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3711
  • 国内刊号:65-1102/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新疆
  • 语言:中文
  • 邮发:58-95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21例异位妊娠误诊分析

    1998年12月~2003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奎屯兵团)医院妇产科共收治异位妊娠166例,误诊21例(12.65%).其中门诊误诊16例,术前误诊5例.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现分析如下.

    作者:肖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的关系

    目的了解人类白细胞A系统(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和病情活动中的作用.方法将2000~2002年病案资料中,38例HLA-B27阴性的AS患者与92例HLA-B27阳性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分析. 结果 B27阴性组的严重的髋关节病变、窦缓和/或传导阻滞、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它合并症(颈椎病、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比率均明显低于B27阳性组;疾病活动性指标如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在B27阴性组明显低于B27阳性组.结论 B27阴性的AS患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B27检查结果对于AS疑似患者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李娟;王丽;夏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例霍乱病例的救治体会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于2001年6月20日收治1例霍乱患者,经积极救治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桑玉兰;阿米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发性脾泡型包虫病1例

    泡型包虫病主要好发于肝脏,脾脏的泡型包虫病尚未见文献报道.

    作者:阿不都·外力;夏尔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Sweet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Swee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5例Sweet综合征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Sweet综合征以浸润性红色斑块,发热,血沉增快等为特点,诊断应综合评定,注意与多形红斑等疾病鉴别.结论边界清楚、皮温升高的浸润性疼痛性斑块或结节对确定诊断意义较大,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作者:侯巍;惠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MEAW技术在正畸治疗后期应用

    在正畸治疗后期个别病例会出现牙弓后段局部小开牙合,上下颌牙齿尖窝交错关系未建立缺陷,采用MEAW技术加颌间弹力牵引进行咬合关系的精细调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应用MEAW技术对方丝弓治疗末期进行精细调整,缩短了疗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尚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现况分析

    目的了解陕西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现状.方法利用陕西省卫生统计年报资料,分析地方病病区分布及患病率等指标.结果全省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阶段性控制目标,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步子不大,改水、改灶进展缓慢.结论陕西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危害远未消除,全省仍有366.47万现症患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余祖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东遂溪县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遂溪县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发展程度.方法采用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结果黄胸鼠的抗性率为8.16%,比1992年2.7%监测结果有发展趋势;褐家鼠未发现抗性鼠. 结论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仍然敏感,可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监测,注意黄胸鼠抗性种群形成.

    作者:朱智峰;洪平;麦颖宏;梁练;张世炎;胡杰;张进强;梁乐;伍华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2年西安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西安市碘缺乏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阎良、高陵、灞桥、未央和户县等各县一所小学8~10岁在校学生为观察对象,分别检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盐碘、水碘,并进行健康教育问卷,同时对当地部分育龄妇女进行尿碘监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 6.7%,盐碘合格率87.8%,尿碘中位数243.2μg/L.结论西安市碘缺乏病通过食盐加碘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杨钢;陈伟;靳玲;姚培杰;马晓翔;谢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陕西省鼠疫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陕西省定边县鄂尔多斯高原型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监测情况.方法 2003年在鼠疫监测中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间接血凝试验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结果对24只自毙动物、623只捕获鼠、53组蚤、1组鼠体蜱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全部阴性;做间接血凝试验661份,检出1份长爪沙鼠血清为阳性,效价达1:128( );做放射免疫沉淀试验407份,检出1份人阳性血清滴度为1:40.结论定边鼠疫疫区可能有鼠疫流行.

    作者:王丽;白江春;岳永杰;阮春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新疆防治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阶段评估报告

    目的为评价新疆实施推广碘盐综合干预项目的进程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方案>执行.结果共入户调查2 310份户用盐,碘盐1 569份(67.9%),非碘盐741份(32.1%)均为土盐,非碘盐的主要来源是流动盐商(78.3%)和自采土盐(21.4%).在有非碘盐的村共调查了272个碘盐零售店,检测到14种品牌272份盐样,未发现非碘盐.在对店主相关知识及购盐意向问卷调查中,有22.0%的人没有听说过有关碘缺乏病的知识,有22.5%的人还认为碘缺乏病不可预防或回答不知道,有5.1%的人认为碘盐不是碘缺乏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71.5%的人选择盐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价格和生活习惯.在非碘盐用户问卷调查中,有44%的人未听说过IDD相关知识,有近97%的非碘盐用户择盐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和生活习惯,有31.5%的用户不知道缺碘对儿童智力有影响.结论各项目县(市)碘盐覆盖率都较2001年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相关的IDD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非碘盐的主要来源是流动盐商和自采土盐.经济和生活习俗仍然是影响新疆碘盐食用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锋锐;曹汉礼;买力亚木;朱殿志;迪里夏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疆和田、喀什两地区11~12岁学生智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碘缺乏病区学生智商状况.方法 2003年3~4月,在新疆南部碘缺乏病流行区喀什、和田对16个乡的中心小学的5年级学生进行了智商测定,同时调查了各校学生甲状腺肿大情况并测定了部分学生尿碘.结果16所学校的5年级学生平均智商为71.00~90.80, 6所学校位于边缘状态,8所处于中下水平,仅2所学校学生达到中等水平,原重病区儿童智商仍明显低于原中等病区儿童智商,但智商与甲肿率及尿碘水平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和田、喀什地区小学生智商仍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艾海提·艾萨;王连方;张玲;付承;涂杰;阿布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山东省部分19岁以下正常人群VCG上的Q/R,S/R,Rx,Ry,Rz值的监测

    目的对19岁以下不同年龄和性别正常人群在VCG上的Q/R,S/R值及大R振幅在X,Y,Z轴上的投影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有关这些项目均值的变化规律.方法在城市1个月至19岁正常人群中,选择经检查无心脏病者1 950名健康人群进行了VCG描记,在VCG上测量与分析Q/R,S/R比值及大R振幅在X,Y,Z轴上的投影. 结果 Q/R值在性别上区别不明显,但在年龄上稍有所不同,男女的S/R 值在8岁前无性别上的明显区别,8岁后各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Rx值男性在10岁前,女性在8岁前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在10岁~14岁,女性在8岁~14岁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男女在14岁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在1岁内男女的Ry较小外,其余年龄组在性别和年龄上无明显的区别;Rz值各年龄组的男性均高于女性,男女各年龄组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结论该组人群的VCG各项指标在年龄和性别有所差异,因而应用这些项目监测心脏大小时,应考虑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作者:屈福荣;宋术亮;王殿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疆结核病防治项目进展与策略

    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新疆结核病控制项目于2002年11月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新疆的结核病控制工作还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顾晓明;吴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陕西省大骨节病防治总结报告

    陕西省是大骨节病危害特别严重的地区,全省10个地(市)62个县529个乡都有发病.病区人口600多万,1975年普查时现症病人为30.8万,2002年全省抽查估算大骨节病患者仍有29.2万人,严重的Ⅱ,Ⅲ度患者10余万人,患者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运动障碍,四肢肌肉萎缩,其中许多患者短肢畸形,丧失了生活劳动能力,严重制约了病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病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极大障碍.几十年来,根据各种病因学说、发病条件和病人的症状体征,陕西省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大骨节病控制效果良好.

    作者:徐刚要;张宝弟;吕晓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新疆艾滋病疫情分析

    目的掌握新疆艾滋病的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B)或两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判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结果 2003年新疆共发现1 060例HIV感染者,占前三位的地市分别是伊犁州直属436例,乌鲁木齐415例,阿克苏地区55例;男性827例,占78.02%,女性233例,占21.98%;感染者年龄小2岁,大71岁,以青壮年为主,20岁年龄组占48.11%,30岁年龄组占39.25%;以维吾尔族多,占85.00%;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IDUS)共用注射器传播为主,占HIV感染者总数的75.47%;感染途径不详也占相当比例(16.42%).结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应开展持续、广泛的针对不同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监测管理.

    作者:陈晶;倪明建;董永慧;王冬莉;金涛;张艺;阿地力;郅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7~1999年兵团传染病死亡调查及疫情报告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兵团传染病发病、死亡以及防治现状,提出防治策略和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兵团14个师中有代表性地随机抽取调查单位,调查1997~1999年三年内的全部常住居民人口与死亡分布情况;统计兵团三年内传染病疫情报表所报告的发病与死亡情况. 结果兵团居民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粗死亡率为15.33/10万,在农牧团场男性高于女性,农牧团场高于城镇,贫困型农牧团场与非贫困团场之间以及南北东疆居民之间差别不明显;青少年死亡率较低;各类传染病中死亡率明显较高的是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死因构成排在第6位,与全国相比靠前;各种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死因前3位分别是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和肠道传染病;婴儿传染病死因主要是肠道传染病,15岁以后,结核病与病毒性肝炎交替排在前两位,65岁以后结核病又占第1死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对人均期望寿命的影响在各死因中排第7位;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排第6位.报告发病率为315/10万,报告发病人数前5位分别是菌痢、乙肝、甲肝、肺结核和麻疹;报告死亡率为0.20/10万.传染病在低年龄人群中发病较多,在高年龄人群中死亡较多. 结论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不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死因谱中的位置与国内相比仍靠前;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仍未控制的传染病是肠道传染病、生物源性地方病和性病/艾滋病;传染病仍造成明显的潜在居民寿命损失;传染病防治工作不能放松,还要迎接新的挑战.

    作者:李凡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氟砷联合中毒患者无机元素和胶原代谢状况观察

    目的观察改水后地方性氟中毒、氟砷联合中毒患者无机元素和胶原代谢的改变.方法用氯胺T法测定尿羟脯氨酸含量;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法测定尿砷含量;用Baird PS-4型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尿中钾、钠、钙、磷、镁、锌含量;用美国BECKMAN公司LX 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钙、磷、镁、锌、铁含量.结果各组之间尿氟、砷、HOP/Cr、钠、钾和血清钙、镁含量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氟中毒和氟砷联合中毒所致人体的无机元素和胶原代谢紊乱在脱离高氟高砷暴露20年后不能完全纠正,氟砷联合中毒患者体内无机元素和胶原代谢紊乱的恢复比单纯氟中毒患者更缓慢.

    作者:张婕;冀芳;薛茜;孙莲;邵红;姜平;刘文亚;张跃新;姚华;刘开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云南省大理州人群发硒动态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大理州克山病病区及非病区人群发硒动态变化、相互关系及其差异的显著性.方法对大理州11个克山病病区县市366份发样、5个病区县的88份粮食样及1个非病区30份发样进行了硒含量测定分析,并对2个重病区人群发硒进行了11年的连续监测分析.结果克山病病区农业人口发硒水平在0.112~0.186 mg/kg,平均为0.154 mg/kg,粮食硒含量平均在0.016 mg/kg;病区非农业户的人群发硒含量达到0.208 mg/kg,而非病区发硒水平在0.267 mg/kg;病区农业人口的发硒水平与非农业人口发硒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病区农业人口与非病区人群之间发硒水平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人群发硒水平也有逐年上升趋势,与克山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呈正相关关系.硒预防克山病效果显著.

    作者:杨林;周丽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疆乌什县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现状调查

    目的查明乌什县近年来黑热病流行形势及其特点,为进一步的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例调查,流行史调查,媒介和动物宿主调查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04年当地共发现黑热病患者42例,死亡2例,病死率4.2%.1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87.8%.流行集中在阿合托海乡6大队.在居民点内查到长管白蛉,6月下旬夜间人房白蛉密度为52~65只/人工小时.未进行全面调查.用免疫层析试条(rk39)检查22条家犬血液抗体均为阴性.对患者使用斯锑黑克按120mg/kg总量6d疗法效果良好.当地在1997年就有类似病例发生,1997~1999年共死亡6例.结论乌什县黑热病流行特点与喀什周围地区相似.但没有确切的传入证据,应当在加强防治的同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地流行的性质.

    作者:左新平;邓志斌;阿里木;张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在小鼠细粒棘球蚴包囊形成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小鼠体内4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其对包囊形成的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接种棘球蚴头节,持续观察220d,检测血清中几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测定包囊的大小.结果时间延长,成囊率和囊体大小均有增加趋势.GM-CSF在包囊形成初期明显升高,IL-2和IFN-γ在中期明显升高,IL-4在后期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囊的形成中,一个重要机制是Th2辅助的体液免疫与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在不同感染阶段交替活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松;许晏;朱明;顾丹今;付玉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细粒棘球蚴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临床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用Western-blot检测ScFv识别的抗原表位,并检测该抗体与包虫病病人囊液、血清中循环抗原的结合,与其它肝占位疾病患者血清、正常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 ScFv识别囊液抗原位点单一,特异性优于多克隆抗体,交叉反应低,但检测囊液及血清循环抗原的敏感性低于多克隆抗体.结论对临床使用ScFv诊断进行了初步尝试,直接ELISA法检出率不高,应改进为双抗体夹心法或多种抗体铺底捕获法来检测循环抗原.

    作者:陈新华;温浩;张金辉;林仁勇;张琰;张静萍;郑树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实验测定亚砷酸钠及氟化钠对正常人淋巴细胞的LC50,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试验剂量(LC50的1/100~1/10),观察低剂量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人淋巴细胞在经浓度为0.1,1μmol/L的NaAsO2及浓度为50mol/L的NaF染毒后,其MTT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氟砷联合作用对人淋巴细胞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经交互作用方差分析,尚不能认为氟砷联合作用对人淋巴细胞生长的抑制有交互作用(P>0.05),低剂量亚砷酸钠及氟化钠对人淋巴细胞均存在明显的毒作用;氟与砷之间对人淋巴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没有交互作用,仅表现为简单的相加作用.

    作者:张杰;郑玉建;闫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杏多糖与阿魏蘑菇醇提物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杏多糖与阿魏蘑菇醇提物对食管癌细胞Eca9706增殖的影响,为新疆杏资源和阿魏蘑菇的开发利用及食管癌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以MTT、Bradford蛋白测定法观察不同浓度(0.1g/mL、0.01g/mL、0.001g/mL)的杏多糖与阿魏蘑菇醇提物对食管癌细胞的细胞存活量、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0.1g/mL的杏多糖与阿魏蘑菇醇提物对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及蛋白质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未见其对大鼠正常肝细胞BRL细胞存活量及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 0.1g/mL的杏多糖与阿魏蘑菇醇提物对体外培养的食管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作者:杨洪彩;张月明;邹红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牛磺酸对甲亢豚鼠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rine T)对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豚鼠离体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牛磺酸对甲亢豚鼠心室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微电极技术,引导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观察在甲亢状态下牛磺酸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结果 (1)甲亢组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20, APD50, APD90, APD)及有效不应期(ERP)显著缩短,甲亢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度(APA),零期大除极速率(Vmax)无显著性变化;(2)加入牛磺酸后,甲亢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50, APD90, APD显著延长,而APD20及动作电位幅度(APA)无显著变化 ,零期大除极速率(Vmax)显著降低,ERP显著延长;(3)给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加入牛磺酸后,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20, APD50, APD90显著缩短,APD亦有缩短,但无显著性差别,ERP显著延长,APA无显著性变化,Vmax显著性降低.结论 (1)较高浓度的牛磺酸可能对甲亢豚鼠的离体心室肌细胞膜的外向(主要是K+)电流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对甲状腺功能正常豚鼠的心室肌细胞,一定程度上,可能促进钾外流;(3)无论是正常组还是甲亢组,在加入牛磺酸后,Vmax均出现显著降低,提示较高浓度的牛磺酸对心室肌细胞的INa也有影响.

    作者:魏媛媛;帕尔哈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塔里木盆地同型客蚤指名亚种鼠疫菌感染试验

    目的确证塔里木盆地同型客蚤指名亚种(Xe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is)的媒介能力.方法按业已通用的程序和技术.结果经实验证实该蚤的鼠疫菌感染率是83.33%,菌栓率为16.75%.用1~2只菌栓蚤叮咬子午沙鼠 (Meriones meridianus),只能使宿主产生低下的血清学反应.结论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同型客蚤指名亚种鼠疫菌感染率、菌栓率、菌栓蚤传病能力及该蚤在子午沙鼠的体蚤指数等因素分析,表明该蚤在塔里木盆地实际上不具备促成子午沙鼠鼠疫流行的传播能力.

    作者:张晓雪;楚定成;王诚;林纪春;雷刚;冯玉明;王志耀;钱存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虽然病毒性肝炎已经在有限的疫苗和治疗性的策略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均由于肝炎病毒的宿主范围非常狭窄,无有效的小型动物作为动物模型,供病原、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研究.近年来,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一些小型动物,取代部分非人灵长类作为肝炎病毒的动物模型,在发病机理、病毒性肝细胞癌起源、疫苗、抗病毒药评估等方面提供动物模型.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欣如;侯岩岩;燕顺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疆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

    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会对新生儿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智能发育延迟而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成长,从而降低人口素质,为此在新疆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势在必行,简述如下.

    作者:玛丽娅·阿布都克力木;帕丽达·阿不都艾力;艾比拜·买买提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巴尔通体在云南省的调查研究

    巴尔通体(Bartonella)是一新发现的古老病原体,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对其致病作用开始认识.巴尔通体的研究在国际虽属一新兴学科,但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其研究进展很快.

    作者:杨发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2年陕西省咸阳市碘缺乏病监测报告

    为了解咸阳市碘缺乏病的消长趋势,巩固以往的防治成果,探索新的可行性防治措施,于2002年进行了本次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良瑞;陈中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新疆且末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为了解且末县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现状,2003年10月13~20日对且末县的1个镇、11个乡进行了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吐尔地·吐逊;吾买尔江·托合提;吐尼沙·木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97份血清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以直接检测病毒的病原体核酸,通过重复进行摸板的变性、引物与摸板的复性,使DNA链延伸,从而将靶序列在短时间内由fg级扩增到ug级.扩增产物在紫外线透射下,被溴化乙锭染成红橙色.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等优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购进仪器设备以来,共检测了297份乙肝病人血清,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超;杨玉玲;梁继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云南省鼠疫监测及防治概况

    目的了解云南省鼠疫疫情.方法 2003年按监测方案执行.结果云南省5地(州)8县(市)发生动物鼠疫,3县(市)波及人间.结论云南鼠疫依然十分活跃,德宏、红河两地(州)是云南省鼠疫活跃的中心地带.

    作者:李天元;苏丽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7年新疆农三师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传染病报告工作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因传染病资料漏报,无法对农三师传染病的实际水平做出较准确的估计,也难以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农三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1997年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立志;杨忠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1年新疆网络县和非网络县碘盐监测报告

    依照卫生部<全国防治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新疆卫生厅<关于2001年开展碘盐监测信息网络工作的安排意见>的精神,重点完成了新疆2001年网络县和非网络县碘盐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帕丽达·阿不都外力;蒋继勇;古丽娜尔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4年新疆额敏县乡村中小学生包虫病B超筛查报告

    额敏县位于新疆塔额盆地东北部,地处北纬46°09'~47°03',东经83°24'~85°10',距乌鲁木齐市580 km,北以塔尔巴合台山脉为界和哈萨克斯坦接壤,东以白杨河为界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毗邻.额敏县境东西长123 km,南北长87 km,面积约9 532 km2,其中山地面积约占53%.额敏县总人口约14万人,其中哈萨克族65 080人,汉族58 440人.

    作者:木哈尼·木哈卖提江;古丽娜孜·塔西别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传染病突发时期的信息服务工作

    信息服务中心是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收集、整理和传播医学信息的中心,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时期,更应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作者:张京萍;郑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6年新疆墨玉县碘缺乏病综合防治调查报告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墨玉县居民家庭投放加碘器和儿童与育龄妇女肌注碘化油后的防治效果.方法 1996年用随机抽样法在9个乡镇27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进行了碘缺乏病的调查,采集儿童与育龄妇女尿样,尿样用酸消化砷铈法测定.结果调查8 133人,地甲病患病率40.01%,地方性克汀病患病率0.91%;16~35岁育龄妇女地甲病平均患病率为53.78%,地方性克汀病患病率1.42%,尿碘几何均数为(100.36±2.18)μg/L, 尿碘中位数140μg/L; 7~14岁儿童甲肿率为41.07%,地方性克汀病患病率为0.20%,2~6岁儿童360人,地甲病平均患病率53.78%,尿碘几何均数为(157.53±1.49)μg/L,中位数为174μg/L,大于100μg/L 的占83.61%.结论居民家庭投放了加碘器以及对儿童和育龄妇女肌注碘化油取得肯定防治效果.

    作者:马品江;沙尼亚·依克拉木;徐也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1年浙江宁海余山村肺吸虫调查

    宁波市位于浙江东部,东经120°~122°,北纬29°~30°.境内主要山脉为四明山,辖余姚、鄞县、宁海、奉化等6个县(市).西北部多为山区、半山区,主峰海拔1 020m,主要河流是甬江[1].周德宏自1979年在宁海县山区的溪蟹体内发现肺吸虫囊蚴后,随即在全县开展了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普查及第一中间宿主、野生动物自然感染情况和虫科调查,先后发现了宁海拟钉螺和哈氏并殖吸虫,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还对病人诊断、治疗、疗效考核及对卫氏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探讨[2].2001年,笔者在宁海县余山村进行了肺吸虫中间宿主的调查,并用活囊蚴喂狗,建立动物模型后,再用环孢素A进行化疗,以观察药物疗效,为临床应用该药治疗肺吸虫病提供参考.

    作者:柳建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昌吉市包虫病回顾性调查报告

    目的掌握昌吉市包虫病流行现状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住院包虫病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1991~2001年市内四所医院共收治包虫病患者261例,男、女构成比分别为48.66%和51.34%.市区和农村各民族及不同职业间包虫病感染率、发病构成比具有明显差异.棘球蚴在体内寄生于肝脏者占83.5%,寄生于肺脏为9.58%,脾脏、腹腔、盆腔分别为1.53%,其次为肾脏、脑、腰椎、骨.各职业间年龄以中青年为常见,占总发病率的67.87%.结论无论在市区或农村,昌吉市都为包虫病发病率较高地区.

    作者:孟伟;谢红兵;哈力;孙玉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新疆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要求,2003年新疆卫生厅组织调研组赴部分地、州、市,就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2002年初新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两项体制改革工作开始启动.自治区卫生厅卫生监督所于2002年7月正式成立,全区15个地(州、市)中有5个,96个县(市、区)中的24个成立了相应的卫生监督机构.

    作者:匡谊;张明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乌鲁木齐市售保健食品标识现状的调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不遵守行业规范,不按照法律条款的要求,在经营保健食品过程中,包装标识不按照规定执行,擅自夸大宣传保健功能,蒙骗误导消费者.为进一步规范乌鲁木齐保健品市场,配合开展食品专项打假活动,我们于2003年11月对乌鲁木齐市出售的保健食品的标识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龚志;常胜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4年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学校餐厅卫生状况调查

    近年来,学校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这些事件说明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查找影响安全的有害因素,研究出控制和消除安全隐患对策,确保学生用餐安全,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我们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所辖部分中、小学校餐厅的饮食卫生状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杰;祖木热提;辛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用垃圾和污染物的处理

    医用垃圾指经临床使用后废弃的各种固体有形物和液体,在临床检验科以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为主,还有少量可回收使用的物品.对医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是医务工作者的新课题.

    作者:张坚;贾卫;丁新梅;孙文东;刘晓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疆结核病控制项目各地区病人发现不均衡因素评析

    结核病在新疆流行比较严重,各地区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不均衡,为此我们对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吴刚;齐麟;安建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多菌性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2001年9月12日,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13村3社聂某因办生日酒宴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测结果分析,证明是由肠炎沙门氏菌和雷极氏变形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登权;刘自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张福田同志生平简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