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873
  • 国内刊号: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6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97、98、2000年先后蝉联二次荣获地方优秀医学期刊一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2001年3期文献
  • 以老年护理为突破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

    采用对社区9 253名老人生活习惯、疾病谱和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老年疾病谱以高血压为首占37.8%,老人二周就诊率34.2%,住院率4.8%;需生活护理2.39%,自宅死亡46.29%.社区老人护理和临终关怀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施永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泻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腹泻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它是排便次数多于平时,且粪质稀薄,容量及水分增加,并含有异常成分,如未消化的食物、粘液、脓血及脱落的肠粘膜等[1].腹泻可伴有肠痉挛或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等症状.通常认为,病程不超过2个月者为急性腹泻;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腹泻.但也有学者认为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腹泻[2].频繁的腹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腹部不适、肛门部肿胀、肛门周围皮肤损害等情况一旦发生,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腹泻还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对腹泻病人应密切观察,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心身整体护理,以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计惠民;黄敏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社区护理是社会卫生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迫切希望得到及时、合理、经济、有效的卫生保健社区护理服务.

    作者:李增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社区家庭病床静脉输液有关问题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促进医疗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家庭病床已成为医疗服务的触角直接进入社区服务,为广大居民带来了诸多便捷.我院自开设家庭病床工作以来,静脉输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但由于此项治疗是要有一个整套严格规章制度的医疗技术,并需在特定的医疗场所下进行.因而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故仍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

    作者:郑菊英;钟杏珍;张爱勤;叶月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人为本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如何在社区内做好以预防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就成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因此只有实现以人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社区内消除、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有害因素,同时增进有益健康的各项措施,从整体上降低人群的发病率,才能真正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作者:汪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强社区老年系统化健康教育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老龄化,要求护理服务的对象大多数是老年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1].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该加强老年人的社区系统化健康教育,针对居民健康状况,采取各种形式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健水平,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促进人群的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淡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发育成熟的阶段,此期第二特征和性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已具生育和性行为能力.虽然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或多或少接受过性生理、性心理、生殖与健康等性知识教育,但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作者:宋奎娜;张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巩固社区健康教育深化社区卫生服务

    宁波市镇海区城关镇自1992年以来,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提高市民卫生意识及行为规范为目的,开展了社区健康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不断地创新,成立了以健康为中心,人群为对象,家庭为重点,社区为范围,为居民提供以健康促进为核心,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受群众欢迎,探索出了健康教育新路子.

    作者:顾素玲;胡依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方针

    迈入新世纪的社区卫生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10年,社区卫生服务进入体系建设时期.推进这一时期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应遵循以下的指导方针:

    作者:李长明;姚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无锡市社区流动人口围产保健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其中,包括大量的育龄妇女,这部分孕产妇的围产保健已成为目前城市围产保健工作中越来越需要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市区内部分流动人口已育妇女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本市孕产妇围产保健相比较,总结两者的差距,制定流动人口孕产妇围产保护对策.

    作者:马凤英;王建英;叶爱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初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也相应提高,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中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完善、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任务重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如何采取一定的管理模式和策略,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龚果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发展

    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要求,医疗应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单个病人转向社区的人群,以医院为基础转向社区为基础,从治疗型模式转为预防保健模式,从纯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从卫生部门单独行动转向社会各部门的合作和群众的广泛参与.本文就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张为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利用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看,卫生事业的发展已从解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传染病与流行病的防治,逐步转入非传染病、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病等一些现代社会中的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与愈合、康复已成为要解决的问题.必需走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指导计划生育、康复六大功能的全科医学道路,实施全科医学服务.笔者结合我校社区卫生的特点,浅谈一些看法.

    作者:黄奀娣;王再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势头良好,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600多个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站(中心)在运转,效果良好.到21世纪初,广东省基本实现卫生事业现代化,社区建设服务覆盖60%的城市人口,50%的乡镇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

    作者:林万莲;张素文;王耀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让医生走入家庭

    朝阳区位于长春市的中南部,市区人口49万,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73个社区居民委,区属医疗单位11家,其中二级医院1家,一级医院6家,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的重要决策以来,我区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全区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借鉴国外、外省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经验,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本着边实践、边总结、边改革、边提高的原则,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让医生走入家庭,努力探索具有朝阳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我们的具体作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作者:张艳丽;曲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结合医院实际,全面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一级医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更有效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为此我们作如下探讨.

    作者:董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边疆地区实施社区卫生服务问题分析

    边疆地区实施社会卫生服务对该地区医疗网点的优化布局、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适宜技术的推广运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盖率,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保障边疆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映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完善城市卫生服务改革体系数拓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

    1998年2月上海市卫生局确定5家地段医院为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临汾地段医院被正式列入试点单位之一,2000年又被上海市政府确定为20家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一.二年来在市、区卫生局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心注意功能转变,建立健全全方位社区卫生体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全科人才培养,为社区群众提供价廉优质服务.在完善城市卫生服务改革体制,拓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方面,建设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方面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上海市特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之路.

    作者:庞连智;贺金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医改为契机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我中心坚持以医改为契机,努力做好医院功能转换,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自始至终受到了市、区政府、市、区卫生局和潮鸣、长庆街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现将近年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朱月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政策构思和实践

    社区卫生服务的举办和开展,实质上是对城乡现有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涉及整个卫生资源设置层次、结构功能、行政隶属、管理方式、补偿途径、队伍组建等多个方面,如何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组织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实施.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作者:府采芹;谭伟良;周永兰;刘广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及职责内容初析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领导、社区参与、卫生部门实施和管理的基层卫生体系;它从方便社区人群出发,以解决社区卫生需求问题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的需求.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一级医院(地段医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是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力量,为此,我们对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定位及职责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调研与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光燕;江萍;沈莉;赵根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近30年来,世界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面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从医院内转到医院外,走向社会,步入家庭;从个体转向群体,又集中于个体;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生物医学和行为心理医学的综合;以全方位、综合性、责任性为特点的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转变医学模式的实践,是树立新的键康观的具体体现.

    作者:张春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