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对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包凌云;牛永华;许亮;费晓;马晨霞;石俊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 MIA综合征, 心脏, 颈动脉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E) 及颈部动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A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表现,同时有超声心动图的改变.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为MIA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肾细胞癌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RCC)的超声表现及特征,评价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肾细胞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肾细胞癌超声表现多为边界较清的均匀低回声及等回声团块,小肾癌(≤3 cm)可表现为高回声或等高回声.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多丰富,可测及低阻血流信号.结论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是早期发现肾细胞癌的较有效方法.

    作者:魏建平;杜联芳;邢晋放;苏一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疾病的诊断及追踪观察的意义.方法使用HP-1000型彩色超声对24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进行观察,观察其超声图像不同的表现及追踪观察良恶性变化情况.结果 24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声像图中,类圆形强回声:12例.伴有破裂出血8例;其他回声2例,其中转变为恶性2例.结论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称良性间叶瘤,所观察病例中有2例转为恶性,说明有恶变的可能,此论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除有常见的声像图表现外,还有特异的需要注意鉴别的声像图表现.

    作者:丁红;刘雪梅;赵筱丹;刘洋;张国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胃黏膜下脂肪瘤超声误诊为胃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29岁.因上腹疼痛,黑便20 d入院.查体:心脏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胃镜示:胃窦部肿瘤伴出血.B超检查:患者饮水500 ml后探查于胃窦后壁可探及一略强回声包块,大小6.1 cm×4.8 cm×3.0 cm,呈类圆形,向胃腔内突出,连续尚光滑,似可见包膜,内部回声欠均匀,肿块未侵犯浆膜层.腹主动脉周围未见肿大的淋巴结.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胎儿颌面部小囊状淋巴管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6岁.G2P1,既往体健,无家族疾病史,第一胎发育良好,此次因停经6个月,自感腹胀不适,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如足月孕,行超声检查,使用岛津SUD 45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 MHz.

    作者:刘亚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尿道内口囊肿1例

    患者男,26岁.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一周来诊,彩超检查:双肾超声未见异常,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壁尚光滑,尿道内口可见一囊性回声,凸向膀胱腔,大小约20 mm×16 mm,囊壁薄;前列腺44 mm×38 mm×23 mm,体积增大,内回声欠均匀,可见强回声斑(图1),经会阴部扫查能更为清晰地显示囊肿位置(图2).

    作者:耿梅;牟荣骥;马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CDFI诊断膀胱阴道瘘1例

    患者女,23岁,半年前孕8周人流一次,近来因阴道不规则排液来我院妇科作常规检查.妇检(-).彩超显示:膀胱后方、宫颈下方的阴道双线回声结构消失,被一个范围为65 cm×25 cm的梭状分布的液性暗区所取代,仔细观察,其暗区内有漂浮移动的光点,在平卧数拾分钟后,漂浮光点消失,但在阴道前壁处聚集有气-液平面反射.

    作者:叶萍;钱孝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3例

    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2004年4月~10月有3例经超声影像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并经病理细胞学证实为该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军;王晓静;钱胜利;高菡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壁运动的非同步性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壁收缩、舒张的非同步性.方法利用QTVI技术获取2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A组)和20例正常人(B组)的左室壁运动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心尖四腔心、心尖二腔心和心尖长轴切面的左室基段及中段的各相对节段的收缩期及舒张早期速度峰延迟的时间(dTs和dTe).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收缩期及舒张早期速度峰延迟的时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01),中段前室间隔-后壁及中段后室间隔-侧壁为大收缩、舒张延迟部位.结论 QTVI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壁收缩、舒张的非同步性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剑平;钱孝纲;徐伟忠;戴萍;董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B超测量胎儿腹围预测胎儿体重的价值

    目的研究B超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巨大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84例宫高+腹围≥140 cm的足月单胎孕妇,应用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根据新生儿体重将孕妇分为巨大儿组及非巨大儿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腹围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结果胎儿腹围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好(r=0.84),当胎儿腹围≥35.0 cm时,可以预测85.7%的巨大胎儿.结论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能准确预测巨大胎儿的体重.

    作者:寿列军;解左平;金社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胎儿胆囊内强回声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胆囊内强回声的声像图特征及其成因.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8例胎儿胆囊内强回声的超声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胎儿胆囊内强回声呈点状、颗粒状、长条状、团块状、条带状,后方回声增强,其形成机制是胆总管返流的肠内容物,属于生理现象.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胎儿胆囊内强回声.

    作者:张忠路;贾国富;周君;裴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 ng/ml或直肠指检(DRE)有结节或经直肠超声发现有异常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6针系统活检加异常区域处1~2针活检.结果 36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检出良性前列腺增生20例,占55.6%,前列腺癌9例,占25%,前列腺轻度不典型增生4例,占11.1%,前列腺良性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性改变3例,占8.3%.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甘玲;叶真;申玉萍;陈玲;刘新秀;陈树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均经刮宫或手术后病理证实,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11%(32/34),误诊2例,占5.89%(2/34).结论超声检查作为动态医学观察手段,且安全、无创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晓红;臧瑄;杨书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甲床根部血管球瘤的高频彩超诊断

    目的探讨甲床根部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及彩超特点,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对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 8例甲床根部血管球瘤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超声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而确诊,高频彩超检查表现为瘤体较小,轮廓清晰,内部呈低回声,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呈彩球样,并可见动静脉瘘血流频谱.结论高频彩超是甲床根部血管球瘤简便、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作者:黄冬梅;任杰;郑荣琴;李凯;张新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高频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肿块高频二维声像图和CDFI血流状况与病理对照研究.方法 58例乳腺肿块经高频超声观察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和侧方声影等,再用CDFI检测肿块内部与周边血流.结果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本组典型乳腺癌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部分有钙化斑点,后方回声衰减,前缘与侧缘有强回声晕,同时CDFI检出丰富血流信号.不典型乳腺癌肿块边缘规则,后方回声无衰减,可见侧方声影.结论高频CDFI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符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要对不典型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做出明确鉴别,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奕伦;罗慧;熊奕;林琪;孙枫;冯晓凤;王慧芳;徐金锋;吴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全性药物流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表现和临床应用.方法对57例药流后阴道持续出血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内回声及宫腔内局部血流情况,并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宫内残留物的阻力指数RI.结果 45例宫腔内有残留物及7例子宫内膜炎性改变的病例显示出局灶性血流丰富区,呈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RI <0.6;5例未探及血流信号的病例为陈旧性血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判断残留物的性质,对药流不全具有较准确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晓琪;陈勇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宫外孕但经腹部超声检查不明确的186例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记录宫外孕肿块超声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彩色血流阻力指数.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结合血液HCG检查结果诊断早期宫外孕179例,漏诊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6.2%.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诊断早期宫外孕的首选方法.

    作者:潘丽玲;王家刚;周瑞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部超声检查中选择性加用高频探头的应用体会

    腹部脏器如肝、胆、胰、脾、肾等部位的超声检查,传统的观点认为,宜选用频率为3.5~5.0 MHz的探头进行扫描[1,2],而频率7.5 MHz以上的高频探头,由于受显示深度限制,一般只适合用于浅表器官和部位的扫查.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及方法.方法超声显示输尿管下段纵切面、横切面可发现其内强回声块,后伴声影.结果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952例,均经碎石证实.结论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准确、可靠,是首选方法.

    作者:易书英;谭威;张旭雯;李玉华;李改;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彩超对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涎腺结石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高分辨率探头对患者涎腺多切面扫查,观察腺体及导管形态结构.结果共检出颌下腺结石58例,腮腺结石9例,5例颌下腺及腮腺合并结石.结石声像图多为强回声,部分为中等回声,强回声者后方声影明显.大结石12 mm,位于颌下腺导管内.其中70例与手术相符,两例误诊,正确率97%.结论彩超是诊断涎腺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谭深;姬永浩;王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乳腺局灶性纤维化的超声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局灶性纤维化(focal fibrosis of the breast,FFB)的超声特征,FFB与临床症状的关系,部分病灶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方法超声研究137例中121例有146个FFB病灶.对比部分病灶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构关系.部分病灶作彩色多普勒成像研究.结果 146个病灶:边界清晰的低回声病灶45(31%)个,边界欠清或不清晰的低回声病灶92(63%)个(其中5个有明显声影),边界清晰的中等回声病灶9(6%)个.超声显示14(9%)个有钙化斑病灶中的9个.超声显示5(3%)个病灶有包膜,但病理上未显示.结论 FFB的超声特征有利于与其它乳腺肿块鉴别.

    作者:吴林生;朱世亮;陈爱英;陈荣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