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
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对于正确诊断它的病因非常重要,多层螺旋CT它是一种无创性冠状动脉显示技术--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CT Cornary angigraphy),它的优点创伤小、费用低、检查方便、可重复多次进行,可适用于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
作者:薛宏;萧毅;王敏杰;范月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材料与方法本组162例.男性65例,女性97例,年龄14-82岁,平均47岁.病程11大-30年不等.其中胆管结石78例,胆管炎40例,胆管癌22例,硬化性胆管炎5例,胆道蛔虫4例,缩窄性乳头炎3例,胆总管囊肿合并梗阻4例,胰头癌4例,胰腺炎2例.
作者:周俊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投照颈椎斜位时,要求患者站于胸片架旁身体冠状面与暗盒成45°.工作中,我们一般凭经验确定45°的角度,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影响诊断.如果做一个45°的角度定位器固定在胸片架上,投照时,让患者贴于角度器旁,此问题即可解决.方法如下:
作者:高伟;迟作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2例经化验及B超明确诊断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左侧4例,右侧7例,不能明确左右的1例.年龄26-41岁,平均.32岁.初次妊娠3例,经产妇7例,未产但有人流史的2例,在经产妇及未产但有人流史的患者中各有1例为再次输卵管妊娠.
作者:陈宦君;刘崇兵;姜玮;李丽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本文430例中,男性283例,女性147例,年龄大的72岁,年龄小的25岁,并发症6例,术中死亡1例.其中,心脏介入172例,肿瘤介入198例,其他介入70例.心脏介入多见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心脏射频消融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作者:黄瑶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对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65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材料综合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65例均系非哺乳期女性,年龄小23岁,大78岁,平均58岁,其中40-65岁的有55例,占84.6%.临床主要表现大多数为无痛性肿块,一般为偶然发现.病史1个月至10个月不等.
作者:唐钢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一、资料与方法共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18-46岁,平均30岁,采用西门子ARNOVA CT机平扫,分别于2周、4周后平扫复查,扫描间隔10mm,层厚10mm.临床表现:流泪、头痛、恶心乏力(轻度6例)15%;咳嗽、胸闷、肺部罗音、轻度意识障碍(中度14例)35%;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重度16例)40%;呼吸中枢麻痹窒息死亡4例10%.
作者:张文忠;尤志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及分期主要依靠X线平片,X线平片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Ⅱ、Ⅲ期病人的诊断比较可靠.为了达到X线平片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目的,我们利用X线摄影适清晰度摄影技术通过提高照片清晰度、骨纹锐利度的方法,使股骨头两条张力线、两条压力线及股骨头面的细微改变得以显现,使得平片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成为可能.
作者:曲同峰;赵爱玲;张锡东;张亚斌;张卫平;王晓玲;闫清显;于洪胜;刘巍峰;田维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常见的骨软骨病之一.通常认为并非炎症性病变所致,而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骨骺坏死.还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作者:于多;宋伟忠;尚贵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18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6.6岁.女性82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0.1岁.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经CT确诊并经临床多次保守治疗无效,符合手术指征者,突出椎间盘分布见下表.
作者:周毅盛;陈黔;张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CT导向经皮肺穿刺术具有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判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三年来,我们做了120例CT导向经皮肺穿刺术,本人就工作实践中扫描技术操作的配合谈谈体会.
作者:杨露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资料和方法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22岁至73岁,平均42岁.临床症状均有上腹部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检查体征均有上腹部深压疼,未扪及包块.其中5例有高热,9例发热不明显.采用层厚8mm,间隔10mm,螺距为1对上腹部进行螺旋扫描.重点及可疑区域加薄层扫描.
作者:吴芳;李其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9年5月至11月,在CT导向下对2例肝囊肿进行介入硬化治疗.1例:女29岁,肝右叶3.5×3.42cm和4.89×4.36cm两个囊肿.另一例,女54岁,肝左叶:6.5×7.78cm肝囊肿.
作者:鲁元宽;张桂琴;白月云;杨玉萍;张永明;吕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8月共收治SAH病人212人,其中161人做颅脑CT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一、诊断SAH标准突然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脑压高.脑脊液行光普分析排除腰椎穿孔引起的血性脑脊液,全部病例均无明显肢体瘫痪.
作者:吕新;吕萍;马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9-55岁,平均年龄18岁,其中11-30岁20例.发病部位为股骨下段10例,胫骨上段5例,2例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同时受累,肱骨上段4例,髂骨3例,腰椎1例.临床表现为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后出现病变部位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病情进行性加重,并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恶病质状态.
作者:费西平;周进;王光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材料和方法共收集经MR和病理证实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15例(16个股骨头),平均年龄47岁,男8例,女7例.所有患者均作股骨头前后位平片、侧位体层,10个股骨头平片正常,定义为Ⅰ期;6个股骨头平片显示骨质疏松,软骨下硬化,定义为Ⅱ期.
作者:谭业颖;李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我院1980-2000年胸腰椎压缩骨折100例.男性80例,女性20例,16-49岁75例,50岁以上25例.坠落伤90例,其它伤10例,单纯椎体压缩骨折98例,合并附件骨折2例.
作者:梁敬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材料和方法(1)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5-72岁.8例经手术证实.20例经临床证实.脑梗塞10例,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肿瘤2例,硬膜下血肿2例,硬膜下积液1例,第四脑室囊虫4例,脑室内肿瘤1例,脑室内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1例,胆脂瘤1例.
作者:付况;王景林;滕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