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的探讨

杨万勇;梁爱玲

关键词:肝炎, 乙型, 聚合酶链反应, HBV-DNA
摘要: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以指导临床.方法以荧光探针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结果所检的512份HBV的HBsAg(+)、HBeAg(+)、HBcAb(+)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1% (103/105),平均拷贝数为2.4×108/ml;HBsAg(+)、HBeAb(+)、HBcAb(+) 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68.57% (82/105),平均拷贝数为8.9×105/ml;HBsAg(+)、HBcAb(+) 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56.6% (30/53),平均拷贝数为3.2×105/ml;HBsAb(+)、HBeAb(+)、HBcAb(+) 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31.4% (21/67),平均拷贝数为3.2×105/ml;非乙型肝炎和健康者没有检出HBV-DNA.结论 FQ-PCR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准确定量的优点,能够有效识别假阳性、假阴性,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的情况,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红白血病致血型B抗原减弱2例

    红白血病患者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的病例报道不多,我们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1,男,9岁,2001年1月13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发热入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1.3×109/L,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41×109/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红系增生显著,原红加早、中、晚幼红占55.1%.临床诊断:红白血病.

    作者:林甲进;朱碎永;张瑛;施顺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31例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心电门控多层自旋回波序列下行横轴位、左前斜位、冠状位MRI扫描.结果 31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其中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18例.在常规SE图像上可观察到破口位置、真假腔、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以及应用心电门控技术是确保获得高质量MRI影像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李宁富;朱凯;田顺典;刘闽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咪唑安定、氯胺酮合剂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氯胺酮(咪氯合剂)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麻醉期间观察入睡时间,注药时有无血管疼痛、肌颤、阵挛及荨麻疹等情况.全部病例连续监测ECG、BP、HR、SPO2等,随机选择20例麻醉期间行血气分析,其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注射时无血管疼痛、肌颤、阵挛及荨麻疹等情况发生,术中无舌后坠、下颌松弛等呼吸道梗阻情况发生,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本法具有安全快捷、镇痛完全、苏醒过程平顺,经济实用等优点,适于乳腺等体表短小手术,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作者:郭永军;杨向荣;梁华;王立文;杨焕杰;马秀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

    目的观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35例上肢手术患儿均采用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先注入2%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复合液0.5-0.6ml/kg(含1∶20万肾上腺素),注药后抽出针芯,随之将外套管向肌间沟内再送入0.2-0.5cm并与三通相连接.术中视手术时间,经三通追加局麻药,平均用量为14.3±4.79ml.不合作者肌注氯胺酮4-6mg/kg后再行静脉和肌间沟穿刺.术中常规静脉滴入咪唑安定0.15-0.3 mg/kg维持麻醉,麻醉期间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变化,手术历时2-11小时.12例病人术后留置套管2-3天,用于注入低浓度局麻药或术后镇痛(PCA).结果臂丛阻滞起效时间为3-5分钟,阻滞完善时间为10-15分钟,麻醉效果均较满意,麻醉后呼吸和循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霍纳氏综合征7例,轻度局麻药中毒反应1例,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应用静脉套管针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术中管理容易,并发症少,是小儿上肢较复杂和长时间大手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立文;马秀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思密达与丁香油治疗口腔溃疡36例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Smecta具有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帮助消化道上皮组织再生等粘膜保护作用.我们将其局部涂抹试用于因各种原因引起口腔粘膜溃疡的治疗,证实具有明显的局部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作者:杨常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乳腺导管瘘的外科治疗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乳腺导管瘘的疗效,探讨乳管瘘的形成及其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关系.方法对85例乳腺导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瘘管切开38例,34例治愈,4例复发.瘘管切除44例均治愈.炎症广泛者3例作单纯乳房切除均治愈.结论乳腺导管瘘的发生与乳管扩张症、乳头内陷、乳头中央裂有一定关系,多发生于大乳管,瘘口乳晕旁多见.本组146个瘘口位于乳晕周围5cm以内者129个.乳管瘘的切除或瘘管切开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前者无复发.

    作者:葛自新;尤其邑;王庆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胫腓上关节与股骨内外髁X线成像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位像上胫腓上关节与股骨内外髁之间关系.方法分析280份正常膝关节侧位像,对胫腓骨上关节和股骨内外髁成像进行分型并归纳各型之间关系.结果胫腓上关节分重叠型和显示型;股骨内外髁成像分重合型和分开型.后者又分为内髁偏后和外髁偏后两个亚型,在胫腓上关节重叠型中有81.5%股骨内外髁呈分开型且全部为内髁在后.结论在膝关节侧位上,胫腓上关节与股骨内外髁有内在联系.根据胫腓上关节成像类型有助识别股骨内外髁.

    作者:王世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病毒X区核苷酸序列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HBV X区核苷酸序列的检测方法,以探讨本地区HBV X区片段核苷酸序列的特点.方法通过PCR法获取目的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PCR产物电泳结果和PCR产物测序证实了该方法能检测X区核苷酸序列,且本地区HBV X区核苷酸、氨基酸有其独特的特点.结论建立了HBV X区核苷酸序列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HBV X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作者:周国平;王永忠;陈敏;邓为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自控硬膜外注药用于癌症晚期镇痛

    目的观察皮下埋置硬膜外导管自控注药治疗癌症晚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对14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选择相应脊髓节段硬膜外穿刺皮下埋置导管,由患者自控注药.结果 14例镇痛均有效,24小时吗啡用量31.4±0.95mg,芬太尼用量0.2±0.04mg.结论皮下埋置硬膜外导管自控注药治疗晚期癌痛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飞;徐淑兰;齐新卓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骨钙素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骨钙素(BGP)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骨钙素,将3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67例为病例检测组,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37例健康人BGP检测水平为4.17±1.02ng/ml(±s),其中男性为4.10±0.98ng/ml,女性为4.13±1.01ng/ml,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病例各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清BGP的检测不仅对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而且也可作为肝肾功能不全或受损程度的一项良好指标,对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建成;石银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688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头颅CT和(或)MRI检查以明确梗死部位,其中分水岭梗死139例,非分水岭梗死549例.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测颅外血管,如有重度血管狭窄(狭窄80%以上)作脑血管造影检查(DSA)进一步证实.结果 139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中,有51例颈内动脉闭塞,44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60例合并颅内血管多发狭窄;非脑分水岭区梗死患者549例中,20例颈内动脉闭塞,17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34例颅内血管多发狭窄.将两组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闭塞、颅内血管的多发狭窄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

    作者:庄爱霞;孟繁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或急诊ASAⅠ-Ⅱ级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预输注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预输注复方氯化钠组(LR组).麻醉前分别预输注负荷量500ml,观察胎儿取出前各时点产妇的SBP、DBP、HR的变化、恶心呕吐等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变化及应用麻黄碱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础SBP 、DBP及HR相似,麻醉后SBP及DBP下降值LR组明显高于HES组,低血压发生率LR组高于HE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例数LR组亦高于HES组.HES组未出现类过敏反应、肾功损害及凝血障碍者.结论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应用的有效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芳;叶振海;邓立琴;刘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卡波金对耳蜗微循环的影响及治疗作用

    卡波金(Carbogen)又称碳合气,是一种5%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和95%氧气(Oxygen,O2)的混合气体.因其能产生对微血管的作用和增加血氧含量,曾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而卡波金对耳蜗微循环的影响机制以及对因耳蜗微循环障碍引起的某些疾病(如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卡波金在耳蜗微循环的影响及其治疗价值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林;董明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颅脑火器性盲管伤处置1例

    1 患者,男,15岁,玩自制枪时头部受伤,在当地医院包扎后于伤后20小时来我院.在入院途中曾发生四肢强直、阵挛性抽搐1次,历时约10分钟.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尚平稳,意识呈昏睡态,GCS记分12分.头部敷料包扎,少量渗血.

    作者:白海平;马玉新;赵承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人工流产史对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史对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行早孕药物流产的546例进行分析.其中初孕组215例,吸宫史组178例(含药液清宫),药流史组153例.结果药流史组的完全流产率与初孕药流组相似,无统计学差异;药流史组、初孕药流组与吸宫史组比较,完全流产率有非常显著差异,后者完全流产率较低.结论有人工流产史者对药物流产效果有一定影响.

    作者:李红;叶里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穿刺置管对流冲洗术治疗化脓性关节炎16例

    化脓性关节炎临床上除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局部采取固定及穿刺吸脓冲洗等措施外,一般尚采取关节切开引流术治疗,此种治疗方法为手术切开组织损伤明显,故易导致关节外结构挛缩、关节粘连、僵硬,使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不同程度影响关节功能.

    作者:吴克斌;李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平板运动试验发生心绞痛患者P波离散度的变化分析

    目的对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心绞痛患者的P波离散度进行分析,探讨P波离散度在诊断心绞痛中的价值.方法测量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心绞痛的30例患者运动前后的心电图P波离散度(Pd)和它的纠正值(Pcd),并与3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作对照.结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患者发生心绞痛时,它的Pd、Pcd值较对照组延长.结论心肌缺血可导致心房缺血,引起心房传导时间延长,该指标能反映心脏缺血、病变的程度.

    作者:徐方芳;王朝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手术室执行弹性工作制的体会

    试行弹性护理工作制[1]的实践证明,不但护理质量有所上升,医患的满意度不断地提高,而且还节约了护理劳动时间,提高了科学管理效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萍;苏依乔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Bentall手术2例配合体会

    Bentall手术即用带瓣的人工血管替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并同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我院心胸外科于2001年成功为2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实施了Bentall手术,效果满意,现就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荣;马彩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方法及保留悬雍垂的意义,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经睡眠呼吸监测分析仪(PSG)监测后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手术治疗42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显效23例,进步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20%,无1例出现腭咽关闭不全、咽腔瘢痕狭窄、误咽等并发症.结论改良UPPP手术是治疗OSAS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张义芝;刘为民;张静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