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羟二苯醚为白色结晶粉末,以丙二醇溶解,再用水稀释制成消毒液.采用载体定量试验法,观察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用含氯羟二苯醚200 mg/L的溶液(pH 6.5)对不锈钢片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杀灭率均≥99.95%.杀菌效果因有机物增多、作用温度降低而下降,在消毒液pH值为3.0~7.0时无明显变化,pH值为9.0时明显下降.该剂于54℃下存放14 d,杀菌作用无明显变化.
作者:王国庆;刘衡川;张朝武;王波;王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复方消毒清洁剂为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6%)、伯辛醇、聚氧乙烯醚等的溶液,主要用于消毒地板.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效果,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以其1:300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 min,以其1:160稀释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杀灭率均≥99.95%.以其1:200稀释液擦拭地板作用5 min,对地板表面自然菌灭除率>90%.杀菌效果随菌悬液中小牛血清浓度增加而下降.该剂于54~57℃贮放14 d,杀菌作用无明显变化.
作者:陈文胜;林锦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蜂胶复方消毒剂为将天然蜂胶提纯后溶于75%乙醇溶液而成,原液含10%蜂胶.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与动物试验,分别观察了其杀菌效果与毒性.结果,其原液按1:6加水稀释液对布片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5 min,杀灭率均为100%;按1:2加水稀释液对布片上白色念珠菌作用20 min,杀灭率为99.96%~99.98%.杀菌效果因有机物存在或该剂存放于54℃下14 d而有所下降.其原液对小鼠口服LD50>5000 mg/kg,对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为0,属实际无毒、无刺激物质.
作者:张天宝;黄晓波;岳木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采用3H渗入检测法、免疫电镜、ELISA法、雏鸭感染试验等技术,观察短波紫外线(UVC)与交联淀粉碘(CSI)联用对血浆中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灭活效果.结果,在7 170 J/m2UVC照射后,再经CSI100 mg/ml作用90 min,血浆中DHBVDNA-P活性下降99.76%,DHBV颗粒破坏,而DHBsAg为阳性,雏鸭感染比率为2/13.若CSI作用时间延长至120 min,血浆中DHBsAg滴度进一步下降但仍呈阳性,雏鸭感染比率却为0/10.
作者:张凌;熊鸿燕;孙华明;李莉;丁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含银复方消毒剂为含硝酸银、过氧化物的白色透明液体,含银离子512 mg/L,pH值为2.29.以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检测其杀灭微生物效果与稳定性.结果,用其加5倍水的稀释液(pH 2.77)对布片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7 min,杀灭率均为100%.其原液存放54℃下14 d,杀菌效果无明显变化;但有机物存在使杀菌作用减弱.
作者:邹淑华;常涛;张利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采用悬液杀菌试验,比较络合碘(碘伏类)和碘酊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有效碘含量同为500 mg/L或5000 mg/L,作用相同时间,两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基本一致;以5000 mg/L有效碘的络合碘或碘酊溶液作用240 min,均不能将HBsAg抗原性破坏.
作者:蓝才燕;陈式一;李队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向0.2%苯扎溴铵溶液中加碳酸钠(调节pH)与0.5%亚硝酸钠(防锈剂),溶液pH值为9.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观察其与热力协同的杀菌效果.结果,该复方加热至75℃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50 min,或加热至95℃作用20 min,杀灭率均达100%.该溶液对锌铁有腐蚀作用,对不锈钢、碳钢、铝与缝合线均无明显腐蚀作用.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药加氯己定复方消毒液为中药黄柏、蛇床子水煎提取液中加0.2 g/L氯己定而成.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观察其杀菌效果.结果,在18~22℃下,用其原液作用10 min,或以其对倍稀释液作用3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杀灭率≥99.98%,以其原液作用15 min的杀灭率达100%.
作者:冼桂江;梁炳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采用与试验菌片对比检测法,对2种国产环氧乙烷化学指示卡指示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在温度为54±2℃,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以环氧乙烷600±30 mg/L进行灭菌处理后,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被杀灭,检测注射器达到无菌,2种指示卡均由原红色变为标准蓝色;因作用时间不够(7.5 min)不能将细菌芽胞杀灭,或以无环氧乙烷的相同温、湿度作用时,则均保持原红色.因此,其指示结果可靠.
作者:顾健;丁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以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观察二氧化氯溶液加柠檬酸钠与否对须发癣菌与红色毛癣菌的杀灭效果.结果,以含二氧化氯125 mg/L、加与不加10%柠檬酸钠的溶液分别对悬液中2种真菌作用5 min与10 min,杀灭率均达100%.
作者:卢次勇;邓雪清;赵敏;周笑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以4种消毒剂进行对硝酸纤维素膜上HBsAg消毒的研究.结果,对该膜上HBsAg的破坏效果,与悬液中HBsAg者一致.0.5%过氧乙酸、0.5%碘伏或2.0%碱性戊二醛作用60 min,均可将效价≤1:4000的HBsAg破坏,0.1%苯扎溴铵则不能.以硝酸纤维素膜作HBsAg载体,用免疫酶斑点法检测,结果直观,方法简便、易行,因HBsAg吸附牢固,可用冲洗法去除残留消毒剂.
作者:王雅贤;陈清;王红;俞守义;何海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观察紫外线与戊二醛协同杀菌效果.结果,以辐照度值为95 μW/cm2的紫外线与1.0%酸性戊二醛协同,对玻璃片与滤纸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0.5 min,对两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 min,杀灭率均≥99.9%;两因子单独作用则均达不到.
作者:伍碧雯;陈思东;宾羽琳;周紫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天津西瓜地,第一年种植西瓜生长良好,第二年多在结瓜后瓜藤开始萎缩,西瓜尚未成熟瓜藤就已干枯,造成严重减产.经检测,是第一年种瓜后土壤中开始有半知亚门镰孢菌所致.1999年,我们在天津市武清县南菜村用绿天赋牌久久万菌清(主要杀菌成分为2%二氧化氯,使用时按10:1加柠檬酸活化,制得溶液pH值为2~3)稀释液(含二氧化氯100 mg/L)浸种30 min,播种前灌注瓜地下籽穴(500 ml/穴).对照组用水代替二氧化氯溶液.
作者:沈破;李景芹;丁津华;邱立军;揣洪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将氯化磷酸三钠(有效氯含量为3.44%)溶于无菌蒸馏水中制成消毒液.用其对悬液中或染于脱脂布片(10 mm×10 mm)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作用后(阳性对照以无菌蒸馏水代替消毒液),经中和剂(含0.2%卵磷脂、2.0%吐温80和0.3%硫代硫酸钠的溶液)中和残余消毒剂.随后作活菌计数,计算杀灭率.
作者:宁培勇;赵维忠;侯常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于1998年、1999年的3~5月,对福州地区2所医院口腔门诊物品与人员手进行了HBsAg与HBV-DNA检测.检测时,以浸有磷酸盐缓冲液的无菌棉拭,对物品表面与人员手往返涂抹采样.随后,将棉拭头剪入2 ml磷酸盐缓冲液中.在旋涡混匀器中充分震荡后,离心(4000 r/min)5 min.取离心液,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原性.以样液OD值(S)与阴性对照OD值(N)的比值(S/N)>2.1,为HBsAg阳性.以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提供的非放射性分子杂交法检测HBV-DNA,当测定孔位呈现蓝紫色斑点时为HBV-DNA阳性.
作者:吴建明;朱衣;陈宇静;林舒;唐根霖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4月与1999年4月,对乌鲁木齐市25所医院(24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口腔医院)医疗用品HBsAg污染进行了调查.检测时,对一般器械用无菌棉拭醮采样液(0.03 mol/L磷酸盐缓冲液,经消毒剂消毒者含相应中和剂)在表面来回涂抹10次采样,牙钻则直接放入采样液中振摇10次采样.其中,口腔器械、止血钳采3把为1份样本,剪刀、牙钻采2把为1份样本,采5根针灸针为1份样本.取采样后液体,用EIA酶免疫法(试剂灵敏度为1 ng/ml)检测HBsAg抗原性.
作者:杨玉兰;张秀珍;芮宝玲;姚振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将150名医务人员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人.均经肥皂搓洗手30 s,流水冲洗1 min崐.然后,第1组浸泡于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中,第2组浸泡在含0.5%氯己定(洗必泰)的75%乙醇溶液中,第3组为0.2%过氧乙酸溶液,均浸泡1 min.于消毒前后,分别用浸有采样液(含相应中和剂)的棉拭采样.采样时,五指并拢,用棉拭在双手指曲面分别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5次,将棉拭头剪入盛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中.振荡1 min洗脱棉拭上菌.取1 ml洗脱液或其稀释液作活菌计数,以细菌总数≤10 cfu/cm2为合格.
作者:洪锡田;白献红;李惠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9年,对个旧市市属医院、社会办医院、厂矿卫生所、乡镇卫生院等89所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检测时,对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法采样,以细菌总数≤200 cfu/m3(Ⅱ类场所)或≤500 cfu/m3(Ⅲ类场所)为合格;对物体表面用棉拭涂抹法采样,检测细菌总数≤5 cfu/cm2(Ⅱ类场所)或≤10 cfu/cm2(Ⅲ类场所)为合格;紫外线灯辐照度值≥70 μW/cm2,压力蒸汽灭菌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杀灭为合格.
作者:许维克;李永康;张象瑜;朱乃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9年上半年,对南召县131所医疗单位(县级及企业医院13所,乡级卫生院15所,村卫生所62所,个体诊所41所)进行了消毒质量检测.对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5 min采样,以细菌总数≤10 cfu/m3为合格.对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用无菌湿棉拭涂抹采样,以细菌总数≤10 cfu/cm2为合格.用比重计测应用中乙醇浓度达70%~75%(v/v)为合格.检查一次使用性医疗用品,有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有效期,提供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有检验合格证,包装严密等为合格.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用生物指示剂检测.用紫外线照度计测定紫外线辐照度值,在电压220 V、温度20~4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距灯管1 m处,新灯管者≥100 μW/cm2,旧灯管者≥70 μW/cm2为合格.
作者:赵起亭;刘丽萍;张新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对韶关市27所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进行了检测.采样时,五指并拢,用浸有采样液的棉拭在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两次,采样面积约25 cm2.将采样后棉拭头剪入10 ml采样液内.两手分别用2支棉拭采样,一采样液为生理盐水,用于检测细菌总数、沙门菌;另一采样液为含1%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原性.检测结果,以细菌总数≤5 cfu/cm2(Ⅰ、Ⅱ类场所人员)或≤10 cfu/cm2(Ⅲ类场所者)或≤15 cfu/cm2(Ⅳ类场所者)为合格.沙门菌不得检出.以样本OD值(S)与阴性对照OD值(N)比值(S/N)<2.1,为HBsAg阴性.
作者:邓俊兴;黄锐敏;陈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9年3~10月,对淮北地区51所医疗单位(5所市级医院,19所区县与厂矿医院,27所个体诊所)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调查.以检测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5 cfu/cm2(Ⅱ类场所)或≤10 cfu/cm2(Ⅲ类场所),且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灭菌医疗用品无菌为合格;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100 cfu/ml,且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作者:张勇;董建元;闵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姸晕尬胁懔鞣较虿煌所医院的无菌净化病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与平板沉降法,进行了空气尘埃粒子数与细菌总数检测.一医院采用层流侧进风式,其有100级净化病房4间,治疗室及其它辅助用房的净化等级为10 000级,辅助净化区采用病房使用后流出的余风,整个净化区的进风口在病房,出风口在辅助区.另一医院采用层流垂直进风式,其有100级净化病房3间,治疗室及其它辅助用房的净化等级亦为10 000级,辅助净化区采用乱流顶进风式和病房流出的余风,病房和辅助净化区均有进风口,出风口在辅助区和走廊.
作者:张轩;沈元;陈章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9年6~8月,对鸡西市鸡冠区29家酒店的餐(饮)具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检测时,用冲洗法、贴滤纸法与棉拭涂抹法分别采样并制成采样液.取冲洗液,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检测烷基苯磺酸钠(洗涤剂)残留量.取滤纸采样液,用发酵法检测大肠菌群.取棉拭采样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抗原性.
作者:吴波;杜西浩;董瑞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6年与1997年,对建邺区61家理发店用具进行了大肠菌群污染检测.检测时,以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大肠菌群检测试纸贴于用具表面采样.试纸面积25 cm2崐,每件用具贴2张试纸,至30 s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置37℃培养16~18 h,观察结果.以纸片保持原紫蓝色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
作者:韩彬彬;周跃芳;杨效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本医院各科室30部工作人员公用电话机细菌污染进行了检测.随后,12部用有效氯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消毒,11部用75%乙醇溶液消毒,7部以清水代替消毒液作对照.均擦拭2遍后作用5 min.检测时,用蘸有采样液(清水组为无菌生理盐水,乙醇与含氯消毒剂组分别为营养肉汤和0.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无菌棉拭分别在电话机手柄、话筒及拨号键涂抹10次采样.将棉拭头剪入装有采样液的试管中,洗脱棉拭上细菌.取洗脱液进行活菌计数,对污染菌作分离鉴定.
作者:王月云;龚仁珍;张芳兰;李自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之一.现将我国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卫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820年漂白粉问世后,人们将其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控制创伤感染.此后,相继发现了化学消毒剂环氧乙烷、戊二醛等.二氧化氯于1911年问世,1944年,美国率先用于消毒饮用水,随后在全世界迅速推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高效消毒剂[1].现将其性质及用于水消毒的优点综述如下.
作者:张清文;蒋励;何友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刘静;王其春;翟瑞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蒋敏;郭道莲;杨明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吴雪桃;张平;赵全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钱蕊珠;安成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李凡文;张朝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伊学茹;黄启荣;孟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兰倩华;钟耀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褚建萍;薛范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果春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张绍先;陈晶;郭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段月德;魏忠福;司培合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魏凌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段月德;李群英;郑秀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马宗兰;赵小兰;胡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刘春荣;王飞;刘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高士军;张艾君;高丙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韩俊彦;薛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姜秀珍;曹克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石本富;唐明辉;李少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张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孔繁吉;孔繁玲;王玉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杨云岗;李克光;曾建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9年9~12月,在赴英国学习和考察欧洲的消毒试验标准方法中,发现欧洲从试验标准菌株的选择、具体操作程序,到试验结果的评价等,有许多做法和要求值得我国借鉴.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从无菌保存期与费用两方面对灭菌物品包装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调查.结果,双层全棉布包装物品的无菌保存期约1周,纸塑袋包装者达1年.使用量较小与使用频率较低的物品,为减少因超过保存期而反复灭菌的次数,节约费用,以采用纸塑袋包装为好;使用量较大的物品则适宜用双层全棉布包装.
作者:黄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纯棉包布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性能进行比较.以肉眼观察颜色,对其所包医疗用品,在压力蒸汽灭菌后存放中作细菌污染检测.结果,用蒸汽煮沸洗涤的包布,在反复压力蒸汽灭菌后,仍纯白、柔软、吸水性与透气性良好,存放14 d包内物品未被细菌污染;用热水浸泡洗涤者次之,存放14 d,97%包内物品未被细菌污染;用冷水常规洗涤者变黄、僵硬、吸水性与透气性差,存放14 d,仅80%包内物品无菌.
作者:梁洁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