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西咪替叮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1例急性发作期重度哮喘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吸氧、抗感染,氨茶碱及喘康速解痉平喘,使用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西咪替叮静滴0.6g,2次/日.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控制哮喘疗效可达96.7%.结论西咪替叮缓解哮喘作用迅速,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作者:张琪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早期CT复查指征.方法对迟发性颅内血肿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青壮年减速性损伤者,常发生于6-24小时,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以额颞部多见,80%以上为脑内血肿.脑挫裂伤是导致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动态观察、及时CT复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作者:梁定顺;李峰;王立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氯胺酮(咪氯合剂)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麻醉期间观察入睡时间,注药时有无血管疼痛、肌颤、阵挛及荨麻疹等情况.全部病例连续监测ECG、BP、HR、SPO2等,随机选择20例麻醉期间行血气分析,其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注射时无血管疼痛、肌颤、阵挛及荨麻疹等情况发生,术中无舌后坠、下颌松弛等呼吸道梗阻情况发生,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本法具有安全快捷、镇痛完全、苏醒过程平顺,经济实用等优点,适于乳腺等体表短小手术,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作者:郭永军;杨向荣;梁华;王立文;杨焕杰;马秀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位像上胫腓上关节与股骨内外髁之间关系.方法分析280份正常膝关节侧位像,对胫腓骨上关节和股骨内外髁成像进行分型并归纳各型之间关系.结果胫腓上关节分重叠型和显示型;股骨内外髁成像分重合型和分开型.后者又分为内髁偏后和外髁偏后两个亚型,在胫腓上关节重叠型中有81.5%股骨内外髁呈分开型且全部为内髁在后.结论在膝关节侧位上,胫腓上关节与股骨内外髁有内在联系.根据胫腓上关节成像类型有助识别股骨内外髁.
作者:王世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方法将要求引产的101例健康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服药组50例,<140天者,米非司酮200mg,2次/日;>140天者,米非司酮300mg,2次/日,均空腹口服.第3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视宫缩及宫颈张开情况每6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50-200μg,总量≤1200μg.注射组51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和产后出血量无差异,但服药组胎盘胎膜残留率显著低于注射组(P<0.01).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彦;马琳;李芳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方法及保留悬雍垂的意义,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经睡眠呼吸监测分析仪(PSG)监测后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手术治疗42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显效23例,进步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20%,无1例出现腭咽关闭不全、咽腔瘢痕狭窄、误咽等并发症.结论改良UPPP手术是治疗OSAS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张义芝;刘为民;张静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对医院2001年度各科送检标本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其分布趋势,并与1999年度资料进行比较,观察菌谱变化趋势.方法对分离的病原菌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到种,同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2001年度全院各科送检标本4447份,分离出1222株病原菌,检出率27.5%.在分离的病原菌中,G 杆菌占49.02%,G+菌占29.2%,念珠菌属占21.8%.结论医院分离病原菌以G 杆菌为主,G+球菌次之,与1999年度资料相比G 杆菌呈下降趋势,G+球菌呈上升趋势.
作者:肖月琴;张云霞;贾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皮下埋置硬膜外导管自控注药治疗癌症晚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对14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选择相应脊髓节段硬膜外穿刺皮下埋置导管,由患者自控注药.结果 14例镇痛均有效,24小时吗啡用量31.4±0.95mg,芬太尼用量0.2±0.04mg.结论皮下埋置硬膜外导管自控注药治疗晚期癌痛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飞;徐淑兰;齐新卓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对9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甲亢临床特点多样,基层医院误诊率高.结论必须熟悉甲亢的临床特点,提高甲亢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勇;张思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的无创辅助通气作用.方法将近4年22例I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辅助通气治疗IMS.对照组仅作综合治疗.通过观察存活率、IMS病程两项指标来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存活率9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4.5%,IMS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能有效改善IMS,降低病死率.
作者:赖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由双腔导尿管改制成的球囊导管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X线引导下,对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为不孕症的40例病例应用改制的球囊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并做好术后随访,以确定疗效.结果 40例58条阻塞的输卵管,50条获得再通,复通率为86.2%,且术后未发现再次粘连的病例.结论由改制的球囊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其复通率较高,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郭海鸥;王靖辉;李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查的一些管理层人员中吸烟与肺功能下降的关系.方法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并分吸烟龄和日吸烟量.进行肺功能主要参数的测试比较.结果吸烟68例肺功能参数下降明显的48例,判断为阻塞的30例(占63.8%).结论吸烟导致肺功能参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作者:马桂梅;赵丽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的生物学特点,提高对青年胃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青年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以女性发病居多,32例为进展期胃癌,仅1例为早期胃癌;病理以低分化、未分化腺癌和粘液细胞癌为主;漏、误诊率51.5%,5年生存率9%.结论青年胃癌早期症状隐匿,具有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漏诊误诊率高等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博文;杨波;赵淑琴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史对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行早孕药物流产的546例进行分析.其中初孕组215例,吸宫史组178例(含药液清宫),药流史组153例.结果药流史组的完全流产率与初孕药流组相似,无统计学差异;药流史组、初孕药流组与吸宫史组比较,完全流产率有非常显著差异,后者完全流产率较低.结论有人工流产史者对药物流产效果有一定影响.
作者:李红;叶里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对盆腔腹膜结核感染的重视.方法对40例盆腔腹膜结核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5例经剖腹探查病理确诊为结核(占37.5%);19例作腹腔镜检查,取病灶活检确诊(占47.5%).2例经诊断性剖宫确诊为子宫内膜结核,其余4例通过临床诊断确诊.结论女性盆腔腹膜结核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卵巢肿瘤,且发病率近年有所增多,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尧华;于黎明;慕成莉;刘满梅;朱建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以指导临床.方法以荧光探针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结果所检的512份HBV的HBsAg(+)、HBeAg(+)、HBcAb(+)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1% (103/105),平均拷贝数为2.4×108/ml;HBsAg(+)、HBeAb(+)、HBcAb(+) 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68.57% (82/105),平均拷贝数为8.9×105/ml;HBsAg(+)、HBcAb(+) 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56.6% (30/53),平均拷贝数为3.2×105/ml;HBsAb(+)、HBeAb(+)、HBcAb(+) 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31.4% (21/67),平均拷贝数为3.2×105/ml;非乙型肝炎和健康者没有检出HBV-DNA.结论 FQ-PCR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准确定量的优点,能够有效识别假阳性、假阴性,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的情况,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万勇;梁爱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31例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心电门控多层自旋回波序列下行横轴位、左前斜位、冠状位MRI扫描.结果 31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其中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18例.在常规SE图像上可观察到破口位置、真假腔、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以及应用心电门控技术是确保获得高质量MRI影像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李宁富;朱凯;田顺典;刘闽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检测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心绞痛(UPA)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CRP、sICAM-1、SA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及UPA患者血清中CRP、sICAM-1、SAA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CRP、sICAM-1、SAA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们的水平跟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CRP、sICAM-1、SAA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的新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张小玉;刘社兰;王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HBV X区核苷酸序列的检测方法,以探讨本地区HBV X区片段核苷酸序列的特点.方法通过PCR法获取目的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PCR产物电泳结果和PCR产物测序证实了该方法能检测X区核苷酸序列,且本地区HBV X区核苷酸、氨基酸有其独特的特点.结论建立了HBV X区核苷酸序列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HBV X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作者:周国平;王永忠;陈敏;邓为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688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头颅CT和(或)MRI检查以明确梗死部位,其中分水岭梗死139例,非分水岭梗死549例.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测颅外血管,如有重度血管狭窄(狭窄80%以上)作脑血管造影检查(DSA)进一步证实.结果 139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中,有51例颈内动脉闭塞,44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60例合并颅内血管多发狭窄;非脑分水岭区梗死患者549例中,20例颈内动脉闭塞,17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34例颅内血管多发狭窄.将两组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闭塞、颅内血管的多发狭窄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
作者:庄爱霞;孟繁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35例上肢手术患儿均采用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先注入2%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复合液0.5-0.6ml/kg(含1∶20万肾上腺素),注药后抽出针芯,随之将外套管向肌间沟内再送入0.2-0.5cm并与三通相连接.术中视手术时间,经三通追加局麻药,平均用量为14.3±4.79ml.不合作者肌注氯胺酮4-6mg/kg后再行静脉和肌间沟穿刺.术中常规静脉滴入咪唑安定0.15-0.3 mg/kg维持麻醉,麻醉期间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变化,手术历时2-11小时.12例病人术后留置套管2-3天,用于注入低浓度局麻药或术后镇痛(PCA).结果臂丛阻滞起效时间为3-5分钟,阻滞完善时间为10-15分钟,麻醉效果均较满意,麻醉后呼吸和循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霍纳氏综合征7例,轻度局麻药中毒反应1例,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应用静脉套管针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术中管理容易,并发症少,是小儿上肢较复杂和长时间大手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立文;马秀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或急诊ASAⅠ-Ⅱ级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预输注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预输注复方氯化钠组(LR组).麻醉前分别预输注负荷量500ml,观察胎儿取出前各时点产妇的SBP、DBP、HR的变化、恶心呕吐等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变化及应用麻黄碱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础SBP 、DBP及HR相似,麻醉后SBP及DBP下降值LR组明显高于HES组,低血压发生率LR组高于HE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例数LR组亦高于HES组.HES组未出现类过敏反应、肾功损害及凝血障碍者.结论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应用的有效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芳;叶振海;邓立琴;刘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经肛门拖出病变肠管并予以切断,结、直肠一期吻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10例.结果全组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无术中、术后近期并发症.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近期效果良好.适用于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作者:李峰;单振潮;潘永康;田选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化脓性关节炎临床上除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采取固定及穿刺吸脓冲洗等措施外,一般尚采取关节切开引流术治疗,此种治疗方法为手术切开组织损伤明显,故易导致关节外结构挛缩、关节粘连、僵硬,使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不同程度影响关节功能.
作者:吴克斌;李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但很多病人均反映电子血压计测量不准,再加上一些医师也有同样认识上的误区,造成病人对电子血压计测量的不信任感.为此我们通过门诊高血压病人采用电子血压计与台式血压计同时测量血压,并对记录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静平;方水林;沈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自1998年6月-2002年6月间,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双氯芬酸栓直肠给药并用硝苯吡啶舌下含化治疗肾绞痛709例,并与哌替啶并用654-2治疗肾绞痛5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红白血病患者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的病例报道不多,我们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1,男,9岁,2001年1月13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发热入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1.3×109/L,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41×109/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红系增生显著,原红加早、中、晚幼红占55.1%.临床诊断:红白血病.
作者:林甲进;朱碎永;张瑛;施顺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Smecta具有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帮助消化道上皮组织再生等粘膜保护作用.我们将其局部涂抹试用于因各种原因引起口腔粘膜溃疡的治疗,证实具有明显的局部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作者:杨常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 患者,男,15岁,玩自制枪时头部受伤,在当地医院包扎后于伤后20小时来我院.在入院途中曾发生四肢强直、阵挛性抽搐1次,历时约10分钟.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尚平稳,意识呈昏睡态,GCS记分12分.头部敷料包扎,少量渗血.
作者:白海平;马玉新;赵承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童时期常见病,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有效措施尚不多.为此,我们使用多抗甲素片给予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华;金颖;叶箐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998年1月-2001年12月,笔者辩证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43例,年龄在2岁6个月-10岁,以学龄前儿童居多,男女无明显差别,就诊时病程3-10天,就诊前30例已接受抗生素治疗3-7天,均无效果.
作者:王克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乳腺导管瘘的疗效,探讨乳管瘘的形成及其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关系.方法对85例乳腺导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瘘管切开38例,34例治愈,4例复发.瘘管切除44例均治愈.炎症广泛者3例作单纯乳房切除均治愈.结论乳腺导管瘘的发生与乳管扩张症、乳头内陷、乳头中央裂有一定关系,多发生于大乳管,瘘口乳晕旁多见.本组146个瘘口位于乳晕周围5cm以内者129个.乳管瘘的切除或瘘管切开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前者无复发.
作者:葛自新;尤其邑;王庆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对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心绞痛患者的P波离散度进行分析,探讨P波离散度在诊断心绞痛中的价值.方法测量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心绞痛的30例患者运动前后的心电图P波离散度(Pd)和它的纠正值(Pcd),并与3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作对照.结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患者发生心绞痛时,它的Pd、Pcd值较对照组延长.结论心肌缺血可导致心房缺血,引起心房传导时间延长,该指标能反映心脏缺血、病变的程度.
作者:徐方芳;王朝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用精液洗涤法治疗不孕症.方法采集精液并使其液化,加入7-8ml精子洗涤液混匀,1000-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去掉上清液,剩余0.5-1ml,加洗涤液将精子浓度调至10×109/L,然后行人工授精.结果 86例中36例妊娠,总妊娠率40.7%.结论精液洗涤法治疗不孕症效果良好.
作者:邹翠敏;王伟;史凤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5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了TCD检测分析.采用美国MULTIGON500M型TCD检测仪,探头频率为2MHz,经颞窗及枕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及椎动脉(VA);测定各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Vd)及血管搏动指数(PI);观察频谱图象、监听频声.结果 285例中,TCD总异常率69.9%(199/285).V-BA异常135例,其中V-BA血流速度降低91例;血流速度增高44例.V-BA异常伴有颈内动脉系统异常26例,BA、MCA、ICA血流速度均增高12例;VA流速降低,MCA、ICA流速增高4例;BA、MCA、ICA流速均降低10例.V-BA正常,颈内动脉系统异常38例,其中MCA、ICA血流速度增高18例;MCA、ICA血流速度降低9例;双侧ACA不对称11例.TCD异常改变以V-BA异常为主,尤以V-BA血流速度降低为主.结论 TCD对判断脑缺血程度,确定病变血管等方面有参考价值,有助于眩晕的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
作者:林树敏;周宜容;孙海峰;周黎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鼻腔中谷胱甘肽含量及其对慢性鼻炎的治疗价值.方法测定正常和病理状态下鼻腔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并用鼻腔滴注观察其对慢性鼻炎的疗效.结果正常成人和鼻病理状态下谷胱甘肽的水平非常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鼻开放感觉,减少鼻溢液.结论谷胱甘肽的鼻腔应用可显著改善慢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其作用可维持较长时间.
作者:李佩忠;崔建和;刘收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试行弹性护理工作制[1]的实践证明,不但护理质量有所上升,医患的满意度不断地提高,而且还节约了护理劳动时间,提高了科学管理效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萍;苏依乔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1996-2001年间,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COPD患者,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61-78岁,神志清楚,自主呼吸.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配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
作者:来颖;李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Bentall手术即用带瓣的人工血管替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并同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我院心胸外科于2001年成功为2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实施了Bentall手术,效果满意,现就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荣;马彩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MGCT)在检测致敏红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MPT)和抗球蛋白法,对抗A、抗B、抗D致敏红细胞和51例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液标本平行检测.结果 MGCT法对IgG抗A(抗B)灵敏度较抗球蛋白法和MPT法高2个滴度以上;对Rh系统中抗D较抗球蛋白法高2个滴度以上,而与MPT法相似.5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液标本中,MGCT法检出阳性标本36例, MPT法、抗球蛋白法检出阳性标本分别为23例和21例.经统计学方法处理,MGCT法与MPT法和抗球蛋白法间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6.79、8.95,P<0.01).结论 MGCT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可取代抗人球蛋白法和MPT法,用于致敏红细胞的检测和筛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
作者:朱碎永;朱燕英;林甲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IA)及放射免疫法(RIA)用于评价甲状腺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对50例正常人(对照组)、50例甲状腺性甲亢患者(甲亢组)及5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甲减组)进行TSH、FT3、FT4、TT3、TT4等测定.结果对甲亢患者,CLIA sTSH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RIA TSH则无显著性差异.对甲减患者,sTSH、TSH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CLIA sTSH对甲状腺性甲亢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闻海霞;李忠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骨钙素(BGP)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骨钙素,将3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67例为病例检测组,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37例健康人BGP检测水平为4.17±1.02ng/ml(±s),其中男性为4.10±0.98ng/ml,女性为4.13±1.01ng/ml,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病例各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清BGP的检测不仅对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而且也可作为肝肾功能不全或受损程度的一项良好指标,对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建成;石银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卡波金(Carbogen)又称碳合气,是一种5%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和95%氧气(Oxygen,O2)的混合气体.因其能产生对微血管的作用和增加血氧含量,曾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而卡波金对耳蜗微循环的影响机制以及对因耳蜗微循环障碍引起的某些疾病(如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卡波金在耳蜗微循环的影响及其治疗价值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林;董明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