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母体因素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方便取样法选取2005年4月~8月间出生婴儿293例,进行前瞻性跟踪检查,测量孩子0~6个月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①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41±0.49 kg,高于现行标准(P<0.01);②孕前高于标准体重者分娩新生儿体重比低体重组、标准体重组新生儿高(P<0.05);③孕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体重均呈正相关(P<0.01);④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孕前体重指数与婴儿半年内体重相关.结论 生后半年内婴儿体重与母体孕前体重指数有密切关系.
作者:邓寒羽;郑修霞;宫玉花;单晋平;安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0例胎膜早破孕妇和30例非胎膜早破孕妇((对照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定量检测.结果 胎膜早破组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胎膜早破组63.33%(19/30);对照组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20%(6/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解脲支原体定量≥1.00×105cp/μL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86.36%,与<1.00×105 cp/μL时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胎膜早破的发生与解脲支原体定量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1.00(P<0.05).结论 孕妇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解脲支原体定量≥1.00×105 cp/μL时通过影响胎膜胶原代谢,可作为区分感染与无症状携带的标准.
作者:王晓云;苟文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期妇女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性.方法 设计自拟问卷,对976例广州地区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本科以上学者345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率为100%,与其他文化程度者相比,x2=40.908,P<0.01,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和公司职员均对健康教育有需求(100%);与其他职业者相比,x2=21.084,P<0.05,问卷结果表明,有664(68.03%)人认为以举办孕妇学校的方式进行教育为首选,830人(85.04%)认为分娩时得到医务人员不断的鼓励和支持需求率高,849人(86.99%)认为孕期保健知识前10项中以教会自我监测胎动的方法需求率占首位.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妇的健康知识,帮助孕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对降低产妇、婴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是制定和完善适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有效而重要的手段.
作者:易灵敏;陈沁;李莹莹;董海鹏;张希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外来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其与产前检查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至2006年上海市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动人口分娩点住院分娩的7 867份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来产妇年龄偏小,经产妇占一半以上(50.8%);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5.23%,产前检查不足4次者占62.02%;剖宫产率20.52%;新生儿男女性别比118.59:100;产后出血1.08%,胎儿畸形0.31%,巨大儿7.45%.产前检查对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有积极作用.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调与产次有显著关系(P=0.001).结论 外来孕产妇缺乏足够的围产期保健,应进一步加强系统的产前检查和质量控制,切实改善外来流动人口的母婴保健状况.应加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及非法性别鉴定的管理,有效降低外来产妇新生儿出生性别比.
作者:庄婵娟;黄咏梅;朱昊平;毛美丽;陈胜萍;李桂梅;吴琴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NFα-308、TNFα-23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易感性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37例子痫前期孕妇(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84例正常孕妇TNFα的血清学表达及测定TNFα-308、TNFα-238的多态性.并对TNFα基因型及不同基因型编码的细胞因子的血清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NFα-308GG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OR=0.22),TNFα-308GA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OR=4.07),TNFα-308AA在子痫前期患者中发现2例,正常孕妇仅发现1例.TNFα-308各基因型在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TNFα-238位点突变率低,在两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基因型TNFα血清学的表达不同:携带GA+AA基因型患者TNFα血清值高于GG基因型者(4.29±0.40 vs 3.26±0.62,t=-4.83,P<0.05).结论 TNFα-308的多态性影响其编码的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
作者:甄理;高眉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部分县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0~2005年陕西5个县90个乡镇统计的1 24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总体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0年比较,2005年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了38.45%、40.65%和40.82%(P<0.05).在年龄别死亡率中,新生儿死亡率始终居首位;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居前5位的是:肺炎、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伤害,其中肺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而出生缺陷、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要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质量;增强基层妇幼工作者专业知识对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很有意义;在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哺育知识的同时,应提高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儿童安全管理.
作者:张欣文;李芬;于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术前的焦虑因素.方法 对收集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1 072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99.36%的妇女有焦虑情绪及焦虑因素.避孕失败为所有组别为担心的问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妇女对是否影响性生活的焦虑程度不同,分别占16.2%,3.1%,差异有显著性(P<0.05).已婚妇女术前对疼痛的焦虑程度高于未婚组,分别为47.4%,20.7%,差异有显著性(P<0.05).已生育妇女术前对取器困难的焦虑程度高于未生育组,分别为20.7%和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生育妇女对取器后是否影响生育的焦虑程度更高,分别为10.2%和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生育状态的妇女置器前知情选择服务的侧重内容不同.
作者:杜天竹;黄晓慧;徐胜美;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病对患儿家长心理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72例慢病组和59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父亲和/或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和比较,并收集患儿及父母基本信息,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慢病组父母在焦虑(A分值)、抑郁(D分值)得分和总分(T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病组儿童父亲和母亲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其3个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得分相关联的变量为:患病年限(OR=1.339)、疾病状况(OR=1.494)和亲友帮助(OR=7.269).结论 慢性病儿童父母有更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治疗患儿躯体疾病的同时,对慢性病患儿及家庭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王惠梅;李庆鳞;何淑贞;王晓晖;崔玉清;闫媛珍;赵世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该地区孕妇在不同孕期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掌握该地区孕妇微量元素的缺乏状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按孕周将720名孕妇分为早孕(小于12周)、中孕(13~27周)、晚孕(大于28周)3个实验组,112名正常体检妇女做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孕妇及对照组妇女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血清中微量元素的缺乏状况.结果 孕妇体内微量元素钙、铁、锌的缺乏率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随着孕周的变化,孕妇微量元素钙、铁、锌的缺乏情况也有不同.孕妇体内铜、镁的缺乏状况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妇是微量元素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指导其合理饮食,根据血清测定结果,必要时,孕中期额外补充一定量的铁剂和钙剂,注意含锌食品的摄入,以保证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摄入.
作者:梁丛梅;杨柳;王延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降低出生缺陷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年~2006年广州市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分娩的5 597例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1.46‰,总体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为29.98%.前五位出生缺陷顺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腭裂、多指(趾)、神经管畸形、外耳畸形.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有以下特点:男性高于女性、乡村高于城镇,孕妇年龄>35岁以及双(多)胎妊娠发生率高.结论 广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偏高,产前诊断率较低,应加强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为重点的一、二级干预措施.
作者:于佳;曾晓琴;曾芳玲;苏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DNA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异常甲基化以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以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1例宫颈癌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HC2法测定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并与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25例健康者作对照,分析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13例宫颈癌患者标本检测到了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66.7%,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阳性率为90.5%;平行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增至95.0%.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和28.1%;健康对照者标本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无异常甲基化,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为12.0%.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可提高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萍;任力群;王云霞;罗丽娅;尤子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D-二聚体在妊娠子痫前期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13例妊娠子痫前期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用磁珠法测凝血三项,用激光加阻抗法测定血常规,D-二聚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与45例正常妊娠孕妇相比,.结果 轻度子痫前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值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血小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子痫前期血液存在血栓前状态,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不能灵敏反映高凝状态,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价值;不能作为亚临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监测的首选指标.D-二聚体、血小板对妊娠子痫前期凝血功能障碍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实验室诊断的首选指标,有利于早期诊断、预防.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脐血源质量的因素及提高采集脐血的方法.方法 对398例产妇的脐血收集过程中各项产科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其与脐血采集质量的关系.结果 不同分娩方式、不同胎盘娩出方式均与脐血采集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采集过程中顺产的污染率为2.42%,比剖宫产的污染率(0.92%)高.结论 分娩方式、胎盘娩出方式、采集过程中的污染等都可影响脐血源的质量.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供者和采集方法可有效提高脐血采集质量.
作者:罗小珍;陈惠珍;罗伟琼;黄春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局域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年韶关市51家医疗保健单位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年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为10.04‰.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城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居住在乡村的其胎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比母亲居住在城镇的高.出生缺陷的前三位分别是:多指(趾)12.50%、胎儿水肿综合征10.31%、唇裂并腭裂7.60%.结论 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大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力度,做好三级预防是降低出生缺陷率,减少残疾儿出生的首要措施.
作者:姜佩平;吴仲环;廖水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2q11微缺失综合征是由染色体22q11缺失引起的遗传性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包括心脏、颅面、免疫等系统异常.22q11微缺失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重要遗传病因.22q11微缺失产生的机制是缺失区域内低拷贝重复序列之间的不对称重组.该文对22q11微缺失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关键基因以及当前对先心病22q11微缺失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易宇凌;王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通过参与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或激活过程来调控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微环境的重要调节者.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在肿瘤学中作用的研究发展迅速,部分研究结果已应用于临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可能会成为今后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现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妇科肿瘤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春玲;许培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人参皂甙是从西洋参、人参和田七的根、茎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药理活性广泛,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已证实Rb1、Rh1、Rc、Re和Rg1有雌激素样作用;人参皂甙可能影响畸胎瘤的分化,有抗卵巢肿瘤活性,并能抑制子宫内膜癌对基底膜的侵袭力;对少数细胞有胚胎毒性;Rb2、Rg1和Re可促进组织再生,这些均提示人参皂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冬梅;宋岩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重要环节.超声作为一种廉价、无创的诊断方法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其诊断率有了一定提高.该文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方法及新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王荣;郝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7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炎症患者176例(46.81%);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5例(22.61%);肿瘤患者79例(21.01%):其中良性肿瘤23例(29.11%),恶性肿瘤56例(70.89%);宫内节育器17例(4.52%);其他19例(5.05%);绝经10年内恶性肿瘤21例,绝经10年以上,恶性肿瘤35例,两者相比,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首要病因是炎症,其次是功血,肿瘤居第三位.绝经时限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
作者:谢红;李明娥;刘新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Leep刀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一年来在我院门诊经宫颈刮片、电子阴道镜、宫颈活组织检查初步诊断的各种宫颈良性疾病276例在局麻下用高频宫颈环形电切刀行环形电切术治疗.通过观察术中反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状况综合分析.结果 276例患者在局麻下除6例患者感下腹坠痛,27例局部有灼热感外,其余243例均无不适;平均出血量5~6 mL;平均手术时间7.3分钟;术后随访1~6月,术后10天开始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5~20天不等,9例术后10~12天出血量接近月经量,持续2天来院就诊为创面痂层脱落,用球形电极电凝止血,1例术后13天突然阴道大量流血,检查发现一小动脉活动出血,经双极电凝止血治愈.266例术后1~2月宫颈外形恢复正常形态,6例术后3月宫颈口见黄豆大息肉形成,4例尖锐湿疣术后2月阴道局部复发行二次Leep刀电切术.结论 宫颈Leep刀电切术对宫颈病变可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术中痛苦少、出血少、时间短,只需局部麻醉,很少出现术后病死率,操作简单,可在门诊进行治疗,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安全高效,并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吴胜军;赵巧;高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多来湘潭县人民医院行阴式子宫全切术70例与同期开腹子宫手术病人,比较其疗效.结果 70例经阴道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40分钟,出血量平均为50mL,无手术并发症,均为术后第五天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至24个月,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阴式手术治疗子宫疾病,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作者:赵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腹腔镜治疗的59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8例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有腹部手术史或盆腔炎致盆腔严重粘连者21例和宫角妊娠术中出血多者5例中转开腹,其余57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成功率95.65%.手术时间20~90分钟,平均41分钟,术后排气时间4~24小时,平均9小时.术后住院3~5天,平均3.5天.结论 急诊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价值,对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也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新琼;谢红;李晖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纳洛酮注射液0.1mg·kg-1·次-1,1次/8h,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常规用氨茶碱,首剂5mg/kg,12h后予维持量2mg/kg,静脉滴注,1次/8h.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赖延忠;张洁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方法 以5年来妇产科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180例为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既往史、临床症状、术前诊断、B超声检查、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常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P>0.05).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56.1%,出现痛经(80.6%)、性交疼痛(36.7%)较多,但继发性贫血少(17.7%);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血清CA125(74.5±68.3)U/mL,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但其既往史、特有症状、B超改变、血清CA125水平增高仍是诊断该病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可与子宫肌瘤进行手术前鉴别.
作者:黄爱民;韦凤莲;卢彩合;李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盆腔包裹性积液佳治疗方案及不同类型病人治疗方法.方法 将盆腔包裹性积液共63例分为:A组(26例),B超介入经阴道穿刺抽出囊液,注入无水乙醇;B组(22例),腹腔镜手术组;C组(15例),开腹手术组,对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完全治愈率95.5%,治愈好转率100%;B组完全治愈率90.9%,治愈好转率95.35%;C组完全治愈率60%,治愈好转率86.7%.治愈率比较:A、B组x2=0.42,P>0.05;B、C组x2=5.2,P<0.05;A、C组x2=6.43,P<0.05.结论 B超介入经阴道穿刺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无明显差别,两者明显高于开腹手术,患者选择何种手术应根据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是否有其它妇科手术指征等而定.
作者:顾春美;胡金菊;杨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优势及在二级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Ⅰ组)、腹腔镜组(Ⅱ组),比较两组病例手术出血、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高,较开腹组有显著性差异(t=5.440,P<0.05).结论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安全、微创、快捷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虽住院费用有所增加,但仍能被广大农村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在二级医院应用前景乐观.
作者:苏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对111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危害因素中,导致早产为首位,发生率为17.1%,次为胎膜早破(9.1%),自然流产(8.1%)等.肝功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早产剖宫产率高于足月产,以单纯胆淤为首要手术指征,占68.5%.结论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危害较大,但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韩茹;孔定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占同期妇科手术的7.3%,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195例,诊断符合率68.2%.随访1~5年,经腹及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痛经缓解率100%,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痛经缓解率95.3%.保守性手术配合药物治疗术后1年痛经缓解率91.4%,术后2年缓解率81.0%.有生育要求者共58例,术后妊娠22人次,足月妊娠14例,自然流产7例,孕6个月子宫破裂1例.结论 子宫腺肌症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子宫切除可达根治目的.对于年轻的患者,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刘海英;陈小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危险因素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炎症、抗氧化剂、瘦素、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红蛋白血症和高铁血症等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年龄、产次、孕期体重增长、巨大儿分娩史及其他不明原因的不良孕产史等,这些妊娠期糖尿病的经典危险因素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早期干预,可降低高危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行俊秀;马毅;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是细胞表面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个特征性成员,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激活不同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产生一系列病理损伤反应,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炎症损伤等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及其多个配体在子痫前期中表达增高,可能为子痫前期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琳;冯冲;尚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减少和避免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措施.在孕期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干预活动之一.通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孕妇对其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接受和利用程度.孕妇接受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孕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率、检测前咨询率、检测后咨询率也均有提高.
作者:徐媛媛;方利文;王临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蛋白质组学是整体、动态、定量地研究蛋白质组成、功能和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的技术路线包括样品的制备、分离、蛋白质的鉴定和生物信息的分析.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围产医学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疾病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及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该文就其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林晶;何晓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人工流产术为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但因其增加患者的痛苦,近年已经逐渐被药物流产术所取代.我院自2006年在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让患者在安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湘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抽取11个省级、30个地/市级、76个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信函调查方法,调查辖区人口经济状况、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保健服务量.结果 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较低;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比较大,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高级职称者的比例都小于11%;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相比,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而绝大多数妇幼保健机构2000年保健服务实际投入人力远远超出拥有的妇幼保健人力.结论 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保健人员专业素质低、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妇幼保健工作需求的问题.
作者:王海俊;王斌;石玲;石琦;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住院期间,多部门参与开展新生儿保健项目的工作方法.方法 由保健部、儿保科、产科、眼科、口腔科、检验科、孕婴中心等共同完成住院期间新生儿各项保健项目.结果 通过多部门参与住院期间新生儿保健工作,提高了各保健项目检查覆盖率,即听力筛查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8%,口腔疾病筛查率由原来的56%提高到98%,丙苯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9%,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5%,婴儿游泳抚触覆盖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9%,家长的满意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多部门参与开展住院期间的新生儿保健工作是一条实用有效的途径.
作者:李德姣;曾德秀;丰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基层农村地区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医疗服务现状.方法 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西部农村地区(陕西省和重庆市)选择2个项目县,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依据严重产科并发症审评框架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点所有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的全部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医疗服务状况进行临床审评.结果 研究地区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6.15‰(91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4.53‰、1.62‰.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孕产妇死亡之比为91∶1.在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方面属于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治疗的比例分别为17.58%、34.07%、48.35%.结论 通过对病例的整个保健及诊疗过程进行临床审评,发现基层医疗单位对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医疗救治和管理还存在明显不足,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
作者:张凤霞;王临虹;吴久玲;林晓宁;张海燕;冯胜梅;马西;闫淑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对改善更年期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应,但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增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长期应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类雌激素作用的一类非类固醇类配体,它的组织选择特异性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复合物不同构象和共调节因子表达水平相关.目前它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乳腺癌等妇科疾病方面应用较广.
作者:陈丽丽;宋岩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