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668
  • 国内刊号:51-1501/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58
  • 周期:季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62-64
  • 全年订价:16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
  • 中药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0年1期文献
  • 抗肺纤胶囊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NF-κ BmRNA、 ICAM-1、TGF-β1的影响

    目的:探讨具有补益肺肾、化瘀通络功效的抗肺纤胶囊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LM诱导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时照组,抗肺纤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阳性对照药)组,在第28天处死动物,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细胞问粘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CF-β1)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显微图象分析,对BLM大鼠肺组织中NF-kBmRNA的表达及ICAM-1、TGF-βB.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抗肺纤胶囊能明显抑制BLM大鼠肺组织中NF-kBmRNA、ICAM-1、TGF-β1的高表达(P<0.05,0.01),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具有补益肺肾、活血通络作用的抗肺纤胶囊可阻断肺泡炎继续发展的中心环节-NF-kB的活化,抑制ICAM-1、TGF-B,等促炎及促肺纤维化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调控从肺泡炎到肺纤维化的病理进程,是其抗肺纤维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陈云凤;扈晓宇;高堂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米大黄炭对乙酸溃疡大鼠血浆PGE2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米大黄炭对乙酸溃疡大鼠血浆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微米大黄炭组和雷尼替丁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促愈颗粒和雷尼替丁.心脏穿刺取血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PGE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微米大黄炭组和雷尼替丁组血浆PGE2含量均明显提高(P<0.05,P<0.01);微米大黄炭组与雷尼替丁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米大黄炭可显著促进胃溃疡大鼠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PGE2,从而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

    作者:张书;时昭红;冯云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天麻素对百草枯和代森锰诱导的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天麻素(GAS)对百草枯(PQ)和代森锰(MB)致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PQ和MB建立C57BL小鼠PD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GAS低剂量组、GAS中剂量组、GAS高剂量组5组,每组15只,在应用PQ及MB后给予GAS干预,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进行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测定黑质区MDA、GSH-Px、GSH、SOD的含量.结果:小鼠注射PQ和MB后出现震颤、竖尾、竖毛、运动迟缓、步态不稳、肢体僵硬等症状.同时黑质致密部(SNc)的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GAS低、中、高剂量组症状较模型组轻,TH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GAS低、中、高剂量组MDA含量(分别为6.5 mnol/mg±2.7 nmol/mg、6-2 nmol/mg±2.3 nmoL/mg、5.3 nmoL/mg±1.6 nmoL/mg)与模型组MDA含量为9.7 nmoL/mg±3.1 nmol/mg相比明显降低(P<0.05),GAS低、中、高剂量组GSH-Px、GSH、SOD的含量(GSH-Px的含量分别为3.1nU/g±0.3 nU/g、3.5 nU/g±0.5 nU/g、3.9 nU/g±0.4 nU/g;GSH的含量分别为6.1 mg/g±2.1 mg/g、6.5 mg/g±1.9 mg/g、6.8 mg/g±1.7 mg/g;SOD的含量分别为160.3 nU/mg±7.3 nU/mg、164·5 nU/mg±10.2 nU/mg、182.1 nU/mg±9.7 nU/mg)与模型组GSH-Px、GSH、SOD的含量(2.5 nU/g±0.4 nU/g、4.4mg/g±1.5 mg/g、138.5 nU/rng±6.4 nU/mg)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GAS对PQ和MB诱导的DA能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过氧化脂质及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李海龙;粟艳;厚荣荣;陈宏;陈建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脑苏提取物对花生四烯酸诱导大鼠急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目的:通过对花生四烯酸诱导所致大鼠急性脑缺血的治疗试验.考察心脑苏提取物(有效部位群)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颈内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复制脑缺血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脑电振幅、频率、死亡率、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TXB2/6-Keto-PGF1a)、过氧化脂质(LPO),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本品能明显加快因急性脑缺血所致的脑电图频率和振幅的恢复,减小死亡率,并能显著降低血小板大聚集率和大聚集速率,同时能降低血浆TXB2和(TXB2/6-Keto-PGF1a)比值;对血浆LPO的形成也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组织学检查显示,心脑苏组大鼠脑组织内血管轻度扩张,可见散在分布的微血栓灶,脑组织水肿不明显,无出血灶及血管破裂.而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水肿,脑血管内有大量的微血栓存在和多数血管破裂灶,分布在全脑组织.结论:本品对花生四烯酸诱导所致的大鼠急性脑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金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神经-内分泌-代谢-微生态-免疫网络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氢化可的松制备小鼠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观察四君子汤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外周血IL-2含量的影响和肠道菌群的调整,同时设常态中药组、自然恢复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氢化可的松灌喂3 d后,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IL-2含量明显下降,肠道菌群失调;经四君子汤治疗6d后,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IL-2含量显著提高,肠道茵群恢复正常.结论:纳米化四君子汤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效地调整肠道菌群失调,且功效优于常态中药组.

    作者:胡晓丽;施中凯;吴晓岩;刘玉凤;胡慧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刮痧、药物静滴并用的方法,治疗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5%.结论:针刺、刮痧、药物静滴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且快速的效果.

    作者:张春侠;刘立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化瘀通脉法联合激光光凝并球旁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中央静脉阻塞并囊样黄斑病变一例

    1 病例报道患者,女,52岁,于2008-07-22就诊.主诉:右眼视力下降近1月.否认全身有其他病变.查视力右眼0.15.

    作者:巩鸿霞;梁颖;孟秀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智能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16例符合VD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积分,中国修订韦氏成人量表(WAIS-RC)进行智力测验比较,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变化,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根据WAIS-RC测验结果,两组1年后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数字广度、词汇、数字符号、填图、图片排列等项目比较,治疗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项目自身对照积分亦有显著提高.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改善脑部供血.减少脑功能的受累,治疗VD,对老年群体的康复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何俊;臧道军;翟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消癥法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消瘢法对腹腔镜术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孕三烯酮治疗组48例,术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连续6月;补肾化瘀消癥组50例,于术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以补肾化瘀消癥方为基础,根据月经周期加减的方药,每天1次,连续6月;所有患者随访1~3年;结果:孕三烯酮组有效率70.8%,补肾化瘀消癥组有效率72.O%.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O.05);服用补肾化瘀消瘢方的患者无转氨酶升高,孕三烯酮组有14例转氨酶升高;结论:腹腔镜术后应用补肾化瘀消瘢法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选择方案,副反应小.

    作者:柴小利;汪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病灶清除内固定结合抗痨一号方治疗腰椎结核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加后路植骨内固定,结合中药汤剂抗痨一号方内服治疗腰椎结核.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术后服用抗痨一号方治疗,对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无术中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8~28个月.平均16个月,结核无复发,植骨全部成活,无侧弯后凸畸形,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所有病人全身状况良好.结论:前路病灶清除、加后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疗效确切,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矫正侧弯后凸畸形理想,术后服用抗痨一号方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是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中尧;刘永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分类、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及结果:本组21例II,III型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12至28个月.按Mazur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临床效果与骨折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赵明;刘益民;李宗;石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神阙透皮药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神阙穴透皮药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基贴组和药贴组.基贴组和药贴组分别在神阙穴敷贴基质药贴和治疗药贴,空白组不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有效率.结果:药贴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基贴组(P<0.01),药贴组总有效率为80.6%,明显高于空白组(3.4%)和基贴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阙穴透皮药贴能显著减轻CFS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诸毅晖;成词松;钟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禁食不禁药,胃肠减压,给予大承气汤口服、灌肠;对照组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两组同时给予PPI、生长抑素、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应用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体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缩短了禁食的时间,同时缩短了自然病程,减少了单个患者住院费用.结论:大承气汤治疗急性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刘真;阮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溶排净石胶囊治疗泌尿系结石12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溶排净石胶囊对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溶排净石胶囊对泌尿系小于1cm的结石进行观察,以尿中排石,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B超检查判断疗效.结果及结论:溶排净石胶囊对泌尿系中、小结石排石率达98.3%,有明显排石减轻肾积水的作用.

    作者:刘永春;田风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4例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常规西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肝硬化腹水病人分为为两组,即对照组22例,治疗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经1个月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24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疗组22例总有效为6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笔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

    作者:江介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石斛夜光丸联合羟糖苷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石斛夜光丸联合羟糖苷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方法:纳入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24例4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石斛夜光丸联合羟糖苷滴眼液点眼,对照组局部滴用羟糖苷滴眼液.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Schirmer testI)、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变化.结果:石斛夜光丸联合羟糖苷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有效率为83.3%,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1.67%,并能显著增加泪液分泌量(P<0.05),延长泪膜破裂时间(P<0.05).结论:口服石斛夜光丸联合局部羟糖苷滴眼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疗效确切,较单纯局部应用人工泪液疗效更好.

    作者:徐静静;叶河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咳喘灵涂膜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咳喘灵涂膜剂的提取工艺.方法:按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研究,以橙皮苷含量(HPLC法)和干膏收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与结论:咳喘灵涂膜剂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1.5 h;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1h.

    作者:廖峻;胡慧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比较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1批不同产地紫花地丁药材中秦皮乙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使用,thermo HYpersil-keystong BDS C18高效液相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9 am.结果:不同产地的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河北产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较高,但不稳定;陕西、河南产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较稳定.结论: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随地域差异变化较大.

    作者:陈胡兰;汤沛然;张梅;裴瑾;董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发酵炮制的本草考证及作用机理探讨

    发酵是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对经发酵炮制而成的神曲、红曲、淡豆豉等中药进行了本草考证,论述了其名称由来、制作方法、功效等.探讨了发酵炮制中药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发酵炮制质量的因素,并展望了中药发酵炮制的发展趋势.

    作者:李羿;万德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滇产亚贡叶中咖啡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亚贡叶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川滇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亚贡叶的咖啡酸含量,为亚贡叶的药用价值的开发及适宜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以咖啡酸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亚贡叶中咖啡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250 mm ×4.6 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10:90(0 min)→70:30(30min),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3 nm.结果:咖啡酸的含量在0.04~2.69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8.06%,RSD:0.55%.结论:此方法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量检测,可作为亚贡叶咖啡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媛媛;蒋桂华;谭镭;杨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护肝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护肝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绿原酸与干浸膏、五味子甲素为指标,对护肝颗粒水、醇提取工艺进行试验和考察.结果:确定佳提取条件为乙醇量8、8、8倍,回流3次,每次1 h.结论:筛选得到护肝颗粒乙醇提取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验证试验结果稳定.参数可以重复.

    作者:凌辉伦;余琳;刘军;张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美花圆叶筋骨草挥发油的GC-MS分析

    目的:研究美花圆叶筋骨草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花圆叶筋骨草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从美花圆叶筋骨草挥发油中鉴别出了29个成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12%.其中脂肪族烯醇类成分6个,占总量的39.63%;脂肪酸类成分5个.占总量的49.42%.结论:美花圆叶筋骨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Z,Z,Z]-9,12,15-十八碳三烯-1-醇,含量为34.39%;正十六酸(棕榈酸),含量为42.79%.

    作者:邓放;涂永勤;董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泽泻中泽泻烯醇的含量

    目的:建立泽泻药材中泽泻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TM Cis(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0:30);测定波长:264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泽泻中泽泻烯醇在3.4706~17.353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为1.18%.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泽泻中泽泻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珍;万丽;罗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庆栽培黄芩质量研究

    建立大庆栽培黄芩质量标准体系,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研究,浸出物测定法.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庆栽培黄芩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对黄芩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黄芩的浸出物进行了测定;同时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和HPLC色谱的定量研究.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以全面控制大庆栽培黄芩的质量.

    作者:魏东华;李林章;孙世芹;周学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辨证施护350例胸痹症经验总结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背痛彻心,手足青冷.现代医学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以及心包炎等疾病而致的心前区疼痛,其临床表现与本病特点相符者,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护[1].

    作者:雷艳容;雷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史学典籍中养生内容探析

    传统史学典籍汇集了丰富的科学文化资料,从中可探寻到十分可观的养生保健史料.寻查史籍中的中医养生学的载述,条分缕析,可大致归纳为:丰富多彩的导引吐纳养生法、形式多样的食养食疗养生法、彰显特色的修养心性养生法、神秘幽深的房中保精养生法等.

    作者:章文春;王斌;鲍晓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于代谢组学的电针与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较研究

    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针刺阳明经穴与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浆代谢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针灸治疗FD的原理及其与西药作用机制的差异.方法:16例FD女性患者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同时设立健康正常对照组10例.电针组采用足阳明胃经的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进行治疗,西药组服用伊托必利,连续治疗4个疗程.运用NDI(Nepean Dyspepsia Index)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分别获取治疗前1天、治疗1个疗程和治疗4个疗程后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浆样本,采用1H NMR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NDI量表显示电针及西药治疗FD均有效,但针灸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西药组.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电针或西药治疗1个疗程均可以使患者血浆代谢水平向正常组恢复,但治疗4个疗程后针灸组主要使患者体内乳酸、葡萄糖和乙酰乙酸的含量提高,西药组则主要表现为降低胆碱、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水平.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血浆内大分子的影响基本一致.结论: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提示,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与伊托必利不同,这可能是针灸与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疗效上出现差异的机理所在.

    作者:吴巧凤;周思远;刘娟;颜贤忠;余曙光;梁繁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