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174
  • 国内刊号:37-1167/R
  • 影响因子:0.13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ASPT来源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年12期文献
  • 疏肝解郁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为研究疏肝解郁散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将符合罗马 Ⅲ 诊断标准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的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肝解郁散.治疗结束后,以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完成肠易激综合征生命质量量表(IBS-QOL)、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评.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指标(焦虑不安 、行为障碍 、社会功能 、人际关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幅度更大,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治疗后治疗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疏肝解郁散可以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善患者焦虑 、抑郁及生活质量状况,在临床上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郭孝然;刘全林;巩跃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比较

    为观察分析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将62例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各31例,观察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术后排气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45%),显著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术后排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病情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马逸云;马元麟;张瑞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为观察综合护理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将行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腹部手术后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 、肠功能恢复时间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国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PPH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30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PPH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回顾30例采用PPH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显示,治愈28例,好转2例,治愈率93.3%,有效率100%.术后无吻合口大出血 、肛门失禁 、肛门狭窄 、肛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5~7 d,平均6 d.结果表明,PPH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简单,安全,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孙双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D-D联合血脂和血常规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诊断的临床效果

    为分析D-二聚体(D-dimer,D-D)联合血脂 、血常规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观察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血脂 、血常规 、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于对照组,血小板 、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白细胞 、中性粒百分比 、hs-CRP、FIB和D-D与对照组比较都存在明显差别(均P值<0.05).结果表明,缺血性结肠炎可以结合血脂 、血常规 、D-D、hs-CRP和FIB的检测结果来辅助诊断,从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孔维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SBG-DHL与MM-SS检测方法对肠道沙门菌的检测效果比较

    为研究SBG-DHL与MM-SS两种检测方法对肠道沙门菌的检测效果,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采集的100份便检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M-SS和SBG-DHL方法对肠道沙门菌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显示,便检样本经SBG-DHL检测,其可疑菌落检出率 、生化符合率 、阳性确认率以及检测敏感率均高于MM-SS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肠道沙门菌检测中应用SBG-DHL方法,其检测价值优于MM-SS检测,且其具有敏感性高 、易掌握等优点.

    作者:祝宇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血管疾病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效果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为探究心血管疾病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132例,据术前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1例)患者术前患有心血管疾病,对照组(61例)患者术前未患心血管疾病,比较2组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 、手术有效率和术后感染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纤颤 、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分别为8.5% 、18.3% 、19.7% 、14.1% 、32.4%,对照组分别为1.6% 、0、3.3% 、4.9% 、6.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和术后感染率分别为35.21% 、16.90%,对照组分别为45.90% 、18.03%,2组手术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会增加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降低手术疗效.

    作者:张学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肛肠疾病合并艾滋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

    为分析肛肠疾病合并艾滋病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方法和疗效,选取我院因男男肛交引发的艾滋病合并肛肠疾病患者575例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生活自信心显著增强(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为92.35%.结果表明,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肛肠疾病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能从自身 、他人角度出发考虑安全问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降低社会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提供有效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时机和安全性分析

    为探讨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佳时机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1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发病到手术时间分为A组(6 h内,25例)、B组(6 h~24 h,69例)、C组(24 h~3 d,97例)、D组(3 d以上,27例),比较4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出血 、感染 、再梗阻 、腹膜炎 、感染性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A组 、B组 、C组患者治愈率均高于D组,死亡率低于D组(P<0.05);A组 、B组 、C组间治愈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 、B组 、C组患者术后感染 、再梗阻 、腹膜炎 、感染性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D组(P<0.05);A组 、B组 、C组间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佳时间为发病3 d内,3 d后行手术治疗患者并发症较严重,且死亡率较高,临床中急性肠梗阻患者应尽早诊断并实施手术治疗.

    作者:赵天君;马国良;曹学锋;张亮;陈旭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直肠肿瘤经肛局部切除的临床评价

    为研究直肠肿瘤经肛局部切除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经肛局部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部切除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6.56±1.56)min,住院时间(11.09±1.08)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6.98±21.23)min,住院时间(28.97±1.99)d.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直肠肿瘤经肛局部切除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缑胜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扶正愈痈汤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

    为观察扶正愈痈汤口服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选择60例在我院行肛周脓肿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扶正愈痈汤口服.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3天 、第7天 、第14天的肉芽组织积分及创面愈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第3天 、第7天 、第14天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和第7天 、第14天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扶正愈痈汤用于肛周脓肿术后,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林山;宋太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生菌气药灌肠在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为探讨益生菌气药灌肠在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将3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溃结灌肠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4 g/d)口服,试验组给予溃结灌肠液加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气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4 g/d)口服.疗程为1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BDQ)评分,包括肠道症状 、情感功能 、全身症状及社会功能四方面内容.结果显示,试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肠道症状 、情感功能 、全身症状及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益生菌行气药灌肠可提高UC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赵学金;王宗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静脉输液对肛门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为观察静脉输液对于肛门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选取我院住院肛门疾病患者28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44例)和对照组(143例).治疗组术中及术后静滴极化液,控制补液量在500~800 mL,液体滴速控制在40滴/min左右;对照组术中及术后静滴极化液,液体输入量2000~3000 mL,滴速在60滴/min左右.2组均采取常规镇痛 、下腹部热敷等干预措施.结果显示,治疗组144例,显效48例,有效8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143例,显效36例,有效72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75.52%,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术中及术后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史忠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TACE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

    为研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行TACE联合全身化疗(40例,研究组)和单纯接受全身化疗(40例,对照组)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血清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 、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5% 、32.5% 和7.5%,高于对照组的85.0% 、10.0% 和2.5%(P<0.05);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5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7.5个月(P<0.05).2组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与单纯全身化疗相比,TACE联合全身化疗能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且不增加治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毛晓伟;王圣庄;刘永强;柴腾蛟;王绍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术前化疗对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影响

    为研究术前化疗对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Miles手术治疗的30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观察组单纯采用Miles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接受化疗.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会阴部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会阴部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接受单一Miles手术治疗会阴部切口感染率较低,低于术前化疗者,两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未有太大差异.

    作者:石健宇;唐共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槐芩软膏治疗肛窦炎60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槐芩软膏纳肛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槐芩软膏纳肛治疗,每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采用龙珠软膏纳肛.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 、肛门疼痛 、肛门瘙痒 、肛门坠胀感等并发症评分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肛门疼痛,肛门瘙痒,肛门坠胀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病例6个月后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槐芩软膏纳肛治疗肛窦炎疗效确切 、疗程短 、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茜;黄晓明;郭亚苹;高记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疼痛护理干预对肛肠病患者术后舒适度和疼痛的影响

    为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对肛肠病患者术后舒适度和疼痛的影响效果,将10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舒适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0级疼痛15例,占27.78%;1级疼痛25例;占46.29%;2级疼痛10例,占18.51%;3级疼痛4例,占7.41%.对照组0级疼痛19例,占35.18%;1级疼痛10例,占18.52%;2级疼痛5例,占9.26%;3级疼痛20例,占37.04%.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肠病患者术后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能够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结肠途径治疗仪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结肠途径治疗仪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研究组使用结肠途径治疗仪行中药保留灌肠.对比2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 、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药液保留时间>8 h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P<0.05).结果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结肠途径治疗仪进行保留灌肠能够有效延长药液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志斌;高艳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综合疗法在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的应用价值

    为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在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的应用价值,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住院手术的470例肛周脓肿与肛瘘患者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组.治疗组采用辨证中药口服 、自拟中药方熏洗坐浴 、中药纱条换药 、局部中药涂擦及红外线照射治疗239例.对照组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5 d,部分白细胞升高者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到白细胞恢复正常.结果显示,2组在切口感染 、发热 、疗程 、治愈率 、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中医综合治疗与抗生素具有同样的效果,临床上具有较好推广意义.

    作者:谢德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药剂师在痔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为探讨药剂师干预对痔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痔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药剂师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用药合理性 、临床疗效 、治疗时间 、治疗费用 、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时间 、治疗费用 、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药剂师干预能够减少痔患者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孙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解热通便汤预防肛周脓肿术后便秘和发热的疗效观察

    肛周脓肿手术后患者一般需卧床休息 ,进食减少 ,从而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困难 ,加重肛门疼痛 .我们自拟解热通便汤口服用于预防性治疗肛周脓肿术后便秘和发热 ,效果满意 ,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将 160 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80 例 . 治疗组中 ,男 69 例 ,女 11 例 ;年龄 30 ~ 66 岁 ,平均46 .2岁 . 对照组中 ,男 70 例 ,女 10 例 ;年龄 25 ~ 63 岁 ,平均44 .8岁 . 所有患者病程均为 2 ~ 8 d . 手术前有 33 例患者体温高于 37 ℃ ,其中治疗组 15 例 ,对照组 18 例 .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具有可比性 .

    作者:李肖娟;张学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IV携带者合并肛门尖锐湿疣的综合治疗分析

    艾滋病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被发现的性传播疾病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译名 ,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艾滋病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在传播上起作用的是血液 、精液 、子宫颈分泌液 . 阴道 、肛门和口腔性交是主要传播途径 ,异性和同性之间的性接触均可传播 ,尤其是男同性恋者 ,因肛门直肠黏膜比阴道黏膜薄 ,更易受损而感染 . 男性性传播疾病门诊中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的感染率为 35 .29% ,其中肛门尖锐湿疣为32% . HIV 携带者常合并肛门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HPV)侵入肛周皮肤及直肠黏膜后 ,在侵入部位引起增生性病变 ,早期表现为小丘疹 ,以后赘生物呈乳头状 、菜花状 、花冠状 . 本文选择重庆骑士医院肛肠科携带 HIV 且合并肛门尖锐湿疣者 32 例进行临床分析 . 现报道如下 .

    作者:杜仲代;裴志华;蒋应祥;徐利;殷佳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金玄痔科熏洗散联合地奥司明片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

    2014 年 9 月至 2016 年 9 月 ,我科将金玄痔科熏洗散外洗联合地奥司明片口服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 150 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将混合痔术后患者 30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50 例 . 治疗组中 ,男 74例 ,女 76 例 ;年龄 22 ~ 71 岁 ,平均 40 .1 岁 . 对照组中 ,男 72 例 ,女 78 例 ;年龄 24 ~ 68 岁 ,平均 38 .9岁 . 2 组在性别 、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作者:李金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治疗嵌顿性混合痔122例

    我院对 122 例嵌顿性混合痔患者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 58 例 ,女 64 例 ;年龄 18 ~ 72岁 ,平均 33 岁 ;病程 2 ~ 20 d . 其中单个混合痔嵌顿71 例 ,环状混合痔嵌顿 41 例 . 均无出血 ,痔体黏膜皮肤无破溃 .

    作者:陈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造口患者每年新增约 10 万例 ,累计肠造口患者已超过 100 万[1] . 肠造口患者排便位置由原来的肛门移至腹部 ,排便位置改变 ,排便失去节制 ,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容易造成患者自卑和社交障碍等 ,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目前随着健康观念改变 ,生存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 ,3] . 有关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 本文对影响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综述 ,以期为将来开展研究提供指导 .

    作者:李振军;应晓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中医防治

    肛肠疾病发病率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其发病率接近 60% [1] . 而尿潴留是肛肠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12% ~ 52% [2] . 凡手术后 6 ~ 8 h 尚未排尿 ,或虽有排尿 ,但尿量甚少 ,次数频繁 ,都应在下腹部耻骨上区做叩诊检查 ,若发现明显浊音区 ,即表明有尿潴留[3] . 术后尿潴留会增加患者的不便及痛苦 ,可诱发尿路感染 ,如不及时处理 ,甚至会导致膀胱出血或破裂 ,延长恢复时间 ,增加经济费用 ,因此临床上应积极预防 . 现将肛肠病术后尿潴留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

    作者:赵红红;杨勇军;刘仕鸿;高鸿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的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是指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措施来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减少并发症[1] . 肛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 ,外科手术是治疗肛肠病的常用方法 . 由于肛门周围分布着大量的神经 ,感觉非常灵敏 ,因手术刺激 、排便刺激 、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术后疼痛成为了肛肠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 而有效止痛是快速康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 ,影响患者手术预后 . 中医学对疼痛有独到的认识 ,治疗方法 多样而有效 ,本文就近五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及促进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回顾 .

    作者:王怀娟;张慧敏;王成川;杨向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谈精神心理因素对肛肠疾病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 ,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由此而诱发的疾病也越来越多 .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情志致病的理论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更明确指出了心理社会因素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 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心理状况较差的居民肛门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心理状况稍好者[1] . 本文致力于总结精神心理因素对多种肛肠疾病的影响 ,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肛肠科医师诊断与治疗 .

    作者:郭晓航;唐学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消痔灵注射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通过临床观察来研究消痔灵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部分伴有基础疾病的肛肠病患者治疗提供参考.选取辽宁省肛肠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60例内痔患者,其中高龄23例,心脑血管病22例,血液病15例.内痔采用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痔黏膜及排便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痔黏膜变化情况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功能情况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高龄 、伴发心脑血管及血液病的内痔患者采用消痔灵注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虹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内痔注射疗法的历史回顾与进展

    内痔注射疗法因其简 、便 、廉 、验的特点 ,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其操作简单 ,止血效果确切 ,可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内痔部分的治疗 . 本文就内痔注射疗法和消痔灵的历史进行回顾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作者:胡伯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消痔灵注射加悬吊结扎术治疗盆底松弛型便秘的探索与实践

    盆 底 松 弛 综 合 征 (relaxed pelvic floor syn-drome ,RPFS )型便秘是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 ,ODS)的一个类型 ,是一类多因素 、复杂性病症 . RPFS 型便秘治疗难度大 ,不同个体的病因 、病理差异性较大 ,除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外 ,患者自身的精神心理状态等对治疗结果 也有较大影响[1] . 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于 ODS 的临床研究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 ,提出采用中药消痔灵直肠黏膜下注射联合直肠前壁悬吊结扎术治疗以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松弛为主要改变的 RPFS 型便秘 ,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 现介绍如下 .

    作者:贾小强;崔春辉;赫兰晔;赵卫兵;曹威巍;权隆芳;苏亮;翟孟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消痔灵注射疗法治疗痔病

    祖国医学在痔病治疗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注射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因其简 、便 、廉 、验的特点 ,在临床得到不断的发展运用 . 消痔灵注射液是一种硬化剂 ,能使痔组织纤维化 、闭塞血管 ,具有收敛 、止血的功效 ,可适用于各期内痔 、静脉曲张型混合痔 . 本文针对注射疗法和消痔灵的历史 、应用发展 、现状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 ,做如下综述 .

    作者:林爱珍;张肖楠;孙光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