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报道,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约8%~12%,其原因比较复杂,包括解剖、内分泌、免疫、感染等诸多因素.本文总结2年多来不孕症专科门诊收治的病例,发现继发不孕与宫腔操作史关系十分密切(有手术史者占不孕病例的68.82%).为探讨其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现将有官腔手术史的继发性不孕病例576例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李妮 刊期: 2002年第19期
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我院自1998年7月~2000年12月,确诊异位妊娠38例.每例均经血β-HCG、阴道B超、后穹窿穿刺确诊.药物治疗需符合下列条件:①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输卵管妊娠流产型,内出血少;②无活动性内出血,血压、脉搏稳定;③急慢性器质性疾病;④自愿要求保守治疗者;⑤治疗前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剖腹探查等后果,告之病人和家属,签字同意后进入本研究.
作者:田建萍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项基本的节育措施,然而常常有一些妇女宫颈条件差,在放置节育器时比较困难,甚至放置失败,给育龄妇女带来痛苦,对实行计划生育产生不利因素.我站于2000年6月~2001年6月期间对22例困难性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利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申海霞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我院自1992年2月~2000年12月,对分娩活跃期宫颈水肿200例产妇行硫酸镁局部湿敷及安定注射液静脉注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吕亚秋;白翠连;樊晖 刊期: 2002年第19期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但不少孕妇有恐惧和危险之感.这种不正常的情绪,多因道听途说有关分娩的恐怖言论所引起.而其真正的症状又在于不了解分娩的性质,以致盲从自忧.这对正常分娩带来极大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李友梅 刊期: 2002年第19期
1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门诊孕7~10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孕妇的年龄、体重分布、孕龄、剖宫产史、妊娠胎囊大小等方面均做t检验,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作者:罗威;罗熙萌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我院自2000年开展改良式子官下段剖宫产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郑洁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我院自2000年3月应用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6~10周内的宫内妊娠,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新美 刊期: 2002年第19期
目前临床上引产方法很多,针对宫颈成熟度较差者,为选择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引产方法,本院采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促宫颈成熟;再应用催产素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爱丽 刊期: 2002年第19期
胎儿监护在我国已广泛应用,无负荷试验(NST),方便、经济、无痛苦而更易被孕妇接受,且可多次重复应用,但在临床上发现NST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假阳性率高.
作者:周国莉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我们通过对自2001年1~10月的280例剖宫产病人进行观察,从这个角度掌握了剖宫产术后拔除留置导尿管的佳时机.
作者:辛秀芳;邵风萍 刊期: 2002年第19期
因计划生育的开展,全国广大育龄妇女自愿采取各种避孕措施,在农村育龄妇女中约有1/3人放置宫内节育器,但部分放环患者怕取环时疼痛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直到绝经后尚未取出官内节育器或终生不取环.对此情况,近几年来我院为减少受术者疼痛,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采取取环前单用尼尔雌醇及尼尔雌醇合用米索前列醇和取环前不用任何药物进行临床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连珍;沈利萍 刊期: 2002年第19期
臀位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妊娠和分娩期存在较多的高危因素.近几年,医院为了保证母婴健康,采用放宽常规剖官产方法处理臀位,形成剖宫产率增高,而围产儿死亡率并未降低,且母体并发症增高.因此努力降低臀位的发生率是改进处理好臀位的关键,近1年余我们采取抬臀侧卧纠正臀位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行丽 刊期: 2002年第19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RBO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提出,RBOS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5条血管交叉部,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主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组成.该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可引起中脑、小脑、丘脑下端、桥脑上部、枕叶、小脑、颞叶的病变.临床表现为较快发生、相对恢复较快的意识障碍,运动及感觉障碍较轻,伴有动眼神经麻痹、偏盲或皮质盲、记忆障碍、幻觉等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田晶;崔勇;常红 刊期: 2002年第19期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棘手问题之一,与难产及感染早产有密切关系.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晌,将我科92例胎膜早破分析如下.
作者:丁文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为进一步减少产科并发症和难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笔者自1994年2月~1997年6月开展了对产妇进行精神安慰的临床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彩芝 刊期: 2002年第19期
1终止妊娠的时机妊高征是孕妇所特有的疾病,终止妊娠后病情可自行好转,故适时终止妊娠对母婴有利.
作者:孙启华;孙法兰 刊期: 2002年第19期
1临床资料34例均为女性术后患者,年龄32~68岁,中位年龄49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24例,单纯癌7例,髓样癌3例.单发骨转移13例,多发骨转移21例.
作者:吴涛;张春珍;任风萍 刊期: 2002年第19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白带较多,色黄,臭味,腰痛,但能忍受.经门诊妇产科对症处理,症状未见缓解.入院前1天下腹部胀痛及腰痛加剧,于1999年6月30日入院.
作者:韩静杰 刊期: 2002年第19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医技检查手段的进步,由Graver's病引起的甲亢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增长趋势,逐步引起临床各科医生的重视及关注.Graver's病常以某一特征表现而突现于临床,加之以前繁杂的检测手段限制给人们带来诊治疾病的习惯思维定式,极易造成误诊,屡屡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健林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作者:郑灵巧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作者:健卫工作室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作者:方彤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0年建立以来,对小儿就诊的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就目前情况来看,社区小儿就诊的情况不尽人意,其工作除了预防保健居民相对主动外都比较被动,如何保护社区卫生服务这个新生事物的成长,使整个工作得到提高,为此,笔者从全科医生的角度,对影响社区小儿就诊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周能香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作者:郑灵巧 刊期: 2002年第19期
当前,撤乡并镇和乡镇规模调整工作已基本到位,农村税费改革正在全面展开.这是新世纪党和政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对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乡镇规模调整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实施,对农村卫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三级网的枢纽,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者:韩东;钱跃升 刊期: 2002年第19期
胰岛素是社区内大多数糖尿病病人使用的一种药物.对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了解胰岛素的类型,学会熟练、准确的自我注射胰岛素及掌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对避免出现错误,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爱;王星芹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患者,女,40岁.缘于1年前在着装时偶然发现于颈中下部有一圆形肿物,无任何不适.后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说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不硬.考虑为甲状腺腺瘤,未手术而回家观察.1年来此肿物虽有增大,但不十分明显.近一周,增大迅速,局部出现胀痛、触痛,并发生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速来院求治.
作者:李和平;郭秀丽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共接诊2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设特非那丁片剂对照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鹏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采用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5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继东 刊期: 2002年第19期
采用芒硝复合大黄治疗腹部刀口渗液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袁广茜;祝玉存 刊期: 2002年第19期
口腔溃疡是常见多发性口腔疾病,不仅治愈较慢而且不定期复发,我诊所使用桂林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满意.
作者:包贵生 刊期: 2002年第19期
目前,口服给药终止早期妊娠是一种简便、安全、痛苦小、效果好,同时可减少人工流产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故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有少数病例流产后蜕膜剥脱不全,致流血时间长.为了减少这一弊端,我们采用生化汤合桂枝茯苓汤加味(即自称清宫汤Ⅰ号、清官汤Ⅱ号)、治疗口服流产药后蜕膜残留阴道流血58例,经观察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红;李剑青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每年夏秋间捕取寄居在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苍耳虫,取数枚小虫放入瓶中,用香油(芝麻油)浸泡,油液没过虫体1cm为宜,至第2年夏秋季节备用.
作者:吴传波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我们诊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单用生石膏治疗高热、超高热共5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顺奇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氯丙嗪是抗精神失常类药,本类药物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药物品种较多,根据其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可将其分为3大类:①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消除病人的幻觉、妄想等症状,使病人恢复理智;②抗焦虑药:主要用于对抗焦虑状态及改善睡眠;③抗躁狂和抗抑郁症药:主要用于治疗躁狂症和抑郁症.
作者:贾公孚;谢惠民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某院内科曾收治一位以咳嗽、气喘、心慌为主述的56岁男性病人,入院当时检查:体温、血压正常;呼吸急促,口唇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心率92次/分,律整,在心尖区有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有干罗音.辅助检查:白细胞1.1×109/L;心电图大致正常;X光胸透见双肺纹理增强.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和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出院.
作者:李春昌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患者,男,56岁.1周前晨起时发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喝水呛咳.到附近医院就医,检查除血压稍高之外,其他脏器无明显改变.做CT检查发现脑干部位有散在的栓塞病灶.初步诊断为脑血栓形成.
作者:郭秀丽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一、总论 腹部损伤包括:腹壁损伤和腹腔脏器损伤.
作者:李春昌 刊期: 2002年第19期
近些年,由于冠心病患者确实多些,医生们对它的警惕性有所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把有胸闷憋气和心电图ST-T改变的患者,一概诊断为冠心病.随便举几个例子:
作者:曾昭耆 刊期: 2002年第19期
对OSAS的治疗要根据其症状的轻重、临床并发症的多少、引起上气道阻塞的病因及病人身体状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总体上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作者:孙志庭 刊期: 2002年第19期
过去一直认为打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甚至认为是睡眠好的表现.直到20世纪60年代,有人发现一些肥胖打鼾者在睡眠时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才引起医学界重视.随着计算机、电生理和无创血氧测定技术等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对打鼾的研究逐渐深入,认识到许多打鼾者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作者:孙志庭 刊期: 2002年第19期
减肥: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病因之一,大多数打鼾者都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的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肥胖时上呼吸道脂肪过度堆积,加上外面颈部脂肪的压迫,使上气道变狭窄.
作者:孙进军 刊期: 2002年第19期
1症状(1)多数OSAS患者身体肥胖,颈部短粗.(2)夜间睡眠时有高调鼾声,影响他人休息.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多张口呼吸,不能安静入睡,常从梦中惊醒.重者呼吸暂停时间长,出现紫绀,突然憋醒后坐起.
作者:于飞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无创通气是指在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的情况下,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有多种方式,其中经口鼻气道正压通气是临床上为常用、发展为迅速的一种,已经成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彭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上呼吸道任何解剖部位的狭窄或堵塞,都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作者:于飞 刊期: 2002年第19期
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寻找原发病,以便治疗.
作者:王玎 刊期: 2002年第19期
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时,由于反复发作的低血氧、高碳酸血症,可致神经功能失调,儿茶酚胺、内皮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玎 刊期: 2002年第19期
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计算机控制的,对与睡眠过程相关的多项生理参数进行采集、记录、分析的无创检测,是睡眠呼吸暂停临床诊断和相关研究的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王绪锐 刊期: 2002年第19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症,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临床特点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日间瞌睡困倦.除可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是引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高血压等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尽早合理的诊治,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彭 刊期: 2002年第19期
OSAS患者由于睡眠呼吸暂停频繁发作,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可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呼吸衰竭、智力减退、性格改变等.患者可能以任一种症状作为主诉就诊,在OSAS尚未被全社会(包括医学界)广泛认识的情况下,临床上有可能将其误诊为下列疾病:
作者:孙进军 刊期: 2002年第19期
1睡眠呼吸暂停的分型(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口鼻气流消失,胸腹式呼吸仍然存在.由于咽部的阻塞而出现呼吸暂停,但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继续发出呼吸运动的指令兴奋呼吸肌,因此胸腹式呼吸运动仍存在.随着呼吸暂停时间的延长,血中O2减少,CO2增多,对中枢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产生刺激,病人出现短暂觉醒,气道开放恢复呼吸.此型为多见,约占80%~85%.
作者:王绪锐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