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11例分析

韩茹;孔定胜

关键词:妊娠, 胆汁淤积, 转氨酶, 甘胆酸
摘要:目的 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对111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危害因素中,导致早产为首位,发生率为17.1%,次为胎膜早破(9.1%),自然流产(8.1%)等.肝功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早产剖宫产率高于足月产,以单纯胆淤为首要手术指征,占68.5%.结论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危害较大,但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地区976例初产妇孕期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目的 探讨孕期妇女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性.方法 设计自拟问卷,对976例广州地区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本科以上学者345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率为100%,与其他文化程度者相比,x2=40.908,P<0.01,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和公司职员均对健康教育有需求(100%);与其他职业者相比,x2=21.084,P<0.05,问卷结果表明,有664(68.03%)人认为以举办孕妇学校的方式进行教育为首选,830人(85.04%)认为分娩时得到医务人员不断的鼓励和支持需求率高,849人(86.99%)认为孕期保健知识前10项中以教会自我监测胎动的方法需求率占首位.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妇的健康知识,帮助孕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对降低产妇、婴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是制定和完善适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有效而重要的手段.

    作者:易灵敏;陈沁;李莹莹;董海鹏;张希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11例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对111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危害因素中,导致早产为首位,发生率为17.1%,次为胎膜早破(9.1%),自然流产(8.1%)等.肝功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早产剖宫产率高于足月产,以单纯胆淤为首要手术指征,占68.5%.结论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危害较大,但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韩茹;孔定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农村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医疗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农村地区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医疗服务现状.方法 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西部农村地区(陕西省和重庆市)选择2个项目县,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依据严重产科并发症审评框架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点所有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的全部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医疗服务状况进行临床审评.结果 研究地区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6.15‰(91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4.53‰、1.62‰.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孕产妇死亡之比为91∶1.在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方面属于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治疗的比例分别为17.58%、34.07%、48.35%.结论 通过对病例的整个保健及诊疗过程进行临床审评,发现基层医疗单位对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医疗救治和管理还存在明显不足,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

    作者:张凤霞;王临虹;吴久玲;林晓宁;张海燕;冯胜梅;马西;闫淑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对改善更年期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应,但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增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长期应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类雌激素作用的一类非类固醇类配体,它的组织选择特异性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复合物不同构象和共调节因子表达水平相关.目前它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乳腺癌等妇科疾病方面应用较广.

    作者:陈丽丽;宋岩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意外妊娠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

    人工流产术为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但因其增加患者的痛苦,近年已经逐渐被药物流产术所取代.我院自2006年在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让患者在安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湘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来孕产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外来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其与产前检查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至2006年上海市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动人口分娩点住院分娩的7 867份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来产妇年龄偏小,经产妇占一半以上(50.8%);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5.23%,产前检查不足4次者占62.02%;剖宫产率20.52%;新生儿男女性别比118.59:100;产后出血1.08%,胎儿畸形0.31%,巨大儿7.45%.产前检查对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有积极作用.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调与产次有显著关系(P=0.001).结论 外来孕产妇缺乏足够的围产期保健,应进一步加强系统的产前检查和质量控制,切实改善外来流动人口的母婴保健状况.应加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及非法性别鉴定的管理,有效降低外来产妇新生儿出生性别比.

    作者:庄婵娟;黄咏梅;朱昊平;毛美丽;陈胜萍;李桂梅;吴琴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病儿童父母情绪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病对患儿家长心理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72例慢病组和59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父亲和/或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和比较,并收集患儿及父母基本信息,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慢病组父母在焦虑(A分值)、抑郁(D分值)得分和总分(T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病组儿童父亲和母亲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其3个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得分相关联的变量为:患病年限(OR=1.339)、疾病状况(OR=1.494)和亲友帮助(OR=7.269).结论 慢性病儿童父母有更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治疗患儿躯体疾病的同时,对慢性病患儿及家庭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王惠梅;李庆鳞;何淑贞;王晓晖;崔玉清;闫媛珍;赵世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抽取11个省级、30个地/市级、76个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信函调查方法,调查辖区人口经济状况、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保健服务量.结果 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较低;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比较大,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高级职称者的比例都小于11%;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相比,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而绝大多数妇幼保健机构2000年保健服务实际投入人力远远超出拥有的妇幼保健人力.结论 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保健人员专业素质低、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妇幼保健工作需求的问题.

    作者:王海俊;王斌;石玲;石琦;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与子痫前期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是细胞表面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个特征性成员,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激活不同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产生一系列病理损伤反应,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炎症损伤等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及其多个配体在子痫前期中表达增高,可能为子痫前期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琳;冯冲;尚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进展

    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重要环节.超声作为一种廉价、无创的诊断方法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其诊断率有了一定提高.该文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方法及新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王荣;郝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疾病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多来湘潭县人民医院行阴式子宫全切术70例与同期开腹子宫手术病人,比较其疗效.结果 70例经阴道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40分钟,出血量平均为50mL,无手术并发症,均为术后第五天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至24个月,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阴式手术治疗子宫疾病,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作者:赵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腺肌症2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占同期妇科手术的7.3%,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195例,诊断符合率68.2%.随访1~5年,经腹及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痛经缓解率100%,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痛经缓解率95.3%.保守性手术配合药物治疗术后1年痛经缓解率91.4%,术后2年缓解率81.0%.有生育要求者共58例,术后妊娠22人次,足月妊娠14例,自然流产7例,孕6个月子宫破裂1例.结论 子宫腺肌症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子宫切除可达根治目的.对于年轻的患者,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刘海英;陈小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7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炎症患者176例(46.81%);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5例(22.61%);肿瘤患者79例(21.01%):其中良性肿瘤23例(29.11%),恶性肿瘤56例(70.89%);宫内节育器17例(4.52%);其他19例(5.05%);绝经10年内恶性肿瘤21例,绝经10年以上,恶性肿瘤35例,两者相比,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首要病因是炎症,其次是功血,肿瘤居第三位.绝经时限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

    作者:谢红;李明娥;刘新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盆腔包裹性积液3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盆腔包裹性积液佳治疗方案及不同类型病人治疗方法.方法 将盆腔包裹性积液共63例分为:A组(26例),B超介入经阴道穿刺抽出囊液,注入无水乙醇;B组(22例),腹腔镜手术组;C组(15例),开腹手术组,对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完全治愈率95.5%,治愈好转率100%;B组完全治愈率90.9%,治愈好转率95.35%;C组完全治愈率60%,治愈好转率86.7%.治愈率比较:A、B组x2=0.42,P>0.05;B、C组x2=5.2,P<0.05;A、C组x2=6.43,P<0.05.结论 B超介入经阴道穿刺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无明显差别,两者明显高于开腹手术,患者选择何种手术应根据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是否有其它妇科手术指征等而定.

    作者:顾春美;胡金菊;杨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FHIT基因与HPV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DNA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异常甲基化以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以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1例宫颈癌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HC2法测定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并与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25例健康者作对照,分析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13例宫颈癌患者标本检测到了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66.7%,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阳性率为90.5%;平行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增至95.0%.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和28.1%;健康对照者标本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无异常甲基化,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为12.0%.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可提高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萍;任力群;王云霞;罗丽娅;尤子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方法 以5年来妇产科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180例为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既往史、临床症状、术前诊断、B超声检查、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常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P>0.05).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56.1%,出现痛经(80.6%)、性交疼痛(36.7%)较多,但继发性贫血少(17.7%);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血清CA125(74.5±68.3)U/mL,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但其既往史、特有症状、B超改变、血清CA125水平增高仍是诊断该病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可与子宫肌瘤进行手术前鉴别.

    作者:黄爱民;韦凤莲;卢彩合;李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子痫前期血栓前状态的探讨

    目的 探索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D-二聚体在妊娠子痫前期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13例妊娠子痫前期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用磁珠法测凝血三项,用激光加阻抗法测定血常规,D-二聚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与45例正常妊娠孕妇相比,.结果 轻度子痫前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值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血小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子痫前期血液存在血栓前状态,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不能灵敏反映高凝状态,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价值;不能作为亚临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监测的首选指标.D-二聚体、血小板对妊娠子痫前期凝血功能障碍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实验室诊断的首选指标,有利于早期诊断、预防.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陕西省部分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部分县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0~2005年陕西5个县90个乡镇统计的1 24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总体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0年比较,2005年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了38.45%、40.65%和40.82%(P<0.05).在年龄别死亡率中,新生儿死亡率始终居首位;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居前5位的是:肺炎、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伤害,其中肺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而出生缺陷、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要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质量;增强基层妇幼工作者专业知识对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很有意义;在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哺育知识的同时,应提高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儿童安全管理.

    作者:张欣文;李芬;于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婴儿半年内发育水平与母孕前体重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母体因素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方便取样法选取2005年4月~8月间出生婴儿293例,进行前瞻性跟踪检查,测量孩子0~6个月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①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41±0.49 kg,高于现行标准(P<0.01);②孕前高于标准体重者分娩新生儿体重比低体重组、标准体重组新生儿高(P<0.05);③孕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体重均呈正相关(P<0.01);④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孕前体重指数与婴儿半年内体重相关.结论 生后半年内婴儿体重与母体孕前体重指数有密切关系.

    作者:邓寒羽;郑修霞;宫玉花;单晋平;安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随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危险因素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炎症、抗氧化剂、瘦素、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红蛋白血症和高铁血症等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年龄、产次、孕期体重增长、巨大儿分娩史及其他不明原因的不良孕产史等,这些妊娠期糖尿病的经典危险因素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早期干预,可降低高危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行俊秀;马毅;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