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 国际刊号:1671-167X
  • 国内刊号:11-4691/R
  • 影响因子:1.68
  • 创刊:1959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48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2)
  • 医药卫生综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14年5期文献
  • 中国城镇居民5种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和经济风险

    目的:为中国相关医疗保险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运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本法估算中国城镇居民5种主要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进一步根据慢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计算相对经济风险度(relative risk,RR)和校正RR值,比较不同慢病患者相对慢性病全人群的疾病经济风险大小,5种主要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性肺部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结果:5种主要慢性病患者中50%以上都为65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除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不足90%以外,其他几种慢性病都在90%以上.这5类慢性病的门诊及药店购药的次均自付费用比例都在60%以上,次均住院自付费用比例都在50%左右.城镇居民主要慢性病中年人均疾病经济负担高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为8 954.29元,其次是糖尿病患者,为8 914.36元.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校正RR值要大于1,分别为1.36和1.15.结论:城镇居民主要慢病患者中退休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大,西北部地区这5类慢病的患病情况严重.经济负担主要来自门诊和药店,报销用药的可及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慢病中疾病经济负担和经济风险较大的都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

    作者:刘明;孙利华;刘国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策略及其价值

    目的:确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评价抗生素在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年间手术切除的742例成人急性阑尾炎病例,依据病理报告,通过统计学分析确立临床上判定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方法.应用此方法纳入4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例,予以头孢三代+甲硝唑保守治疗至少48 h,并随访6个月,与相同条件下行手术切除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统计学结果将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查体未触及腹肌紧张、B超或CT未发现阑尾内存在粪石嵌顿,阑尾周围无积液以及腹腔内无游离气体作为临床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纳入标准.在4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中,44例(95.65%)经抗生素保守治疗缓解,平均腹痛缓解时间为1.6d,2例经药物治疗无效而转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阑尾坏疽或化脓.行抗生素保守治疗的患者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保守治疗缓解的4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5例(11.36%)6个月内再次发作急性阑尾炎.结论:尽管有一定复发率,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均可经抗生素保守治疗获得较好缓解;在决定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疗之前应当对患者进行合理筛选.

    作者:赵轶国;印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寡糖分子结构及其分形

    目的:提出一种计算寡糖分子结构分形维数的有效方法,为寡糖药物的分子设计及活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能量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找到寡糖分子的稳态位型,进一步应用分形理论的盒维数原理,建立一种计算寡糖分形维数的有效方法.结果:应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22种寡糖的分形维数,其均值m=1.518 8 ±0.107 2.此外,经实验证实有活性的多价寡糖An-2和Gu-4分形维数分别为1.478 1和1.516 0,而C型凝集素样受体Dectin-1的受体结合域2CL8的分形维数为1.541 2.实验和计算结果有助于发现一类以Dectin-1为受体的糖苷类药物.结论:分形维数是能够区别于其他已知宏观参量而表征化合物分子微观结构和功能的参量,在寡糖药物的分子设计及活性研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做寡糖药物筛选时,可先分别计算受体及所设计寡糖或糖簇分子的分形维数,而后选择分形维数相接近的进行合成,以期得到具有潜在活性的药物分子.

    作者:刘文龙;王路漫;贺东奇;张天蓝;苟宝迪;李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大肠埃希菌tolC蛋白为靶标的适配体的筛选及结构分析

    目的:筛选大肠埃希菌外排泵tolC蛋白的核酸适配体.方法:重组表达大肠埃希菌外排泵外膜蛋白tolC,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从单链DNA文库中筛选出一组能够特异性与其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利用FITC荧光素标记技术检测每轮单链DNA文库与靶蛋白的亲和力,直至亲和力的上升趋于饱和,将后一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并用DNAman软件分析其二级结构.结果:经过12轮筛选,单链DNA文库与靶标蛋白的亲和力趋向稳定,将第12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对获得的23个适配体进行分析.一级结构分析显示23个适配体并无共同的保守序列,但分别有3对和2对适配体序列完全一致.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茎环结构为适配体主要的结构形式,提示其可能是适配体与tolC蛋白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基础.根据二级结构特点可将23个适配体分为4个家族,其中20号适配体与靶标蛋白亲和力高.结论:成功利用SELEX技术筛选获得了特异结合tolC的高亲和力的核酸适配体,为大肠埃希菌耐药干预及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伶利;李杰;张晓青;宋岚;钱纯;葛金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诊断的影像学价值:98例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肠梗阻患者的选择性小肠造影结果与出院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探讨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影响该检查方法效果的因素,以提高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的诊断效力.方法:选择性小肠造影是利用具有治疗作用的较长的经鼻小肠减压管对小肠局部进行造影观察.总结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进行选择性小肠造影的98例患者,对照选择性小肠造影与出院诊断的结果,通过诊断一致性评分进行诊断效能评估.诊断一致性评分分为5级:0分,选择性小肠造影无任何意义;0.25分,能够确定肠梗阻存在;0.50分,能够提示梗阻部位、范围和程度的某部分;0.75分,能够明确梗阻部位、范围、程度,并能提出可疑病因,且与终出院诊断接近;1.00分,能够明确梗阻部位、程度、范围及梗阻原因,且与出院诊断完全一致.结果:在98例住院患者中,入院诊断以术后肠梗阻比例高,占53.1%;出院诊断以粘连性肠梗阻者多,占50%.肠梗阻以回肠梗阻(47.6%)、多发性肠梗阻(41.7%)、不完全性肠梗阻(59.5%)较多.影像学表现以肠道粘连、狭窄为主(61.9%).在诊断一致性评分中,得分为0.75和1.00分的具有较高一致性的患者为50例,得分为0和0.25的具有较低一致性的患者为2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经鼻肠减压管选择性小肠造影对肠梗阻患者具有较高的影像诊断价值,突破了传统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在肠梗阻方面的应用禁忌,在梗阻部位、范围、程度及病因分析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影响诊断价值的因素主要是置管的位置,故动态监测至为重要.

    作者:张耀朋;王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借助磁共振成像可定位的Eudragit-E液体栓塞剂的制备及性质

    目的:研究借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定位的Eudragit-E液体栓塞剂(MR-E)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体外和体内的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polyethylene glycol-modifie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EG-SPIO),将PEG-SPIO和Eudragit-E液体栓塞剂混合均匀制得MR-E.通过体外MRI实验考察MR-E的成像性质,并筛选PEG-SPIO的浓度.通过经微导管推注实验和体外固化实验考察MR-E的推注性能和固化性质.以家兔肾动脉为栓塞模型,考察MR-E的体内栓塞效果和磁共振成像性质.结果:MR-E中PEG-SPIO的浓度确定为2g/L,MR-E具有良好的推注性能和固化性质,0.2 mL MR-E注入家兔肾动脉后,可以有效地栓塞肾动脉远端血管,并且通过MRI可以示踪MR-E的组织分布情况.结论:MR-E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借助MRI可定位的液体栓塞剂.

    作者:柳盈盈;卢晓静;郑卓肇;关海涛;付乃奇;吕天石;张水生;宋莉;邹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RYR1热点突变筛查在先天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先天性肌病是一组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的肌肉病,通过对15例不同类型先天性肌病患者进行RYR1基因热点突变检测,探讨RYR1基因热点突变检测在先天性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和体征、肌酸激酶测定、肌电图检测及肌肉活检病理诊断,提取患者静脉血淋巴细胞DNA,对RYR1基因C端96-106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生后运动发育里程碑均有不同程度落后,均存在行走不稳、易跌倒、不会跑跳等症状,病情无进行性加重.体格检查提示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力和肌张力减低、肌容积缩小、腱反射减弱、病理征(-),其中3例患者存在高腭弓.血清肌酸激酶轻度升高3例,正常12例.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伤11例,未见异常4例.肌肉活检病理诊断中央轴空病3例,中央核肌病2例,先天性肌型比例失调2例,杆状体肌病3例,多微小轴空病1例,轻微肌肉病样病理改变3例;根据阳性家族史和基因检查确诊中央轴空病1例.RYR1基因热点突变筛查在其中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中央轴空病家系中发现位于102号外显子的c.14678 G>A(p.Arg4893Gln)突变,为文献已经报道的致病突变;在2例散发的中央轴空病患者发现新发突变,分别是位于101号外显子的c.14596 A>G (p.Lys4866Gln)突变及102号外显子的c.14719 G>A(p.Gly4907Ser)突变,其中1例患儿的无症状父亲发现相同的突变;在其他先天性肌病患者中,均未发现RYR1基因C端(96-106号外显子)存在异常突变.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先天性肌病患者具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似的肌酶测定与肌电图改变,活检病理对选择进一步的基因检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组RYR1基因C端热点突变仅见于中央轴空病患者,对于临床高度疑诊者可首先考虑该基因型的热点筛查.

    作者:常杏芝;金怡汶;王静敏;袁云;熊晖;王爽;秦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反式端侧缝合寄养对大鼠失神经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感觉神经寄养可以延缓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但传统的端端缝合寄养方式需切断供体神经远端而影响再生神经长入.本研究探讨反式端侧缝合寄养对大鼠失神经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反式端侧缝合组(n=6)和对照组(n=6).切断胫神经,缝扎近端、远端断端.反式端侧缝合组切断腓肠神经,在靠近胫神经进入腓肠肌的胫神经外膜上开窗,腓肠神经近断端以反式端侧缝合于胫神经开窗处.对照组只结扎胫神经近、远端断端.术后12周测量腓肠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运动终板周径.结果:反式端侧缝合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3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19.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对照组腓肠肌大面积萎缩,周围明显纤维化;反式端侧缝合组腓肠肌萎缩不明显,肌纤维结构排列紧密完整,周围少量纤维化.反式端侧缝合组腓肠肌的平均横截面积、运动终板平均周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 148.85 ±547.18)μm2 vs.(575.05±140.51) μm2,(102.84±53.29) μm vs.(59.60 ±26.71) 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反式端侧缝合寄养可以保护大鼠失神经骨骼肌的结构.

    作者:黎庆钿;张培训;殷晓峰;韩娜;寇玉辉;邓玖旭;姜保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交联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与体外性质

    目的:研究交联聚乙烯醇栓塞微球(polyvinyl alcohol microspheres,PVA-Ms)的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PVA-Ms,以红外光谱法考察微球交联产物的结构,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测定粒径大小,考察微球的吸水率和溶胀率,以物性测定仪测量微球的弹性,采用创新设计的装置模拟栓塞推注微球的过程并实时测定推注压力.结果:红外光谱确证了微球为聚乙烯醇与甲醛的交联产物.制备的PVA-Ms圆整,冻干微球的粒径范围为80~1 800 μm,平均粒径574.2 μm;湿微球的粒径范围为100~1 900 μm,平均粒径602.2 μm.冻干微球在生理盐水中20 min内达到吸水平衡,平均吸水率为175%,平均溶胀率为48.6%.微球具有良好的弹性,可顺利经导管推注,大粒径的微球通过导管的压力较大.结论:PVA-Ms的理化性质可以满足栓塞治疗的要求,本研究为系统评价栓塞微球的体外性质提供了方法.

    作者:杨棽;孟文静;卢晓静;吴雅楠;仁增顿珠;范田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SPN患者175例,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水平,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比较诊断价值,计算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175例SPN患者中,肺癌125例,良性病变50例.恶性SPN组血清CEA、SCC和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SPN组(P<0.05),恶性SPN组CEA、SCC和CYFRA21-1以及4种标记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良性SPN组(P<0.05).CEA、NSE、SCC和CYFRA21-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045、0.494±0.047、0.664±0.042和0.711 ±0.041.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恶性SPN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0%和76.0%.吸烟SPN患者中,良恶性SPN间CEA、NSE、SCC和CYFRA21-1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CEA、SCC和CYFRA21-1在恶性SPN中阳性率增高,对于恶性SPN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倪莲芳;刘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单中心1276例经验总结

    目的:研究小肾癌(≤4.0 c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初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肾肿瘤患者,记录肿瘤大小、病理亚型、Fuhrman分级(G1 ~ G4)、TNM分期及肿瘤是否存在脉管侵犯、肉瘤样分化、是否具有多灶性,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 276名患者被纳入研究进行分析,其中306例(24.0%)肿瘤直径≤2.0 cm,526例(41.2%)在2.0~3.0 cm之间,444例(34.8%)>3.0 cm.从病理亚型来看,有1 158例(90.7%)透明细胞癌、49例(3.8%)乳头状癌、32例(2.5%)嫌色细胞癌、33例(2.6%)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及4例其他亚型,病理亚型在不同肿瘤直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直径≤2.0 cm组和>2.0 cm组,肿瘤分级为G3/4者分别有15例(4.9%)和98例(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T3a及以上分期者分别有1例(0.3%)和32例(3.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存在同时性远处转移者共6例,均出现在>2.0 cm组,且存在肉瘤样分化、脉管癌栓及多灶性的肿瘤也多见于>2.0 cm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肾癌中直径>2.0 cm者的肿瘤分级、分期与≤2.0 cm者相比有明显差异且更易发生转移,提示对于直径>2.0 cm且影像学显示肾恶性肿瘤者不宜选取非手术干预的治疗策略.

    作者:杨恺惟;张崔建;李学松;何志嵩;周利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产前诊断意义比较

    目的:分析并比较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及普通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前诊断为高危孕妇14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脐带穿刺78例,羊膜腔穿刺63例,同时进行SNP array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率为6.4%,SNP array异常率为11.3%,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异常率12.1%,两种检测技术检测出的异常核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9).结论:两种分析技术对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SNP array技术能有效提高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检出率.

    作者:常亮;赵楠;魏媛;钟粟;刘平;乔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1例伴构音障碍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嗓音特征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伴有构音障碍的2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嗓音声学参数特征,探讨多维语音分析系统对此类患者构音障碍程度的评估可能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1例伴有构音障碍诊断明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临床资料及语音清晰度测试结果,分析比较此2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及44例正常人发持续稳态元音[a:]嗓音分析的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语音清晰度得分97%以上者10例,其中5例得分为100%.发现语音清晰度得分与病程、起病部位无相关性.言语损害明显组和言语损害轻微组噪谐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噪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言语损害明显组频率微扰(jitte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语音分析系统可以评估伴有构音障碍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嗓音异常.发持续稳态元音[a:]时,伴构音障碍的患者噪音成分大于正常人,噪谐比是用于评估患者嗓音异常较敏感、稳定的参数.伴有构音障碍的患者声音的基频不受影响,言语损害明显组异常参数较多.

    作者:谢华顺;马芙蓉;樊东升;王丽平;闫燕;鹿培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骨骨折术后内同定失败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15例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患者,依据骨折分型、内固定失效时间以及内固定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肩关节疼痛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5 ~101个月,平均43.8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患侧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为82 ~ 100分,平均93.3分;健侧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为85 ~ 100分,平均96.7分,双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随访时有8例患者的患侧肩关节没有疼痛,而另外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轻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1~3分,患侧和健侧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锁骨骨折术后早期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是内固定稳定性不佳,可通过更换内固定治疗,而晚期失败是由骨折不愈合所引起,萎缩性骨不连应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桥接固定并使用自体髂骨植骨,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芦浩;姜保国;付中国;张殿英;王天兵;徐海林;张培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基因诊断1例

    目的:报道1例基因诊断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对基因学诊断的1例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为1岁11个月的男性幼儿,断奶后7个月内反复5次发作腹泻、呕吐、拒食,2~3 d后出现精神差、软弱、嗜睡,并在近的一次发作中出现抽搐,查体可见呼吸深快及肝轻度增大,体格及智力运动发育基本正常.患儿祖父母为姑表亲,父母为5代旁系血亲.患儿多次发作期血生化检查均提示严重低血糖、高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伴阴离子间隙升高、酮症及高尿酸血症.经过葡萄糖输注、纠正酸中毒及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可较快恢复.患儿尿代谢筛查示尿中乳酸、丙酮酸、甘油等糖异生底物显著增高,基因测序示肝FBPase编码区基因(FBP1)第7外显子961位点纯合突变,插入一个G碱基(c.960/961insG),导致其所编码的蛋白在320位氨基酸处开始移码,并且在333位氨基酸处提前终止,该种突变为文献报道之常见突变.出院后予患儿增加进食次数,避免摄入过多甜食,控制高蛋白及高脂食物,并辅助生玉米淀粉喂养,随诊9月余未见病情反复.结论:对于反复于感染及饥饿时出现严重低血糖、高乳酸血症,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及酮症的患儿,要考虑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可能,早期基因学诊断、发作期及时正确治疗及长期饮食控制,可避免死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徐可;刘雪芹;张春雨;王颖;李星;吴晔;杨艳玲;肖慧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逆行肾内手术治疗肾结石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分析逆行肾内手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治疗肾结石手术失败的原因并评估补救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应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连续病例132例,筛选手术失败19例,记录RIRS终止的原因、补救措施、治疗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失败的原因包括输尿管因素8例(42.1%)、肾内集合系统因素7例(36.8%)、结石因素2例(10.5%)、操作因素1例(5.3%)和设备因素1例(5.3%).19例中治疗失败后终仍通过二期RIRS途径治疗的有7例(36.8%),改由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的有11例(57.9%),保守治疗的有1例(5.3%).19例经补救治疗,4周后复查泌尿系平片或行超声检查,有16例结石完全清除,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高热(>38.5℃)4例.结论:影响RIRS成功的主要因素为输尿管条件和肾内集合系统结构,二期的RIRS和PCNL是RIRS失败后有效的补救措施.

    作者:杨波;胡卫国;胡浩;陈亮;李建兴;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节软骨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软骨退变的关系

    目的:探求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中线粒体功能状况及线粒体功能与软骨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关节软骨10例.根据Outerbridge分级对所取软骨组织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获取正常及OA软骨细胞,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组软骨细胞线粒体形态.定量检测正常及OA软骨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1,2,2+3,4及ATP合酶活力,用JC-1法检测2组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获取10例正常软骨细胞并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鱼藤酮处理组,比较2组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及Ⅱ型胶原含量.结果:软骨组织块及软骨细胞电子显微镜均发现病变的软骨细胞线粒体发生肿胀,外膜破裂,嵴破坏、消失.OA软骨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红绿荧光比为1.50,较正常细胞(2.58)低.OA软骨细胞呼吸链复合酶1,2,2+3,4及ATPase活力都较正常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9,0.197,0.098,0.169,0.145).鱼藤酮处理的细胞线粒体出现类似于OA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JC-1法示正常软骨细胞红绿荧光比为2.58;鱼藤酮组细胞为1.78.细胞凋亡检测示正常软骨细胞凋亡率为4.38%,鱼藤酮组细胞为7.53%.正常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含量为(72.9±24.3) μg/L,鱼藤酮组为(44.63±7.11)μg/L,较正常组低(P =0.044).结论:OA软骨细胞中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破坏软骨细胞线粒体功能会导致软骨细胞凋亡率增加,分泌Ⅱ型胶原的能力下降,从而促进软骨退变.

    作者:刘恒;曹永平;崔云鹏;杨昕;孟志超;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锥束CT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疗效

    目的:利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和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需进行牙周手术的38例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翻瓣术.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CBCT.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手术前后临床数据和CBCT数据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数据变化间的差别.结果: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向附着丧失和水平向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除牙龈退缩外,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01),但实验组垂直向附着获得和水平向附着获得分别为(3.20±1.82) mm和(2.05±1.27) mm,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变化(P<0.001).基线时两组CBCT显示的水平骨丧失、垂直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实验组垂直向骨缺损和水平向骨缺损较基线时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01),分别减少(2.82 ±0.97) mm和(2.24±0.92) mm.结论: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对于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翻瓣术,CBCT可以较好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区域的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缺损改善情况,较为全面地补充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作者:乔静;段晋瑜;孙昌洲;柳登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PSMP重组蛋白在CHO细胞中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

    目的:构建新的具有趋化作用的人类细胞因子PSMP的真核表达载体,在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中表达并纯化,为PSMP的功能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pcDNA3.1-PSMP-myc/His中切下PSMP-myc/His片段,插入pMH3表达载体.利用电穿孔法将该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G418抗性筛选稳定克隆株.以Dot blot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上清液中PSMP蛋白的表达,利用有限稀释法对抗性筛选出的混合克隆单克隆化,悬浮无血清大批培养工程细胞,通过镍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纯度,Boyden小室体外趋化实验分析蛋白功能活性.结果:PSMP-myc/His基因插入pMH3载体后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MH3-PSMP,转染CHO细胞后经2次克隆化获得稳定表达PSMP的基因工程细胞株.镍亲和层析纯化的重组蛋白PSMP纯度达95%以上且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SMP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其稳定表达的CHO细胞株,获得了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蛋白,为下一步PSMP功能和机制研究提供有用工具.

    作者:马靖;裴晓磊;张扬;王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纯不同温度干热气体导致犬喉部不同部位组织烧伤后病理变化

    目的:对不同温度干热气体导致犬喉部不同部位组织烧伤后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并与临床分型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用18只成年公犬建立动物模型,吸入80℃、160℃和320℃的干热气体,吸入时间为20 min,然后取会厌、喉前庭、声襞、气管的不同部位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80℃组的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局部黏膜萎缩样改变,160℃组以喉部黏膜下组织的中度水肿变化为主,320℃组有重度水肿型及萎缩硬化型两种病理改变.结论:喉部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和功能,对不同温度的热气损伤反应不一,通过病理学上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80℃组、160℃组的喉烧伤的病理改变基本符合充血型及水肿型的喉镜表现,而320℃组却有重度水肿型及萎缩硬化型两种不同的病理改变,故喉烧伤的病理学分析作为临床分型的补充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成;赵冉;张国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北京城区院前救治的道路交通损伤特点分析

    目的:描述北京急救中心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救治城区道路交通损伤的现状,总结其社会学特点,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改善方法.方法:所有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急救中心病案室,在收集后者数据时检索并录入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7年期间由北京急救中心参与救治的道路交通损伤病例,应用Excel 2007、SPSS 17.0进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共收集符合准入标准的完整病例19 550例,道路交通伤的年发病率约为120人/10万人,死亡率约为4.97人/10万人,其中男性(11 737,60.04%)明显多于女性(7 813,39.96%),平均年龄(38.76±16.84)岁.各年龄组交通伤均多发于每年的10月份,日间多于夜间,以中午前、后多,但不同年龄患者交通损伤发生的每日时间分布特点不同.受伤者多为行人(7 588,38.81%)和骑自行车者(3 790,19.39%),发生部位多在头面(8 343,42.68%)和下肢(6 828,34.93%),损伤程度以中等损伤为主(11 718,59.94%),造成损伤的一方多为小型汽车(11 490,58.77%).结论:防治道路交通损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段和不同交通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规范化的院前救治.

    作者:安帅;王天兵;张培训;殷晓峰;范达;张进军;姜保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伴17号染色体着丝粒区扩增乳腺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评估

    目的:探讨17号染色体着丝粒区(chromosome 17 centromere locus,CEP17)扩增的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评估及其意义.方法:218例浸润性乳腺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结果:218例中,发现2例FISH检测有CEP17扩增:(1)病例1 HER2信号呈点状分布,平均2.6个/细胞核,CEP17信号呈簇状或多点状分布,HER2/CEP17比值远低于阳性标准,评估为HER2基因未扩增,伴CEP17扩增;(2)病例2 HER2信号呈多点状分布,平均6.8个/细胞核,CEP17信号呈多点状分布,平均5.9个/细胞核,评估为HER2基因扩增,伴CEP17扩增.两例IHC HER2蛋白表达均为2+.结论:乳腺癌CEP17扩增发生率低,可伴随或不伴随HER2扩增;当FISH显示CEP17扩增时,评估HER2信号绝对拷贝数尤为重要,并综合HER2/CEP17比值以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HER2状态准确评估,为临床治疗靶向用药提供尽可能准确的信息.

    作者:张爽;王颖;郭郑旻;张虹;徐玲;刘荫华;李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上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包括急性感染者及无明显临床症状感染者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方法: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病例中,选取中段尿培养、血培养或结石培养有阳性结果者为入选病例,其中因梗阻造成急性感染并接受急诊输尿管置入DJ管或肾造瘘者21例,作为急性感染组;随机选择同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合并细菌培养阳性的上尿路结石病例64例,作为普通感染组,比较两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上尿路结石合并急性感染组21人,共培养出致病菌28株;普通感染组64人,共培养出致病菌70株.两组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急性组71.4%,普通组65.7%).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急性组为35.7%,普通组32.9%),两组细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平均耐药率,急性感染组普遍高于普通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平均耐药率均在50%以上.二代头孢中头孢呋辛的平均耐药率达60%以上,三代头孢中头孢曲松耐药率达50%以上.喹诺酮类中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平均耐药率已达45%以上.氨基糖苷类敏感率较高,特别是阿米卡星,耐药率<10%.碳青霉烯类平均耐药率极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平均耐药率较低,明显优于头孢曲松(P<0.00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明显优于哌拉西林(P<0.001).结论:上尿路结石合并急性感染者与普通感染者在细菌分布及耐药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合成青霉素类、二代头孢、部分三代头孢、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已不宜作为经验用药.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耐药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是目前临床较为理想的经验用药选择.

    作者:王澍;施永康;黄晓波;马凯;许清泉;熊六林;李建兴;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华法林与曲马多相互作用致严重出血的药学监护1例报道

    华法林是一种香豆素衍生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是心房颤动患者常用的抗凝药.华法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每年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7%-8%,是急诊中引起药物不良事件的常见原因[1-2].同时,很多药物可以与华法林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华法林的抗凝疗效,增加出血或栓塞的风险.心内科临床药师在促进华法林合理、安全用药中可以起到积极作

    作者:董淑杰;张婷;李彦;翟所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Nd:YAG激光辅助根管内消毒的灭菌效果评价

    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治疗过程中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微生物并进行完善的根管充填[1].由于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的复杂性,侵入牙本质小管、侧副根管和根管峡部的残余感染微生物难以用机械预备的方法彻底清除,需要依靠化学冲洗或者根管内封药来清理.临床上常用化学冲洗剂的生物效应大部分依赖于其在根管内停留的时间和大剂量的应用,小剂量、短时间的应用抗菌效果有限.激光具有被生物组织吸收后产生瞬间高强度光热、光化学作用,使组织瞬间汽化、熔融或凝固,达到有效、快速杀灭深层细菌的目的,因此,近年来应用激光进行根管内消毒灭菌越来越受到重视[2].在不同种类的激光治疗仪中,Nd:YAG激光具有良好的灭菌、祛除玷污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作用[3].

    作者:黎远皋;王霄;谢克贤;刘丹;王小林;肖秀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部分高校学生对市售食品、化妆品的纳米标识认知情况调查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其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超过400家)逐渐意识到纳米技术在食品与化妆品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开始在该领域大规模投资,从事纳米食品、化妆品的研究与开发活动[1-4].目前,部分研发产品已经投入市场并实现商业化,使普通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到纳米产品,致使纳米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4-6].由于纳米材料可表现出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食品、化妆品中使用的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备受瞩目[7-9].

    作者:王云;张傲然;范则杨;彭翔;陈鹿嘉;贾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尿动力学检查中伪像的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尿动力学检查中,数据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可靠诊断的首要条件,因此对异常信号的识别极其重要[1-2].异常信号可分为生理性信号与伪像两大类[3-4],伪像多为与设备因素有关的干扰信号,可严重影响尿动力检查结果,应该尽量排除[3,5-6],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患者的配合度、体位变动等因素,伪像无法完全避免[3-6].本研究对1 103例尿动力学检查中发生的伪像进行回顾性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包括:(1)伪像的曲线特征与辨识方法;(2)各类伪像的发生率以及对诊断的影响;(3)与伪像产生有关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宁;何峰;满立波;黄广林;王海东;王海;李贵忠;王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无肌病性皮肌炎伴多重肺损伤1例

    自身免疫疾病常导致肺部损伤,复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重叠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无肌病性皮肌炎)伴多重肺部损伤的患者,结合文献探讨其病例特点及诊治经验.患者起病为类风湿关节炎,病程中出现以空洞为表现的肺部类风湿结节,排除结核、真菌等感染及肿瘤后,行病理检查确诊.此后又出现以发热为表现的机化性肺炎,予常规量激素治疗;机化性肺炎进展时出现典型手部Gottron征及技工手,无肌酶及肌电图改变,考虑为无肌病性皮肌炎,予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机化性肺炎好转,但同时出现肺部感染,经暂停环磷酰胺、激素减量并联合抗感染治疗后感染好转.本例患者为重叠综合征,出现多种肺部损伤,如类风湿关节炎肺损害、免疫疾病合并的机化性肺炎、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真菌、细菌感染等,其诊疗经验可以加深对结缔组织病肺部损害的认识,并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刘爽;安媛;贾园;栗占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是遗传性淀粉样变常见的类型之一,其肾组织病理改变具有显著特征,表现为仅有肾小球受累,严重者可见正常肾小球结构消失,代之以大量的淀粉样物质沉积,肾血管以及肾小管间质无淀粉样物质沉积.本文报道了中国首例突变基因型为p.Glu526Val的遗传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患者,为中年男性,临床表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未见肾外受累的表现.

    作者:姚英;王素霞;章友康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