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苏依乔
目的探索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方法将要求引产的101例健康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服药组50例,<140天者,米非司酮200mg,2次/日;>140天者,米非司酮300mg,2次/日,均空腹口服.第3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视宫缩及宫颈张开情况每6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50-200μg,总量≤1200μg.注射组51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和产后出血量无差异,但服药组胎盘胎膜残留率显著低于注射组(P<0.01).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彦;马琳;李芳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1996-2001年间,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COPD患者,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61-78岁,神志清楚,自主呼吸.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配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
作者:来颖;李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Bentall手术即用带瓣的人工血管替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并同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我院心胸外科于2001年成功为2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实施了Bentall手术,效果满意,现就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荣;马彩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对盆腔腹膜结核感染的重视.方法对40例盆腔腹膜结核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5例经剖腹探查病理确诊为结核(占37.5%);19例作腹腔镜检查,取病灶活检确诊(占47.5%).2例经诊断性剖宫确诊为子宫内膜结核,其余4例通过临床诊断确诊.结论女性盆腔腹膜结核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卵巢肿瘤,且发病率近年有所增多,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尧华;于黎明;慕成莉;刘满梅;朱建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红白血病患者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的病例报道不多,我们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1,男,9岁,2001年1月13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发热入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1.3×109/L,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41×109/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红系增生显著,原红加早、中、晚幼红占55.1%.临床诊断:红白血病.
作者:林甲进;朱碎永;张瑛;施顺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IA)及放射免疫法(RIA)用于评价甲状腺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对50例正常人(对照组)、50例甲状腺性甲亢患者(甲亢组)及5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甲减组)进行TSH、FT3、FT4、TT3、TT4等测定.结果对甲亢患者,CLIA sTSH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RIA TSH则无显著性差异.对甲减患者,sTSH、TSH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CLIA sTSH对甲状腺性甲亢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闻海霞;李忠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对医院2001年度各科送检标本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其分布趋势,并与1999年度资料进行比较,观察菌谱变化趋势.方法对分离的病原菌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到种,同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2001年度全院各科送检标本4447份,分离出1222株病原菌,检出率27.5%.在分离的病原菌中,G 杆菌占49.02%,G+菌占29.2%,念珠菌属占21.8%.结论医院分离病原菌以G 杆菌为主,G+球菌次之,与1999年度资料相比G 杆菌呈下降趋势,G+球菌呈上升趋势.
作者:肖月琴;张云霞;贾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688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头颅CT和(或)MRI检查以明确梗死部位,其中分水岭梗死139例,非分水岭梗死549例.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测颅外血管,如有重度血管狭窄(狭窄80%以上)作脑血管造影检查(DSA)进一步证实.结果 139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中,有51例颈内动脉闭塞,44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60例合并颅内血管多发狭窄;非脑分水岭区梗死患者549例中,20例颈内动脉闭塞,17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34例颅内血管多发狭窄.将两组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闭塞、颅内血管的多发狭窄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
作者:庄爱霞;孟繁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乳腺导管瘘的疗效,探讨乳管瘘的形成及其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关系.方法对85例乳腺导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瘘管切开38例,34例治愈,4例复发.瘘管切除44例均治愈.炎症广泛者3例作单纯乳房切除均治愈.结论乳腺导管瘘的发生与乳管扩张症、乳头内陷、乳头中央裂有一定关系,多发生于大乳管,瘘口乳晕旁多见.本组146个瘘口位于乳晕周围5cm以内者129个.乳管瘘的切除或瘘管切开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前者无复发.
作者:葛自新;尤其邑;王庆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35例上肢手术患儿均采用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先注入2%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复合液0.5-0.6ml/kg(含1∶20万肾上腺素),注药后抽出针芯,随之将外套管向肌间沟内再送入0.2-0.5cm并与三通相连接.术中视手术时间,经三通追加局麻药,平均用量为14.3±4.79ml.不合作者肌注氯胺酮4-6mg/kg后再行静脉和肌间沟穿刺.术中常规静脉滴入咪唑安定0.15-0.3 mg/kg维持麻醉,麻醉期间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变化,手术历时2-11小时.12例病人术后留置套管2-3天,用于注入低浓度局麻药或术后镇痛(PCA).结果臂丛阻滞起效时间为3-5分钟,阻滞完善时间为10-15分钟,麻醉效果均较满意,麻醉后呼吸和循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霍纳氏综合征7例,轻度局麻药中毒反应1例,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应用静脉套管针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术中管理容易,并发症少,是小儿上肢较复杂和长时间大手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立文;马秀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对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心绞痛患者的P波离散度进行分析,探讨P波离散度在诊断心绞痛中的价值.方法测量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心绞痛的30例患者运动前后的心电图P波离散度(Pd)和它的纠正值(Pcd),并与3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作对照.结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患者发生心绞痛时,它的Pd、Pcd值较对照组延长.结论心肌缺血可导致心房缺血,引起心房传导时间延长,该指标能反映心脏缺血、病变的程度.
作者:徐方芳;王朝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鼻腔中谷胱甘肽含量及其对慢性鼻炎的治疗价值.方法测定正常和病理状态下鼻腔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并用鼻腔滴注观察其对慢性鼻炎的疗效.结果正常成人和鼻病理状态下谷胱甘肽的水平非常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鼻开放感觉,减少鼻溢液.结论谷胱甘肽的鼻腔应用可显著改善慢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其作用可维持较长时间.
作者:李佩忠;崔建和;刘收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MGCT)在检测致敏红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MPT)和抗球蛋白法,对抗A、抗B、抗D致敏红细胞和51例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液标本平行检测.结果 MGCT法对IgG抗A(抗B)灵敏度较抗球蛋白法和MPT法高2个滴度以上;对Rh系统中抗D较抗球蛋白法高2个滴度以上,而与MPT法相似.5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液标本中,MGCT法检出阳性标本36例, MPT法、抗球蛋白法检出阳性标本分别为23例和21例.经统计学方法处理,MGCT法与MPT法和抗球蛋白法间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6.79、8.95,P<0.01).结论 MGCT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可取代抗人球蛋白法和MPT法,用于致敏红细胞的检测和筛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
作者:朱碎永;朱燕英;林甲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氯胺酮(咪氯合剂)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麻醉期间观察入睡时间,注药时有无血管疼痛、肌颤、阵挛及荨麻疹等情况.全部病例连续监测ECG、BP、HR、SPO2等,随机选择20例麻醉期间行血气分析,其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注射时无血管疼痛、肌颤、阵挛及荨麻疹等情况发生,术中无舌后坠、下颌松弛等呼吸道梗阻情况发生,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本法具有安全快捷、镇痛完全、苏醒过程平顺,经济实用等优点,适于乳腺等体表短小手术,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作者:郭永军;杨向荣;梁华;王立文;杨焕杰;马秀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试行弹性护理工作制[1]的实践证明,不但护理质量有所上升,医患的满意度不断地提高,而且还节约了护理劳动时间,提高了科学管理效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萍;苏依乔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Smecta具有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帮助消化道上皮组织再生等粘膜保护作用.我们将其局部涂抹试用于因各种原因引起口腔粘膜溃疡的治疗,证实具有明显的局部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作者:杨常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自1998年6月-2002年6月间,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双氯芬酸栓直肠给药并用硝苯吡啶舌下含化治疗肾绞痛709例,并与哌替啶并用654-2治疗肾绞痛5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或急诊ASAⅠ-Ⅱ级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预输注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预输注复方氯化钠组(LR组).麻醉前分别预输注负荷量500ml,观察胎儿取出前各时点产妇的SBP、DBP、HR的变化、恶心呕吐等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变化及应用麻黄碱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础SBP 、DBP及HR相似,麻醉后SBP及DBP下降值LR组明显高于HES组,低血压发生率LR组高于HE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例数LR组亦高于HES组.HES组未出现类过敏反应、肾功损害及凝血障碍者.结论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应用的有效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芳;叶振海;邓立琴;刘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西咪替叮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1例急性发作期重度哮喘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吸氧、抗感染,氨茶碱及喘康速解痉平喘,使用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西咪替叮静滴0.6g,2次/日.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控制哮喘疗效可达96.7%.结论西咪替叮缓解哮喘作用迅速,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作者:张琪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HBV X区核苷酸序列的检测方法,以探讨本地区HBV X区片段核苷酸序列的特点.方法通过PCR法获取目的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PCR产物电泳结果和PCR产物测序证实了该方法能检测X区核苷酸序列,且本地区HBV X区核苷酸、氨基酸有其独特的特点.结论建立了HBV X区核苷酸序列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HBV X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作者:周国平;王永忠;陈敏;邓为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