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科室治疗的6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栓塞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为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栓塞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行刮宫术,对照组行药物治疗后行刮宫术,并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清宫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栓塞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清宫成功率(100.00%)比对照组高(12.90%),不良反应发生率(3.23%)比对照组低(1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可提高清宫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金洪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自然流产患者的病因学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62例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年龄相仿的62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为对照组.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研究组超声检查监测其卵泡发育状况,接受促排卵或黄体支持治疗,并在治疗期间持续超声监测排卵状况.结果 研究组小卵泡排卵率为75.81%(4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6%(2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卵泡径>18 mm的妊娠率为43.59%(17/39),妊娠成功率为88.24%(15/17),受孕后再次流产率为11.76%(2/17);卵泡径≤18 mm的妊娠率为15.79%(3/19),妊娠成功率为0.00%(0/3),受孕后再次流产率为100.00%(3/3).结论 小卵泡排卵是自然流产的标志之一,卵泡径较小的女性妊娠率较低,再次流产率较高,临床可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状况预防流产.
作者:周爱玲;唐进;李云化;杨晋;邹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妊娠期乳腺癌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基因表达数据库当中选取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数据记,通过QOE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在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预测以及分析信号转导通路时需要使用STRING等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研究共筛选出150个差异表达基因,有22个上调表达,126个下调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后,结果显示,在妊娠期如现在发生发展期间存在重要性作用的主要是ACTG2,TAGLN,ACTA2以及TPM3等.结论 使用生物信息学能够分析妊娠期乳腺癌基因芯片数据,并且全面获取生物内在信息.
作者:王玉林;胡祖权;叶远浓;唐福州;王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分娩方式的不同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按照分娩方式将158例产妇分为阴道组与剖宫产组.参照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测试方法、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尿失禁问卷、国际控尿学会标准评价产妇肌力、排尿情况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肌力评分及排尿状况,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 剖宫产组肌力评分高于阴道组,排尿状况评分低于阴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3.75%)明显低于阴道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可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但因其他未知因素也影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故不主张为此而增加剖宫产,这一影响只能作为参考.如何避免产后尿失禁的发生仍需我们长期不断的探索.
作者:高云;赵智才;李娜;周海景;赵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及良好的护理,患者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水肿、伤口裂开等不良情况,术后经过对增生的纤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其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红细胞、炎症细胞.术后对患者进行7~1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均良好,未出现复发情况,治愈率达到100%.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一旦确诊,需要立即采取手术方式以使病灶被彻底清除,从而有效治愈疾病,防止复发,另外,在剖宫产术后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可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作者:艾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80例,在进行治疗时候均运用清理分泌物、胸外心脏按压以及吸氧等.结果 患儿治疗有效率为100%,治疗效果均有效,并且和治疗前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儿中,只有1例出现脑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为1.21%.结论 妇产科应该在进行分娩时对新生儿窒息的高危产妇做好急救的工作准备,当新生儿出现窒息时,应立即运用相应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如清理分泌物、胸外心脏按压或吸氧等,使治疗有效率得到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使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路文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阴道与经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子宫肌瘤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均给予静脉麻醉,常规消毒铺巾.研究组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少量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症状、盆腔疼痛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少,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少量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症状、盆腔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腹手术相比,经阴道手术剔除子宫肌瘤,不开腹,对患者损伤小,且对盆腔脏器的干扰及影响较小,术后盆腔疼痛、子宫出血等情况较少,但手术难度较大,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安玉芳;王亚靖;焦聪敏;苑照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运用补肾调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的诊断标准,从门诊患者中选取80例,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3个月,分析治疗后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7例、14例、24例、5例,总有效率为93.7%.结论 运用补肾调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作者:何小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引入无创助产技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手法,实验组给予无创助产技术,并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分娩时出血量、分娩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率、会阴水肿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为其实施无创助产技术,不仅可有效减轻会阴撕裂伤的程度,降低会阴裂伤率、会阴水肿率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的分娩结局,确保母婴的安全.
作者:蔡金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孕并子宫肌瘤患者行两种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不孕并子宫肌瘤患者16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常规消毒铺巾,给予适当麻醉后,研究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处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妊娠率,术后复发率、自然流产率.结果 与对照组开腹手术相比,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切口处VAS评分较低,住院时间较短,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75.3%(61/80)、75%(60/80),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分别为20%(16/80)、21.3%(17/80),自然流产率分别为3.8%(3/80)、3.8%(3/8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治疗不孕并子宫肌瘤对妊娠情况的影响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术中损伤减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亚靖;安玉芳;焦聪敏;苑照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8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常规分娩技术和无痛分娩技术.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和分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8.32和8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效果比传统常规分娩技术好,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魏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产妇2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分成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分娩)10例和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组)13例,并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符合经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尽量选择此种分娩方式.
作者:宋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不孕不育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09月收治的30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各150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组行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并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及受孕情况.结果 联合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8.00%、正常受孕率为94.67%,参照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2.67%,正常受孕率为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芬;姜群;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6例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分别采用缩宫素治疗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产后出血量减少,在临床中值得借鉴.
作者:赵勇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6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符合率为97.56%较对照组的82.72%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较经腹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立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阴道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分为对照组(顺产)和实验组(剖宫产),各140例.分析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地肌力及尿失禁等影响.结果 实验组盆腔器官脱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盆腔肌力受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阴道顺产和剖宫产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地肌力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因此采取剖宫产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贺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术后感染的部位以及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15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感染率、感染部位及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的关系.结果 15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23例,术后感染率为14.74%;术后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系统、切口感染和宫腔感染,占比分别为34.78%、21.74%、17.39%、17.39%和8.70%;术后感染患者住院时间<7天、7~14天以及>14天的分别为13.04%、26.09%和60.87%,住院时间越长,术后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较高,术后感染的部位分布比较广,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系统、切口和宫腔部位都有,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几率增加,因此临床上一定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全面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李海莉;邢鲁彦;苏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讨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产妇的剖宫产率、出血情况及胎盘早剥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刘邦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支持对病理性中期引产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中期引产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延续性支持与照护.观察两组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出院前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病理性中期引产患者提供延续性支持及照护,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紧张的情绪,可增加医患信任度,提升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燕华;王桂英;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速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长、下床活动时长等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焦虑、抑郁等情况,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产妇接受助产士护理对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联合助产士护理,并对比两组分娩差异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相对缩短,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及新生儿Apgar评分高,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施以助产护理干预可使产程得到有效缩短,从而避免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而引起的产后出血,而且有效提高了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质量.
作者:刘凤;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舒适护理在妇科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手术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在产科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讨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其产时、产后12 h和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产时、产后12 h和24 h的出血量发现,对照组产妇出血量多于研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产妇发生率(17.39%)高于研讨组(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春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并评价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康复指标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贫血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康复,缩短出血时间,降低贫血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式对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4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身躯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于小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心理支持对母婴分离产妇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母婴分离产妇132例按分娩次序随机分组,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按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进行延续性心理支持.观察患者SDS、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延续性心理支持的模式,有效降低产妇焦虑程度,提升服务满意度.
作者:曾见喜;王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讨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月8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采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各40例.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状况,如大便状况、胆红素指标等.结果 研究组胎便转黄时间、胎便初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指标,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5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患儿大便、胆红素指标等得到更为突出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鲁茜;谢久森;马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一般妇科护理)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达到76.5%,研究组达到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护理中,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方江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温经汤加减在治疗卵巢早衰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门诊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OF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温经汤加减联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治疗周期3个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经汤加减在治疗卵巢早衰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晨;李东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低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贫血患者治疗中应用常规剂量的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促排治疗对无排卵性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1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自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第3~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加用我院自拟中药促排方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排卵日内膜厚度,黄体中期(排卵后1周)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排卵率分别为64.4%(58/90)、63.3%(5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日内膜厚度分别为(0.87±0.25)cm、(0.77±0.1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体中期雌二醇、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分阶段促排治疗,可提高排卵率,改善患者雌二醇、孕酮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无排卵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月经失调(无排卵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药剂量为视角,按照随机、均衡理念将其分成A组、B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药剂量成正比.结论:在实际临床中,建议采取小剂量规模用药方式,希望为月经失调(无排卵型)孕激素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义.
作者:乔长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高危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出血率、输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出血率、输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实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华;侯宗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100例,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止血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处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结果 经过对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进行观察可知,实验组的止血有效率高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按摩子宫、宫缩剂等止血方式相比,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止血效果更好,且并发症较好,可将其作为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的止血方式.
作者:胡玉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激素序贯法治疗卵巢早衰过程中,联合检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和基础性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确诊为卵巢早衰的患者86例,给予补佳乐+地屈孕酮序贯口服法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检测和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水平,和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6个月时,按血清AMH、FSH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血清AMH、FSH水平均恢复正常;B组为血清FSH水平正常,AMH水平未正常;C组为FSH和AMH水平均未正常.停药3个月后,再次检测和记录患者的血清AMH、FSH、E2水平和Kupperman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时,患者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H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6个月时,患者血清AMH、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A组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与停药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停药时相比均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不良症状,AMH联合基础性激素FSH、E2检测评估卵巢功能恢复的情况,其准确性、敏感性优于基础性激素检测.
作者:苏悦;顾扬;黄永生;尹香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宫颈癌在癌症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目前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为放射治疗法.调强放射治疗的治疗技术研究力度增强,属于针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方法中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强优势.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虽具有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所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苏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月经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排除器质性疾病,子宫局部调控功能异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近几年,其患病的概率与复发的概率逐步上升,极大地威胁到了女性自身的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现阶段,其相应的发病机制还没有明晰,治疗方法多样,且明显繁杂,主要为药物治疗,仍缺乏特异性方法.本文将从月经失调性子宫出血相关的患病机制与治疗状况施以调研.
作者:张明星;葛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些年来,老年妇女妇科疾病在逐年增多,再加上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衰退,因此老年妇女妇科手术的风险和围手术期管理的难度就更大了.故而对老年妇女的妇科手术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懿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