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节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前脑卒中的影像诊断仍以CT为首选,为区别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好的方法是CT.螺旋CT问世后,发现CT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很有帮助.这是因为人类脑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各种病理性活动与脑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而获取人类活体脑组织微循环血流的信息,一直是影像医学中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领域,如今测定活体脑组织血流灌注的方法也很多.本文就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测定方法、影像分析等做一综述.
作者:周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肺部球形阴影一般指直径为1-5厘米的圆形病变,具有完整的边缘,周围肺组织基本为正常者.判断肺内球形病变的性质是X线诊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时也是比较困难的问题.X线检查的步骤首先应该确定病变的部位,通过透视转动病人或侧位片一般可以确定病变部位,透视还可以观察阴影有无搏动,深呼吸时大小有无变化.
作者:何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岁;支气管扩张8例,肺结核1例,晚期肺癌1例.咯血量每天200-600ml,所有病人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两例病人术前有失血性休克.
作者:金文伟;黄峰;赵永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资料和方法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22岁至73岁,平均42岁.临床症状均有上腹部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检查体征均有上腹部深压疼,未扪及包块.其中5例有高热,9例发热不明显.采用层厚8mm,间隔10mm,螺距为1对上腹部进行螺旋扫描.重点及可疑区域加薄层扫描.
作者:吴芳;李其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先后引进两台柯达激光相机,一台是柯达160激光相机,另一台是柯达8100激光相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比较后发现,干湿激光相机并非所想象的那样好,有优点也有明显的不足.
作者:张庆;侯宝兴;魏兆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布-加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是指肝静脉或肝静脉一下腔静脉入口处的先天性蹼或隔形成阻塞;继发的主要原因是:①肝静脉血栓形成;②肿瘤压迫肝静脉或下腔静脉.
作者:史慧萍;苏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静脉肾盂造影术是一种用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现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与同道们商榷. 1.碘过敏试验.每位做造影的病人均应做碘过敏试验.造影前应了解病人有无过敏史,如哮喘、荨麻疹等.对于有过敏史者,应该要特别加以注意.
作者:施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材料与方法1.1对象:98例肺腺癌,男40例,女58例,平均年龄51.2岁,其中30岁以下的7例.70例临床表现为干咳,胸痛胸闷,气急,咳痰,咯血.2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98例中有吸烟史者30例占30.5%.
作者:葛永春;丁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对于正确诊断它的病因非常重要,多层螺旋CT它是一种无创性冠状动脉显示技术--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CT Cornary angigraphy),它的优点创伤小、费用低、检查方便、可重复多次进行,可适用于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
作者:薛宏;萧毅;王敏杰;范月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放射科实行QA、QC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提高影像质量、诊断水平、医技人员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从1995年起根据1992年<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为参考依据,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旨在使放射技术标准化及诊断报告的规范化.经过几年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寅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4例否认有外伤史的硬膜下血肿中,手术及CT导向下穿刺引流证实14例,余经MRI证实.年龄42-82岁,平均63岁,男女之比为6:1.全部病例中,均表现为慢性发病,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者9例,智力精神症状者12例,局灶症状者4例,神经系统查体阴性者10例,3例病理征阳性,4例肌力减退多为Ⅲ级.24例回顾以前均否认有外伤病史.
作者:高保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在42-74岁之间,平均58岁.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咳嗽、胸痛、痰血等.病理检查结果鳞癌17例,腺癌11例.
作者:蒋世明;向敬池;贾培沂;何孔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一、CR技术原理CR系统与普通X线照片不同之处在于其影像记录与显示不是在同一媒介上完成的,而是先将影像信息以潜影的形式储存在IP上,然后通过读取装置将信息读出后,由计算机进一步处理,再经记录装置成像或储存,才完成成像过程.
作者:吴春德;黄福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材料和方法本文搜集我院CT和MRI检查并随访,定期复查确诊为后颅窝AG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0-72岁,平均45岁.CT检查使用岛津SCT-4800 CT机,常规横断位,层厚及间距均为10mm,小病灶加扫5mm薄层,5例平扫后团注60%欧乃派克100ml作增强扫描.
作者:赵慧彬;朱海东;俞振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一、临床病例资料本文423例新生儿,其中男性301例,女性122例,年龄大者28天,小者出生仅2小时,平均为6.7天,其中有11例CT复诊病例.来源:本院产科253人,约占60%,以及本院儿科及外院转来病人.主要病史:早产、过期产、难产、急产以及产钳、胎吸等异常分娩者.主要症状:反应差、前囟饱满、嗜睡、拒食、青紫、惊厥以及昏迷等.
作者:马君霞;黄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资料本文97例患儿,男51例,女46例,胎龄小于37周9例,42周78例,大于42周10例.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头颅CT检查,层厚10mm,层距10mm,病儿大多数采用somatom AR.C全身CT机,矩阵512×512,时间为3秒.扫描时间早生后5小时,晚生后8天,平均时间生后2-3天左右,患儿全部为平扫,少数患儿扫描前10%水合氯醛0.1ml/kg/次灌肠镇静.
作者:赵丽艳;张微;刘建新;吴维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