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鹏飞;张荣;张健;陈晓林
目的 观察老年阴道炎症患者假丝酵母菌和滴虫的感染情况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284例老年阴道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假丝酵母菌和滴虫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重点比较老年患者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季节时两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结果 60~69岁、70~79岁以及≥80岁人群感染非细菌病原体几率分别为42.27%、30.16%、10.42%,不同年龄段人群无论是在假丝酵母菌还是阴道毛滴虫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单位职工以及个体商户感染非细菌病原体几率分别为46.67%、29.41%、15.22%,不同职业人群在假丝酵母菌还是阴道毛滴虫感染方面亦出现较大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秋冬季节感染非细菌病原体几率分别为32.08%、46.15%、22.5%、8.11%,不同季节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感染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有一定的假丝酵母菌与滴虫感染情况,年龄低者高于年长者,农民高于单位职工,夏季发病率高,临床应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作者:刘洁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实施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联用选择性血栓抽吸术,于治疗后行心肌酶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sum SRT、TIMI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性血栓抽吸可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小华;占亚平;王平;何伟喜;刘志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不同麻醉处理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A组实施硬膜外麻醉,B组实施全身麻醉,C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3组手术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 A、B、C3组气腹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促使患者早期苏醒,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术后镇痛效果好,可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作者:公衍福;石淑娟;罗峰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测治疗,研究组予以持续有创颅内压检测.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监测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GOS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甘露醇应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情况,不仅能有效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降低甘露醇应用剂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圣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去骨瓣开颅术,观察组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神经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恢复良好率和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广宇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微创内镜联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取石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术中情况及术后第1天、3天胆汁、血清炎性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住院、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3天,观察组胆汁、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镜联合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效果确切,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炎症反应并不明显,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安全可靠.
作者:苏振江;邰凌健;黄达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所选对象为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0例,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选择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2.5±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6±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4例,发生率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比较,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可明显保持较高的MMSE评分,并且认知功能障碍少,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芳琴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给予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临界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经FFR和CAG检查,并于同期经CAG检查的临界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40例自愿参与者作为对照组,均行介入治疗,对其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FFR和CAG可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病变的缺血程度进行准确鉴别,从而有效指导介入治疗,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亮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围术期护理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3例应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常规护理外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精心干预,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5%,低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9,P<0.05),护理前,对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改善好,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
作者:苏慧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作探讨.方法 选入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回的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入院单双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40例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40例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时间(0.68±0.02)min、(1.45±0.17)min、(1.24±0.75)min、(3.48±0.46)min短于对照组(2.35±0.16)min、(2.83±0.14)min、(3.30±0.81)min、(4.93±0.65)min(P<0.05);观察组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成功率37.5%高于对照组15.0%(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2.5%(P<0.05).结论 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效果更佳.
作者:张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对比全髋关节置换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60例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类型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及全膝关节置换组,各80例,对其术后急性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各时段静息VAS评分和行走VAS评分、CRP、IL-6与全膝关节置换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提示临床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承受的痛感.
作者:王立斌;崔长泷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并将根据患者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组,即研究组(n=50,风险意识管理)与对照组(n=50,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意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化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矮小症儿童血清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入本院进行治疗的青春发育前矮小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就诊体检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用精氨酸激发试验以及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对患儿机体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进行检查,并根据患儿生长激素水平将患儿分为特发性矮小、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以及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3组,用CLIA对患儿机体内IGF-1、IGFBP-3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完全性、部分性以及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组患儿机体内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组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部分性以及特发性生长激素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IGFBP-3检测的诊断特异度、敏感性、准确度较高.结论 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患儿进行血清IGF-1、IGFBP-3检测时有利于提高诊断性,但是对于特发性矮小、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患儿,需要结合生长激素水平进行诊断.
作者:周利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两种不同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依据抽签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颈丛、臂丛两点法联合阻滞,观察组实施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对两组麻醉效果、安全性和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阻滞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采用肌间沟臂丛顶点阻滞可取得与颈丛、臂丛两点联合阻滞相似的麻醉效果,但临床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奇;张春霞;余喻;曾淑琼;查文浩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应用于粘连性小肠梗阻胃肠减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56例例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8例,对照组使用鼻胃管加以治疗,实验组使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加以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整体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日平均减压引流量则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连性小肠梗阻胃肠减压中选择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对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和大力普及.
作者:朱黎明;高玉宝;纪燕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动脉血流阻力结合钙化模式对诊断甲状腺结节临床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82例,术前均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别将甲状腺恶性结节及良性结节患者设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流阻力(RI)和钙化情况、两种方法单独以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82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确定为良性225例(良性组),确定为恶性57例(恶性组);恶性组RI≥0.70的概率、钙化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2种方法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P<0.05).结论 RI和钙化模式联合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定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作者:蓝菊松;徐素音;曹海秀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益肾化瘀方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将2013年11月至2017年3月因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肾虚血瘀)于本院就诊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采用益肾化瘀方,1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改善情况,比较肿瘤坏死因子(TN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患者MoCA、EDS-R评分升高,TNF-a、Hs-CR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EDS-R评分更高,TNF-a、Hs-CRP则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化瘀方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及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钟建威;汤小青;文海中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并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佐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炎性因子(IL-6、IL-10)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IL-6、IL-10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IL-6水平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10水平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国梁;孙文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60岁以上(包括60岁)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患者3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骨水泥组(18例)和内固定组(18例).骨水泥组在有限切开内固定基础上加灌骨水泥治疗,内固定组仅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治疗后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36例均获随访,骨水泥组与内固定组在Neer评分和临床疗效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螺钉内固定加骨水泥是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路鹏飞;张荣;张健;陈晓林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激素替代疗法.观察两组患者雌激素水平、骨密度及不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雌二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促卵泡素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和髋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85%vs 32.59%)(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应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提高机体内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有效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且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周玉珊 刊期: 201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