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所医院物品与人员手HBsAg及HBV-DNA污染检测

吴建明;朱衣;陈宇静;林舒;唐根霖

关键词:医院物品, 人员, 磷酸盐缓冲液, 检测时, 医院口腔门诊, 分子杂交法, 阴性对照, 医学研究, 医科大学, 阳性, 涂抹采样, 离心, 非放射性, 蓝紫色, 抗原性, 预防, 旋涡, 无菌, 上海, 福州
摘要:于1998年、1999年的3~5月,对福州地区2所医院口腔门诊物品与人员手进行了HBsAg与HBV-DNA检测.检测时,以浸有磷酸盐缓冲液的无菌棉拭,对物品表面与人员手往返涂抹采样.随后,将棉拭头剪入2 ml磷酸盐缓冲液中.在旋涡混匀器中充分震荡后,离心(4000 r/min)5 min.取离心液,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原性.以样液OD值(S)与阴性对照OD值(N)的比值(S/N)>2.1,为HBsAg阳性.以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提供的非放射性分子杂交法检测HBV-DNA,当测定孔位呈现蓝紫色斑点时为HBV-DNA阳性.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鸡西市酒店餐(饮)具消毒质量调查

    1999年6~8月,对鸡西市鸡冠区29家酒店的餐(饮)具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检测时,用冲洗法、贴滤纸法与棉拭涂抹法分别采样并制成采样液.取冲洗液,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检测烷基苯磺酸钠(洗涤剂)残留量.取滤纸采样液,用发酵法检测大肠菌群.取棉拭采样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抗原性.

    作者:吴波;杜西浩;董瑞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荷泽市城乡牙科诊所消毒工作质量调查

    作者:段月德;魏忠福;司培合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个旧市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调查

    1999年,对个旧市市属医院、社会办医院、厂矿卫生所、乡镇卫生院等89所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检测时,对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法采样,以细菌总数≤200 cfu/m3(Ⅱ类场所)或≤500 cfu/m3(Ⅲ类场所)为合格;对物体表面用棉拭涂抹法采样,检测细菌总数≤5 cfu/cm2(Ⅱ类场所)或≤10 cfu/cm2(Ⅲ类场所)为合格;紫外线灯辐照度值≥70 μW/cm2,压力蒸汽灭菌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杀灭为合格.

    作者:许维克;李永康;张象瑜;朱乃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的调查

    作者:魏凌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电话机细菌污染及其消毒效果检测

    对本医院各科室30部工作人员公用电话机细菌污染进行了检测.随后,12部用有效氯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消毒,11部用75%乙醇溶液消毒,7部以清水代替消毒液作对照.均擦拭2遍后作用5 min.检测时,用蘸有采样液(清水组为无菌生理盐水,乙醇与含氯消毒剂组分别为营养肉汤和0.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无菌棉拭分别在电话机手柄、话筒及拨号键涂抹10次采样.将棉拭头剪入装有采样液的试管中,洗脱棉拭上细菌.取洗脱液进行活菌计数,对污染菌作分离鉴定.

    作者:王月云;龚仁珍;张芳兰;李自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信阳市河区托幼机构微生物污染调查

    作者:吴雪桃;张平;赵全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景德镇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现状调查

    作者:张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紫外线与戊二醛协同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观察紫外线与戊二醛协同杀菌效果.结果,以辐照度值为95 μW/cm2的紫外线与1.0%酸性戊二醛协同,对玻璃片与滤纸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0.5 min,对两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 min,杀灭率均≥99.9%;两因子单独作用则均达不到.

    作者:伍碧雯;陈思东;宾羽琳;周紫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荆门市8所幼儿园幼儿手细菌污染检测

    作者:石本富;唐明辉;李少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络合碘与碘酊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试验比较

    采用悬液杀菌试验,比较络合碘(碘伏类)和碘酊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有效碘含量同为500 mg/L或5000 mg/L,作用相同时间,两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基本一致;以5000 mg/L有效碘的络合碘或碘酊溶液作用240 min,均不能将HBsAg抗原性破坏.

    作者:蓝才燕;陈式一;李队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理发店用具大肠菌群污染检测

    1996年与1997年,对建邺区61家理发店用具进行了大肠菌群污染检测.检测时,以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大肠菌群检测试纸贴于用具表面采样.试纸面积25 cm2崐,每件用具贴2张试纸,至30 s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置37℃培养16~18 h,观察结果.以纸片保持原紫蓝色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

    作者:韩彬彬;周跃芳;杨效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沂南县村卫生室体温计细菌污染检测

    作者:高士军;张艾君;高丙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医院医疗用品HBsAg污染调查

    1998年4月与1999年4月,对乌鲁木齐市25所医院(24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口腔医院)医疗用品HBsAg污染进行了调查.检测时,对一般器械用无菌棉拭醮采样液(0.03 mol/L磷酸盐缓冲液,经消毒剂消毒者含相应中和剂)在表面来回涂抹10次采样,牙钻则直接放入采样液中振摇10次采样.其中,口腔器械、止血钳采3把为1份样本,剪刀、牙钻采2把为1份样本,采5根针灸针为1份样本.取采样后液体,用EIA酶免疫法(试剂灵敏度为1 ng/ml)检测HBsAg抗原性.

    作者:杨玉兰;张秀珍;芮宝玲;姚振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用于对水消毒的优点

    1820年漂白粉问世后,人们将其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控制创伤感染.此后,相继发现了化学消毒剂环氧乙烷、戊二醛等.二氧化氯于1911年问世,1944年,美国率先用于消毒饮用水,随后在全世界迅速推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高效消毒剂[1].现将其性质及用于水消毒的优点综述如下.

    作者:张清文;蒋励;何友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韶关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检测

    1998年,对韶关市27所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进行了检测.采样时,五指并拢,用浸有采样液的棉拭在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两次,采样面积约25 cm2.将采样后棉拭头剪入10 ml采样液内.两手分别用2支棉拭采样,一采样液为生理盐水,用于检测细菌总数、沙门菌;另一采样液为含1%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原性.检测结果,以细菌总数≤5 cfu/cm2(Ⅰ、Ⅱ类场所人员)或≤10 cfu/cm2(Ⅲ类场所者)或≤15 cfu/cm2(Ⅳ类场所者)为合格.沙门菌不得检出.以样本OD值(S)与阴性对照OD值(N)比值(S/N)<2.1,为HBsAg阴性.

    作者:邓俊兴;黄锐敏;陈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拖把清洗与消毒效果检测

    作者:刘春荣;王飞;刘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兴安岭林区幼儿园细菌污染检测

    作者:姜秀珍;曹克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疗用品的棉质包布经不同处理后性能的比较

    对纯棉包布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性能进行比较.以肉眼观察颜色,对其所包医疗用品,在压力蒸汽灭菌后存放中作细菌污染检测.结果,用蒸汽煮沸洗涤的包布,在反复压力蒸汽灭菌后,仍纯白、柔软、吸水性与透气性良好,存放14 d包内物品未被细菌污染;用热水浸泡洗涤者次之,存放14 d,97%包内物品未被细菌污染;用冷水常规洗涤者变黄、僵硬、吸水性与透气性差,存放14 d,仅80%包内物品无菌.

    作者:梁洁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国产环氧乙烷化学指示卡应用效果的试验观察

    采用与试验菌片对比检测法,对2种国产环氧乙烷化学指示卡指示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在温度为54±2℃,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以环氧乙烷600±30 mg/L进行灭菌处理后,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被杀灭,检测注射器达到无菌,2种指示卡均由原红色变为标准蓝色;因作用时间不够(7.5 min)不能将细菌芽胞杀灭,或以无环氧乙烷的相同温、湿度作用时,则均保持原红色.因此,其指示结果可靠.

    作者:顾健;丁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氯羟二苯醚杀灭微生物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氯羟二苯醚为白色结晶粉末,以丙二醇溶解,再用水稀释制成消毒液.采用载体定量试验法,观察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用含氯羟二苯醚200 mg/L的溶液(pH 6.5)对不锈钢片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杀灭率均≥99.95%.杀菌效果因有机物增多、作用温度降低而下降,在消毒液pH值为3.0~7.0时无明显变化,pH值为9.0时明显下降.该剂于54℃下存放14 d,杀菌作用无明显变化.

    作者:王国庆;刘衡川;张朝武;王波;王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