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丽;施中凯;吴晓岩;刘玉凤;胡慧静
目的:通过对花生四烯酸诱导所致大鼠急性脑缺血的治疗试验.考察心脑苏提取物(有效部位群)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颈内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复制脑缺血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脑电振幅、频率、死亡率、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TXB2/6-Keto-PGF1a)、过氧化脂质(LPO),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本品能明显加快因急性脑缺血所致的脑电图频率和振幅的恢复,减小死亡率,并能显著降低血小板大聚集率和大聚集速率,同时能降低血浆TXB2和(TXB2/6-Keto-PGF1a)比值;对血浆LPO的形成也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组织学检查显示,心脑苏组大鼠脑组织内血管轻度扩张,可见散在分布的微血栓灶,脑组织水肿不明显,无出血灶及血管破裂.而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水肿,脑血管内有大量的微血栓存在和多数血管破裂灶,分布在全脑组织.结论:本品对花生四烯酸诱导所致的大鼠急性脑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金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发酵是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对经发酵炮制而成的神曲、红曲、淡豆豉等中药进行了本草考证,论述了其名称由来、制作方法、功效等.探讨了发酵炮制中药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发酵炮制质量的因素,并展望了中药发酵炮制的发展趋势.
作者:李羿;万德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常规西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肝硬化腹水病人分为为两组,即对照组22例,治疗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经1个月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24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疗组22例总有效为6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笔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
作者:江介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天麻素(GAS)对百草枯(PQ)和代森锰(MB)致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PQ和MB建立C57BL小鼠PD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GAS低剂量组、GAS中剂量组、GAS高剂量组5组,每组15只,在应用PQ及MB后给予GAS干预,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进行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测定黑质区MDA、GSH-Px、GSH、SOD的含量.结果:小鼠注射PQ和MB后出现震颤、竖尾、竖毛、运动迟缓、步态不稳、肢体僵硬等症状.同时黑质致密部(SNc)的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GAS低、中、高剂量组症状较模型组轻,TH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GAS低、中、高剂量组MDA含量(分别为6.5 mnol/mg±2.7 nmol/mg、6-2 nmol/mg±2.3 nmoL/mg、5.3 nmoL/mg±1.6 nmoL/mg)与模型组MDA含量为9.7 nmoL/mg±3.1 nmol/mg相比明显降低(P<0.05),GAS低、中、高剂量组GSH-Px、GSH、SOD的含量(GSH-Px的含量分别为3.1nU/g±0.3 nU/g、3.5 nU/g±0.5 nU/g、3.9 nU/g±0.4 nU/g;GSH的含量分别为6.1 mg/g±2.1 mg/g、6.5 mg/g±1.9 mg/g、6.8 mg/g±1.7 mg/g;SOD的含量分别为160.3 nU/mg±7.3 nU/mg、164·5 nU/mg±10.2 nU/mg、182.1 nU/mg±9.7 nU/mg)与模型组GSH-Px、GSH、SOD的含量(2.5 nU/g±0.4 nU/g、4.4mg/g±1.5 mg/g、138.5 nU/rng±6.4 nU/mg)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GAS对PQ和MB诱导的DA能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过氧化脂质及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李海龙;粟艳;厚荣荣;陈宏;陈建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微米大黄炭对乙酸溃疡大鼠血浆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微米大黄炭组和雷尼替丁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促愈颗粒和雷尼替丁.心脏穿刺取血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PGE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微米大黄炭组和雷尼替丁组血浆PGE2含量均明显提高(P<0.05,P<0.01);微米大黄炭组与雷尼替丁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米大黄炭可显著促进胃溃疡大鼠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PGE2,从而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
作者:张书;时昭红;冯云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泽泻药材中泽泻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TM Cis(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0:30);测定波长:264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泽泻中泽泻烯醇在3.4706~17.353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为1.18%.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泽泻中泽泻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珍;万丽;罗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神阙穴透皮药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基贴组和药贴组.基贴组和药贴组分别在神阙穴敷贴基质药贴和治疗药贴,空白组不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有效率.结果:药贴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基贴组(P<0.01),药贴组总有效率为80.6%,明显高于空白组(3.4%)和基贴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阙穴透皮药贴能显著减轻CFS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诸毅晖;成词松;钟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加后路植骨内固定,结合中药汤剂抗痨一号方内服治疗腰椎结核.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术后服用抗痨一号方治疗,对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无术中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8~28个月.平均16个月,结核无复发,植骨全部成活,无侧弯后凸畸形,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所有病人全身状况良好.结论:前路病灶清除、加后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疗效确切,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矫正侧弯后凸畸形理想,术后服用抗痨一号方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是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中尧;刘永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传统史学典籍汇集了丰富的科学文化资料,从中可探寻到十分可观的养生保健史料.寻查史籍中的中医养生学的载述,条分缕析,可大致归纳为:丰富多彩的导引吐纳养生法、形式多样的食养食疗养生法、彰显特色的修养心性养生法、神秘幽深的房中保精养生法等.
作者:章文春;王斌;鲍晓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1批不同产地紫花地丁药材中秦皮乙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使用,thermo HYpersil-keystong BDS C18高效液相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9 am.结果:不同产地的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河北产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较高,但不稳定;陕西、河南产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较稳定.结论: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随地域差异变化较大.
作者:陈胡兰;汤沛然;张梅;裴瑾;董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禁食不禁药,胃肠减压,给予大承气汤口服、灌肠;对照组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两组同时给予PPI、生长抑素、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应用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体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缩短了禁食的时间,同时缩短了自然病程,减少了单个患者住院费用.结论:大承气汤治疗急性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刘真;阮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亚贡叶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川滇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亚贡叶的咖啡酸含量,为亚贡叶的药用价值的开发及适宜采收期提供参考.方法:以咖啡酸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亚贡叶中咖啡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250 mm ×4.6 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10:90(0 min)→70:30(30min),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3 nm.结果:咖啡酸的含量在0.04~2.69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8.06%,RSD:0.55%.结论:此方法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量检测,可作为亚贡叶咖啡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媛媛;蒋桂华;谭镭;杨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刮痧、药物静滴并用的方法,治疗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5%.结论:针刺、刮痧、药物静滴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且快速的效果.
作者:张春侠;刘立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咳喘灵涂膜剂的提取工艺.方法:按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研究,以橙皮苷含量(HPLC法)和干膏收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与结论:咳喘灵涂膜剂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1.5 h;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1h.
作者:廖峻;胡慧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分类、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及结果:本组21例II,III型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12至28个月.按Mazur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临床效果与骨折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赵明;刘益民;李宗;石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具有补益肺肾、化瘀通络功效的抗肺纤胶囊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LM诱导的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时照组,抗肺纤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阳性对照药)组,在第28天处死动物,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细胞问粘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CF-β1)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显微图象分析,对BLM大鼠肺组织中NF-kBmRNA的表达及ICAM-1、TGF-βB.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抗肺纤胶囊能明显抑制BLM大鼠肺组织中NF-kBmRNA、ICAM-1、TGF-β1的高表达(P<0.05,0.01),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具有补益肺肾、活血通络作用的抗肺纤胶囊可阻断肺泡炎继续发展的中心环节-NF-kB的活化,抑制ICAM-1、TGF-B,等促炎及促肺纤维化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调控从肺泡炎到肺纤维化的病理进程,是其抗肺纤维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陈云凤;扈晓宇;高堂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病例报道患者,女,52岁,于2008-07-22就诊.主诉:右眼视力下降近1月.否认全身有其他病变.查视力右眼0.15.
作者:巩鸿霞;梁颖;孟秀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优选护肝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绿原酸与干浸膏、五味子甲素为指标,对护肝颗粒水、醇提取工艺进行试验和考察.结果:确定佳提取条件为乙醇量8、8、8倍,回流3次,每次1 h.结论:筛选得到护肝颗粒乙醇提取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验证试验结果稳定.参数可以重复.
作者:凌辉伦;余琳;刘军;张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神经-内分泌-代谢-微生态-免疫网络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氢化可的松制备小鼠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观察四君子汤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外周血IL-2含量的影响和肠道菌群的调整,同时设常态中药组、自然恢复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氢化可的松灌喂3 d后,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IL-2含量明显下降,肠道菌群失调;经四君子汤治疗6d后,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IL-2含量显著提高,肠道茵群恢复正常.结论:纳米化四君子汤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效地调整肠道菌群失调,且功效优于常态中药组.
作者:胡晓丽;施中凯;吴晓岩;刘玉凤;胡慧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针刺阳明经穴与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浆代谢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针灸治疗FD的原理及其与西药作用机制的差异.方法:16例FD女性患者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同时设立健康正常对照组10例.电针组采用足阳明胃经的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进行治疗,西药组服用伊托必利,连续治疗4个疗程.运用NDI(Nepean Dyspepsia Index)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分别获取治疗前1天、治疗1个疗程和治疗4个疗程后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浆样本,采用1H NMR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NDI量表显示电针及西药治疗FD均有效,但针灸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西药组.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电针或西药治疗1个疗程均可以使患者血浆代谢水平向正常组恢复,但治疗4个疗程后针灸组主要使患者体内乳酸、葡萄糖和乙酰乙酸的含量提高,西药组则主要表现为降低胆碱、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水平.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血浆内大分子的影响基本一致.结论: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提示,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与伊托必利不同,这可能是针灸与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疗效上出现差异的机理所在.
作者:吴巧凤;周思远;刘娟;颜贤忠;余曙光;梁繁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