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辉
目的 对在产科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讨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其产时、产后12 h和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产时、产后12 h和24 h的出血量发现,对照组产妇出血量多于研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产妇发生率(17.39%)高于研讨组(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春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舒适护理在妇科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手术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并评价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康复指标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贫血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康复,缩短出血时间,降低贫血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产妇接受助产士护理对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联合助产士护理,并对比两组分娩差异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相对缩短,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及新生儿Apgar评分高,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施以助产护理干预可使产程得到有效缩短,从而避免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而引起的产后出血,而且有效提高了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质量.
作者:刘凤;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激素序贯法治疗卵巢早衰过程中,联合检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和基础性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确诊为卵巢早衰的患者86例,给予补佳乐+地屈孕酮序贯口服法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检测和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水平,和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6个月时,按血清AMH、FSH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血清AMH、FSH水平均恢复正常;B组为血清FSH水平正常,AMH水平未正常;C组为FSH和AMH水平均未正常.停药3个月后,再次检测和记录患者的血清AMH、FSH、E2水平和Kupperman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时,患者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H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6个月时,患者血清AMH、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A组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与停药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停药时相比均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不良症状,AMH联合基础性激素FSH、E2检测评估卵巢功能恢复的情况,其准确性、敏感性优于基础性激素检测.
作者:苏悦;顾扬;黄永生;尹香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讨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月8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采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各40例.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状况,如大便状况、胆红素指标等.结果 研究组胎便转黄时间、胎便初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指标,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5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患儿大便、胆红素指标等得到更为突出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鲁茜;谢久森;马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低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贫血患者治疗中应用常规剂量的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式对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4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身躯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于小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温经汤加减在治疗卵巢早衰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门诊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OF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温经汤加减联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治疗周期3个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经汤加减在治疗卵巢早衰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晨;李东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100例,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止血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处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结果 经过对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进行观察可知,实验组的止血有效率高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按摩子宫、宫缩剂等止血方式相比,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止血效果更好,且并发症较好,可将其作为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的止血方式.
作者:胡玉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近些年来,老年妇女妇科疾病在逐年增多,再加上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衰退,因此老年妇女妇科手术的风险和围手术期管理的难度就更大了.故而对老年妇女的妇科手术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阴道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分为对照组(顺产)和实验组(剖宫产),各140例.分析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地肌力及尿失禁等影响.结果 实验组盆腔器官脱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盆腔肌力受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阴道顺产和剖宫产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地肌力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因此采取剖宫产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贺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促排治疗对无排卵性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1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自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第3~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加用我院自拟中药促排方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排卵日内膜厚度,黄体中期(排卵后1周)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排卵率分别为64.4%(58/90)、63.3%(5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日内膜厚度分别为(0.87±0.25)cm、(0.77±0.1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体中期雌二醇、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分阶段促排治疗,可提高排卵率,改善患者雌二醇、孕酮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6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符合率为97.56%较对照组的82.72%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较经腹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立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一般妇科护理)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达到76.5%,研究组达到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护理中,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方江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术后感染的部位以及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15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感染率、感染部位及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的关系.结果 15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23例,术后感染率为14.74%;术后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系统、切口感染和宫腔感染,占比分别为34.78%、21.74%、17.39%、17.39%和8.70%;术后感染患者住院时间<7天、7~14天以及>14天的分别为13.04%、26.09%和60.87%,住院时间越长,术后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较高,术后感染的部位分布比较广,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系统、切口和宫腔部位都有,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几率增加,因此临床上一定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全面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李海莉;邢鲁彦;苏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高危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出血率、输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出血率、输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实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华;侯宗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支持对病理性中期引产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中期引产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延续性支持与照护.观察两组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出院前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病理性中期引产患者提供延续性支持及照护,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紧张的情绪,可增加医患信任度,提升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燕华;王桂英;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产妇2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分成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分娩)10例和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组)13例,并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符合经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尽量选择此种分娩方式.
作者:宋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6例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分别采用缩宫素治疗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产后出血量减少,在临床中值得借鉴.
作者:赵勇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