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1557
  • 国内刊号:51-1688/R
  • 影响因子:0.89
  • 创刊:197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62-222
  • 全年订价: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1期文献
  • 肝外伤139例治疗体会

    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引起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肝外伤的死亡率高达31%~76%.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肝外伤139例,现将139例肝外伤的治疗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陈皓;王建;李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临床标本病原菌分离情况分析

    目前,由病原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仍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第二位.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成为今天大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院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共分离出的1 033株细菌及药敏报告的分析,说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作者:仰大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2例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后血供的多层螺旋CT评价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后非坏死低密度区血供的多层螺旋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2例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栓塞后行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双期扫描,6例同时行肝动脉、门静脉容积重建技术、曲面重建技术、表面成像和大密度投影三维重建.结果:32例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栓塞后非坏死低密度区CT平扫表现分为三个类型:周边型16例、侧边型5例、混合型11例;其血供分为四种类型:肝动脉供血型20例、门静脉供血型5例、双重供血型5例、少血供型2例.6例肝动脉和门静脉三维重建较好地显示了血管与非坏死低密度区之间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对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后肿瘤内非坏死低密度区血供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对继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制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鹏;赖光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病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引起药物性肝病(DIHD)常见方案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DIHD的认识,从而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其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8例DIHD患者临床特点和各项检查进行分析.结果:①共15种药物17种方案与DIHD有关,前4位药物为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 前4位方案为HRZE、HRE(S)、HRZ(S)、HL(利福喷丁)E(S).②临床表现不同.③临床分型以急性多见,其中肝细胞损害型多见.④多种危险因素如年龄、合并症、多联用药等对DIHD发生起作用.结论:重视和监测抗结核治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对有DIHD尤其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要及早停药保肝治疗,在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方面血清总胆红素(TB)比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更具意义.

    作者:陈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阴道镜检查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密切相关[1].本文研究阴道镜检查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梁开如;金善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28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40例,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口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46例,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口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同时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U.催产素组42例,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 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 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213±50 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为209±55 mL;催产素组为341±68 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简便、安全.

    作者:王名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脉冲Nd:YAG激光加氟治疗中老年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激光加氟化钙治疗中老年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牙本质过敏的中老年患者66例,患牙172颗,随机分为3组.A组:激光加氟化钙脱敏治疗;B组:激光脱敏治疗;C组:Gluma脱敏剂脱敏.结果:3组间即刻疗效无差异(P>0.05);1个月后,C组疗效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半年后,A组的有效率为65.1 %,B组为 42.9%,C组为22.4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激光加氟化钙组半年后疗效仍达65.1%,治疗中老年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稳定持久.

    作者:洛伟昕;赵长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因及预后. 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10患者中18例造影正常的患者,回顾性地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并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临床预后.结果: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中,17例可能系冠状动脉痉挛所致,1例可能为结缔组织病所致.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见病因为冠状动脉痉挛,该类患者的预后较好.

    作者:罗彩东;张再伟;王羽;吴屹;赵亮;刘云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本组患者中295例为良性,25例为恶性息肉.≥60岁病人胆囊癌的发生率20.73%(17/82)明显高于<60岁患者的3.36%(8/238,P﹤0.05);196例有蒂息肉中2例癌变(1.02%),而124例无蒂息肉中23例癌变(18.55%),无蒂者癌变率明显高于有蒂者(P﹤0.05);123例伴有胆囊结石患者中22例癌变(17.89%),无胆石伴发患者197例中3例癌变(1.52%),前者癌变明显高于后者(P﹤0.05);﹥10 mm的97例息肉中恶性23例(23.71%),而﹤10 mm的223例中仅2例恶性(0.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年龄≥60岁、伴有胆囊结石、无蒂息肉或息肉直径﹥10 m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均应手术治疗.

    作者:宋念;周文凯;钱正宇;赵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120例疗效分析

    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使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患者120例,将其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变化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舌侧骨板冲击法与劈开法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舌侧骨板冲击法与劈开法两种方法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舌侧骨板冲击法与劈开法拔除下颌中低位水平、近中阻生智齿,并对手术时间、手术反应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舌侧骨板冲击法较劈开法省时,创伤小,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结论:舌侧骨板冲击法是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拔除下颌中低位水平、近中阻生智齿的方法.

    作者:蒋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充盈B超检查对6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胃充盈B超诊断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价值.方法:对1 654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作胃充盈B超检查,将其中经胃镜和病理活检证实的6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超声检查结果与胃镜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为92.86%,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86%;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83.33%,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33%;胃溃疡检出率为78.95%,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8.95%.结论:胃充盈B超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具有较准确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赖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DHS钢板内固定加缝匠肌髂骨块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报告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方法:用DHS钢板内固定加缝匠肌髂骨块移植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术后随访1~8年.结果:髋关节功能评定优29例,良14例,可3例,差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骨不连1例).结论:DHS钢板使骨折端靠紧加压,骨折复位固定稳定,缝匠肌起始于髂骨,因而髂骨块血运丰富、可靠,二者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王文聪;胡志喜;丁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炎85例痰细菌培养检测及其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痰细菌培养结果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方法:负压吸痰,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63例(74.1%)为阳性结果,常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23.8%)、肺炎克雷伯菌(12.7%)、肺炎链球菌(12.7%)、金葡菌(7.9%).药物敏感试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均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100%敏感;金葡菌及其他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痰培养是目前新生儿肺炎重要的病原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鄢力;徐若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原肺水肿20例急救分析

    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是气压低,氧分压相应降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在高原环境中,由于短期适应不全引起的以缺氧为突出表现的疾病称为急性高原病[1].高原病多发生于初进高原,特别是初几天内,称为急性反应.凡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称为慢性反应.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又称肺性高山病(pulmonary puna),是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发生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满布湿啰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我队急救成功乘飞机进藏发生高原肺水肿2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其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戴德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药物性低血糖64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低血糖绝大多数是用药不当所致,只要充分注意,其中大多数可避免,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如稍有疏忽,则可有致命性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脑损害.我院1998年2月至2005年8月诊治老年糖尿病药物性低血糖6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术100例疗效观察

    为了解除人工流产术受术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院将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10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学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T、MRI对42例脑转移瘤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转移瘤的CT、MRI表现,探讨CT、MRI对颅内转移瘤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1例,全部病例均行CT普通及增强扫描,其中14例同时行MRI扫描.结果 :42例脑转移瘤中35例呈脑内多发转移灶(占83.3%),单发脑内转移6例,单发脑膜转移1例,脑转移合并脑膜转移2例.结论 :颅内转移瘤以肺癌转移为多见,男性居多,常为多发病灶,其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能发现脑膜转移及更多的微小转移灶.

    作者:张华山;刘军;黄明亮;李仲华;汪小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内注外切皮瓣搭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疗效观察

    1998年意大利学者提出通过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形切除治疗Ⅲ、Ⅳ期脱垂内痔的新方法(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此后在国际上迅速得到推广.但由于该手术需要特制的吻合器,价格昂贵,不能重复使用,对于广大普通患者来讲,仍不得不选择费用相对低廉的传统手术治疗.我院肛肠科在传统的Milligan-Morgon痔切除术的基础上,改良术式,采取内注外切皮瓣搭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既能一次性切除外消静脉曲张及结缔组织,又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手术中肛垫受损、肛门水肿、肛门狭窄等不足.我科对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此术式治疗,治愈率达97.5%,随访1~2年未见复发,总体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吕灵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为主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32例报告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发育时形成的错构瘤,约2/3发生在颌面部.对血管瘤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各异.从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笔者以平阳霉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对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作瘤内注射3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太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拟参芪左金汤用于肿瘤化疗后调理50例观察

    肿瘤已成为我国前三位死因之一,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目前,针对肿瘤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但由于放疗化疗对人体细胞缺乏选择性,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毒副反应,如消化道功能障碍与骨髓抑制现象等,导致一些病人不能顺利完成放化疗治疗.王晓东老师自1998年10月至2004年10月以自拟参芪左金汤用于肿瘤化疗后调理,以对抗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获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蒲琳;王雨;王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其疼痛以扩张宫颈和吸刮宫腔壁终末时为剧烈.流产手术虽然简单,时间短,但常给受术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日渐受到重视.近年来,无痛人工流产的方法多种多样,都取得了很好的镇痛效果.大邑县计划生育指导站于2002年12月开展无痛人工流产以来,对疤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止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官英;彭忠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的控制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比观察多瑞吉与口服美菲康(吗啡缓释片)对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多瑞吉组与美菲康组在控制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上等效,而多瑞吉组的不良反应比美菲康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多瑞吉治疗晚期癌症者中、重度疼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qd,疗程4周,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或再发心肌梗死,而对照组3例发生或再发心肌梗死.结论:常规药物治疗辅以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并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或再发生率.

    作者:蒲月英;张万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皮肤保湿改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皮肤保湿治疗尿毒症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尿毒症瘙痒伴皮肤干燥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予神经妥乐平3.6 U肌肉注射,每日1次.另每日温水擦浴后,湿热敷3~5 min,再予强生牌婴儿润肤露涂擦皮肤保湿,每日2次.对照组只予神经妥乐平3.6 U肌肉注射,每日1次.结果:实验组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干燥程度减轻.对照组瘙痒症状缓解,皮肤干燥程度无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神经妥乐平治疗,可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程度无明显改善.如同时予皮肤保湿,能更好地缓解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减轻皮肤干燥程度.

    作者:梁亚屏;文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附壁血栓抗凝治疗12例观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多普勒超声证实有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给予抗凝药物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例心房附壁血栓患者经强力抗凝药物治疗14~20 d,附壁血栓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及时发现附壁血栓并给予积极强力抗凝药物治疗,对避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附壁血栓造成外周血管栓塞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吴屹;张再伟;王羽;罗彩东;赵亮;刘云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例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经过. 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康复出院,1例死于MODS. 结论:对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多指标临床监测和以气道无菌化管理为主的综合治疗,可缩短病人上机时间,益于尽早康复.

    作者:王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83例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特点,为正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83例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83例肺部炎性假瘤病人中,手术治疗79例(占95.2%),抗炎治疗后病灶消散者4例(占4.8%);术前诊断为炎性假瘤、结核球、肺癌及肺部占位病变者分别为6例(占7.2%)、14例(占16.9%)、38例(占45.8%)和25例占(30.1%);手术治疗组中,行肺叶切除68例(占86.1%),肺段切除3例(占3.8%),肺叶楔型切除7例(占8.86%),全肺切除1例(占1.3%).结论:肺部炎性假瘤应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基础上施行组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予以诊断性抗炎或抗结核治疗(不超过3周)观察.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对于绝大多数肺部炎性假瘤患者是有意义的,有助于肿瘤的早期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术为主,术前诊断明确者可予以肺叶楔型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立刚;潘铁成;李军;汤应雄;陈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1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YM)-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18例肝血管瘤患者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后,再超选择至靶血管,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11个月.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栓塞治疗.瘤体缩小>50%10例(55.6%),缩小30%~50%5例(27.8%).缩小<30%2例(11.1%).1例无变化,总有效率83.4%.所有患者治疗后2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贺平;陈联盟;刘乐;谭培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疗效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它在颈椎病中的发病率高,约占所有颈椎病的60%,以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1倍,体力劳动者多见.笔者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以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疗效满意,并与普通针刺组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阳;廖加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6例临床应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毒疾病,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我们对2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进行了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七伤药加胰岛素治疗Ⅲ期褥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三七伤药加胰岛素治疗Ⅲ期褥疮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10例22处,实施磺胺嘧啶银换药法,局部以磺胺嘧啶银外敷;治疗组12例29处,实施新的换药方法,局部以三七伤药加胰岛素外敷.将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创面结痂短3 d,长7 d,平均4.77±1.60 d;而对照组创面结痂为7~8 d,平均12.84±3.10 d.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七伤药加胰岛素治疗Ⅲ期褥疮可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可推广使用.

    作者:雷现惠;高叙梅;赵仁群;宋绍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患者生命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48 h后,选择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55例,采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相结合,进行训练.对照组55例,仅作一次性康复指导.采用运动功能(FMA)、巴氏指数(MBI)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价,两组治疗前FMA、MBI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护理28 d出院时,早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对预后有较好的影响.

    作者:陈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功能恢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9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进行康复护理,并且于入院时、4周后及半年后进行随访评定.结果:经过康复运动训练的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生活基本自理人数训练前仅5例(5.43%),训练后66例(71.73%).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绪;袁冬林;邓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等被黄染,重者导可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果.我院儿科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儿,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兰;干蓉;邵会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118例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妇科病人200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118例,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加强整体护理,防止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地恢复健康.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裴永红;何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

    供应室工作人员要对医院内大量被污染的医疗用品进行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传染机会多,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嘈杂、潮湿.这些潜在因素往往被忽视,可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作为供应室工作人员应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笔者就在供应室观察到的工作人员容易忽略的自身防护问题进行小结,并提出几点防护措施,供参考.

    作者:张义芳;左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改良膀胱冲洗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留置导尿是解决重症脑外伤患者排尿异常和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但留置尿管引起的感染占院内感染的40%左右.为了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多采用膀胱冲洗,但常规膀胱冲洗是将引流管用无菌剪刀剪开,再连接输液器(分离针头)进行冲洗,由于密闭系统的开放,不仅容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更易导致腔内感染.我们从2000年起采用改良膀胱冲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两种膀胱冲洗的效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侯希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围术期护理16例体会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因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易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其治疗有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二种方式.非手术治疗法常需要较长时间卧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动力髋(Dinarnic Hip Scro,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Ⅰ型与Ⅱ型高龄患者16例,通过精心护理与有效的康复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Ⅰ型与Ⅱ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卵巢早衰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妇女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以闭经、不孕、雌激素缺乏及促性腺激素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患者的卵泡内无卵母细胞或虽有原始细胞,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表现为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临床上患者表现为闭经、不孕,兼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情绪波动、白带减少、性欲低下、阴部干燥、生殖器及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的类更年期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血枯、血隔、闭经之范畴,认为肾虚乃主要病理基础,治疗上多以肾为本.近年来中西医对该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作一综述.

    作者:谌婕;汪涛;熊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呈进行性,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并且与肺对毒性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有关的疾病状态[1].在那些有遗传基因倾向的人中长期吸烟,暴露于毒性气体或颗粒中,更容易发生COPD,使通气机理紊乱,肺泡换气障碍等,造成气促等症状,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导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Second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PH)[2].疾病严重的标记[3]如气道的阻塞,动脉的血气异常,及肺动脉高血压的程度,尤其是后者预测这一种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肺动脉高压发生在低氧血症之后,又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一旦形成,肺心病就可能接踵而至,提示不良的预后[4].因此研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理,针对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的有关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郭彩霞;杨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及策略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心、肺、肾、动脉、神经及眼等脏器也可受累,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传统的RA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进入21世纪以来,RA的病因虽然仍不十分清楚,但人们对其发病的分子机理已有了一定的新认识并开发出一些新药,提出了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刘扬渝;董碧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