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肠道准备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 n=83)和对照组(n=69). 对照组术前肠道准备时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术前肠道准备时给予西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比较组间服药后不良反应、电解质和切口感染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 23%,低于对照组的18. 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 64,P=0. 03). 服药后组间Na+、K+和Cl-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 83,P=0. 07;t=0. 42,P=0. 68;t=1. 86,P=0. 07). 对照组患者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切口感染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68, P<0. 01;t=3. 29,P<0. 01;χ2 =4. 90,P=0. 03). 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直肠癌手术前肠道准备能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降低术后感染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任承纲;薛丹凤;马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设计一套集成化的三级医院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处理用水系统,以提高器械消毒供应用水的品质和控制用水成本. 方法 从2012年10月开始在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器械消毒供应用水进行系列研究,并成功设计了一套软化水、一级反渗透纯化水、二级反渗透纯化水集成化生产与供给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全天候的器械消毒供应标准化用水,其中器械清洗和器械灭菌设备运行环节使用软化水,器械终末漂洗及消毒环节使用一级反渗透纯化水,器械灭菌所需洁净压力蒸汽生产环节使用二级反渗透纯化水. 结果 基于设计方案,研制出集成化的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用水生产与供给设备,经运行近3年证实可使手术器械的消毒供应处理用水达到规范、高效和低成本的效果,也明显提升了手术器械的消毒供应处理质量. 结论 关注三级医院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处理用水,改进和提高器械进毒供应处理用水的品质,从源头上控制和提高器械的消毒供应质量,才能为临床医疗救治提供安全的无菌器械.
作者:魏静蓉;李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饥饿素对贫铀(DU)所致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损伤的影响. 方法 不同浓度的饥饿素提前1 h预处理MC3T3-E1细胞后暴露于DU(500 μM)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碱性磷酸酶(AKP)、骨保护素(OPG)、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含量以及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和活性氧(ROS)水平. 结果饥饿素预处理可明显提高DU暴露后细胞存活率及CAT含量,降低细胞内StrACP、AKP、sRANKL/OPG以及ROS水平,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 饥饿素通过调节OPG/RANKL系统的失衡以及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发挥对DU暴露后MC3T3-E1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玉徽;黄嘉伟;刘聪;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我院2012 年9 月至2014 年9月收治的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138例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 65例)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73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手术疗效、并发症和术后随访结果. 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相关血管再通率、TIMI血流3级达到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静脉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动脉残余狭窄程度显著低于静脉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ST段回落不良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与静脉溶栓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手术疗效显著及有效率均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随访期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患者在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复发、6个月内病死率等均显著低于静脉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开通病变血管,缓解患者心肌坏死症状,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李外琼;李刚;董路兵;秦韶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腰背痛改善率、术后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ROM值(腰椎屈伸活动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评估该技术近期临床疗效. 结果 28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背痛改善率为(87. 0 ± 2. 0)%、平均手术时间为(99. 6 ± 16. 2) min,平均失血量为(70. 5 ± 31. 5) m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1. 2 ± 2. 6) d. 结论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作者:谢雁春;项良碧;刘军;于海龙;陈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亚单位原则在鼻外伤软组织缺损一期修复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我院2007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19例鼻外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均行一期修复手术. 根据鼻部缺损的部位、大小、深度,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全厚皮肤移植1例,额鼻皮瓣1例,旋转双叶皮瓣2例,鼻唇沟皮瓣8例,鼻唇沟折叠皮瓣2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2例,颞区眼轮匝肌蒂皮瓣3例. 术后随访3~27个月,根据修复后的鼻外形和色泽及瘢痕情况来判断修复和再造效果. 结果 19例患者皮瓣及皮片全部成活,其中1例鼻唇沟折叠皮瓣出现感染,切口Ⅱ期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早期出现移植物颜色灰暗,5个月后皮肤色泽渐趋正常,鼻唇沟折叠皮瓣修复鼻翼区的弧度及曲线略欠佳. 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 结论运用鼻亚单位原则进行皮瓣一期修复鼻部外伤后缺损,手术效果好.
作者:高雁;牛占国;刘玉生;刘小容;陈可琼;黄伟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 Dex)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对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水平的影响. 方法 择期上肢手术患者80例( ASAⅠ~Ⅱ级) ,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 R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 R组) ,每组40例. 在喙突内下2 cm左右处,由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给予药物,R、RD组分别给予罗哌卡因200 mg及罗哌卡因200 mg复合右美托咪定1 μg/kg,容量均为40 mL. 分别于T0~T4各时间点抽血5 mL,测定骨折患者血清中bFGF的浓度. 结果 与R组比较,RD组在T1~T3时MAP、HR显著降低(P<0. 05);在T0~T4各时间点时SPO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与T0比较,RD组及R组在T1~T4时间点,血清bFGF浓度均呈上升趋势(P<0. 05);与R组比较,RD组T1~T4 的bFGF浓度升高(P<0. 05).结论 Dex复合臂丛神经阻滞促进bFGF分泌的力度比单纯臂丛神经阻滞更大,促进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但对心动过缓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作者:顾义兴;高静;陈林;刘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重庆市沙坪坝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筛查的数据和筛查现状,探索提高该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筛查率的方法. 方法 对2 066例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6月龄以下婴儿按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进行髋关节临床和超声检查并随访. 结果 对2014年沙坪坝区出生6 475例婴儿中的2 066例进行髋关节临床和超声检查,筛查出髋关节异常患儿6例,女孩多于男孩,左侧多于右侧. 筛查率低,筛查医疗机构少且分布不均衡、家长对检查手法的误解和对疾病认识的欠缺是影响筛查率的主要因素. 结论 依托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从影响因素入手,采取积极措施可提高沙坪坝区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早期筛查率.
作者:王玲;朱俊东;石玲;李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AMPK)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自噬及杀菌活性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和体外培养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 BMDM) ,观察大肠埃希菌刺激后对BMDM细胞自噬水平及AMPK活化状态的影响. 使用AMPK激动剂和抑制剂干预其活化,进一步观察大肠埃希菌感染的BMDM细胞中AMPK活化、自噬水平以及杀菌能力的变化. 结果 大肠埃希菌感染后的小鼠BMDM细胞自噬相关分子LC3B和Beclin1的表达显著升高,同时LC3Ⅱ/Ⅰ比值也明显升高,且其AMPK的磷酸化水平也随之显著上调. AMPK活性增强后,能够进一步上调BMDM细胞的自噬水平以及对细菌的降解清除. 而AMPK活性被抑制后,细胞自噬水平和杀菌活性均显著下降. 结论 AMPK分子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可能在调节巨噬细胞自噬水平以及抗菌效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范仕郡;祝元锋;杨永军;刘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汽车尾气染毒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初步研究其对雄性C57BL/6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方法 设计构建汽车尾气染毒装置,观测该装置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和小鼠生存状态,明确通入汽车尾气的时间和间隔;为了评估本染毒装置的可靠性,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予以汽车尾气暴露,而对照组予以正常空气. 40 d后对比2组生殖腺质量的变化、精子活力、精子数目和精子畸形率,并检测血和睾丸中活性氧含量( ROS). 结果 向染毒装置持续4 min通入汽车尾气,此时装置内氧气含量为(17. 33 ± 0. 09)%,间隔20 min后装置内氧气的含量接近空气中的含量. 染毒模型构建结束后,染毒组小鼠的生殖腺质量、精液质量明显下降,而血和睾丸ROS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该研究为构建汽车尾气的染毒模型提供了方法且效果良好,明确了汽车尾气染毒后可损伤生殖系统.
作者:姚基伟;杨伟;丁杰;万凌;王浩宇;李前伟;李为兵;李川海;鄢俊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管理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行为改变的影响. 方法 将126例初诊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 对照组仅在住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教育管理: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3 个月、1 年后对2 组血糖控制情况及行为改变情况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2 组患者3个月、1年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入院前降低(P<0. 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以及饮食控制、坚持运动、正确用药、自我血糖监测、定期复诊等行为改变均有改善(P<0. 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 01). 结论 连续性健康教育管理较常规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行为改变更具优势.
作者:赵永红;李纯芬;向桂珍;杜国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微泡介导下低频超声辐照对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超声微泡+头孢呋辛组)及对照组(头孢呋辛组). 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头孢呋辛及微泡后立即以低频超声辐照前列腺5 min;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头孢呋辛及与实验组微泡等量的生理盐水后立即对前列腺进行超声假照5 min. 辐照结束后取出前列腺,进行组织匀浆,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前列腺组织中头孢呋辛含量.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单位质量前列腺组织中头孢呋辛浓度分别为(16. 274 ± 9. 515) μg/mg、(8. 336 ± 6. 743) μg/mg,实验组单位质量前列腺组织中头孢呋辛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造影剂微泡可显著提高大鼠前列腺组织的通透性,从而提高前列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作者:尚永刚;韩广玮;董小小;崔栋;刘城城;易善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 QCC)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开展QCC活动以来手术室骨科无菌手术患者170例作为QCC活动组,再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开展QCC活动前的患者164例作为对照组,并对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WBC升高率、体温升高率及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和谐度、凝聚力进行比较. 结果 QCC活动组切口感染率(0. 6%)、WBC升高率(2. 4%)及体温升高率(1. 2%)较对照组(5. 5%,9. 1%,6. 7%)显著降低(P<0. 05),而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评分(4. 6 ± 0. 6)分、主动性评分(4. 4 ± 0. 3)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4. 1 ± 0. 8)分、自信心评分(4. 3 ± 0. 7)分、和谐度评分(4. 8 ± 0. 9)分、凝聚力评分(4. 2 ± 0. 4)分较对照组的(2. 9 ± 0. 7)分, (2.3 ±0.5)分,(2.5 ±0.5)分,(2.8 ±0.6)分,(3.1 ±0.4)分及(1.8 ±0.3)分显著提高(P<0.01). 结论 QCC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并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叶明春;税悦;邓远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保护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20只SD成年大鼠根据预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AG490预处理组和Rapamycin预处理组,每组5只.比较各预处理组左心室发展压( LVDP)、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大变化速率( Max Dp/dt)、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大变化速率( Min Dp/dt)等心脏功能参数和心肌组织损伤情况,检测STAT3及其磷酸化水平、自噬相关蛋白LC3和LA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AG490预处理组、Rapamycin预处理组的LVDP、Max Dp/dt、Min Dp/d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AG490预处理组与Rapamycin预处理组之间在Max Dp/dt和Min Dp/dt上有差异,但AG490预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Rapamycin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缺血预处理组、AG490预处理组和Rapamycin预处理组心肌组织凋亡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缺血预处理组STAT3水平高,AG490组和Rapamycin组其次,但均高于对照组水平;AG490组P-STAT3水平明显低于缺血预处理组和Rapamycin预处理组,接近对照组. Rapamycin组LC3水平高,缺血预处理组和AG490组接近,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代表心肌自噬溶酶体功能的LAMP2水平,在缺血预处理组强,Rapamycin预处理和AG490预处理组其次,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AG490预处理对成年大鼠心肌保护效果与缺血预处理、Rapamycin预处理相当,其机制可能并非通过经典的JAK/STAT信号作用途径实现,而可能与其诱导的保护性自噬相关.
作者:唐文帅;廖丽;赵树林;廖祥丽;钟前进;胡义杰;许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灌注变异指数( PVI)和中心静脉压( CVP)持续监测用于脑肿瘤手术患者时的变化,探讨PVI和CVP的相关性. 方法 42例选择ASA分级为Ⅱ~Ⅲ级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PVI,局部麻醉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监测CVP. 麻醉方式采用全凭静脉麻醉. 记录入室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时间点的CVP和PVI.结果 PVI和CVP在自主呼吸下(入室时)的相关系数r=0. 201,机械通气下的相关系数r=0. 237. 结论 PVI和CVP的相关性差,联合指导容量管理的应用价值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作者:王娟丽;罗中兵;杨俊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 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失稳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寰枢椎间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破坏的病例发生,术后颈枕区疼痛得到改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并发症有术中静脉丛大出血2例,颈枕部疼痛和麻木加重3例,脑脊液漏2例,椎动脉挤压闭塞造成颅脑一过性缺血症状1例. 结论 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手段之一,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规范手术操作是减少甚至杜绝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项良碧;刘军;于海龙;陈语;谢雁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CT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腮腺基底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 21例患者中男5例,女16例. 病灶均单发,其中17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4个病灶跨深叶及浅叶,9例病灶密度均匀,9例有囊变,3例内见点状钙化灶. CT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接近于动脉期.结论 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作出定性诊断.
作者:郝粉娥;杨振兴;刘挨师;黄应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保护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予降钙素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骨保护素0. 5 mg/kg,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疼痛指数及髋关节Harris评分. 结果 治疗后,2组局部骨密度和平均骨密度均有所增高,实验组局部骨密度(0. 99 ± 0. 20) g/cm2 和平均骨密度(0.98 ±0.25)g/cm2 与对照组[(0.84 ±0.22)g/cm2、(0.81 ±0.23)g/cm2]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评分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疼痛指数评分(1. 56 ± 1. 02)分比较,实验组疼痛指数评分(0. 76 ± 0. 62)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等级有所降低,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 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疼痛指数评分(83. 15 ± 14. 63)分比较,实验组疼痛指数评分(92. 10 ± 12. 23)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 组患者 Harris 评分分级,疼痛指数等级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骨保护素能够明显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指标,在临床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康亦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中轴钙化性假瘤( CAPNON)的病例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规范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胸椎管内神经中轴钙化性假瘤临床资料,结合病理分析及文献回顾,分析CAPNON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 结果 该例CAPNON患者表现为一过性背部疼痛,影像学表现为CT高密度影,MRI低T1低T2信号,伴不均匀强化;接受神经外科治疗切除病灶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无新发神经症状.结论 CAPNON临床表现为局部脑、脊髓、神经或血管受压引起的相应症状,CT检查为局限性钙化灶,MRI表现为低T1低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或病灶边缘线性强化;终诊断应依靠病理,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
作者:陶本章;高海浩;王伟君;王辅林;尚爱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结合文献对我院2013年12月收治的1例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本例患者行尿道膀胱诊断性电切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临床上罕见,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以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膀胱肿瘤相似,易误诊为膀胱肿瘤,确诊需依据病理,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复发恶变的可能,术后需长期随访.
作者:董传江;张路生;胡敬祖;熊飞;张平;董自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50例60~70岁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DP组(右旋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帕瑞昔布40 mg静脉注射)和DN组(右旋美托咪定靶控输注+生理盐水5 mL静脉注射). 观察记录患者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 MMSE)评价认知功能,并分别测定患者手术前1 d、术后1 h和24 h的血清S100β蛋白和炎性相关因子IL-6、TNF-α含量. 结果2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前MMSE评分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 DN组术后1、3、5 d MMSE评分较DP组低(P<0. 05),且DN组术后1、24 h S100β蛋白及炎性因子IL-6、TNF-α测定值均较DP组高(P<0. 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可能与降低炎性细胞的血清水平相关.
作者:文欣荣;刘畅;陈林;谌程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 LPN)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65例小肾癌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 OPN组) ,30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RLPN组) ,比较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病理切缘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OPN组和RLPN组平均肿瘤大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RLPN组较OPN组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且不增加热缺血时间. 2组均无切缘阳性,术后2组肾功能均无受损表现,随访6~18个月均无复发. 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且不会延长热缺血时间,临床效果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相同.
作者:谢宗兰;董传江;董自强;张路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高海拔暴露前急性高原病( AMS)易感指标与AMS的关系,实现对AMS易感预测. 方法 进入高原期前,检测314例健康成年人22项生理、心理指标,进入高原后按照国际通用急性高原病判断标准( LLS)进行AMS诊断. 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容错性,基于选定的易感指标特征,建立了AMS易感预测的LVQ模型. 结果 模型预测将研究对象判断为不出现AMS的灵敏度较高(95. 00%),平均预测正确率达到72. 22%,预测结果可信度较好. 结论 该预测模型的建立为进入高海拔人群筛选提供了可用的方法,能够初步实现对AMS易感人群的筛选.
作者:游海燕;高钰琪;黄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是位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非特异性孔道,是由多种线粒体蛋白构成的复合体. 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 MPTP开放所引起的线粒体通透性变化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缺血、缺氧、氧化应激等刺激因素都可能引起MPTP开放,使线粒体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产生影响[2]. 本文就MPTP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杨新征;于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胃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疾病.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多于常规胃镜检查中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腹痛、黑便、贫血等症状,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诊断上应根据常规胃镜、超声内镜、增强CT等检查,并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考虑. 随着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成熟,除传统的外科手术切除、腹腔镜下切除外,此类病变可在内镜下完整切除.
作者:彭学;杨歆;樊超强;杨仕明;柏健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直肠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常因肿块位置、大小及腔外膨胀性生长而致临床症状与特征缺乏特异性而被误诊和漏诊. 本文回顾分析1 例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直肠间质瘤曾被多次误诊为前列腺病变的病例,分析其MRI平扫和动态增强的影像表现,为提高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禹智波;史勇跃;李锦青;兰晓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高位胆管癌,是指位于肝总管、汇合部胆管、左右肝管的一级分支以及尾状叶肝管开口的胆管癌. 由于肿瘤的位置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难度较大,若再并发了腹膜后淋巴结的广泛转移,临床上常常会放弃手术治疗. 我科近期通过肝胆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为1例肝门部胆管癌并胰后肝总淋巴结转移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殿冰;邵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股沟嵌顿疝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一旦诊断需要立即行急诊手术治疗. 但临床上嵌顿疝同时合并胃穿孔的病例极其少见[1-2] ,如何进行术前的诊断及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值得临床医生警惕和注意. 我科近期收治1例左侧腹股沟斜疝嵌顿合并胃穿孔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康弘;王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消化内镜技术为诊断胃肠道疾病非常重要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诊断,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内镜下组织粘合剂、套扎及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我院内镜中心为西南地区大的消化内镜诊疗培训中心,每年接收近千名基层医师及本科室研究生、实习生学习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我们始终贯穿规范化教学,经过3~6个月的培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进;陈文生;封欣婵;向国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出率可高达20% ~76% [1]. 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有良、恶性之分,良性结节的治疗方案有随访观察、非手术治疗以及特殊情况下手术治疗;恶性甲状腺结节以手术治疗为主. 由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会直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所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肖瑾秋;郑宏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仍以硬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取石术为主,但随着国民体检的普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医保报销范围的扩大,今后患者将以中、小结石为主输尿管软镜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会逐渐成为治疗结石的新方法. 同时,随着末端可弯性输尿管镜、电子输尿管软镜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的不断开发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软镜的图像清晰度有了显著提升,弯曲度更大,操作性能更佳,不易损,从而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成本更低,软镜治疗性价比低导致应用受限制的瓶颈正在打开.
作者:王洛夫;万江华;江军;张克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眼视光学是一门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领域学科,是以眼科学和视光学为主,结合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理光学、应用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知识所构成的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交叉学科. 眼科医师更看重眼部疾病的详细诊断和治疗,对近视防控、低视力康复训练、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弱视矫治等功能性眼病的保护和矫治关注甚少,而视光师则更关注后者. 如何培养视光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专业道路从事眼保健与眼健康服务,使患者舒适、清晰、持久地阅读是需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科作了相应的努力.
作者:陈利;杨红;黄小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3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对其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 结果 36例患者皮肤瘙痒、骨痛、肌无力等症状明显缓解,术前膝关节、肩关节及指关节疼痛伴跛行的患者术后1周行走自如. 6例高钾血症,使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行血液透析治疗等处理后降至正常;2例局部出血,经换药、手术止血处理后未造成严重后果. 结论对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缓解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产生.
作者:吴亿;郑小玲;李小维;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外阴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 我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8例外阴癌患者,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但术后3例高龄患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4例切口裂开,经积极处理治愈,总治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8. 9%. 结论 手术是治疗外阴癌的主要方法,加强并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黄竹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先天并指畸形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先天并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绕手术分指、指蹼重建、创面闭合手术的术前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伤口观察护理及后期功能锻炼的经验. 结果 29例先天并指畸形患儿经过整形手术和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手功能恢复,外观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结论 针对先天并指畸形患儿病例,正确实施手术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儿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伤口的观察、创面护理及康复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作者:王红霞;文雯;汪春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在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不良反应和耐受性. 方法 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有300例需做术前肠道准备的大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164例,于术前1 d 16:00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溶液45 mL;B组136例,于术前1 d上午11:00和晚上8:00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每次剂量均为45 mL. 观察2种不同剂量的肠道准备方法的肠道清洁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耐受性. 结果 2 组患者肠道清洁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但A组患者腹胀、恶心等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 05),而且A组患者耐受性也显著优于B组(P=0. 002). 结论在保证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肠道清洁有效率高的前提下单次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宋娟;杨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 PE)在产后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中的应用时机及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利用血浆置换成功救治1例产后合并TTP患者的临床资料,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血浆置换在产后合并TTP中的有效治疗时机及方法. 结果 患者剖宫产术后经早期确诊产后合并TTP,立即给予血浆置换并辅助其他抢救治疗,于术后第7天复查血小板( PLT)升至110 × 109/L,痊愈出院,随访无复发. 结论 产后合并TTP,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易误诊或漏诊,应早期诊断并行血浆置换,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红梅;蒋天伦;赵树铭;黎儒青;陆华;罗阳;范娅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品质圈管理模式对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实行品质圈管理模式期间行骨科手术的压疮高危患者295例作为观察组,实行品质圈管理模式前行骨科手术的压疮高危患者267例作为对照组,对手术室护士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护士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术中压疮患者实行品质圈管理模式,针对高危压疮患者采取护理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苏露露;简丹;尹亚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听神经瘤( acoustic neuroma)是指起源于神经鞘的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 目前采用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听神经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因其复杂的解剖位置关系,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1].常见的并发症有面瘫、脑积水、脑干继发性损伤、共济失调等,对于以上的并发症临床上有系统专业的护理措施. 颅内感染作为听神经瘤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生率较低,各医院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 我科于2015年8月收入1例听神经瘤伴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现将采取的治疗方式以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以期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黄茂华;刘玲;邹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女性原发性尿道癌十分少见,多见于50~60岁的中老年女性,发病率约为女性所有癌症的0. 02% [1] ,而由尿道癌侵犯阴道引起的继发性阴道癌则更为罕见. 由于尿道癌的罕见性,目前临床治疗及手术护理经验均十分有限.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完善和进步,并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由泌尿外科联合妇科腹腔镜下治疗继发灶的阴道癌加开放术式根治尿道癌,目前国内外极少见报道.
作者:刘凤霞;李珊;夏叶松;蒋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鼠(包括大鼠、豚鼠、小鼠、裸鼠等)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构建各种动物模型和药物学、行为学研究等领域[1]. 在众多的鼠类实验研究过程中,常需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麻醉,且多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方式[2]. 戊巴比妥钠是动物实验的常用麻醉药物,具有给药简便、起效快、麻醉效果好且较为持久等优点[3-4] ,但该药具有较强的呼吸抑制作用,有效剂量和致死剂量之间的安全范围较小,容易引起动物死亡.
作者:雷艳;郭洪峰;侯晓宇;杨爱军;兰阳军;蒋登金;文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ERCP) 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开辟了诊断与治疗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疽、良恶性胆管狭窄和畸形、肝胆胰腺肿瘤等肝胆胰管及十二指肠部分疾病治疗的新方法[1].随着内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应运而生,它是在ERCP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能以小的损伤、少的内环境干扰,达到与传统手术同样或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非计划性拔(脱)管( unplanned extubation,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自行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作者:米娜;李洪艳;禹艳;杨玉芳;覃梅;樊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