩张,腔内充填羊膜腔羊水(图1).
作者:王玉敏;张丽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女,36岁.7年前因妊娠足月,在当地医院施下腹正中纵行切口剖宫产一子,术后半年月经来潮,一年后开始觉腹部手术切口瘢痕处及偏右侧疼痛并逐渐加重,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2~3 d、经期、经后疼痛依次加重,经后一周逐渐缓解,呈规律性.
作者:孙淑琴;陈文芝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66岁.4年前在多家医院多次超声诊断为肝囊肿,现来院复查.平时无任何不适,肝功、两对半正常,无肝病、外伤、手术病史.
作者:雒大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女,29岁.因上腹疼痛,黑便20 d入院.查体:心脏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胃镜示:胃窦部肿瘤伴出血.B超检查:患者饮水500 ml后探查于胃窦后壁可探及一略强回声包块,大小6.1 cm×4.8 cm×3.0 cm,呈类圆形,向胃腔内突出,连续尚光滑,似可见包膜,内部回声欠均匀,肿块未侵犯浆膜层.腹主动脉周围未见肿大的淋巴结.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2004年4月~10月有3例经超声影像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并经病理细胞学证实为该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军;王晓静;钱胜利;高菡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73岁.发现右肋下包块来诊.查体:体温37 ℃,一般状态尚可,于右肋下可触及一巨大包块,大小约为21 cm×16 cm×14 cm.B超示:右肾形态略失常,于右肾外侧可探及一巨大包块,边界尚清,形态欠规整,其内为不均质的低回声,并可见片状透声差的无回声(图1).
作者:孙国才;张新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2岁.因不慎从高处跌下,头顶着地约4 h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心肺(-).左前额及顶部皮肤青紫,触及一约3 cm×2 cm大小包块.
作者:李艳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35岁.肛旁疼痛一周加重1 d入院.查体:T36.7 ℃;肛门后方皮下触及约3.0 cm×2.0 cm肿块,质硬,触痛.超声扫查:膝胸位,肛门后方约12点钟处皮下组织探及一约2.9 cm×1.8 cm低回声包块,边界清,壁厚,后方回声增强,内部散在点状、斑片状强回声,探头加压呈浮动状(图1).
作者:时忠华;刘静斌;苏新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疾病的诊断及追踪观察的意义.方法使用HP-1000型彩色超声对24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进行观察,观察其超声图像不同的表现及追踪观察良恶性变化情况.结果 24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声像图中,类圆形强回声:12例.伴有破裂出血8例;其他回声2例,其中转变为恶性2例.结论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称良性间叶瘤,所观察病例中有2例转为恶性,说明有恶变的可能,此论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除有常见的声像图表现外,还有特异的需要注意鉴别的声像图表现.
作者:丁红;刘雪梅;赵筱丹;刘洋;张国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腹部脏器如肝、胆、胰、脾、肾等部位的超声检查,传统的观点认为,宜选用频率为3.5~5.0 MHz的探头进行扫描[1,2],而频率7.5 MHz以上的高频探头,由于受显示深度限制,一般只适合用于浅表器官和部位的扫查.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均经刮宫或手术后病理证实,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11%(32/34),误诊2例,占5.89%(2/34).结论超声检查作为动态医学观察手段,且安全、无创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晓红;臧瑄;杨书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及方法.方法超声显示输尿管下段纵切面、横切面可发现其内强回声块,后伴声影.结果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952例,均经碎石证实.结论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准确、可靠,是首选方法.
作者:易书英;谭威;张旭雯;李玉华;李改;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超声心动图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3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治疗7~10 d后超声心动图改变,探讨其演变规律.结果入院时1例肺动脉内见血栓,9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9例患者右房、右室增大,9例主肺动脉增宽,3例肺动脉收缩压在正常范围;溶栓治疗7~10 d后再次观察:10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者压力急剧下降,原9例右房、室增大者大小逐渐恢复,4例右房、室不大患者其内径较入院时也有缩小,原3例肺动脉收缩压正常患者其压力数值也较前缩小.结论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对急性肺栓塞诊断、溶栓疗效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彩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Buerger病又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为了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以往多靠血管造影,但血管造影是有创检查,不易多次重复检查,不利于判断治疗效果.
作者:柳婧月;黄枢;王小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在诊断创伤患者肢体血管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创伤患者或骨折复位后局部或患肢进行性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经二维超声在患肢血管自上而下进行横向、纵向逐段扫查,了解肢体动、静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血管腔内回声、血流充盈情况,是否有血管损伤并获取血流信号.结果 21例创伤病例中发现肢体血管病变有假性动脉瘤5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下肢静脉栓塞有8例,血肿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创伤患者肢体血管损伤或血管并发症能有效地检出,并对术后或骨折复位后血管及肢体血供恢复及预后是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手段.
作者:李亚玉;柳鹏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与各种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与颈动脉彩超显示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急、慢性脑栓塞的患者均发现有各种类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一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结论颈动脉彩超可以直接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斑块的性质,对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均提供较高的诊断及参考价值.
作者:张荣华;康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表现和临床应用.方法对57例药流后阴道持续出血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内回声及宫腔内局部血流情况,并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宫内残留物的阻力指数RI.结果 45例宫腔内有残留物及7例子宫内膜炎性改变的病例显示出局灶性血流丰富区,呈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RI <0.6;5例未探及血流信号的病例为陈旧性血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判断残留物的性质,对药流不全具有较准确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晓琪;陈勇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儿胆囊内强回声的声像图特征及其成因.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8例胎儿胆囊内强回声的超声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胎儿胆囊内强回声呈点状、颗粒状、长条状、团块状、条带状,后方回声增强,其形成机制是胆总管返流的肠内容物,属于生理现象.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胎儿胆囊内强回声.
作者:张忠路;贾国富;周君;裴育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