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
  • 国际刊号:1671-2048
  • 国内刊号:21-1456/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0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6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肿瘤学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年5期文献
  • 被膜自膨式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20例的随访评价

    材料与方法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1岁.20例中均为恶性食管狭窄,其中包括8例为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狭窄,2例为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并发食管-气管瘘,4例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6例为食管癌性狭窄.

    作者:朱绪荣;张后发;魏志勇;侯书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脊柱的X线及MP特征表现

    材料与方法脊柱损伤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42岁,全部病例常规摄正侧位脊柱平片.同时采用美国GEVCTRA 0.5T超导磁共振机检查,常规进行冠状、矢状和横状断面成像.T1加权成像时,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R/TE=500/30ms;T2加权成像时,采用梯度回波序列TR/TE=600/25ms.

    作者:程运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少见多发性骨巨细胞瘤1例肾错构瘤的CT诊断13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X线表现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骨斑点症1例成人髋关节半脱位的X线观察螺旋CT增强扫描中泛影葡胺重度过敏反应2例报告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Klippl-Feil氏综合征1例报告

    某女16岁.身材矮小,颈部粗短,头向后向右倾斜,颈部活动受限,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而就诊.X线表现:头部向右后倾斜,颈椎于正位片上不能显示;侧位片示:颈椎过度前凸,外形呈C样改变.C1-7骨性融合,椎体前后径较短,小关节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为线状透亮影,椎弓根大小不一,C2-5棘突发育不良,C6-7棘突与枕骨相接触.胸廓畸形,1-7肋聚拢且下垂,左侧肋骨发育较细.未见其他畸形.

    作者:姚进经;傅新冶;鲁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透视引导下中西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1993年6月太原召开的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UC患者13例,男6例,女14例;年龄18-52岁,病程4个月-52年不等,其中左半结肠10例,全结肠3例.

    作者:李珍红;周玲;李珍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导向下对肝囊肿的介入硬化治疗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9年5月至11月,在CT导向下对2例肝囊肿进行介入硬化治疗.1例:女29岁,肝右叶3.5×3.42cm和4.89×4.36cm两个囊肿.另一例,女54岁,肝左叶:6.5×7.78cm肝囊肿.

    作者:鲁元宽;张桂琴;白月云;杨玉萍;张永明;吕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CT诊断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22-42岁,平均31岁,均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来诊.2检查方法:层厚10mm,间隔10mm,从肝圆顶扫描至肾下极,显示胰腺层面加扫薄层,层厚:3mm、4mm、5mm均可,增强扫描时用薄层(层厚4mm、5mm)扫描胰腺区.

    作者:赵锦华;纪明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骨肉瘤的平片、CT及MRI诊断

    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9-55岁,平均年龄18岁,其中11-30岁20例.发病部位为股骨下段10例,胫骨上段5例,2例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同时受累,肱骨上段4例,髂骨3例,腰椎1例.临床表现为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后出现病变部位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病情进行性加重,并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恶病质状态.

    作者:费西平;周进;王光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X线诊断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我院1980-2000年胸腰椎压缩骨折100例.男性80例,女性20例,16-49岁75例,50岁以上25例.坠落伤90例,其它伤10例,单纯椎体压缩骨折98例,合并附件骨折2例.

    作者:梁敬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3例脾淋巴瘤的CT诊断7例石骨症X线诊断重复食管1例报告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布-加综合征的CT诊断

    布-加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是指肝静脉或肝静脉一下腔静脉入口处的先天性蹼或隔形成阻塞;继发的主要原因是:①肝静脉血栓形成;②肿瘤压迫肝静脉或下腔静脉.

    作者:史慧萍;苏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前列腺纤维肉瘤1例成人型多囊肾的CT诊断分析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与复位的体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三肾盂畸形伴马蹄肾2例

    例1:患者女50岁.反复肾区疼痛,发热,尿痛2年,左下腹硬块3月.腰痛时无反跳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PE:慢性病容,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左下腹扪及一硬块,质硬,无压痛及波动感,移动度差,双肾区轻度扣痛.

    作者:何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性肺结核的X线诊断先天性长骨弯曲2例报道150例小儿胃炎的X线诊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癌钴60放射治疗后的X线表现

    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一、放射治疗的设备和方法:放射源:钴60;放射剂量:原发性肺癌总量为6000-7000;放射治疗时间:30天-35天;放射治疗次数:低为30次,高为35次.

    作者:冯崇元;王玉岭;刘向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DSA在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肝癌36例,男33例,女3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5岁.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25例为B超发现肿块后行CT检查,诊断肝癌.34例甲胎蛋白(AFP)明显高于正常,2例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李德志;武少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道硬皮病的影像学诊断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共54例,其中男性13例,占总数的24%,女性41例,占总数的76%,男女之比为1:3.15,年龄11-51岁,平均年龄32岁.临床上伴有皮肤改变者2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物下行不畅及胸骨后烧灼感,出现胸闷气短者9例,吞咽困难者3例,吞咽动作消失者3例,消化不良者14例,食道出血2例,恶液质2例.化验检查37例有不同程度贫血,所有病例血沉均快,都有高丙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因子阳性12例,抗核抗体30例阳性.

    作者:周俊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腰椎退行性变X线诊断与临床的关系

    一、临床资料1.对象.本组取35至70岁X线确诊为腰椎退行性变的病例200例,其中男性140例,占70%,女性60%,占30%.40岁以上者160例,占80%.X线表现椎体前缘、后缘、侧缘、椎弓及椎肋关节骨质增生160例,占总数的80%.其中伴不同程度椎间隙狭窄30例,占15%;单纯关节间隙变窄20例,占2%;后纵韧带骨化3例,占1.5%;另13例为椎体增生、椎间隙狭窄、椎体序列改变及韧带钙化等多种表现并存者占6.5%.

    作者:张靖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4例骨肉瘤的早期X线诊断

    例1男18岁.右膝关节隐痛1月,轻度肿胀.X线片示:右膝胫骨上端见一杏大骨密度减低区,边缘不清.初诊考虑关节结核.经抗痨治疗1月无效再次行X线片检查显示患处破坏区明显扩大,并见瘤骨形成.后病理诊断骨肉瘤,截肢术后2年健在.

    作者:杨银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与骨活检相关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共收集经MR和病理证实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15例(16个股骨头),平均年龄47岁,男8例,女7例.所有患者均作股骨头前后位平片、侧位体层,10个股骨头平片正常,定义为Ⅰ期;6个股骨头平片显示骨质疏松,软骨下硬化,定义为Ⅱ期.

    作者:谭业颖;李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0例X线特征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MPP的临床诊断标准.血清冷凝集试验均在1:32以上,荧光PCR定量检测均0.2×102拷贝/ml,其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1 10/12~14岁,110/12~14岁23例(占20.9%),~8岁58例(占52.7%),~14岁29例(占26.4%).

    作者:卓志强;郑瑞霞;洪瑞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白血病两乳弥漫浸润1例报告

    患者女23岁.平素常有头昏,孕妊8个月时无意发现双乳内侧各有一蚕豆大肿块,无痛,较硬,未治疗.分娩后近一月来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加重,伴胸闷心悸,两乳肿块数目增多,临床以重度贫血收入院.体检:双侧乳房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

    作者:彭桂兰;夏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骨嗜酸细胞肉芽肿的平片及MRI诊断

    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45岁,其中5-20岁4例,11-20岁3例.发病部位为:颅骨2例,扁骨2例(骨盆1例、肩胛骨1例),股骨2例,胫骨1例,脊柱3例.临床表现为一般无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和体征主要有疼痛、肿胀和肿块,脊柱病变可引起脊柱侧弯和后突,少数可出现神经根受压的放射性疼痛和感觉障碍,甚至截瘫.实验室检查部位病例白细胞总数略增加,血沉常增快,嗜酸性细胞正常或略增高.

    作者:费西平;周进;邱菊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X线、CT ECT及MRI诊断的探讨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常见的骨软骨病之一.通常认为并非炎症性病变所致,而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骨骺坏死.还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作者:于多;宋伟忠;尚贵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岁;支气管扩张8例,肺结核1例,晚期肺癌1例.咯血量每天200-600ml,所有病人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两例病人术前有失血性休克.

    作者:金文伟;黄峰;赵永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一般资料患者18例.男17例,女1例.20-45岁14例,46岁-60岁4例,平均42岁.病程2-20年.累及单个关节3例,多个关节15例,其中两侧拇趾关节14例,1例双手,踝关节;两侧拇趾关节合并双手踝2例;双膝1例,1例双踝合并肾结石.18例局部关节均见红肿压痛,其中4例出现溃疡.发作诱因与冬秋季节有关,目前随生活水平提高,食海鲜也是发病诱因之一.关节附近出现痛风石14例,累及24个关节.化验检查尿酸明显增高,2例比较典型未检.

    作者:刘太和;杨羚;汪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

    目前脑卒中的影像诊断仍以CT为首选,为区别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好的方法是CT.螺旋CT问世后,发现CT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很有帮助.这是因为人类脑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各种病理性活动与脑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而获取人类活体脑组织微循环血流的信息,一直是影像医学中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领域,如今测定活体脑组织血流灌注的方法也很多.本文就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测定方法、影像分析等做一综述.

    作者:周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50例小儿头痛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治疗分析

    小儿头痛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病程长,痛苦大,影响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确诊与治疗要求迫切.经颅彩色多普勒没有应用于临床之前,诊断小儿脑血管痉挛很困难,TCD自1995年引进我院以来,我们对50例头痛患儿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小儿血管性头痛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患儿并得到合理而正确的治疗.现将五年的临床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单留梅;许慧;张启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输卵管结扎用银夹游离1例报告

    患者女性38岁,因不明原因下腹部游走性疼痛三年余.体检未发现异常体征,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外院多次检查未能确诊.

    作者:徐荣赐;余大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124例早期食道癌的X线诊断体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创伤性膈疝临床X线分析36例

    临床资料男26例,女10例,男女之比2.6:1,年龄2岁-70岁.受伤原因及部位:闭合性损伤31例,刀刺伤5例,发生于左侧者32例,右侧4例,左侧明显多于右侧,急症就诊者28例,其中有复合伤者16例,多见于骨折,如肋骨,四肢及腰椎.就诊时间:早者为伤后一小时,48小时内就诊者28例,3个月以上者8例,其中长者达16年之久.症状及体征:出现胸闷、胸痛及上腹部疼痛18例,表现为气短、呼吸困难者8例,餐后饱胀伴恶心呕吐者8例,休克4例,胸部可听到肠鸣音者10例.

    作者:肖云洪;周军;胡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ERCP及PTC对胆道疾病162例的诊断价值及分析

    材料与方法本组162例.男性65例,女性97例,年龄14-82岁,平均47岁.病程11大-30年不等.其中胆管结石78例,胆管炎40例,胆管癌22例,硬化性胆管炎5例,胆道蛔虫4例,缩窄性乳头炎3例,胆总管囊肿合并梗阻4例,胰头癌4例,胰腺炎2例.

    作者:周俊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癌性肺不张的CT诊断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男79例,女33例,年龄20-75岁(平均53岁),均用以色列EXEL型全身CT扫描机检查,扫描参数:125KV,2S.层距10mm,层厚10mm,个别重点部位进行了薄层1.2mm及重叠扫描.并对112例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所造成的肺不张进行了增强扫描.其中手术病理证实37例,纤维支气管活检证实53例,痰脱落细胞学证实12例,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10例.

    作者:蒋宏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贲门失驰缓症的X线分析与鉴别诊断

    老年人常有吞咽困难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患了食管贲门失驰缓症,这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贲门痉挛又叫贲门失驰缓症,一般情况下与癌容易鉴别,但有时浸润型癌肿所引起的食管狭窄边缘比较光滑,可造成与本病鉴别困难,亦有极个别的贲门痉挛与食管癌并存者,在鉴别诊断时必须全面地分析X线征象.

    作者:时素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无外伤史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1.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4例否认有外伤史的硬膜下血肿中,手术及CT导向下穿刺引流证实14例,余经MRI证实.年龄42-82岁,平均63岁,男女之比为6:1.全部病例中,均表现为慢性发病,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者9例,智力精神症状者12例,局灶症状者4例,神经系统查体阴性者10例,3例病理征阳性,4例肌力减退多为Ⅲ级.24例回顾以前均否认有外伤病史.

    作者:高保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54例老年人肺结核X线平片特点

    1.临床资料54例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50-81岁,平均62岁.结核菌检查阳性35例,临床影像诊断18例,胸腔穿刺抽出积液结核菌培养阳性1例.

    作者:陈士昌;鞠新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后颅窝蛛网膜颗粒的CT和MRI表现

    材料和方法本文搜集我院CT和MRI检查并随访,定期复查确诊为后颅窝AG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0-72岁,平均45岁.CT检查使用岛津SCT-4800 CT机,常规横断位,层厚及间距均为10mm,小病灶加扫5mm薄层,5例平扫后团注60%欧乃派克100ml作增强扫描.

    作者:赵慧彬;朱海东;俞振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螺旋CT双期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病例选择标准为单个病灶直径≤5cm,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或经临床随访确诊.本组120例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原发肝癌36例,伴有肝硬化或乙肝病史30例,AFP阳性28例.肝转移癌28例,原发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B超或CT检查正常,术后1年或数年发现肝脏有占位病变.

    作者:杜国忠;何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左膈上巨大支气管囊肿误诊1例报告

    患者女47岁.因左下胸部疼痛半年来我院诊治.既往体健.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影像学检查:X线片示:左侧膈肌上见一大小约7.0cm×9.0cm的包块,突向胸腔及胃泡,边界清晰,密度均匀.透视见肿块与膈肌相连,可随膈肌活动.胃肠钡餐取仰卧位及-30度位(头低脚高)检查,肿块内无钡剂充填.X线诊断:左膈肿块,性质待定.B超示:左胸腔内肿块,CT平扫示:左膈疝.

    作者:孙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性脑病的临床及CT

    资料本文97例患儿,男51例,女46例,胎龄小于37周9例,42周78例,大于42周10例.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头颅CT检查,层厚10mm,层距10mm,病儿大多数采用somatom AR.C全身CT机,矩阵512×512,时间为3秒.扫描时间早生后5小时,晚生后8天,平均时间生后2-3天左右,患儿全部为平扫,少数患儿扫描前10%水合氯醛0.1ml/kg/次灌肠镇静.

    作者:赵丽艳;张微;刘建新;吴维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胸部X线诊断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共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个月-2.5岁.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和厌食等症状25例,持续数日后可发作急性呼吸困难5例,伴有呕吐,腹泻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的5例.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肺底部或局部有时可有捻发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20例,伴有中性粒细胞增高的15例,有5例伴有血沉加快,白细胞减小的10例.

    作者:李志勇;王绍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

    资料和方法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22岁至73岁,平均42岁.临床症状均有上腹部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检查体征均有上腹部深压疼,未扪及包块.其中5例有高热,9例发热不明显.采用层厚8mm,间隔10mm,螺距为1对上腹部进行螺旋扫描.重点及可疑区域加薄层扫描.

    作者:吴芳;李其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侵袭性胸腺瘤1例慢性胃溃疡X线诊断分析肺循环异常X线诊断的体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4例食管平滑肌瘤的X线诊断

    例1男性42岁,因进食后烧灼样痛1月余,常常呕吐,门诊治疗效果不佳,加重4天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98/分,血压12.5/9.3KPa.急性痛苦面容.全体淋巴结未见肿大,其余正常.

    作者:杨银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不典型肺结核58例临床影像分析

    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男性30例,女性28例,大年龄62岁,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31.8岁,10例有结核病史,其余为新发现结核病人.

    作者:彭向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卵巢巨大畸胎瘤1例左肺隔离症合并感染1例下叶肺结核68例X线分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部球形阴影的X线诊断

    肺部球形阴影一般指直径为1-5厘米的圆形病变,具有完整的边缘,周围肺组织基本为正常者.判断肺内球形病变的性质是X线诊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时也是比较困难的问题.X线检查的步骤首先应该确定病变的部位,通过透视转动病人或侧位片一般可以确定病变部位,透视还可以观察阴影有无搏动,深呼吸时大小有无变化.

    作者:何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生儿脑损伤的CT诊断

    材料方法与结果选择18例新生儿头脑CT检查确认有脑损伤16例,15例为足月儿,1例为早产儿,其中有窒息史2例.扫描早在出生后10小时,迟4天,平均3天.CT机为Gesytee 1800i.

    作者:秦定文;刘福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叶综合症1例2例胫骨疲劳骨折X线诊断分析低场强MRI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动态观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与临床意义传统X线对心血管病诊断体会肠梗阻X线诊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胆脂瘤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

    作者收集了自1996年10月-2001年5月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胆脂瘤33例患者的资料,对其CT与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旨在评论该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提高对其影像学特点的认识.

    作者:付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5例钡剂进入气管的临床X线分析巨大夹层动脉瘤1例报告运动过重致膝关节结构失调1例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骨肉瘤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SAH 161例颅脑CT分析

    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8月共收治SAH病人212人,其中161人做颅脑CT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一、诊断SAH标准突然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脑压高.脑脊液行光普分析排除腰椎穿孔引起的血性脑脊液,全部病例均无明显肢体瘫痪.

    作者:吕新;吕萍;马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不典型肺癌的X线误诊分析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2000年间经手术、纤维支气管镜及活检证实的X线误诊病历9例.男7例,女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5岁.均有X线胸片,CT片及随访.5例手术切除,2例支气管镜检查,2例穿刺活检.其中鳞癌1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4例,肺泡癌2例.误诊时间长达3-12个月.

    作者:袁鲁明;杜凤山;任金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60例常规CT及螺旋CT在中心型肺癌中的对比研究四例家族遗传性脑动脉瘤CT及临床分析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症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18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6.6岁.女性82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0.1岁.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经CT确诊并经临床多次保守治疗无效,符合手术指征者,突出椎间盘分布见下表.

    作者:周毅盛;陈黔;张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磁共振水抑制技术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材料和方法(1)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5-72岁.8例经手术证实.20例经临床证实.脑梗塞10例,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肿瘤2例,硬膜下血肿2例,硬膜下积液1例,第四脑室囊虫4例,脑室内肿瘤1例,脑室内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1例,胆脂瘤1例.

    作者:付况;王景林;滕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在妇科盆腔包块诊断中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26例发病年龄17岁-67岁,平均43.5岁,病程自3天-7年不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肿块,月经紊乱,阴道出血等.26例均行CT检查,CT机型为W-450全身CT机.

    作者:马婉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颈椎正位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意义早期诊断恶性骨肿瘤1例子宫肌瘤的栓塞治疗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65例乳腺癌的X线诊断

    笔者对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65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材料综合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65例均系非哺乳期女性,年龄小23岁,大78岁,平均58岁,其中40-65岁的有55例,占84.6%.临床主要表现大多数为无痛性肿块,一般为偶然发现.病史1个月至10个月不等.

    作者:唐钢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脊柱结核MRI诊断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0-68岁,平均40岁.受累椎骨部位为颈椎5例,胸椎8例,腰椎16例,骶椎1例.病程2月-8年.临床表现有病变处局部疼痛及运动障碍,脊柱畸形,脊髓受压症状甚至截瘫.18例有脊柱平片,其中10例显示椎体骨质破坏,3例有椎体压缩骨折,5例无异常发现.15例行CT检查,其中5例单椎体破坏疑椎体肿瘤.

    作者:费西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兴LDRD医用X线机在颈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我院于2001年初引进了中兴医疗公司与俄罗斯科学院核物研究所在中国共同研制开发的低剂量直接X线机(简称LDRD)或称(DDR).该机采用漂移多丝正比室探测器,属于狭缝式直接数字化的线扫描成像技术.

    作者:邓新达;张元朝;袁永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0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MRI诊断

    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53岁.临床表现:四肢瘫痪且饮水呛咳7例,闭锁综合症2例,记忆力下降并全身麻木无力1例.

    作者:李娜;陈颖;贾守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实为一种错构瘤,本文收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对其IVP、B超、CT检查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朱成方;孙书勤;任新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外伤至脑积水21例临床、CT特点

    一般资料年龄小8岁,大69岁,平均48岁,其中男16例,女5例,均有外伤后原发昏迷史.交通伤14例,坠落伤5例,击(砸)伤2例.

    作者:李加启;曹光辉;王星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9例报告

    我院从1999年8月开始,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vy en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肌瘤19例,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子宫肌瘤19例,均经临床病史、妇检、超声、CT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年龄22-51岁.均有生育史.临床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延长、尿急、贫血等.

    作者:陆坤;王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例阑尾粘液囊肿的CT表现及诊断27例空泡蝶鞍的MRI诊断平阳霉素-超液态碘油混合乳剂栓塞治疗肝脏血管瘤9例报告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8例周围型早期小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在42-74岁之间,平均58岁.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咳嗽、胸痛、痰血等.病理检查结果鳞癌17例,腺癌11例.

    作者:蒋世明;向敬池;贾培沂;何孔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一、材料与方法:本文报告的17例周围型肺癌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6例,占94.1%;女性1例,占5.8%,大年龄80岁,小年龄40岁,平均年龄64岁.全部病例经由CT平扫.CT平扫方法:用SYTEC1600C CT机,层厚、层距10mm,连续扫描,电压120KV,电流60mA,扫描时间3.0SES,采用肺窗与纵膈窗两种方法观察.

    作者:狄文才;满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检查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搜集我院1993年10月-1999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肿瘤56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29-75岁,平均52岁.临床上有腹痛、腹泻、血便、肠梗阻、腹部肿块、消瘦、贫血等症状.本组所有病例均做了 CT检查及结肠双对比造影,19例做了内窥镜检查.

    作者:沈蓓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短管骨单发囊状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1.一般资料1.1病种分类:所选择病例,不包括关节或软组织疾患侵及骨骼者,仅为单骨单一囊状病变.包括内生软骨瘤10例,骨囊肿及慢性骨髓炎各4例,上皮样囊肿3例,骨结核2例及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24例经皮穿刺活检证实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15例.

    作者:赵宇凤;李守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硫化氢中毒颅脑CT征象分析与临床比较

    一、资料与方法共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18-46岁,平均30岁,采用西门子ARNOVA CT机平扫,分别于2周、4周后平扫复查,扫描间隔10mm,层厚10mm.临床表现:流泪、头痛、恶心乏力(轻度6例)15%;咳嗽、胸闷、肺部罗音、轻度意识障碍(中度14例)35%;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重度16例)40%;呼吸中枢麻痹窒息死亡4例10%.

    作者:张文忠;尤志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阑尾周围脓肿误诊为畸胎瘤1例分析

    患者女性年龄11岁.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右侧下腹部阵发性疼痛,每次持续30-60分钟,呈痉挛性疼痛,无发热但伴严重呕吐及腹泻,呕吐物为胃内溶物,喷射状,水样大便,无脓血便,外院考虑为急性胃肠炎,经治疗后疗效不佳,转入我院治疗,体检:体温37°,脉搏78次/分,呼吸21次/分,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无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无畸形,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听诊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部专科情况检查,右下腹及正中压痛,但无明显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肛门指诊,盆腔内约2cm处可触及一7×6×6cm大小质中包块,边界不清,有压痛感.

    作者:毕开德;徐勇;万冬梅;胡茂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5例脑膜瘤的CT诊断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性6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为1:1.5.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3.7岁病程半月至半年不等.临床表现为头痛10例,恶心、呕吐9例,癫痫1例,共济失调2例.

    作者:曾瑞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过敏性肺炎26例

    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14例,女12例.年龄分别为20-33岁.(2)病程:一般较短,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4天13例,5天7例,7天6例.(3)症状与体征:26例皆有咳嗽,咳白粘痰20例,胸闷18例,胸痛2例,喘息4例.26例中23例肺野有水泡音.

    作者:徐强;魏晓琴;缑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7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

    作者收集了自1996年10月-2001年8月间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卵巢原发恶性肿瘤患者CT资料如下,探讨该肿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肿瘤诊断水平.

    作者:付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CT诊断及鉴别

    1.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1995-2001年7月CT与临床诊断为甲旁减病人5例,年龄为10-52岁,男性3例,女性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抽搐或癫痫发作,血生化检查:血钙1.3-1.8mmol/L,血磷2.5-3.3mmol/L,CT检查采用PICKER CT TWIN全身螺旋CT机,均为轴位平扫,层厚10mm,层距10mm,窗宽100,窗位35.从眶耳线向上扫描10-12层.

    作者:侯开渝;邱伟;代丽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80例肺挫伤X线影像分析

    一般资料180例肺挫伤均有明确胸部外伤史,全部拍胸部平片,其中156例有两次以上胸部平片,所见X线影像见上表.

    作者:张志德;于长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类风湿病的X线和CT表现

    一、材料与方法两例均为中年女性,均有数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病史.一例近年来感胸闷不适、气短,近日气喘加重;另一例病程较短,近日感咳嗽、气急、胸痛.查体均有杵状指, ()听诊两肺广泛干湿性罗音;化验结果:例1,ASO:800,ESR:80mm/h,WBC:8.0×109/L;例2,ASO:800,ESR:40mm/h,WBC:6.5×109/L.胸透示:肺部感染.经抗炎治疗效果不好.

    作者:马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易误诊的骨折X线表现

    1.材料与方法(1)鼻骨骨折:侧位一般可解决,误诊原因多为解剖结构不清,如把鼻额缝、鼻上颌缝当作骨折;又把骨折引的骨皮质上翘,误为正常.(2)锁骨骨折:前后位与后前位显示结果及程度不同,善于利用二者区别,常能奏效.同时与健侧对比摄影,或上下位投照,可减少误诊.

    作者:柴文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腺癌的CT表现及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对象:98例肺腺癌,男40例,女58例,平均年龄51.2岁,其中30岁以下的7例.70例临床表现为干咳,胸痛胸闷,气急,咳痰,咯血.2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98例中有吸烟史者30例占30.5%.

    作者:葛永春;丁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管多发憩室1例

    患者女64岁.因冠心病入院.摄心脏正、侧位片意外发现食道多个囊袋样改变.进一步追问病史,有进食后胸部烧灼感及咽下梗阻感,偶尔吐出未消化臭味食物,伴返酸、嗳气16年余.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作者:薛宝山;赵国宏;方志;黄科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输卵管妊娠的介入治疗

    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2例经化验及B超明确诊断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左侧4例,右侧7例,不能明确左右的1例.年龄26-41岁,平均.32岁.初次妊娠3例,经产妇7例,未产但有人流史的2例,在经产妇及未产但有人流史的患者中各有1例为再次输卵管妊娠.

    作者:陈宦君;刘崇兵;姜玮;李丽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淋巴瘤的影像、胃镜、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一般资料1990-2000年中,8例胃淋巴瘤,男、女各4例,年龄19-66岁,平均43岁,病程2月~1年,平均6个月,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钝痛,返酸,嗳气,黑便,其中一例自己触及上腹部乒乓球大小的包块.

    作者:祝玉芬;麻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HRCT表现与手术所见的对照分析

    材料与方法24例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62岁,平均33岁.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耳部流脓20例,听力下降18例,头痛3例,耳痛7例,眩晕5例,面瘫2例,鼓膜穿孔19例,1例为术后复发.

    作者:李国明;郑卓肇;赵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症并脑发育不良1例报告先天性尺骨头发育不良造成桡腕关节畸形1例报告23例甲状腺肿的CT诊断与鉴别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检查患者的准备及监护体会

    1一般资料本组18100例中,男11050例,女7050例,年龄3天-95岁,6岁以下婴幼儿386例.头颅扫描11069例,其中:中一重型颅脑创伤和脑血管意外488例;胸部扫描2520例;腹部扫描2400例;脊椎扫描1530例,其中严重脊椎、脊髓创伤48例;其它581例.增强扫描1086例,其中造影剂轻度反应101例,中度反应11例,重度反应1例.9例重症颅脑病变患者在CT室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4例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死亡5例.

    作者:刘慧;张新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脊柱移行时怎样使CT和X线片的腰椎间盘定位一致用低溶点铅制作整体挡块解决复杂挡野问题CT导向穿刺治疗肝脓肿的护理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应加强MRI检查中安全性的认识CT技师工作对诊断报告的影响DSI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与体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CR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CR技术原理CR系统与普通X线照片不同之处在于其影像记录与显示不是在同一媒介上完成的,而是先将影像信息以潜影的形式储存在IP上,然后通过读取装置将信息读出后,由计算机进一步处理,再经记录装置成像或储存,才完成成像过程.

    作者:吴春德;黄福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女性乳腺疾病的防治与保健

    近年来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妇女的危害日趋突出,我国的统计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作者:彭桂岚;吴增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谈介入治疗430例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本文430例中,男性283例,女性147例,年龄大的72岁,年龄小的25岁,并发症6例,术中死亡1例.其中,心脏介入172例,肿瘤介入198例,其他介入70例.心脏介入多见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心脏射频消融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作者:黄瑶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介入诊疗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我院自1999年初用北京万东600mA遥控胃肠造影机开展介入诊疗,至今收治48名患者,进行106次介入诊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介入诊疗工作我们体会到在基层医院开展介入诊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王宏亮;金作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增强责任感提高影像诊断质量

    影像诊断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也体现了放射科乃至医院整体水平和面貌.影像诊断质量具体表现在影像检查报告单结论的准确率(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而影像质量是保证诊断正确的前提条件.如何从加强放射技术人员的责任感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质量.

    作者:胡节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穿刺术中导丝进入血管后表面Teflon层与导丝剥出1例的处理

    我们在给一位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时,行Seldinger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引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引入导管鞘时有阻挡感,导管鞘不能沿导丝引入,透视观察发现血管内导丝段Teflon层与金属导丝剥离长约8cm.此时,如果处理不当,万一剥离的Teflon层断开落入血管,可能引起外围大动脉的栓塞,后果严重.

    作者:刘跃琛;张目显;金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65例,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9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6.1±9.2岁.不稳定心绞痛63例,急性心肌梗塞8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51例,陈旧性心肌梗塞43例.冠脉造影示:单支血管病变96例,双支血管病变51例,三支血管病变18例.

    作者:辛凤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基层放射科建设

    近年来,随着各种医用图像成像装置陆续进入数字化家族,传统的X线摄影装置亦逐渐被数字化X线摄影装置所取代,大型医院已装备了现代化的影像设备.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放射科设备陈旧落后,影响了放射科工作的开展和诊断质量的提高.

    作者:庞小平;宁德辰;程京力;张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暗室显定影恒温的一种新方法

    在北方冬季,暗室显定影加温一直是基层医院洗好像重要一环.现大都使用为恒温器再加感温棒,加热棒,构造复杂,价格昂贵.约800元左右.而加热棒为半浸式,上半使用1/4露出液面,若液面低则易干烧,若高则易进水,极易损坏,且温控器长期在暗室潮湿环境中工作,也易损坏,维修,配件极不方便.为此我科使用一种冬季给大鱼缸加温的全浸式恒温棒,其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免维护,寿命长.

    作者:刘端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PACS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图像存贮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又称Imag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IMAS),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提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以高速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用高速网络联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相关科室,利用海量磁、光存储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存贮、管理、传送和显示医学及相关信息,具有影像质量高、无失真存贮、传输和复制,传输迅速的特点,是医院实现影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新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提供形态影像,还可以提供功能影像,使医学影像技术向更深层次发展.再加上医务界对无胶片化诊断需求的不断实现和具体化,使得PACS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实用阶段.

    作者:张学鹏;杜新华;饶定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放疗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佳的放射治疗效果取决于放疗医生和其它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工作.因此,作为一名放疗技术人员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之外,还应具备以下技术素质:

    作者:赵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提高X线照片质量的几点体会

    X线照片质量是指摄影部位影像及画面的优劣程度.从所周知,X线照片质量优劣是能否进行正确诊断的前提.评价X线照片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投照位置,二是视觉影像质量,三是画面.其中投照位置正确是前提,X线照片必须把要诊查的器官和组织的解剖关系全面准确地显示出来,才有诊断价值.

    作者:张顺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夏季暗室操作注意事项导管介入治疗肝癌38例护理体会放射治疗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干湿激光相机的优点与不足

    我院先后引进两台柯达激光相机,一台是柯达160激光相机,另一台是柯达8100激光相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比较后发现,干湿激光相机并非所想象的那样好,有优点也有明显的不足.

    作者:张庆;侯宝兴;魏兆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影像学检查在急腹症中的应用综合影像分析的意义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全身放疗护理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脑CT检查护理方法和扫描技术

    一、临床病例资料本文423例新生儿,其中男性301例,女性122例,年龄大者28天,小者出生仅2小时,平均为6.7天,其中有11例CT复诊病例.来源:本院产科253人,约占60%,以及本院儿科及外院转来病人.主要病史:早产、过期产、难产、急产以及产钳、胎吸等异常分娩者.主要症状:反应差、前囟饱满、嗜睡、拒食、青紫、惊厥以及昏迷等.

    作者:马君霞;黄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等中心定角照射的摆位技术

    常规的等中心定角照射,病人在模拟定位机下,根据病变部位确定升床高度和等中心照射角度,利用模拟定位机的定位激光灯,在病灶中心正上方及两侧做标记线(十字线),治疗时,让加速器或Co-60机的摆位激光灯与病人体表的标记线重合,然后旋转机架到确定角度进行治疗.

    作者:张庆怀;乔志刚;高博;张素英;牛洲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关于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扫描技术的体会

    我院自从1996年引进美国GE公司生产的SYTEC2000i全身CT扫描机以来,开展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128例,现将此项扫描技术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一、穿刺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一定要全面.1.首先,应和手术医生协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变的具体位置确定穿刺时的体位:仰卧位、俯卧位、右侧卧还是左侧卧位.

    作者:李双民;王希锐;万志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腰椎侧位、双斜位站立摄影的体会颈椎斜位投照新方法心电门控技术在法乐氏四联症的MRI扫描中的应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扫描技术的应用

    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对于正确诊断它的病因非常重要,多层螺旋CT它是一种无创性冠状动脉显示技术--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CT Cornary angigraphy),它的优点创伤小、费用低、检查方便、可重复多次进行,可适用于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

    作者:薛宏;萧毅;王敏杰;范月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动态静脉尿路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与操作

    泌尿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更为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中以结石发病率高.泌尿系统造影几十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IVU),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IVU越来越不能满足患者和临床提出的诊断要求,故动态静脉尿路造影术(DIVU)应运而生.动态静脉尿路造影术(DIVU)因腹部不用加压,术前仅禁食、不需肠道准备,头低足高位,静脉推注造影剂在电视监视下直接进行静脉尿路造影,而深受患者与临床医生的欢迎.我院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7月共作DIVU 9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仲辉;孙国平;臧达;吴永朝;江淑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颧骨轴位投照的新方法

    颧骨照片用于观察颧骨骨折及病变,过去投照常用颅底颌顶位,但多数患者不易合作,体位摆动困难.所显示的影像往往不满意.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对传统的投照方法进行了改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国荣;吴政光;何忠利;王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静脉返流18例分析

    1.一般资料:18例病人年龄23岁-30岁,平均26.7岁.继发不孕12例,时间1年-11年;原发不孕6例,时间3年-5年.2.造影的X线表现:18例中子宫的位置正常者7例,极度前倾曲4例,左侧倾曲3例,右侧倾曲4例.子宫形态正常13例,鞍形子宫2例,单角子宫3例.18例中双侧输卵管完全性梗阻7例,单侧完全性梗阻5例,双侧不完全性梗阻2例,双侧输卵管正常4例.

    作者:罗祥斌;云昌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X线摄影适清晰度摄影技术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及分期主要依靠X线平片,X线平片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Ⅱ、Ⅲ期病人的诊断比较可靠.为了达到X线平片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目的,我们利用X线摄影适清晰度摄影技术通过提高照片清晰度、骨纹锐利度的方法,使股骨头两条张力线、两条压力线及股骨头面的细微改变得以显现,使得平片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成为可能.

    作者:曲同峰;赵爱玲;张锡东;张亚斌;张卫平;王晓玲;闫清显;于洪胜;刘巍峰;田维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导向肺穿刺活检的扫描技术

    CT导向经皮肺穿刺术具有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判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三年来,我们做了120例CT导向经皮肺穿刺术,本人就工作实践中扫描技术操作的配合谈谈体会.

    作者:杨露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MRI扫描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在MRI扫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何解决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质量,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摸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介绍如下(注:我院MRI为1998年底购置的GE公司SIGNA PROFILE 0.2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

    作者:胡必富;李文艳;徐长富;章万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静脉肾盂造影术的探讨

    静脉肾盂造影术是一种用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现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与同道们商榷. 1.碘过敏试验.每位做造影的病人均应做碘过敏试验.造影前应了解病人有无过敏史,如哮喘、荨麻疹等.对于有过敏史者,应该要特别加以注意.

    作者:施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腰段脊柱一片两照投照法体部直接冠状位扫描在小儿CT检查中的应用头颅体表定位在投照颅骨中的应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头部CT扫描

    每日小儿头颅扫描的病人占头颅扫描的10%左右,小儿指0-5岁,婴幼儿时期精神和神经活动极不稳定,语言发育落后于体格发育,不能像成人一样与医务人员合作,而且哭闹,势必增加了扫描当中意外的移动机会,何况轻微的移动都会影响成象质量和诊断效果.

    作者:张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颈椎斜位投照巧法

    投照颈椎斜位时,要求患者站于胸片架旁身体冠状面与暗盒成45°.工作中,我们一般凭经验确定45°的角度,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影响诊断.如果做一个45°的角度定位器固定在胸片架上,投照时,让患者贴于角度器旁,此问题即可解决.方法如下:

    作者:高伟;迟作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透视下颈椎斜位点片摄影谈茎突的正侧位改进投照法26例腹腔积液的X线投照及诊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椎侧位远距离深吸气投照法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胸部侧位片中,胸椎显示非常清晰,效果较胸椎侧位要好.于是在实际工作中,改进胸椎投照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拍摄的胸椎片清晰,放大率小,对比度强,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春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几个部位摄影要点的探讨

    技术人员应准确、迅速地拍摄出符合要求的X线片,因而要求每个部位的摄影要点应当准确、简单、直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教科书上有几个部位的摄影要点尚有探讨之处,在此提出一点意见,与各位老师、同行探讨.

    作者:王庆广;闫百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Philips 1250毫安X线胃肠诊断机摄像机故障检修KB-500型X线机限时器电路故障1例F30-ⅡF型X线故障1例F99-Ⅰ型500毫安X线机故障检修2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FSK 302-1 A型程控500毫安X线机故障1例西门子SOMATOM-ARCT机高压发生器常见故障检修油箱故障分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控制台常见故障分析

    控制台是CR系统的操作控制中心.控制台出故障,不论故障大小,有时只不过是小电容损坏,插针脱落或者接口芯片损坏,往往会迫使整个系统停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本文仅介绍几种常见故障,以助维修人员分析思索.

    作者:王海燕;张文忠;毛楚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岛津SCT-4500 TF断层扫描机故障检修2例岛津XHD 150B-10型800毫安X线机复合故障检修西门子Gigantos Optimatic1250毫安X线机故障检修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北京万东500毫安X线机故障1例

    故障现象:本机控制台为FSK302-1型,技术选择摄影时工作正常,技术选择透视时听到控制台内继电器连续吸合、释放的声音且不能进行透视.故障检修:打开控制台,发现选台继电器J11吸合不稳.测量J11电源为50V-60V,拔下J11测其线圈电源为220V正常.

    作者:赵乐广;胡波;张重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国产X430型X线胶片洗片机故障维修2例WDVE-6电子直线加速器故障2例北京产F78-ⅢA型300毫安X线机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常见CT机显示器故障的检修

    我院1990年购置siemens CR型CT机,显示器只有两台.一台用于文字显示,一台用于图象显示.显示器的行线为735Lines,60half-frames/s,场频可选择两种即50Hz、60Hz.采用隔行扫描方式,75欧姆BAS输入.是一台图象清晰、字型工整高线显示器.

    作者:杨兴民;姜小平;李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XTV-2HD 54001型X线电视系统故障检修两例

    故障例1:开机时,荧光屏显示圆形亮环,透视时图像缩小,有光或亮度变化.故障检修:第一步:首先判断是影像增强器还是电视故障,将摄像机从影像增强器上取下,测增强器输出屏图像正常,将摄像机对准一暗目标,打开系统开关,监视器上随之出现上述故障,手捂镜头,有光感变化.

    作者:刘端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放射科试行QA、QC的体会

    放射科实行QA、QC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提高影像质量、诊断水平、医技人员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从1995年起根据1992年<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为参考依据,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旨在使放射技术标准化及诊断报告的规范化.经过几年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寅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加强技术管理提高胶片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普教育的普及,病人对就医环境和技医疗技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管理工作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供放射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于爱军;韩幸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怎样拍摄好外伤性危急症病人照片的探讨

    怎样拍摄好外伤危急诊病人的照片,是放射科投照技术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从事放射技术工作20余年,对处理外伤性危急症病人照片略有体会心得,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龙月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PACS及其相关技术的探讨

    随着计算机网络趋向普及,网络技术已应用于医疗卫生事业领域,现在许多较强的综合性医院已建立了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电脑联网收费、记帐、病人用药及治疗情况等.而PACS(即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医疗事业中起步较晚,国内外发展速度也非常缓慢,但因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及不可阻挡的诱感力,相信随着技术发展的进一步成熟,制作成本的降低,PACS在不久将来会快速在各大医院出现并普及,现就有关PACS相关设备情况做以下介绍.

    作者: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暗室工作的质量保证

    暗室工作是放射科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照片质量的优劣和X线诊断报告的准确性.如何搞好暗室工作,保证投照曝光后胶片在暗室中完美的现出影像来,是当前放射技术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科室在如何搞好暗室工作的质量保证、提高照片质量方面摸索和总结了一些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使暗室工作始终处于一种较优质的工作状态.现就如何搞好暗室工作质量保证,谈点肤浅之见.

    作者:龙月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儿童X线检查时防护的探讨

    近年来,儿科中X线检查日益增多,儿童在X线检查时,各器官所受剂量明显高于成人.因此,搞好儿童的辐射防护,是降低人群辐射剂量水平的重要环节,作者在临床工作及对沈阳、广州、深圳、武汉、上海等地儿童医院的调查中,发现使儿童接受过多的辐射多为人为因素,许多X线医生和技师不知对儿童投照时如何进行防护,使用的一般为陈旧的X线机,没有必备的防护设施及用品,致使儿童接受过多的电离辐射,长期下去会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儿童在接受X线检查时的防护具有重要性及特殊性,因此,加强医务工作者对儿童X线检查时的防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汪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探讨解决摄小儿胸片中存在的生理问题

    放射科每天接触的胸部照片病人中,小儿胸片占10%-15%.由于小儿生理解剖与成人有所不同,年幼不能合作,给投照者带来了困难.要摄好一张高质量的小儿胸片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尤其目前放射科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如何摄好小儿胸片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张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我国的运作进展

    系统化整体护理(systematic approach to holis tic nursing care,简称SHN)是美国弗古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护理系与健康学院袁剑云博士,总结国外近20年的先进护理经验,根据目前我国的护理现状与需要提出的.SHN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模式.

    作者:马春娥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