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效果分析

金洪运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摘要:目的 探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科室治疗的6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栓塞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为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栓塞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行刮宫术,对照组行药物治疗后行刮宫术,并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清宫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栓塞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清宫成功率(100.00%)比对照组高(12.90%),不良反应发生率(3.23%)比对照组低(1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可提高清宫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调肝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补肾调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的诊断标准,从门诊患者中选取80例,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3个月,分析治疗后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7例、14例、24例、5例,总有效率为93.7%.结论 运用补肾调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作者:何小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孕并子宫肌瘤患者行两种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情况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不孕并子宫肌瘤患者行两种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不孕并子宫肌瘤患者16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常规消毒铺巾,给予适当麻醉后,研究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处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妊娠率,术后复发率、自然流产率.结果 与对照组开腹手术相比,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切口处VAS评分较低,住院时间较短,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75.3%(61/80)、75%(60/80),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分别为20%(16/80)、21.3%(17/80),自然流产率分别为3.8%(3/80)、3.8%(3/8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治疗不孕并子宫肌瘤对妊娠情况的影响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术中损伤减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亚靖;安玉芳;焦聪敏;苑照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娩方式选择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分娩方式的不同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按照分娩方式将158例产妇分为阴道组与剖宫产组.参照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测试方法、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尿失禁问卷、国际控尿学会标准评价产妇肌力、排尿情况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肌力评分及排尿状况,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 剖宫产组肌力评分高于阴道组,排尿状况评分低于阴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3.75%)明显低于阴道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可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但因其他未知因素也影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故不主张为此而增加剖宫产,这一影响只能作为参考.如何避免产后尿失禁的发生仍需我们长期不断的探索.

    作者:高云;赵智才;李娜;周海景;赵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8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常规分娩技术和无痛分娩技术.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和分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8.32和8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效果比传统常规分娩技术好,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魏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续性支持对病理性中期引产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支持对病理性中期引产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中期引产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延续性支持与照护.观察两组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出院前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病理性中期引产患者提供延续性支持及照护,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紧张的情绪,可增加医患信任度,提升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燕华;王桂英;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宫颈癌在癌症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目前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为放射治疗法.调强放射治疗的治疗技术研究力度增强,属于针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方法中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强优势.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虽具有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晚期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所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苏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6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符合率为97.56%较对照组的82.72%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较经腹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立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科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在产科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讨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其产时、产后12 h和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产时、产后12 h和24 h的出血量发现,对照组产妇出血量多于研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产妇发生率(17.39%)高于研讨组(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春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卵巢早衰治疗过程中随访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和基础性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激素序贯法治疗卵巢早衰过程中,联合检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和基础性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确诊为卵巢早衰的患者86例,给予补佳乐+地屈孕酮序贯口服法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检测和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水平,和改良Kupperman评分.治疗6个月时,按血清AMH、FSH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血清AMH、FSH水平均恢复正常;B组为血清FSH水平正常,AMH水平未正常;C组为FSH和AMH水平均未正常.停药3个月后,再次检测和记录患者的血清AMH、FSH、E2水平和Kupperman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时,患者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H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6个月时,患者血清AMH、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A组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与停药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血清FSH、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和停药时相比均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不良症状,AMH联合基础性激素FSH、E2检测评估卵巢功能恢复的情况,其准确性、敏感性优于基础性激素检测.

    作者:苏悦;顾扬;黄永生;尹香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月经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月经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排除器质性疾病,子宫局部调控功能异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近几年,其患病的概率与复发的概率逐步上升,极大地威胁到了女性自身的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现阶段,其相应的发病机制还没有明晰,治疗方法多样,且明显繁杂,主要为药物治疗,仍缺乏特异性方法.本文将从月经失调性子宫出血相关的患病机制与治疗状况施以调研.

    作者:张明星;葛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科室治疗的6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栓塞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为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栓塞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行刮宫术,对照组行药物治疗后行刮宫术,并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清宫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栓塞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清宫成功率(100.00%)比对照组高(12.90%),不良反应发生率(3.23%)比对照组低(1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可提高清宫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金洪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产妇接受助产士护理对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联合助产士护理,并对比两组分娩差异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相对缩短,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及新生儿Apgar评分高,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施以助产护理干预可使产程得到有效缩短,从而避免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而引起的产后出血,而且有效提高了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质量.

    作者:刘凤;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自然流产患者的病因学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自然流产患者的病因学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62例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年龄相仿的62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为对照组.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研究组超声检查监测其卵泡发育状况,接受促排卵或黄体支持治疗,并在治疗期间持续超声监测排卵状况.结果 研究组小卵泡排卵率为75.81%(4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6%(2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卵泡径>18 mm的妊娠率为43.59%(17/39),妊娠成功率为88.24%(15/17),受孕后再次流产率为11.76%(2/17);卵泡径≤18 mm的妊娠率为15.79%(3/19),妊娠成功率为0.00%(0/3),受孕后再次流产率为100.00%(3/3).结论 小卵泡排卵是自然流产的标志之一,卵泡径较小的女性妊娠率较低,再次流产率较高,临床可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状况预防流产.

    作者:周爱玲;唐进;李云化;杨晋;邹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阴道与经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经阴道与经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子宫肌瘤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均给予静脉麻醉,常规消毒铺巾.研究组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少量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症状、盆腔疼痛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少,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少量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症状、盆腔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腹手术相比,经阴道手术剔除子宫肌瘤,不开腹,对患者损伤小,且对盆腔脏器的干扰及影响较小,术后盆腔疼痛、子宫出血等情况较少,但手术难度较大,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安玉芳;王亚靖;焦聪敏;苑照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不孕不育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09月收治的30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各150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组行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并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及受孕情况.结果 联合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8.00%、正常受孕率为94.67%,参照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2.67%,正常受孕率为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芬;姜群;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100例,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止血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处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结果 经过对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进行观察可知,实验组的止血有效率高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按摩子宫、宫缩剂等止血方式相比,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止血效果更好,且并发症较好,可将其作为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的止血方式.

    作者:胡玉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贫血120例

    目的 探究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低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剂量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贫血患者治疗中应用常规剂量的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淳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月8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采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各40例.并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状况,如大便状况、胆红素指标等.结果 研究组胎便转黄时间、胎便初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指标,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5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患儿大便、胆红素指标等得到更为突出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鲁茜;谢久森;马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产妇2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分成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分娩)10例和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组)13例,并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符合经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尽量选择此种分娩方式.

    作者:宋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一般妇科护理)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达到76.5%,研究组达到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护理中,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方江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