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本院呼吸科2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采集患者入院时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分析,根据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两组,淋巴细胞计数≥1.0×109/L为A组(n=110),<1.0×109/L为B组(n=130).对比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达出院标准时间.结果 A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B组,CD8+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8.2%,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达出院标准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 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可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有助于临床医生提前识别预后较差的患者,及早做出相应处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小菁;王文军;代丽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托拉塞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离子浓度以及血气变化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离子浓度、血气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离子浓度以及血气变化,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谷彩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递进式目标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将本院收治的8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递进式目标护理,两组均护理8周.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①两组护理后膀胱功能均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护理后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尿路感染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 递进式目标护理实施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俐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来本院治疗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衰的患者,共41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造影以及介入治疗的成功例数.结果 观察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100.00%.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由原先的Ⅲ级提升至Ⅱ级的共有33例(80.49%),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显效有14例,占总例数的34.15%,有效为20例,占总例数的48.78%,无效7例,占总例数的17.07%.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的冠心病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慧琳;董梦舒;刘鹃锋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LPFP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使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恢复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恢复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PFNA治疗,与DHS相比较,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伤害较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对于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州平;钟伟建;洪忠;钟天生;何生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早期修复颅脑外伤术后缺损的颅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晚期修复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早期修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KPS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GOS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皮瓣游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接受早期修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获得理想预后.
作者:高云龙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Graves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Graves病患者52例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时期收集52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常规组;收集常规组清晨空腹状态下的4 ml静脉血液标本,以及实验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清晨空腹状态下的4 ml静脉血液标本;以比较分析两组β-CTX(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N-MID BGP(N中端骨钙素)、PIN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SH(促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的β-CTX、N-MID BGP、PINP、TSH、FT3、FT4指标检测值相比常规组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β-CTX、N-MID BGP、PINP、TSH、FT3、FT4指标检测值相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raves病患者给予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情况,但是该类疾病患者的身体恢复较为缓慢,需进行长期的临床治疗.
作者:徐明付;郝继博;张继惠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不同麻醉处理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A组实施硬膜外麻醉,B组实施全身麻醉,C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3组手术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 A、B、C3组气腹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促使患者早期苏醒,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术后镇痛效果好,可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作者:公衍福;石淑娟;罗峰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两种不同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依据抽签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观察组实施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对两组麻醉效果、安全性和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阻滞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采用肌间沟臂丛顶点阻滞可取得与颈丛、臂丛两点联合阻滞相似的麻醉效果,但临床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奇;张春霞;余喻;曾淑琼;查文浩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4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膝正中单切口手术入路和前外侧、后内侧双切口手术入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切口手术入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作者:阮晓亮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比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抚州市妇幼保健院骨科2008年7月至2012年4月期间治疗的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69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行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Harris评分、ADL评分均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rris评分(83.04±5.22)分、ADL评分(77.67±11.31)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更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志军;高翔;尧剑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并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佐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炎性因子(IL-6、IL-10)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IL-6、IL-10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IL-6水平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10水平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国梁;孙文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肌斜颈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颈部包块及头面部偏斜患儿158例,均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如超声检查正常者,加查X线平片.结果 发现先天性肌斜颈149例,颈部囊性淋巴管瘤2例,颈部淋巴结炎5例,颈椎椎骨畸形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肌斜颈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樊建群;胡于凤;李婧;刘红;费军;阙新祥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慢性中耳炎常规临床基础治疗,且尚未明确在完善相关准备后均行耳显微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评定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各频率下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听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8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均经耳显微手术治疗后有80例患者达到干耳,干耳率为93.02%,而在术后随访的1年期间,仅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33%;且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均未出现相应并发症.结论 耳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慢性中耳炎患者听力状况,并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和安全性,值得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涂澄宇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CT和MRI诊断颅脑疾病结果的准确率与扫描时间,探讨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颅脑疾病患者64例,均于本院入院1周内行CT和MRI扫描,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扫描时间.结果 与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对照,CT检查符合颅脑疾病者准确诊断49例,准确率76.56%;MRI检查符合颅脑疾病者准确诊断58例,准确率90.63%,MRI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准确率(P<0.05).CT检查平均扫描时间(3.16±1.53)min;MRI检查平均扫描时间(30.36±4.21)min,CT扫描时间显著短于MRI扫描时间(P<0.05).结论 MRI针对颅脑疾病有较高的检出符合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病症诊断率,值得借鉴.但是,由于MRI检查速度较CT慢且禁忌证较多,因此,颅脑外伤检查应该首选CT.两种扫描方式相组合对诊断颅脑疾病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采用和推广.
作者:陈林娟;肖新兰;欧阳沛霖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60岁以上(包括60岁)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患者3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骨水泥组(18例)和内固定组(18例).骨水泥组在有限切开内固定基础上加灌骨水泥治疗,内固定组仅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治疗后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36例均获随访,骨水泥组与内固定组在Neer评分和临床疗效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螺钉内固定加骨水泥是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路鹏飞;张荣;张健;陈晓林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围术期护理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3例应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常规护理外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精心干预,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5%,低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9,P<0.05),护理前,对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改善好,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
作者:苏慧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氯硝安定联合舍曲林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方法 抽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50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给予两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增加氯硝安定联合舍曲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β2-MG、PTH、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β2-MG、PTH、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硝安定联合舍曲林用于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舒峤;黄亮桦;谭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患者即刻和延期种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延期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即刻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治疗效果;红色美学指数分值PES、白色美学指数分值WES;治疗前后患者咀嚼功能、生活质量;牙周组织红肿和修复体松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红色美学指数分值PES、白色美学指数分值WE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生活质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咀嚼功能、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牙周组织红肿和修复体松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患者即刻、延期种植的疗效相当,均可获得良好预后,但其中即刻种植具有更高的美观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芳;吕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益肾化瘀方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将2013年11月至2017年3月因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肾虚血瘀)于本院就诊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采用益肾化瘀方,1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改善情况,比较肿瘤坏死因子(TN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患者MoCA、EDS-R评分升高,TNF-a、Hs-CR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EDS-R评分更高,TNF-a、Hs-CRP则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化瘀方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及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钟建威;汤小青;文海中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动脉血流阻力结合钙化模式对诊断甲状腺结节临床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82例,术前均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别将甲状腺恶性结节及良性结节患者设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流阻力(RI)和钙化情况、两种方法单独以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82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确定为良性225例(良性组),确定为恶性57例(恶性组);恶性组RI≥0.70的概率、钙化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2种方法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P<0.05).结论 RI和钙化模式联合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定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作者:蓝菊松;徐素音;曹海秀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甲状腺科接收并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92例,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干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常规组护理有效率为58.69%;干预组护理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74%;干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满意度为69.57%,干预组满意度为97.82%,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程春凤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苦参汤坐浴联合青鹏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因慢性肛周湿疹于本院就诊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采用青鹏软膏外用治疗,观察组45例联合苦参汤坐浴,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瘙痒、丘疹、红斑、鳞屑等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13.34%,低于对照组的34.09%(P<0.05).结论 苦参汤坐浴联合青鹏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皮损,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樊瑛瑛;谢国星;祝愿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患牙4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选取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分次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1 d后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7 d后的疼痛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5.24%)明显大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口腔科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枝鸿;黄鹏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能谱CT门静脉成像的优化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肝硬化患者的CNR单能图像和QC图像,并行门静脉容积再现(VR)和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对两组重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相对于QC图像来说,佳CNR单能图像上门静脉主干和肝实质的CNR明显增高(t=-11.52,P<0.01),相较于QC重建图像来说,对佳CNR单能重建图像评价的一致性更为理想(t=-7.15,P<0.01).结论 能谱CT能够显著提升肝硬化门静脉和肝实质的CNR,提升门静脉与其分支图像的水平及质量.
作者:郭仲杰;王晋秋;李国江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所选对象为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0例,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选择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2.5±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6±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4例,发生率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比较,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可明显保持较高的MMSE评分,并且认知功能障碍少,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芳琴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从本院骨外科接收并治疗的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86例.常规组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患者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相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而言,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旭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川崎病患儿13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对患儿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川崎病患儿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被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方法进行探讨,对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开减压椎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为(114.83±5.62)min、(7.22±2.64)d、(3.24±1.5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94±7.13)min、(15.31±7.08)d、(10.16±2.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在诊断中,对CT、X线及MRI诊断方法合理选择,可提高诊断效率;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贺勇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肺保护性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肺损伤的预防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妇科腹腔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肺保护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PEF、FVC及FEV1)及临床效果,气腹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PEF、FVC及FEV1)指标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低于观察组(72.73%vs 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气腹、手术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促进患者康复时间,不影响其手术及气腹时间.
作者:郑辉勇;齐龙华;简文静;徐伟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氨氯地平联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对患者血脂与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采取氨氯地平联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
作者:陈建慧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去骨瓣开颅术,观察组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神经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恢复良好率和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广宇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激素替代疗法.观察两组患者雌激素水平、骨密度及不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雌二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促卵泡素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和髋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85%vs 32.59%)(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应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提高机体内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有效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且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玉珊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自体血液回输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所选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小时,所选患者的HB、PLT、PT、AP-PT及FIB等血液指标水平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选患者自体血采集和回输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发热,1例患者出现了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结论 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方式输血,不仅可以有效维持患者血液的有效循环,同时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卢云;彭伟;沈海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微创内镜联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取石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术中情况及术后第1天、3天胆汁、血清炎性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住院、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3天,观察组胆汁、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镜联合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效果确切,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炎症反应并不明显,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安全可靠.
作者:苏振江;邰凌健;黄达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以及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29.17%、25.00%、21.67%、20.00%;而病理组织检查的分别是30.00%、26.67%、22.50%、20.83%.胃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纳胃镜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魏颖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冷刀锥切术及锥切长度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且有生育要求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将观察组患者按锥切长度不同亚分组(锥切长度<10 mm、10~15 mm、15~25 mm或>25 mm);收集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有生育要求的健康妇女100例为对照组.随访并比较各组人员妊娠率,足月产率及早产率等指标,探讨冷刀锥切术及锥切长度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术后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6月内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组异位妊娠、早产及足月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锥切长度<10 mm、10~15 mm、15~25 mm及>25 mm各亚分组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但足月产率随着锥切长度显著递减(P=0.001),早产率随着锥切长度显著递增(P=0.004).结论 冷刀锥切术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妊娠、早产及足月产的发生无明显影响.锥切长度与患者妊娠结局有一定相关性,锥切长度增加可能会降低足月产率并增加早产风险.
作者:王琦;巢金珍;伍琼芳;涂开家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比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胶囊,观察组则给予米非司酮片.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性激素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P及E2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LH水平治疗后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两侧子宫动脉大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两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 与孕三烯酮相比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更佳,可能与米非司酮在调节性激素、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更强有关.
作者:任芳青;盖瑛;刘笃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98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异常现象发生率;切口长度、排气恢复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手术操作时间、2年复发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异常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排气恢复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手术操作时间、2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均有良好效果,远期复发率低,淋巴结清扫彻底,但腹腔镜手术胜在创伤更轻,并发症更少,术后康复更快.
作者:廖圆兵;张建平;黄家良;李芬芬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并及时掌握地区居民食用碘盐普及和缺碘情况,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兴义市2010至2014年居民食用碘盐按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乡镇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食用碘盐合格数、合格碘盐食用率与其他年份有统计学意义(x2=5648.00,P<0.05;x2=1980.00,P<0.05);2010年碘盐覆盖率与其他年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0,P>0.05);抽样方位与食用碘盐不合格份数和非碘份数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0,P>0.05;x2=5.00,P>0.05).结论 兴义市在2010年食用碘盐存在非碘盐冲销市场的可能,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查处后,2011年以来食用碘盐市场明显得到改善,使绝大多数食用碘盐质量指标控制在标准水平,但在监测中仍有不合格(非碘、碘不足、碘超标)食用碘盐存在,也许是极少数居民未妥善保存造成碘丢失或可能在食用碘盐添加碘过程中加碘不均匀所致,当地政府应对居民进行碘盐科学知识开展广泛宣传、增加监测投入和加强市场监管.
作者:杨家丽;贺尔让;徐倩;田荆敏;宋绍祥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临床采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患者血脂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本院急诊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死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临床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46例(加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评估不同治疗方式患者脑梗死治疗效果,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差异,比较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梗死治疗效果好,治疗后TC、LDL-C水平低,神经功能评分低(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时使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治疗效果理想,患者血脂水平明显降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李寒姝;裴梓峰;潘薇;李润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短重建钉治疗难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64例难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短重建钉髓内钉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1年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vs 15.63%)(P<0.05).结论 PFNA与短重建钉治疗难复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似,但PFNA治疗可显著改善手术指标,降低患者晚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海建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测治疗,研究组予以持续有创颅内压检测.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监测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GOS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甘露醇应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情况,不仅能有效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降低甘露醇应用剂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圣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给予超声消融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和氧化损伤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窦状细胞(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术前,研究组术后1、3、6个月LH和FSH上升、AFC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1、3、6个月LH、FSH明显上升、AFC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术后1、3、6个月LH和FSH明显低于对照组、AF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八廓环磷酰胺(TAC)、肌红蛋白(MYo)、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TAC明显下降、MYo和IMA明显上升(P<0.05),但研究组改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少,安全性高,可有效减轻对患者卵巢功能及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飞华;胡小荣;周士源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在治疗内脏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癌痛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盐酸羟考酮治疗,分析组给予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治疗,总结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分析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第3、7、14天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癌性内脏神经痛患者中,以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获得理想疗效,有助于减少药物的用量,缓解患者疼痛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迪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拔罐、刮痧、放血疗法干预脑卒中高危因素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干预的120例有脑卒中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干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n=60)和常规干预联合拔罐、刮痧、放血疗法干预组(联合干预组,n=6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病、致残、致死情况、干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干预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3.3%(2/60)、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10.0%(6/60)、6.7%(4/60)(P<0.05),干预满意度96.7%(58/60)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71.7%(43/60)(P<0.05).结论 拔罐、刮痧、放血疗法干预脑卒中高危因素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提升患者的干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甘灵玲;王海松;李杰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实施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联用选择性血栓抽吸术,于治疗后行心肌酶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sum SRT、TIMI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性血栓抽吸可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小华;占亚平;王平;何伟喜;刘志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延续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行个性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率84.78%、治疗依从性80.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59.52%(P<0.05).结论 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朱敏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斜型内踝骨折经微型锁定钢板和无头空心螺钉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按照双盲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斜型内踝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分别采用无头空心螺钉治疗及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踝及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踝及后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无头空心螺钉治疗斜型内踝骨折,微型锁定钢板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踝及后足功能.
作者:周涛龙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峡部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63例(共82个结节)甲状腺峡部PTMC与108例(共180个结节)甲状腺侧叶PTMC的超声二维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根据结节的位置分为4组:p1组(甲状腺内仅有位于峡部的结节)、p2组(甲状腺内既有位于峡部的结节,同时也有位于侧叶的结节)、P1组(甲状腺内仅有位于侧叶的结节)、P2组(p2组位于侧叶的结节),比较4组的超声二维声像图差异.结果 甲状腺峡部与侧叶PTMC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结节的边缘、内部回声、微钙化有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方向、被膜的侵犯程度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较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峡部PTMC更容易侵犯甲状腺被膜从而导致较高概率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而诊断侧叶PTMC特异性较高的纵横比>1并不适宜作为峡部PTMC的主要诊断标准.
作者:王雄;黄晓民;李裕生;魏秀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比全髋关节置换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60例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类型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及全膝关节置换组,各80例,对其术后急性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各时段静息VAS评分和行走VAS评分、CRP、IL-6与全膝关节置换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提示临床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承受的痛感.
作者:王立斌;崔长泷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在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1126例,其中冠心病合并CKD的患者88例.详细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肾小球滤过率(eGFR)、随机尿微量白蛋白(mAL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等资料.根据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情况分为A组小于20 mg/L,B组20~200 mg/L,比较两组尿素、肌酐、eGFR、LVEF、LDL-C、ACEI/ARB服药情况.结果 A组小于20 mg/L,B组20 mg/L~200 mg/L,比较尿素、肌酐、eGFR、LVEF、LDL-C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尿mALb水平为冠心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随机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预示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大.加强对冠心病患者尤其合并CKD的患者进行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早期检测,为冠心病的治疗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娟;李勇国;王艳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本院确诊的40例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ETDQ-7)评分.结果 ①治疗6个月统计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前ETD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3个月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可见,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应用于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确有较好效果,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疗效收益表现更加可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升峰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PCI术对冠脉病变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本院于2012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60例患者平均分为冠脉单支血管病变、双支血管病变、三支血管病变.另外选取临床诊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未行PCI治疗患者.各组手术前后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各自算出QTd及QTcd.结果 两组PCI术前QTd、QTcd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CI术前QTd、QTcd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支病变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双支病变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PCI术后显著改善患者QTd及QTcd.
作者:刘海龙;曹俊达;许圆圆;王琦;曹原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精神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88例,开展本次研究.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入路法.结果 术后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内分泌症状、视乳头水肿的例数分别为11例、0例、9例、0例,少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情绪、认知、躯体、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1.9±5.1)分、(83.3±8.1)分、(89.9±7.7)分、(87.9±7.1)分,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颅脑肿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作者:彭涌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性抽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实施基础治疗,随机性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用药安全性等.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咳嗽、啰音、喘息以及哮鸣音等消失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更快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保证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通脉养心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肌核素显影SSS评分与血浆标志miRNA-126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通脉养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肌核素显影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标志miRNA-12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脉养心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核素显影SSS评分与血浆标志miRNA-126.
作者:李云鹏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老年阴道炎症患者假丝酵母菌和滴虫的感染情况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284例老年阴道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假丝酵母菌和滴虫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重点比较老年患者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季节时两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结果 60~69岁、70~79岁以及≥80岁人群感染非细菌病原体几率分别为42.27%、30.16%、10.42%,不同年龄段人群无论是在假丝酵母菌还是阴道毛滴虫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单位职工以及个体商户感染非细菌病原体几率分别为46.67%、29.41%、15.22%,不同职业人群在假丝酵母菌还是阴道毛滴虫感染方面亦出现较大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秋冬季节感染非细菌病原体几率分别为32.08%、46.15%、22.5%、8.11%,不同季节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感染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有一定的假丝酵母菌与滴虫感染情况,年龄低者高于年长者,农民高于单位职工,夏季发病率高,临床应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作者:刘洁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矮小症儿童血清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入本院进行治疗的青春发育前矮小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就诊体检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用精氨酸激发试验以及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对患儿机体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进行检查,并根据患儿生长激素水平将患儿分为特发性矮小、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以及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3组,用CLIA对患儿机体内IGF-1、IGFBP-3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完全性、部分性以及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组患儿机体内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组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部分性以及特发性生长激素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IGFBP-3检测的诊断特异度、敏感性、准确度较高.结论 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患儿进行血清IGF-1、IGFBP-3检测时有利于提高诊断性,但是对于特发性矮小、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患儿,需要结合生长激素水平进行诊断.
作者:周利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本文旨在讨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对呼吸作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8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械予以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及呼吸动力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减缓、呼吸困难改善以及心率减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呼吸动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AECOPD患者经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设备治疗之后,效果明显,对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强化呼吸肌功能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但与血流动力学无直接关系.BiPAP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转好,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杨俊杰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应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的临床效果价值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妇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200例疑似CIN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进行诊断,然后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对比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观察其结果.结果 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管搔刮术联合诊断的结果提示,CIN为88.00%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9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管搔刮术联合检查结果提示,CINⅠ、CINⅡ、CINⅢ、浸润性癌所占比例依次为56.81%、28.41%、11.36%、3.41%,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57.06%、32.61%、8.15%、2.1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IN患者应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进行诊断的准确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乔蕾;肖诚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方法 本次临床实践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产科分娩10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剖宫产和阴道试产适应证选择相应的分娩方式和时机,对比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妇的分娩结果.结果 阴道分娩组观察对象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产妇针对其适应证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有助于产妇和新生儿预后的改善,保证母婴的安全性.
作者:罗红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给予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临界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经FFR和CAG检查,并于同期经CAG检查的临界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40例自愿参与者作为对照组,均行介入治疗,对其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FFR和CAG可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病变的缺血程度进行准确鉴别,从而有效指导介入治疗,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亮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300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正畸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后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3.33%、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6.67%、1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磨牙移位方面,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方面,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正畸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郑奎海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应用于粘连性小肠梗阻胃肠减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56例例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8例,对照组使用鼻胃管加以治疗,实验组使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加以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整体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日平均减压引流量则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连性小肠梗阻胃肠减压中选择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对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和大力普及.
作者:朱黎明;高玉宝;纪燕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重症胸外伤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每组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8.95±3.42)d、止痛药用量(1.52±0.17)次/周、治疗成功率(96.00%)、治疗后1天VAS评分(2.14±0.43)分、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1.85±0.44)分、治疗后7天的VAS评分(0.32±0.41)分、不良事件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实施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朱凯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中药炮制方法对患者临床用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C、D 4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A组采用挥发油类药物,B组采用苷类药物,C组给予生物碱类药物,D组给予鞣质类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未经炮制的中药治疗.分析对比5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45%,B组为100.00%,C组为95.45%,D组为95.45%,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55%,B组为0.00%,C组为4.55%,D组为4.55%,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炮制方法对患者临床用药疗效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药材经过炮制后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的毒性,消除其副作用,增强中药在临床上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中应加以关注和重视.
作者:于春子;赵天池;彭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肛门收缩操对痔疮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 设计一种肛门收缩操的操作步骤,制定出相应的锻炼要求,选取痔疮患者70例进行练习观察.结果 经过6个月的锻炼随访发现,痔疮患者的大部分症状和体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痔疮患者坚持练习肛门收缩操是有益的,该方法应该得到提倡.
作者:刘持旺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45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分为实验组(n=23)与对照组(n=22).对照组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实验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用时、瘢痕大小及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患侧肿痛、皮肤瘙痒及皮肤色素沉着)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用时较短、瘢痕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1/23)较对照组31.82%(7/2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手术用时较短、瘢痕较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安平;黄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腹腔镜技术治疗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50例患者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12小时VAS评分(1.11±0.32)分、术后24小时VAS评分(0.43±0.14)分、手术时间(72.15±3.45)min、切口长度(2.33±0.28)cm、肛门排气时间(22.65±2.45)d、胃肠道恢复时间(1.18±0.23)h、并发症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林奎生;方勇木;蔡高茗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窒息所致多脏器损伤患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新生儿窒息患儿共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60例,对比组患行呼吸道清理和纠正酸中毒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在正常值等治疗,研究组患在对比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方式加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4%)明显比对比组(70.0%)患儿高,患儿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都出现下降趋势,研究组患儿的下降程度明显比对比组患儿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使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窒息所致的多种重要脏器的损害情况治疗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其损害的程度,并且加以有效预防.
作者:申艳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心功能以及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疗效95.12%高于对照组77.52%;治疗后研究组LVEF(48.79±4.81)、LVESV(108.28±1169)、LVESD(40.08±6.21)、LVEDV(97.49±5.27)更优于对照组的(43.19±5.07)、(115.17±15.06)、(45.82±5.36)、(165.60±15.51);研究组治疗后24 h尿量(2457.33±68.55)ml、6 min步行距离(114.68±6.90)m、呼吸频率(18.64±1.55)次/min、心率(74.55±2.64)次/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459.29±11.57)ml、(85.44±5.31)m、(24.32±1.06)次/min、(84.63±3.45)次/min,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常规心力衰竭治疗为基础,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尿量,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毕玲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研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患者用药依从性、跌倒及坠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神经内科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时间分两组,对照组(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40例接受临床常规管理方式,研究组(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40例患者接受品管圈管理模式,针对其坠床、跌倒事件以及用药依从性降低原因制定干预措施,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跌倒率、坠床率,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95%高于对照组70%,跌倒率2.5%、坠床率0%均低于对照组7.5%、5%(P<0.05).结论 将品管圈管理模式应用到神经内科患者中,可明显降低患者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并确保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而达到提升治疗疗效的目的.
作者:杨英;郭晓莲;占美琼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经肛辅助腹腔镜下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术中护理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45例直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经肛辅助腹腔镜下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术中护理问题及解决对策.结果 45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46.01±41.75)min,平均出血量(113.42±75.31)ml;术中未出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发生1例吻合口漏和3例吻合口狭窄.结论 经肛辅助腹腔镜下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术中可能出现一些护理问题,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确定解决对策和对应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围术期安全.
作者:战戈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82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分对照组、试验组,每组样本容量41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术后指标,并对其出现腹胀症状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结核患者术后采纳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李田田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作探讨.方法 选入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回的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入院单双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40例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40例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时间(0.68±0.02)min、(1.45±0.17)min、(1.24±0.75)min、(3.48±0.46)min短于对照组(2.35±0.16)min、(2.83±0.14)min、(3.30±0.81)min、(4.93±0.65)min(P<0.05);观察组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成功率37.5%高于对照组15.0%(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2.5%(P<0.05).结论 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效果更佳.
作者:张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便秘患者采用便秘辩证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抚顺市某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COPD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便秘辩证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呼吸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便秘症状评分、SGRQ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等各项肺呼吸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及SGR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便秘辩证干预性护理可以显著减轻COPD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改善肺呼吸功能.
作者:全一楠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并将根据患者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组,即研究组(n=50,风险意识管理)与对照组(n=50,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意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化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非手术治愈的安全、有效、方便也广为患者与临床医师接受.其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治疗、整脊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等.现就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研究进展做综述如下.
作者:赵一宇;辛振刚;周元成;莫凌丽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罗艳主任为辽宁省名中医,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教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深厚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功底,长期以来研习经方,擅用经方治疗各类疾患,尤其对妇科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笔者跟师学习期间受益匪浅,观察到罗主任对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着较好的疗效,临证用药也颇具特点,发挥了中医诊疗的独特优势.
作者:黄晓;刘东阳;罗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本病上具有安全、简便、副作用小等特点,相较于传统西医治疗,显示有独到优势及疗效.本文复习近10年中医适宜技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综述近年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家伟 刊期: 2018年第36期
胃癌在临床中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早期胃癌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于进展期胃癌,其预后较差,5年总生存率仍低于30%,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侵袭和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胃癌的侵袭和转移是涉及肿瘤细胞迁徙、粘附,细胞外基质降解,肿瘤血管形成等诸多病理改变的复杂过程.迄今为止,胃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不能满足临床对胃癌进行有效预防及治疗的需要.因此,探索研究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预测肿瘤复发转移和评估预后,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均有着重大意义.为此,本文主要对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作如下论述.
作者:李炜伟;唐岱;王振冉 刊期: 201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