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髁螺钉(DCS),其初始设计是用于股骨远端的髁间骨折[1],因其固定可靠,抗疲劳性强,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股骨髁上骨折.
作者:陈其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从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联合运用肾后下部实质切开、气压弹道碎石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状结石3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洪星;王振宇;汤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对6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2例应用善得定治疗,与另外30例应用垂体后叶素静滴等常规治疗的病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善得定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毛贵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严重酸碱紊乱是危重症恶性循环组成环节之一,也是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1].及时正确地诊治酸碱紊乱是控制原发疾病、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沈霞;薛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由于脑表面的浅静脉出血造成,因其出血慢,多在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病人一般年龄较大,多合并有其它器官疾病,术后容葺易发生并发症.
作者:谢江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之一.HFRS患者在病程中常发生急性肾衰竭(ARF).自血液透析(HD)应用于临床以来,已经证明其血液净化是治疗HFRS致ARF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血液透析时机的掌握,目前认识不一.
作者:杨垒;黄先池;杨亦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传统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基本上是金属物,其大的缺点是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出,这无论在经济上或精神上都给患者带来一定负担和痛苦.
作者:韩子冀;王泗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伤寒杆菌的自然变异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小儿伤寒的临床表现也发生了变化,呈不典型化趋势,并发症亦渐趋增多.
作者:刘凤云;冯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年妇女,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多有报道.
作者:李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时对心血管的影响较大,芬太尼为减轻应激反应的常用诱导药物之一,但其对颅内压的影响国内报道不多.本文选择13例幕上脑肿瘤手术病人观察诱导期颅内压变化,现报导如下.
作者:王林;安裕文;邓尼惠;姚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由于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s ERG)主要反映视网膜第Ⅰ、Ⅱ神经原的功能,即视网膜节细胞前各种结构成分的正常功能.能了解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及被损害程度[1].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脑血管病后常易诱发血管性抑郁,近几年国内外均有一些报道[1].该病主要在脑血管损害的基础上影响大脑神经调节,造成器质性情感障碍.对血管性抑郁的发生,有人报道与病变部位、病变侧向等因素有关[2],但仍有争议.
作者:刘芳;李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眼睑全层缺损的修复分前、后两层,后层尤为重要.对上睑中央大面积缺损,我们用带蒂的睑板结膜瓣推移修复后层,存在两方面问题:(1)用下睑板结膜瓣向上推移修复上睑中央大面积缺损,2月后剪断蒂部下睑后层的支架全部上移到上睑,下睑外形及功能可能受影响;(2)对下睑偏内或偏外的缺损从上睑中央推移睑板结膜瓣,残留在上睑原位的睑板结膜可能错位,不能很好支撑上睑,上睑缘不规则.
作者:蔡善君;秦应举;胡名华;王卫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6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手术治疗4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42例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
作者:刘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经颈静脉肝内支架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的新方法,特别适用于无外科手术指征的肝硬变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
作者:张永宏;周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抗早孕已为临床广泛应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被医学界认可.我们参照有关扩大米非司酮临床应用的资料及杂志报道,从1995年6月至1998年6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利凡诺对妊娠12~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143例行引产术,收到满意效果,成功率达98.6%,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维;邓光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年8月起开展了香港周基杰教授推广的新式剖宫产术,采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2~3cm处横弧形切口,钝性分离,不缝合腹膜术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筑华;惠春林;黄德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由大致伤能量引起的胫腓骨复杂骨折损伤程度严重,骨折块多且形态复杂,并发症发生率亦高,如处理不当,极易出现骨折不愈合并发生感染.
作者:陈代全;赵善群;李洪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外伤性颅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需急诊处理,其治疗结果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我科1994年1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84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现将临床治疗结果及经验探讨如下.
作者:梁贵平;杨星;彭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安氏Ⅲ类畸形是常见的牙颌近远中向错类型,在临床上大多数表现为前牙反 .根据其病因机制不同和年龄不同,制定不同的矫治方案,本文应用Edgewise矫治器治疗恒牙列早期上颌发育不足型Ⅲ类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特别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甲硝唑是目前治疗BV的常用药物之一,对BV的治疗可降低由其所致的多种妊娠合并症的发生[1,2].
作者:窦友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预后凶险.抢救成功率与服毒量、就诊时间、治疗措施以及出血原因密切相关.
作者:赖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我科共采用微创闭合穿刺抽吸置管辅以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颅内血肿3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甘正凯;文远超;蒋其俊;耿世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声嘶是耳鼻喉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声嘶的病因较多.现将我院于1995年10月至2001年3月间对408例声嘶患者行纤维喉镜检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瑞康;胡松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反复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肝炎患者应用联苯双酯治疗80例,并与应用甘利欣治疗的74例进行比较,以观察两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平;高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外伤性肢体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是血管外伤后继发性病变,也是一种不稳定病变.晚期可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对这类损伤的早期正确诊断,运用显微技术及时修复损伤血管是减少并发症、保全肢体功能的关键.
作者:李自力;李汛;李作勇;朱文;郭晓波;赵桂香;王毅;彭德飞;付姜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是职业中毒的一种,由于工作生产中长期接触锰及其烟尘所致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疾病,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作者:潘建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小肠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1%~5%,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明确诊断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收集我院及笔者在广州南方医院进修期间经治的不明原因小肠出血12例,经采用术中肠镜的检查方法均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晴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修改并实施以来,我省精神疾病医学鉴定工作的状况有所变化.为探讨精神疾病医学鉴定案例构成变化的有关情况,对近三年间我院精神疾病医学鉴定案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蒋天玉;梁韬;周汉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有效方法,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准确判定患者的阻塞部位,严格手术适应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天会;林季珍;赵晓;丁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巨大儿的发生有着上升趋势.探讨其特征及相关因素,对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150例巨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苏卫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脓胸在农村儿童中较为常见,常为肺炎治疗不当所致.治疗不恰当,也可致死.我院儿科于1991~1995年10月内共收治2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导及探讨如下.
作者:明凤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了解亚高原地区常见吸入过敏原与小儿哮喘的关系.方法116例小儿哮喘随机抽出78例,作过敏原检测,以阳性的62例为治疗组,剩余的38例及阴性的16例作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哮喘治疗加脱敏治疗,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测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0)判断疗效,并对该地区常见吸入过敏原与小儿哮喘的关系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8%,对照组为85.19%,X=5.36,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测FEV1.0,经比较,治疗前t=1.545,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比较t=4.63,P<0.0l,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3.23%,对照组复发21例,复发率38.88%;18种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79.4%,以尘螨高为76.9%.结论(1)脱敏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肯定,复发少;(2)亚高原地区小儿哮喘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以尘螨为常见.
作者:杨玉林;周有祥;潘虹;戴时新;杨正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检查正常青年人DPOAE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良好依据.方法对30例(60耳)听力正常青年人,用CAPELLA机型耳声发射仪进行DP0AE测试,选择初始音强度L4=70dBSPL,L2=60dBSPL,水平差10dBSPL.结果DPOAE总检出率为100%,正常青年人DPOAE幅值差距大,显示出明显个体差异,不同频率处DPOAE幅值有所不同,1KHz、8KHz处幅值大,信噪比各频率均在10dBSPL以上(明显高出3dBSPL).结论发现不同频率下DPOAE图形非光滑曲线,而呈双峰型,双耳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杨晓红;金秀丽;马乙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Ⅲ级胎盘超声分亚型与胎盘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210例Ⅲ级胎盘超声分Ⅲ-、Ⅲ、Ⅲ+型孕妇血清雌三醇(E3)、胎盘泌乳素(HPL).结果Ⅲ+型胎盘与Ⅲ-、Ⅲ型胎盘相比,E3、HPL显著下降(P<0.01),Ⅲ-、与Ⅲ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Ⅲ级胎盘再分亚型有助于判断胎盘的生理病理状况,Ⅲ+型胎盘应尽快终止妊娠,建议将Ⅲ-与Ⅲ 合成为Ⅲ-.
作者:罗永忠;刘赛欧;董学新;李建平;陈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134例患者,男性88例,女性46例,年龄20~90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9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阻滞65例.植入各类人工心脏起搏器l34台.结果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8.2%,大部分与手术有关.电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96例,无一例发生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注意充分术前准备,严密术中操作,严格术后观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发症,可避免严重后果.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可作为起搏电极植入的常规途径.
作者:方颖;吴立荣;陆光华;李安敏;陈建华;王定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回顾性分析233例女阴尖锐湿疣、假性湿疣以及湿疣样病变中HPV-Ag和HPV6/11的检出率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193例尖锐湿疣HPV-Ag阳性102例(占52.85%),HPV6/11阳性187例(占96.89%),两种检测法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20例湿疣样病变HPV-Ag阳性3例(占15%),HPV6/11阳性7例(占35%).20例假性湿疣HPV-Ag和HPV6/11均阴性.病理上尖锐湿疣可见于诊断性挖空细胞、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和上皮脚延长融合;而假性湿疣无诊断性挖空细胞,无明显棘层肥厚和基底细胞增生.结论HPV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优于免疫组化技术,HPV6/11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以及湿疣样病变.
作者:郑洪;李德祥;胡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丹参粉针剂静脉输液治疗80例寻常型银屑病,对其中32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丹参粉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良好疗效,治疗后患者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均降低.结论丹参能显著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赵广琼;李均;张信江;符刚;周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保护兔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内皮机制.方法以免肾缺血再灌注为模型,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技术,检测不同实验条件下肾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总活性及一氧化氮(NO),并用Elasa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白蛋白(Alb),试图分析NOS总活性、NO与肾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正常肾髓质较皮质能产生更多的NO.(2)缺血肾组织NOS总活性显著下降,NO显著增高.(3)再灌注后,肾组织NOS总活性显著升高,而NO显著下降,肾功能明显受损.(4)肾缺血注射丹参后再灌注,肾组织NOS总活性进一步升高,而NO变化不明显,尿RBP及Alb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1)生理情况下,肾髓质较皮质能产生更多的NO,这对肾髓质血流分布及其功能的调节可能具有重要作用.(2)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NOS活性升高与肾功能受损密切相关.(3)丹参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肾小管及肾小球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4)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中的NO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梁国标;沈寅初;阎勇;罗旭;高振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噻氯匹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病人,男42例,女34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川芎嗪加噻氯匹啶32例;对照组1:单用噻氯匹啶20例;对照组2:单用川芎嗪24例.一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5%),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70%、87.5%),一年后复发率9%,对照组为13.6%和11.3%.结论川芎嗪加噻氯匹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优于单用川芎嗪或噻氯匹啶的治疗.
作者:杨丽;于娜;蒲德琴;向利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白介素-6(IL-6)和催乳素(PRL)的含量与早产的关系,研究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孕28~36+6周的早产孕妇30例作为研究组I;同孕周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28例作为研究组Ⅱ;同期内住院待产的足月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I;同孕周门诊产检的正常未足月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Ⅱ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取宫颈分泌物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和催乳素含量,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I宫颈分泌物IL-6及PRL含量与对照组比较P<0.001;研究组Ⅱ宫颈分泌物IL-6及PRL含量与对照组Ⅱ比较P<0.001;早产孕妇宫颈分泌物IL-6和PRL含量与取样至分娩的间隔时间呈负相关(r=-0.50,P<0.01).结论宫颈分泌物IL-6和PRL含量与早产密切相关;IL-6和PRL含量的联合检测为早产因素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早产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裕;李友兰;刘彬;胡绍琼;李祥麟;孟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穴位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梗面积及血浆中TXB2、6-Keto-PGF1α含量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阳性对照组(15只)、生理盐水心俞组(15只)、丹参心俞组(15只),分别测量其心梗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浆中的TXB2、6-Keto-PGF1α含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心俞组与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心俞组比较,心梗面积及血浆中的TXB2、6-Keto-PGFlα含量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浆中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体液因素,而丹参心俞穴位注射可减少心梗面积并对其含量进行良性调节.
作者:张秋玲;张萍;杨国雄;杨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方法运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2型糖尿病36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两组对象的红细胞免疫粘附性(RCIA)及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CIC on RM),并将糖尿病组RCIA与临床代谢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RCIA及CIC On RM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P<0.05),RCIA与病程及HbAlc成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其下降与病程及糖代谢控制不良有关.
作者:王小英;李明泽;李树仁;唐诗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栓素β2(TXB2),6-酮-前列腺素(PGFla)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晨起空腹血,用GD-400-a计数器,通过放免法测定血浆中TNF, TXB2 及 PGFla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降低,, PGFIa升高.结论肺心病体内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指标.
作者:丁黎萍;余黔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检测骨关节炎(0A)患者退变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以便进一步了解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抗生物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体法,通过抗MMP-7的单克隆抗体对40例骨关节炎患者和15例正常者关节软骨标本进行染色.结果骨关节炎软骨中的MMP-7的表达比正常者增多,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MMP-7与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有关.MMP-7在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孙天威;安荣泽;史可中;刘毅;杨效宁;李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CR检测TB-DNA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通过设立空白对照和BCG参照在3个实验室用3种试剂对TB-DNA PCR进行室内质控.结果空白对照能很好地监测污染造成的假阳性,以不同稀释倍数的BCG不但能很好地检测试剂的敏感度,且能对整个实验加以质控.结论采用空白对照和BCG对TB-DNA PCR进行室内质控是一种理想的室内质控方法.
作者:丁飞;周静;武红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检查(UDS)在青少年尿频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尿频为突出症状的青少年患者行UDS.结果65例中有不稳定膀胱(DI)40例,尿道压增高28例,膀胱逼尿肌无力6例,正常8例,分别占61.5%、43.08%、9.23%和12.3l%.结论青少年尿频主要与尿道压增高诱发的逼尿肌功能不稳定相关,部分病例比较特殊,治疗中需区别对待.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泽驹;沈寅初;罗旭;尚吉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用国产白细胞过滤器滤除浓缩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PL型滤器),用于防止反复输注和血小板的病人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方法从不同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制剂中滤除白细胞,观察PL型白细胞过滤器对血小板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的影响.观察病人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后,1小时和24小时血小板上升值判定临床输注无效发生率.结果70付PL型滤器过滤浓缩血小板,白细胞去除率99.9%,血小板回收率超过90%.47例有多次输血史的血液病患者,每个病人输注手工制备的血小板至少1次,输注机采血小板1~3次.过滤组27例病人,输注70例次滤除白细胞的浓缩血小板制剂.对照组20例病人,输注50例次含有白细胞的浓缩血小板制剂.结果过滤组有427例(占15%);对照组有10/20例(占50%)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0.05).结论使用PL型过滤嚣滤除浓缩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是一种理想的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法.
作者:姚芳芳;邹元国;孙启俊;马文嵘;胡宁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儿童结核(肺门淋巴结核)在我省仍属儿科常见病种之一,但各地治疗方案不统一、不规范.我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各种治疗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观察、对比、总结,其中应用6HR的化疗方案治疗儿童结核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简淑媛;张万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解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加强院内感染防治,探索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作者调查了183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卫生监督员的职责.在查处假冒伪劣食品的行动中,卫生执法人员受到了层层阻力.
作者:王怡;陈一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麻风病作为限期消灭的疾病,在习水县得到了有效控制,患病率从1983年的0.32‰下降至1998年的0.0016‰.近5年年均发病率为0.414/10万,为进一步掌握麻风病流行动态现将1983~1998年习水县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作者:吴铁菊;张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前关于儿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解儿科院内感染的特点,探索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3年中儿科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田;丁江;梁德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是计划免疫的基础工作,完整、准确的接种率报告,对于掌握基层接种率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免疫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美玉;张晓石;杨幼平;李小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贵州省是多民族省份,其中苗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曾经有苗族眼球突出度的调查报告,但苗族视轴及角膜屈折力的报告较少.
作者:杨夏;李志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于1999年10月8日因操作不慎被剪板机铡断右手三指30分钟急诊人院.检查:右手食、中、环三指完全断离.
作者:王枝红;陈杰;王德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性,67岁.因左腰部胀痛10年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发现,腹部平片显示腰3,4椎体旁有约3cm×5cm高密度影,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双肾功能正常,左肾盂轻度积水,输尿管未显示,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双侧输尿管显影良好,结石影位于左输尿管走行区,未见输尿管息室.
作者:何银志;马雁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刘小萍,24岁,孕2产1,妊娠39+6周.因停经9+月,阵发性腹痛3+小时于1996年4月13日上午10点10分入院.妊娠早期自觉无异常.妊娠18周感胎动.妊娠30周行B型超声检查,诊断为正常妊娠.
作者:张建英;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39岁,孕1产1,因妇科普查发现盆腔肿物5天,于2001年9月11日人院,既往月经规律,月经量中,用避孕套避孕.末次月经2001年8月30日.
作者:唐诗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性,24岁,自幼右眼外侧球结膜上有一肿物,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活动.患者于2001年3月20日行肿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眼外侧球结膜,其前缘达角膜缘,基底部与眼球筋膜粘连.
作者:孙春平;施晓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24岁.孕21周,腹痛1月余入院.腹痛为阵发性隐痛,阴道无流血及流液;孕3月有农药(敌百虫及乐果)接触史,养宠物1年;B超检查示:宫内-胎儿,头上方,胎头双顶径4.3cm,胎心及胎动好,颅骨光环与脊柱连续,胎盘位于子宫前壁,羊水深5.1cm,于胎儿左后颈部可见-囊性包块,直径8.1cm×5.6cm,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为无回声暗区并有光带分隔,胎儿整个似被一层组织包裹,两强回声线之间为分布均匀的等回声光点,厚处达2.0cm,胎儿左、右胸腔内见液性暗区厚分别为1.1cm与0.6cm,腹腔内液性暗区厚为1.2cm,肺与肝脏光点回声增粗、增强.
作者:陈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摘要患儿,女,6岁,因尿失禁6年入院.出生后不久即发现在有正常小便排出后,还有淋漓不止的滴尿,夜间尤甚.外院MRI检查发现轻微骶椎裂,但无神经压迫及脊髓异常,IVP检查提示疑有:右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尿失禁原因不明,求治于我院.
作者:瞿中成;褚先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临床疾病的分期、分型、诊断和疗效评定制订统一的标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提高诊疗水平、教学质量和临床科学研究的科学性都非常重要,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内也是如此.
作者:林尚泽;龚正鹏;王贵发;李家栋;王晓光;李菊琴;董明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