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194
  • 国内刊号:11-485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200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7年32期文献
  • 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对重度肾积水患者的临床指标及预后评价

    目的 观察腹腔镜(laparoscope,LP)下肾盂成形术治疗重度肾积水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的重度肾积水患儿作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44例患儿作为LP组,将接受开放性手术的49例患儿作为开放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①LP组手术时间(78.62±11.53)min、术中出血(8.26±2.37)mL、术后并发症(4.55%)、术后引流时间(2.24±0.76)d、术后住院时间(6.75±1.21)d与开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手术后,LP组肾实质厚度(6.58±0.27)mm、肾盂前后径(1.62±0.53)mm和开放组肾实质厚度(6.55±0.24)mm、肾盂前后径(1.59±0.51)mm均有明显改善,术后组间肾实质厚度和肾盂前后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重度肾积水安全而有效,建议推广.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奥美拉唑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与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接诊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91例,按照干预药物不同,分为奥曲肽组(44例)和奥美拉唑组(47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平均输血量、平均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奥美拉唑组平均止血时间(13.71±2.36)h与平均输血量(304.73±19.87)mL均显著低于奥曲肽组(P均<0.05);奥美拉唑组(89.36%)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曲肽组(75.00%)(P均<0.05);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率(10.64%)和奥曲肽组(9.09%)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能够有效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可显著缓解患者出血症状,缩短出血时间,减少输血量,同时安全性较高,可多方面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是一种有效的临床用药.

    作者:崔晓晨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通过微创穿针法进行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通过重建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双骨折的临床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的总愈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总愈合率76.7%(P<0.05).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在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中具有较理想的价值,和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郁斌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硝唑干预,研究组患者在甲硝唑的基础上使用倍美力软膏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疗效及激素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激素水平明显改善,对比差异结果同样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小,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与前列地位联合应用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肝肾功能及PTA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HBV-DNV水平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5.5%,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莺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选取我院10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与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相关因素变化情况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著好转与好转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其有效率92.00%(46/50)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38/50),且观察组无好转患者占比8.00%(4/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观察组等各项相关因素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相较于单纯胺碘酮效果更加显著,并且能够显著改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等相关指标,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发展价值.

    作者:阿不都米吉提?阿不力孜;库德热提?艾比布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急诊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切口缝合方式对急诊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外科医治的54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全层连续缝合)与对照组(分层间断缝合)两组.结果 实验组采用的全层缝合组在开始缝合至手术结束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 急诊腹部手术中,全层连续缝合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耐受较差的患者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王相立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7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5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观察组).对比两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赫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医院抗感冒药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感冒药使用过程中伴随的滥用情况,探究相应管理策略.方法 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开具的抗感冒药处方1000份8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药物处方共涉及9个科室,患者涉及7种临床症状.结果 有92例属于滥用情况,滥用率为9.2%.滥用情况依次如下:重复用药的有8例,占所有滥用药物处方的8.70%;联合用药不当的有3例,占所有滥用药物处方的3.26%;用法用量不当的有61例,占所有滥用药物处方的66.30%;遴选药物不当的有9例,占所有滥用药物处方的0.78%;属于用药缺少依据的有11例,占所有滥用药物处方的11.96%.结论 医院应该通过各类管理措施,降低抗感冒药物处方的滥用率,保障患者的服药安全.

    作者:姜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孕妇学校对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对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对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9月在产前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23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入选对象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16例孕妇整个孕期在该院孕妇学校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对照组120例孕妇实施常规教育.结果 干预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孕妇学校开展产前健康教育培训对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龚昱芳;舒庆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病例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利尿,强心,ARB类药物,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为了探究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发病因素、治疗效果、变化情况以及预后结果,进一步完善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264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纳洛酮进行治疗,每组各有患者132例,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影响,纳洛酮不仅治疗效果显著、预后结果理想,而且其药效稳定、起效快、药用持续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少,应于临床做重点推广.

    作者:曾凡灵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免疫抑制剂在原发性小血管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免疫制剂治疗原发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CTX(环磷酰胺)组和MTX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0.5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TX组缓解47例(94.00%),复发23例(46.00%),复发时间15个月,白细胞减少14例(28.00%),肝脏损害3例(6.00%),MTX组缓解40例(80.00%),复发35例(70.00%),复发时间13个月,白细胞减少6例(12.00%),肝脏损害11例(22.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初始诱导缓解治疗和维持治疗.

    作者:赵海慧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对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药物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87例,依据患者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仅用酮康唑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克霉唑栓治疗,用药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少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可采用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效果显著,且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季桂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低分子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收治的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肾功能情况及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情况.结果 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后的ALB、尿红细胞计数、MA以及α1-MG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患儿患儿肾功能未受到明显损害,随访期内患儿均未发生过敏性紫癜肾炎.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祁丽琼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卡孕栓与缩宫素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及新生儿健康研究

    目的 分析卡孕栓结合缩宫素用药对足月阴道分娩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孕产妇121例,按照预防产后出血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实验组61例,采用缩宫素结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观察两组产后出血例数及实验所用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术后2 h出血量(103.18±24.85)mL、术后24 h出血量(170.63±31.58)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1.64%)显著低于对照组(6.67%)(P<0.05);用药后,实验组Apgar评分(9.29±0.95)分和对照组(9.27±0.96)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率(14.75%)和对照组(16.67%)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卡孕栓和缩宫素联合用药对预防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有较好效果,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例数和出血量,且未对产妇和新生儿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安全性高.

    作者:崔海月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肺心病合并肺癌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心病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肺癌患者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胞组织活检和X线拍片检查,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检查,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情况.结果 经检查发现,年龄较高的男性患者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咯血、淋巴结肿大等,胸部拍片只能发现肺部病变部位,再进行细胞组织活检,可以明确病理改变分型.结论 针对肺心病合并肺癌疾病的患者,应该及时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采用肺组织活检进行诊断,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情况,早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硝唑与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甲硝唑片与联合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以期为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提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上细菌性阴道炎的用药提供新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妇科收治的89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其用药模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为单纯使用甲硝唑治疗的患者,共42例,研究组基于常规组,加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共47例,于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于治疗1年后,统计两组用药期间的复发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91.49%)显著高于常规组(71.43%)(P<0.05);研究组复发率(6.38%)显著低于常规组(16.67%)(P<0.05).结论 关于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可选取甲硝唑合并克林霉素作为联合用药模式,两种药物共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复发率较低,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联合用药模式.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不同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他巴唑使用剂量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9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应用小剂量他巴唑(每日10 mg)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小剂量组,应用应用大剂量他巴唑(每日30 mg)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大剂量组,统计分析两组的甲状腺功能、临床疗效和药物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在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小剂量组药物相关事件发生率(13.04%)明显低于大剂量组(32.6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 他巴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药物,小剂量的给药方式更为安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美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在临床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方面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本院收治的9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为单一用药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用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的风险,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科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取的6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患者33例,高压氧组患者33例,对照组治疗的方法是给予患者血管扩张、激素和神经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高压氧组总治疗有效率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72.72%,两组患者比较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平均治疗疗程为18.6 d,对照组平均治疗疗程为22.9 d,两组患者比较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其治疗的效果理想,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作者:杨靖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谷氨酰胺和精氨酸联合放疗对肺癌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谷氨酰胺和精氨酸联合放疗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独放疗,1~10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谷氨酰胺和精氨酸静脉注射.46例患者分别在放疗前、中、后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清前清蛋白、血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补体C3、IgG、CD3+、CD4+、CD8+以及CD4+/CD8+.结果 治疗组患者放疗中和放疗后血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反应蛋白和补体C3放疗中,和放疗前相比有所降低.治疗组患者CD3+、CD4+放疗中,和放疗前相比上升,CD8+下降;与对照组比,放疗中、放疗后CD4+/CD8+明显升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在放疗时配合谷氨酰胺和精氨酸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CD4+/CD8+水平,以及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还能降低机体蛋白质的降解速度,改善放疗过程中的营养情况.

    作者:张飒博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对比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索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患甲状腺结节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60例,拟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方案;试验组共60例,拟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方案.观察及对比2组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出血量较参考组显著更少,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显著更短,各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王海东;赵海峰;张敏琪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NIHSS、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孝磊;李倩;张晓锋;张淑玲;林洋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及帕罗西汀组各49例,艾司西酞普兰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罗西汀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及帕罗西汀组的HAMA总分分别为(9.68±1.24)分、(9.69±1.26)分,经t检验,2组患者的HAM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及帕罗西汀组的HAMD总分分别为(12.52±2.35)分、(12.54±2.41)分,经t检验,2组患者的HAM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帕罗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经χ2检验,艾司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中,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泽东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用于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上优质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影响,对其实际可以达到的作用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这一段时间内门诊部收治的老年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抽取符合条件且自愿参与实验的患者120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性质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采用优质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尿管辅助排泄的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的总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11.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6.7%.结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治疗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可以帮助患者的机体功能在术后更快的恢复,减短康复所需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丽云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8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均采取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加以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各纳入病患40例.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观察组均表现更为理想(P<0.05).结论 对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使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的护理,从而缩短疼痛缓解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意义及价值.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方法 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在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将我院收治的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为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观察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经调查统计得知,对照组与观察组这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76.3%与94.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展开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在稳定病情的基础上,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岩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要点,并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3)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2.5%)、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17.5%、22.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工作中,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干预质量及效果.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小儿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6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81例以及对照组81例患儿的分组依据为肺炎护理方法的不同;观察组:优质护理;对照组:传统护理;通过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住院时间等,以突出对小儿肺炎疾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住院时间方面,两组肺炎患儿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肺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肺炎患儿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展开优质护理,对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将肺炎患儿的预后情况明显改善,显著提高肺炎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晓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和70.0%93.3%,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1±0.8)d、(2.2±0.7)d,住院时间分别为(4.5±0.7)d、(3.1±1.1)d,三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小儿肺炎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覃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在重症病房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重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病房收治的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观察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作者:闫群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参与献血的无偿献血者6000名,统计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回顾性分析献血不良反应对再次献血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013年~2016年间6000名无偿献血者中112人次(1.87%)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112人次的再次献血率为14.29%,轻度、中度、重度献血不良反应的比率分别为68.75%、25.00%、6.25%.结论 血站应对无偿献血者实施积极的人性化护理,对献血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志愿献血者队伍得到稳定和巩固.

    作者:崔伟慧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浅谈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意义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手术患者.方法 对我院30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访,调查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后患者的变化,包括患者在手术中配合程度、患者心理压力以及患者满意率等.结果 患者对手术恐惧心理减少,能够及时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前后禁忌和注意事项配合度大幅提高,在统计患者问卷中的满意度调查由88%上升到99%以上.结论 外科手术对身体是个较大创伤,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开展就是要减少手术患者的身心创伤,巡回护士通过术前、术后访视使患者了解相关配合知识,积极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活动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叶宏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延续性护理在改善老年H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改善老年H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改善老年H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在促进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近1年时间内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按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建立用药管理制度、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改进用药方式、保证用药合理性等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药物认知程度95.0%(38/40),明显比对照组的75.0%(30/4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2;P<0.05);观察组患者的准确时间服药率97.5%(39/40),明显比对照组的82.5%(33/4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53;P<0.05);观察组患者的正确服药率97.5%(39/40),明显比对照组的87.5%(35/4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62;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知识掌握率95.0%(38/40),明显比对照组的77.5%(31/4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62;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能力97.5%(39/40),明显比对照组的72.5%(29/4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2;P<0.05).结论 对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实施建立用药管理制度、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改进用药方式、保证用药合理性等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药物认知度、药物知识掌握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对于促使患者按时、准确的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兰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异位妊娠甲氨蝶呤注射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异位妊娠甲氨蝶呤注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抽取86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观察组(n=43)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43)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β-HCG转阴时间是(12.97±2.04)d,护理满意度是97.67%;对照组患者的血β-HCG转阴时间是(18.27±3.26)d,护理满意度是79.07%;2组患者观察指标的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异位妊娠甲氨蝶呤注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早期恢复患者血β-HCG水平,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琪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多发性感染性褥疮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综合处理多发性感染性褥疮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多发性感染性褥疮患者50例,共计273个创面,按褥疮的不同严重程度分别处理.结果 50例病例中15例因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经直接上皮化愈合246个创面,其余创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压疮治愈率90%以上.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处理多发性感染性褥疮在临床上效果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余妙清;郭惠萍;余婉婷;文娟;连丽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胸外科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要点

    目的 观察胸外科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类型,并分析其相关因素,同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患者术后返回房后立即采用心电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护至少3 d,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类型、诊治及护理措施等.结果 386例胸外科患者术后通过持续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116例,发生率为31.5%.91例(78.4%)心律失常发生在手术后3 d内.结论 心血管系统既往病史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基础.缺氧及术后入量不足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心房纤颤及窦性心动过速是胸外科患者术后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年龄>65岁,既往心律失常、心梗,常规开胸手术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护士要熟悉监护仪性能及操作,掌握各类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正确的心理护理等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夏霄霄;国希云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延续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8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1月直至2016年1月期间,并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嘱遵从率94.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医嘱遵从率63.16%(P<0.05).结论 延续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有效增加患者医嘱遵从率,促进患者疾病较快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月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办法,观察其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96.67%>83.33%)和JOA腰椎功能评分[(24.15±2.58)分>(19.34±3.05)分]相对更高,而疼痛VAS评分[(1.26±0.71)分<(3.85±1.25)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翠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的一般护理,研究组(55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在并发症情况、焦虑程度以及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情况的对比上,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其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护理效果更出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矫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亚低温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的亚低温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6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亚低温护理组两组,每组8例患者.对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日常临床护理;对于亚低温护理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临床综合护理,按照PDCA程序,在降温方法 、症状监测与护理、并发症的防护、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亚低温临床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亚低温护理组治疗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发生率0%;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0%,不良反应发生率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护理组患者对于亚低温临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为87.5%,常规护理组患者对于常规临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为50.0%,亚低温护理结果更能获得患者的认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性脑膜炎高热患者进行亚低温护理,帮助患者制定有效降温计划并实施降温和复温,能够有效将患者的体温降至人体正常体温范围,并且能够防止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低温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晓烨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方法 收取我院100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并将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后拔除胃管时间(70.21±8.33)h、肛门排气时间(39.28±5.33)h、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9.45±2.89)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缩短患者拔除胃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还能增加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

    作者:惠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妊高征产妇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妊高征产妇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丰富临床护理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产科就诊的妊高征产妇98例,按照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实验组发生子痫的产妇2例,发生率为4.08%(2/49);对照组发生子痫的产妇11例,发生率为22.45%(11/49),两组对比,实验组产妇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10.2±0.8)分,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0±0.5)分,两组对比,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满意度为100%(49/49),对照组满意度为73.47%(36/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高征产妇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疗效,降低了产妇分娩后的不良情况,并增加了新生儿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104例小儿肺炎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儿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肺炎治疗效果;体温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儿治疗配合度、肺功能.结果 优质护理组小儿肺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体温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治疗配合度、肺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治疗配合度、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疗程,提升患儿配合度,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卢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观察.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通过观察治疗组48例肿瘤患者心理特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其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肿瘤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以积极心态参与到康复治疗中,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姜红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沟通方法的价值评估与分析

    目的 将有效的沟通方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研究沟通的价值和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0例,参照组护理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护理中实行有效沟通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满意人数38例,不满意人数2例,参照组满意人数28例,不满意人数12例,实验组满意度是95%显著优于参照组的70%,P<0.05,χ2=9.658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行有效沟通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岩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意义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肾内护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肾内科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试验组护理质量中病区管理、分级护理、抢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肾内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张艳华;都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4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胸腔镜组所有患者均未中转开胸.胸腔镜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扫除组数、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上,胸腔组优于比传统组(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仲明;岳鹏;张瑜;韩彪;马敏杰;杨侃;谭恩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月经不调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诊月经不调共计57例,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差异分组.对照组为单号就诊者,有27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为双号就诊者,有30例,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治疗后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中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96.67%>81.448%,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月经不调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有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黎娜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对药物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单纯接受药物(未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间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①1周及2周时试验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间(P<0.05).②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可减轻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显著改善ACS患者的短期预后.

    作者:蒋旭红;张清;卢辉和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观察针刀松解配合C6横突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配合C6横突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收治时间: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其中一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对照组),病例数为40例.另外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针刀松解配合C6横突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半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一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50%(观察组)、47.50%(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但是治疗半年后的总有效率差异对比明显,观察组半年后总有效率为92.50%,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00%,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针刀松解配合C6横突前注射能够有效解除颈神经根部的炎性损伤,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减少其疼痛感,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伟民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评估及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鼻渊舒口服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慢性鼻窦炎共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罗红霉素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渊舒口服液,观察对比2组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评分和效果数据.结果 观察组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后评分为(2.11±0.32)分,低于对照组的评分数据,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鼻窦炎患者(77.50%),P<0.05.结论 使用鼻渊舒口服液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血栓通粉针剂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血栓通粉针剂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50例采用氨碘肽滴眼液联合和血明目片进行给药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血栓通粉针剂离子导入治疗,比较两组病症改善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栓通粉针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宇;张红春;游春燕;魏晓萍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浅谈精神科护理之护患沟通技巧

    目的 开展人性化护理,掌握护患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分析如何运用有效地方法 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沟通,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有针对性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家属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与其进行交流、沟通.结果 及时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存在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护患沟通提供有效的交流方式,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及时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预警意外发生,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能及时改进病房存在的问题,融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沟通应该贯穿到患者整个的治疗阶段,使患者的情况被有效的得知,帮助患者挑选有效的治疗方案,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丁艳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的分析

    目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我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以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确保规范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工作.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现场评估,并综合分析所采取措施的防范效果.结果 回顾分析显示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主要存在着危害度等级2级和3级的感染性微生物危害,主要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结核杆菌等12种常见微生物危害风险,实验室建立的4个工作区布局合理,并采取了有效的控制风险措施,质量、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并能严格贯彻执行,有效防范了生物风险.结论 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建立防范措施是保证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使实验室良好运行的重要举措.

    作者:万卫红;肖瑜;胡锡阶;章涛;范振海;王钰莹;刘金伟;余丽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住院血液透析患者转运交接流程的管理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在病区与血液透析中心之间转运交接流程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方法设计并使用《病房与血液净化中心患者交接单》,并规范交接班流程,对比应用表格式交接单进行规范交接前后,因交接不到位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应用表格式交接单进行规范交接后,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显著减少,护理交接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表格式交接单,进行规范交接后,交接流程更为明确、清晰,保证了交接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从而保证了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越;张莉;张留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浅谈小儿手术巡回护士访视的作用

    目的 通过巡回护士加强对小儿手术术前、术后访视,增加患儿的配合度以及减少患儿的不良心理.方法 统计200例2~10岁患儿手术配合资料,总结巡回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后患者及家属的反馈意见.结果 200例手术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不良并发症发生和医疗护理纠纷,医患关系和谐,家属满意率99.5%.结论 巡回护士通过术前、术后访视使患儿和患者家属了解更多相关手术配合知识,术前注意事项宣教指导到位,家属看护良好,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人性化护理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小儿手术巡回护士访视使护理质量提高.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进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并综述了当前多耐鲍曼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黎素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乌头类中药炮制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

    乌头类中药在我国使用时间悠久,并表现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主要包括有附子、川乌、草乌三类.乌头类临床使用频率高,针对祛风湿止痛有显著作用,具有很高的中药药用价值,但同时乌头类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同地区的种植品种之间毒性具有差异性,若是炮制的方式不规范或者是配伍不恰当等情况,很容易使得使用者出现中毒现象.所以,本文针对乌头类重要的减毒增效以及炮制配伍的方式进行一综述,进一步研究其减毒增效的肌力,以便为今后合理使用药剂量提供正确的临床依据,尽量减少出现因不合理使用乌头类中药中毒的现象.

    作者:张云丽;吴永佩;刘丽婷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