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消毒与灭菌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1-2672/R
  • 国内刊号:11-2672/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28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曾获北京市四通奖(1992年)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6年4期文献
  • 妇阴洁洗液杀菌效果及毒性的试验观察

    为了解妇阴洁洗液杀灭微生物效果与毒性,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与动物毒性试验.结果,以其体积分数50%的妇阴洁洗液的稀释液作用15 min,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8%;以妇阴洁洗液的原液作用5 min和40 min,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率分别为99.93%和99.98%.含体积分数25%小牛血清对妇阴洁洗液杀菌作用有轻度影响;该洗液原液置54℃温箱14 d后,对白色念珠菌杀菌效果基本无变化.妇阴洁洗液对小鼠经口毒性LD50>5000 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该洗液原液对家兔皮肤和阴道粘膜无刺激性.结论,妇阴洁洗液具有一定杀菌作用,动物毒性试验属于无毒,对家兔皮肤黏膜无刺激性,储存性能稳定.

    作者:周颂航;胡玉凤;李小红;侯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种消毒剂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灭活产果的实验研究

    采用悬液定量试验,观察了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3种消毒剂对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同时与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含有效氯500 m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作用15 min,对F2噬菌体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均>4.0;含二氧化氯200 mg/L和250 mg/L的消毒液作用5 min,分别对F2噬菌体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对数值达4.0以上;含有效溴500 mg/L的消毒液作用45 min,对F2噬菌体灭活对数值>5.0,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对数值达4.0以上.结论,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F2噬菌体与脊髓灰质炎病毒对所选消毒剂的抵抗力接近,因此可以选择大肠杆菌F2噬菌体作为病毒消毒试验的指示微生物,可明显缩短病毒灭活效果评价周期.

    作者:徐燕;陈越英;谈智;王玲;周品众;冷红英;孙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空调系统中不同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效果观察

    为了解通风空调系统循环空气的消毒方法的效果,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高效过滤、激光照射、静电吸附、紫外线照射和臭氧熏蒸等空调空气消毒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高效过滤和激光照射方法一次通过时自然菌消亡率大于90%;静电吸附经过运行15 min,除菌率为62%;紫外线照射方法在消毒系统运行90 min后对自然菌消除率大于90%.臭氧空调消毒装置在臭氧量保持3.48 mg/m3,运行90 min,对自然菌消除率可达到90%以上.结论,空调系统消毒装置以激光和高效过滤除菌效果好,紫外线辐射、静电及臭氧均需要运行一定时间之后才显除菌效果.

    作者:连轶军;李新武;赵斌秀;李涛;张伟;邢淑霞;张剑;马玲;李炎;周铁生;张流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蜂胶-银离子复合纳米乳剂的研制及其杀菌活性评价

    复合纳米消毒乳剂是以蜂胶和银离子为主要抗菌成分,为了解其理化性能、杀菌效果及安全性,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实验及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该复合纳米消毒乳剂含蜂胶20 g/L,总黄酮含量为5.61 g/L,银离子含量为50 μg/L.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复合乳剂中颗粒直径在30~100 nm,分布均匀.以含体积分数6.25%的复合纳米消毒乳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作用1 min,杀灭率达到100%;以含体积分数12.5%该消毒乳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min,杀灭率亦达100%.该纳米消毒乳液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 mg/kg,属实际无毒;该乳剂原液对家兔皮肤、眼结膜和阴道粘膜刺激指数均为0,属于无刺激性.结论,复合纳米消毒乳剂具有良好的杀灭细菌繁殖体和酵母菌的作用,动物试验结果属于无毒类物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

    作者:王嘉军;刘敏霞;王全立;周勇;高明;甘慧;孙红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臭氧消毒冬枣预防腐烂的试验研究

    为了解臭氧消毒冬枣、预防其腐烂变质、延长保鲜期的效果,采用臭氧密封消毒处理进行了冬枣防腐研究.结果,用含量60 mg/m3的臭氧对20 L密封塑料袋内5 kg冬枣熏蒸消毒60 min ,然后储存于-1~0℃,可在90 d内保持冬枣不腐烂.未用臭氧消毒处理的冬枣在相同包装和储存条件下,只能储存40 d,之后即出现冬枣腐烂.结论,用臭氧熏蒸消毒冬枣比未经消毒的冬枣储存期延长50 d,可有效预防冬枣发生腐烂变质,延长其保鲜期.

    作者:王新民;时春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消毒方法对口腔科手机消毒效果的比较

    为了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医疗机构口腔科手机消毒效果,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紫外线照射法、消毒剂擦拭法和压力蒸汽灭菌法消毒牙钻手机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使用高强度紫外线照射消毒和消毒剂擦拭消毒,牙钻手机上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18.18%和9.09%;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处理,牙钻手机全部无菌生长;3种消毒方法消毒后的牙钻手机上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和HBsAg均阴性.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对牙钻手机转速具有一定影响.结论,紫外线照射法和消毒剂擦拭法对牙钻手机消毒效果较差,压力蒸汽灭菌法可使牙钻手机达到灭菌要求,但其对牙钻手机有一定损坏作用.

    作者:薛宁一;潘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用手术台罩辐射灭菌适应性的系统研究

    为系统研究医用手术台罩辐射灭菌适应性,采用微生物定量检验方法以及染料渗漏试验、加速老化试验和封口剥离试验,进行了初始污染菌回收率、校正因子和包装性能的检测.结果,医用手术台罩初始污染菌数为3117 cfu/件,平均回收率为72.8%;校正因子为1.37,验证剂量(SAL=10-2,) 范围为12.6 kGy,低灭菌剂量(SAL=10-6) 范围为26.8 kGy.经低辐照剂量辐照并完成老化试验后产品包装材料性能良好,可保持产品无菌,生物学实验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按验证剂量辐照以无菌检查评估,阳性数均末超过2件,该系统验证合格.

    作者:方菁嶷;刘清芳;周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二氯异氰尿酸钠与三氯异氰尿酸杀菌效果比较

    为了解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效果,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含有效氯1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5 min,杀灭率分别为99.89%和100%;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分别为99.99%和100%.含有效氯5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 min,杀灭率分别为99.99%和100%;对悬液中黑曲霉菌作用5 min,杀灭率分别为99.98%和100%.结论,在相同的有效氯浓度下,三氯异氰尿酸对4种试验菌的杀灭效果比二氯异氰尿酸钠好.

    作者:邓金花;吴清平;廖富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头翁提取物的消毒效果研究

    为了解白头翁提取物杀菌效果,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实验.结果,白头翁提取物原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3 min、对金黄色葡萄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达100%.用白头翁提取液原液对志愿者手擦拭并作用1 min,对手上自然菌消除率可达到90%以上.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作者:杨银书;常德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种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对废物处理效果的实验观察

    为观察PIWS-3000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方法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理效果的模拟现场试验.结果,在常温下,模拟医疗废物经该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并放置2 h,模拟医疗废物荧光纸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减少4.03个对数值;处理后放置48 h ,减少4.09个对数值.处理后放置2 h,模拟医疗废物输液管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减少4.19个对数值;处理后放置48 h,减少4.23个对数值.结论,该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对模拟医疗废物处理具有很好的杀灭细菌芽孢的效果.

    作者:赵斌秀;李炎;张流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纳米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测定

    将载有银和铜等金属离子的沸石、二氧化钛与聚乙烯塑料整合成抗菌塑料,为测定其体外抗菌性能,采用浓度梯度稀释法,观察了纳米抗菌塑料颗粒混悬液抗菌作用.结果,纳米抗菌塑料颗粒混悬液对医院感染常见的14株革兰阳性菌和37株革兰阴性菌的抑菌浓度均≤100 mg/L.含20 g/L纳米抗菌塑料颗粒的肉汤培养基可使其中含105 ~108 cfu/ml浓度的细菌起到抑制作用.纳米抗菌塑料颗粒混悬液对33株含量为108 cfu/ml厌氧菌的抑菌浓度为1~20 g/L;含20 g/L纳米抗菌塑料颗粒硫乙醇酸盐肉汤培养基对含菌量为105~108 cfu/ml浓度的 33株厌氧菌起到抑制作用.结论,该抗菌塑料对医院感染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马楠;季君晖;崔德健;熊德鑫;李红梅;梁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泡腾消毒片对水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的试验观察

    泡腾消毒片以有效氯为杀菌成分,为研究其对水中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影响因素,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泡腾消毒片以有效氯1 mg/L作用15 min,可使人工染菌水样中大肠杆菌下降至0 cfu/ml;作用温度、pH值和有机物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不明显.以有效氯1 mg/L的泡腾消毒片溶解于水中作用30 min,对游泳池水达到消毒合格;有效氯30 mg/L作用1 h,对医院污水达到消毒合格.结论,该泡腾消毒片对水中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小.

    作者:谈智;徐燕;陈越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溴氯甘脲类消毒剂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为了解溴氯甘脲类消毒剂杀菌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以有效氯含量为56.7 mg/L的四氯甘脲水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以上.以有效溴氯含量(mg/L)分别为一溴甘脲74.53、二溴甘脲91.86、三溴甘脲110.08,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5%以上.以有效溴含量为63.94 mg/L的四溴甘脲水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 min,平均杀灭率均达到99.96%.结论,氯溴甘脲类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其杀菌效果随有效溴含量增加而增强.

    作者:徐书显;赵进沛;张凤云;王忠海;张文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碘酊消毒液中和剂试验研究

    复方碘酊消毒液是含有20 g/L碘和1 g/L三氯羟基二苯醚的酒精溶液,为选择出合适的中和剂,采用化学中和法的悬液定量试验和滤膜冲洗及中和剂加滤膜冲洗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硫代硫酸钠、硫代乙醇酸钠、吐温80、卵磷脂及其复方中和剂经悬液定量试验法和滤膜冲洗法,均不能中和复方碘酊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采用中和剂加滤膜冲洗法证明,用含5000 mg/L硫代硫酸钠+5000 mg/L吐温80+2000 mg/L硫代乙醇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均可有效去除复方碘酊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各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及培养基无不良影响.结论,选择复方碘酊消毒液的中和剂,不适宜用悬液定量试验法;宜采用滤膜过滤冲洗法.

    作者:廖春;胡芸;郑越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紫外线强度检测仪在感染监控中的效果评价

    为观察常规监测法与紫外线强度检测装置对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检测中的效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常规监测法对监测人员的眼睛和皮肤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的达标率为90.92%.用紫外线强度检测装置法监测,对监测人员不会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的达标率为96.94%.结论,使用紫外线强度检测装置法进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监测不会伤害监测人员的眼睛和皮肤,方法规范,准确性高.

    作者:王云芳;张晓兰;孙敏;刘风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凡士林油纱布制作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在外伤科临床主要用于患者拔甲、烧伤及各项手术后切口上的创面引流,因此必须得到有效的灭菌.本医院因地处边远无成品油纱布,所以此类特殊医疗用品均由医院自己制作和灭菌.所制的凡士林油纱布要油质均匀、适中,灭菌效果可靠,且灭菌后不能变脆.依照现行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凡士林油纱布必须采用干热灭菌,经160℃以上温度灭菌的油纱布一般都会变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实践摸索,采取特定制作方法,用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取得了一些经验.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某部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现状调查

    为了解某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对该部42个单位进行了消毒现状问卷调查.

    作者:宋振耀;苏俊锋;腾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渭南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检测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在医院消毒与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为了解我市医疗机构卫生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监督,我们对渭南市25所市、县医院进行了卫生消毒质量调查.

    作者:高建忠;张玉红;田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调查

    为了解天等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于2005年对3个县级医院、14个乡级卫生院、7个村级卫生所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

    作者:赵如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使用中的酒精棉球的微生物学监测

    在无偿献血工作中避免采血时血液污染是血站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对本站2辆流动采血车和3个业务科室使用中酒精棉球进行了抽检监测.

    作者:赖英映;雷永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疗机构Ⅱ类环境室内空气消毒质量调查

    为了解永州市县以上医疗机构Ⅱ类环境室内空气消毒卫生现状,对该市24所医疗机构的168处Ⅱ类环境的室内空气情况进行了卫生监测调查.

    作者:蒋礼福;何英姿;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例环氧乙烷灭菌失败原因分析

    环氧乙烷具有穿透性强,灭菌效果好,不损坏灭菌物品等优点,故在各类医疗物品灭菌和工业灭菌上用途十分广泛.广西某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一台杭州电达消毒设备厂制造的HDX-20型20 m3环氧乙烷灭菌器进行灭菌程序验证试验,用纯环氧乙烷气体和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先后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共进行了6次灭菌程序验证试验,曾有1次用于检测灭菌效果的生物指示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培养后为阳性,现对该次灭菌失败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仲霞;苏伟东;石子伦;黄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巧除不锈钢容器标签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供应室会经常使用新购买的不锈钢容器,如换药碗、弯盘等,这些容器表面都有一个标签,与容器粘贴非常牢固,难以清除.常用方法是用松节油湿润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洁球擦去,费时费力,而且松节油造成的油渍需要再清洁,清洁球易造成容器表面擦痕,影响光泽度.经过实践摸索发现,把标签部分先在酒精灯上烤几秒钟,使胶质溶化,然后用酒精棉球轻轻擦去,即可不留任何痕迹,既不影响不锈钢容器的光泽度,又保持了不锈钢容器外观的整洁.

    作者:张爱勤;寇桂玲;刘霞;李爱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巧用橡胶管冲洗输氧管

    医院统一规范,全院临床科室使用的输氧管、湿化瓶、雾化管、口含嘴均由供应室回收清洗,但直接冲洗比较麻烦.实践中,我们利用橡胶管来清洗输氧管,比较方便快捷.

    作者:罗李之;杨风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灭菌物品细菌培养假阳性结果的原因调查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物品贯穿整个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为确保供应室物品灭菌质量.我院供应室每月1次对灭菌物品进行细菌培养的监测.在120次灭菌物品的细菌培养中,有8次细菌培养阳性,经查找原因,与采样不规范及采样环境等因素有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樊红卫;游卫红;张明磊;曲慧英;王素珺;朱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苯扎溴铵消毒液配制与含量测定

    苯扎溴铵属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价廉,且杀灭繁殖型细菌作用较强,可应用于临床科室的持物钳医疗器械的消毒,现就配制方法与含量测定报道如下.

    作者:彭义刚;孙康东;郭尤;王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网吧内鼠标键盘消毒效果观察

    网吧属公共场所,其电脑鼠标键盘是公共用具,接触频繁,极易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为此,我们对四平市12家网吧,计60个鼠标键盘进行了消毒前后细菌污染检测,为今后进行鼠标键盘的消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忠久;姜颖;陈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宝鸡市个体美容行业消毒效果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市个体美容行业消毒效果的现状,于2005年对8家个体美容中纹眉纹唇用品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高涛;席桂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徐州铁路辖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托幼机构是幼儿集体生活、娱乐的公共场所,因此,幼托机构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预防性卫生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于2002~2004年对徐州铁路所属7所托幼机构消毒情况进行卫生学监测.

    作者:邵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上虞市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托幼机构是儿童学习、生活、玩耍的公共场所,为了解我市托幼机构的卫生消毒情况及消毒效果,于2004年对本市托幼机构的卫生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作者:谢爱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美容院粉刺针消毒灭菌效果调查

    美容院使用的器械消毒不规范愈来愈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加强对美容院使用器械的消毒管理,减少交叉感染,刻不容缓.为了解我市美容院使用器械的消毒状况.我们对本市32家美容院粉刺针的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吉素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天津市河东区医院消毒卫生状况调查

    医院消毒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检测是评价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现将我区2002~2004年消毒效果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英;杨福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及其消毒

    医院污水处理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规范医院污水处理设施,严格做好医院污水的消毒与监测,保证医院污水达标排放,对控制医院感染,保障人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攀枝花市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进行了调研和规范.

    作者:陈祖华;张家树;张顺瑶;唐钢;沈来红;吴万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透析器复用消毒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替代治疗,延长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并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由于经济的原因,透析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复用,美国透析器复用率高达82%,在中国几乎所有透析中心都在复用透析器.透析器复用不仅存在很多技术上争议,也存在复用的安全性,复用透析器引起医源性感染一直倍受关注.

    作者:王琼书;杜鹃;刘幼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无菌器材和敷料的专业部门,其主要任务是对医疗用品进行回收、洗涤、包装、灭菌、贮存和发放,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为做好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监控,对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杨玉琴;刘明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镜室的管理及内镜的保养维护

    我院内镜室原为泌尿科专设,随着科室的发展,内镜室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设备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该内镜室分设了内镜操作室、尿动力检查室、清洗消毒贮存室等.配备的主要仪器有德国科曼公司的气压弹道碎石机、输尿管肾镜、前列腺气化电切镜及丹麦维迪电子有限公司的尿动力学分析系统,还有日本欧林巴斯OTV-SC的摄像系统和国产NP-3A膀胱镜2套.为了使各种内镜处于佳使用状态,配备了具有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保养维护.

    作者:历梅;张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西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的检测

    为了解广西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的洁净效果,以便改进和提高洁净效率,采用现场检测方法,对六所综合医院的新建的洁净手术室及其辅助用房洁净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所检测的洁净手术室及其辅助用房空气细菌含量和尘埃粒子数全部合格.微小气候参数超标严重,其中相对湿度合格率仅为20.0%,噪声、截面风速、照度合格率范围在56.0%~66.0%,换气次数合格率为86.7%.结论,新建洁净手术室主要参数细菌含量和尘埃颗粒数全部合格,但微小气候合格率较低,说明在硬件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缺陷.

    作者:唐小兰;高玉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武汉市医院感染与消毒管理工作质量评估

    为评估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与消毒管理工作质量,采用现场调查和考评方法进行了专项抽查.结果,总的评估得分率平均为95.3%.有12.5%的医院未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办),18.8%的医院感染专业人员未经省级以上的专职培训.有28.1%医院口腔科牙钻手机配置不够,9.8%医院手术室和供应室布局不合理,15.6%的医院污水监测工作不规范,只有12.5%的医院开展感染目标性监测.结论,武汉市有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感染管理工作不够规范,消毒与灭菌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梁建生;邓兵;林国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州黄埔区医院及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黄埔区辖区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及部分托幼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该区2003~2005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95.03%.其中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合格率为80.56%,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1.97%,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87.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9.73%,无菌包灭菌效果合格率为87.50%,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无菌合格率为100%.44所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93.19%.结论,该区医疗单位卫生消毒质量总体合格率较高,但灭菌质量合格率较低,应引起关注.

    作者:李少茵;钟艳庄;刘赐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临床使用中戊二醛消毒液杀菌效果观察

    为了观察临床使用中戊二醛消毒液杀菌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其杀灭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的效果进行了试验检测.结果,以含20 g/L戊二醛消毒液对金属载体上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和白色念珠菌浸泡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8%以上.以含20 g/L戊二醛消毒液对金属载体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浸泡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0%;对肺炎克雷伯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99.60%.以含20 g/L戊二醛消毒液对上述6种菌浸泡作用10 min,杀灭率均达到100%.以含20 g/L戊二醛消毒液对胃镜镜头上污染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浸泡作用10 min,杀灭率均为100%.结论,临床消毒使用的戊二醛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标准株及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株均有较强杀灭作用.

    作者:黄山;杨怀;万珊;刘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东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微生物污染检测

    为了解丹东市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状况,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和检测方法,进行了产品和企业现场调查.结果,一次性卫生用品细菌总数超标率为4.32%,真菌总数超标率为5.41%.生产企业、车间内物体表面卫生合格率为56.67%,工作人员手合格率为80%;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仅为28.57%.结论,丹东市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质量存在问题,主要是生产企业环境条件差所致.

    作者:张帆;赵晓军;张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D试验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结果评价

    为评价压力蒸汽灭菌器B-D试验结果,采用B-D试验测试方法对脉动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连续监测1440次,合格1430次,失败10次,合格率为99.3%.对每次失败后进行了生物监测及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均合格.结论,B-D试验未显示出实际意义,与生物监测和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无明显关系.

    作者:李淦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影响油脂类物品灭菌效果相关因素的探讨

    探讨影响医用油脂类物品灭菌效果的相关因素,采用生物指示剂检测方法对干热灭菌中的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在放置油纱条的搪瓷盘内的30片芽孢菌片经干热170℃灭菌30 min、160℃灭菌60 min 、150℃灭菌120 min,全部无菌生长,阳性对照生长正常.灭菌后随机抽检中层油纱条经培养亦无菌生长.以每只烧瓶装量80 ml石蜡油,经180℃ 10 min、170℃ 10 min、160℃ 20 min灭菌处理,置于搪瓷盘内的30片芽孢菌片全部无菌生长,阳性对照生长正常.随机抽样接种的灭菌后石蜡油经培养亦无菌生长.结论,干热灭菌法对凡士林纱布条以160℃灭菌60 min,石蜡油以160℃灭菌20 min比较好.

    作者:郑凤君;金秀敏;符杏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监测报告

    为了解黑龙江省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室内空气合格率为51.88%,物体表面合格率为76.65%,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86.35%.消毒剂含量测定达标率为72.85%,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为94.84%;紫外线灯辐照强度达标率为64.28%.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1.89%,无菌器械检验合格率为97.03%.结论,多数医疗机构室内空气污染严重超标,部分消毒剂含量的没有达到标签标示量,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超标现象.

    作者:李俐;曹原;王立平;王炜红;陈微娜;葛洪;林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济南市历城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报告

    为了解本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该区661所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区医疗机构卫生消毒总合格率为78%.不同级别医院合格率依次为二级医院93.4%,一级医院87.8%,厂矿医院88.2%,农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分别为75.8%和76.7%.不同检测对象中以室内空气合格率低(55.3%~85.7%),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高(84.3%~100%).结论,区级以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差别较大,级别越低质量越差.

    作者:李兆民;岳克三;李永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温湿度对紫外线辐照强度影响的观察

    为了解温湿度对紫外线辐照度值的影响,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计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了检测.结果,室内温度由18℃增加到30℃,紫外线辐照度值由103 μW/cm2增加到122 μW/cm2;相对湿度由50%增加到90%,紫外线辐照强度值由120 μW/cm2增加到128 μW/cm2.结论,紫外线辐照度值随温湿度增加而增加,提示紫外线灯消毒时温湿度偏低应适当调整照射时间.

    作者:韩雪玲;李梅玲;刘芳娥;王娟莉;华梅;杨敏;胡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杀菌效果试验观察

    酸性氧化电位水是由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经过电解生产,为了解其杀菌效果,采样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在实验室及现场进行试验观察.结果,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浸泡5 min,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3.00;浸泡2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对数值>3.00.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流动浸泡冲洗30 min,对止血钳上人工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降低对数值>3.00,冲洗3 min对手上自然菌降低对数值>1.00.

    作者:李敏;马旭东;殷永志;孔祥兵;李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集中静脉输液中乙醇擦手消毒效果观察

    为防止集中静脉输液中因手污染导致医院感染,用75%乙醇作擦手消毒液,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观察其消毒效果的可靠性.结果,用浸湿75%乙醇的毛巾于静脉输液前擦手1 min,在连续使用不同次数时进行采样检测,对手的消毒合格率为96.25%,未检出致病菌生长.结论,在集中静脉输液中,操作护士用75%乙醇擦手消毒效果可靠,操作方便.

    作者:巨亚丽;杨惠丽;高若贤;贺静;胡亚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纺包布反复使用次数的观察

    无纺布是一种常用灭菌包装材料,为了解其反复使用次数对质量的影响,采取了外观检查和对无菌物品保存质量的检验观察.结果,无纺包布能使用20次左右,对物品无菌质量无影响.结论,无纺包布能反复使用20次左右,无明显损坏,对包装物品无菌质量无影响.

    作者:潘灵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国内医院消毒技术应用与研究

    随着医院感染控制与研究的进展,医院消毒方法取得不断发展和改进.压力蒸汽、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照射等传统消毒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臭氧、氧化酸性电位水、微波、低温等离子体等一些新的消毒与灭菌方法也在现代医院消毒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和应用医院消毒新技术,现就国内医院消毒方法研究进展情况简述如下.

    作者:张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学书刊卫生消毒

    医学书刊,包括从医院图书馆借出的各种书籍和刊物,主要是在医护人员手中不停地传递,污染情况不得而知.国内尚未有对图书馆的图书及设施携带细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检测的报道, 医院消毒已经涉及到病人和医护人员所到之处,可是唯独医护人员手中循环使用的书刊尚未关注到.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对洗手消毒不仅有具体方法的要求,而且对每日要求洗手多少次都有规定,但从没有什么部门要求到图书馆看书、查阅资料前后要求洗手.所以,图书馆场所,特别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图书馆、图书室通过医务人员借阅书刊和传递书刊将是传播微生物重要途径.调查了解图书污染情况,查清楚图书污染微生物种类,搞好图书馆卫生消毒应该提上日程.

    作者:丛爱玲;高永丽;台芳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北京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抽检结果分析

    为了解北京市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状况,采用现场抽取样品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妇女经期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100%,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98.4%,其它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97.4%.皮肤黏膜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88.2%.超市内销售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索证率高于批发市场.结论,北京市市场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状况较好,但皮肤黏膜卫生用品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王书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福建省6所省级医院消毒灭菌质量调查

    为了解福建省部分省级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找出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现场抽检和细菌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物体表面和使用中的消毒液质量全部合格,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质量合格率为100%.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80.65%和78.69%;内窥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0%,在其中一台不合格胃镜上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福建省省级医院消毒与灭菌整体质量比较好,但在卫生消毒质量及院感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内窥镜消毒效果必须提高.

    作者:黄育红;陈祖毅;林立旺;王碧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北京市个体医疗机构灭菌质量调查

    为了解北京市个体医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质量,采用现场抽检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北京市个体医疗机构的压力蒸汽灭菌器配备率为82.3%, 城区压力蒸汽灭菌器配备率高于郊区县;全市个体医疗机构的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频率为每单位每年0.71次;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生物监测合格率为68.6%,明显低于全市各级医院生物监测总合格率.针灸针和用于伤口处理的剪刀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的医疗机构分别占调查单位数的58.1%和82.3%.结论,北京市个体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配备量不足,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频率及其合格率偏低;整体灭菌效果有待提高.

    作者:马彦;佟颖;肖潇;王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与监测

    我国洁净手术部借鉴德国的作法,即不全室净化和均匀送风,而是保护关键部位和局部净化的原则.要求I、II级洁净手术室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机组,新风可采用集中送风系统.新风必须经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送风末端必须是高效过滤器把关.Ⅰ、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应采用集中送风方式、送风口面积即手术中心区的大小和手术室等级相适应,Ⅰ级不少于6.2 m2(其中头部专用的不小于1.4 m2),Ⅱ级不小于4.6 m2,Ⅲ级不小于3.6 m2.这种保护主流关键区的理论,既提高洁净效果,又经济.

    作者:易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控制技术-噬菌体溶菌技术

    在传染病预防和疫情控制措施中,消毒技术的实施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其中,食品卫生维持、饮用水净化处理、动物饲养场所和环境物体表面的病原体清除都大量使用了物理和化学消毒技术.从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现有的消毒技术存在刺激强、腐蚀大、稳定性差、可能会引起环境污染、容易产生病原体抗力增加以及高耗能等问题.从人类可持续发展、有效控制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角度出发,寻找环保概念、靶向特异杀菌、长期持续作用、对人畜安全的生物消毒剂已显得格外迫切.高效毒(裂菌)性噬菌体具有这些特点,有望开发成为新型生物消毒剂,适宜于大规模的水体、土壤、物体表面净化,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卫生处理,对于传染病的控制有着根本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熊鸿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