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冬梅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病例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利尿,强心,ARB类药物,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104例小儿肺炎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儿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肺炎治疗效果;体温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儿治疗配合度、肺功能.结果 优质护理组小儿肺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体温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治疗配合度、肺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治疗配合度、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疗程,提升患儿配合度,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卢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卡孕栓结合缩宫素用药对足月阴道分娩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孕产妇121例,按照预防产后出血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实验组61例,采用缩宫素结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观察两组产后出血例数及实验所用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术后2 h出血量(103.18±24.85)mL、术后24 h出血量(170.63±31.58)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1.64%)显著低于对照组(6.67%)(P<0.05);用药后,实验组Apgar评分(9.29±0.95)分和对照组(9.27±0.96)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率(14.75%)和对照组(16.67%)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卡孕栓和缩宫素联合用药对预防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有较好效果,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例数和出血量,且未对产妇和新生儿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安全性高.
作者:崔海月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在临床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方面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本院收治的9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为单一用药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用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的风险,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科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手术患者.方法 对我院30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访,调查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后患者的变化,包括患者在手术中配合程度、患者心理压力以及患者满意率等.结果 患者对手术恐惧心理减少,能够及时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前后禁忌和注意事项配合度大幅提高,在统计患者问卷中的满意度调查由88%上升到99%以上.结论 外科手术对身体是个较大创伤,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开展就是要减少手术患者的身心创伤,巡回护士通过术前、术后访视使患者了解相关配合知识,积极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活动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叶宏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收治的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肾功能情况及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情况.结果 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后的ALB、尿红细胞计数、MA以及α1-MG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患儿患儿肾功能未受到明显损害,随访期内患儿均未发生过敏性紫癜肾炎.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祁丽琼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NIHSS、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孝磊;李倩;张晓锋;张淑玲;林洋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肺心病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肺癌患者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胞组织活检和X线拍片检查,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检查,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情况.结果 经检查发现,年龄较高的男性患者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咯血、淋巴结肿大等,胸部拍片只能发现肺部病变部位,再进行细胞组织活检,可以明确病理改变分型.结论 针对肺心病合并肺癌疾病的患者,应该及时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采用肺组织活检进行诊断,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情况,早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4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胸腔镜组所有患者均未中转开胸.胸腔镜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扫除组数、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上,胸腔组优于比传统组(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仲明;岳鹏;张瑜;韩彪;马敏杰;杨侃;谭恩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1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的一般护理,研究组(55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在并发症情况、焦虑程度以及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情况的对比上,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其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护理效果更出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矫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月经不调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诊月经不调共计57例,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差异分组.对照组为单号就诊者,有27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为双号就诊者,有30例,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治疗后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中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96.67%>81.448%,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月经不调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有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黎娜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为了探究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发病因素、治疗效果、变化情况以及预后结果,进一步完善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264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纳洛酮进行治疗,每组各有患者132例,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纳洛酮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影响,纳洛酮不仅治疗效果显著、预后结果理想,而且其药效稳定、起效快、药用持续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少,应于临床做重点推广.
作者:曾凡灵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肾内护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肾内科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试验组护理质量中病区管理、分级护理、抢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肾内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张艳华;都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与前列地位联合应用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肝肾功能及PTA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HBV-DNV水平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5.5%,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莺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我院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进行风险评估,以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确保规范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工作.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现场评估,并综合分析所采取措施的防范效果.结果 回顾分析显示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主要存在着危害度等级2级和3级的感染性微生物危害,主要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结核杆菌等12种常见微生物危害风险,实验室建立的4个工作区布局合理,并采取了有效的控制风险措施,质量、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并能严格贯彻执行,有效防范了生物风险.结论 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建立防范措施是保证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使实验室良好运行的重要举措.
作者:万卫红;肖瑜;胡锡阶;章涛;范振海;王钰莹;刘金伟;余丽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他巴唑使用剂量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9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应用小剂量他巴唑(每日10 mg)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小剂量组,应用应用大剂量他巴唑(每日30 mg)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大剂量组,统计分析两组的甲状腺功能、临床疗效和药物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在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小剂量组药物相关事件发生率(13.04%)明显低于大剂量组(32.6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 他巴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药物,小剂量的给药方式更为安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宋美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方法 收取我院100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并将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后拔除胃管时间(70.21±8.33)h、肛门排气时间(39.28±5.33)h、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9.45±2.89)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缩短患者拔除胃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还能增加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
作者:惠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对药物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单纯接受药物(未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间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①1周及2周时试验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间(P<0.05).②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可减轻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显著改善ACS患者的短期预后.
作者:蒋旭红;张清;卢辉和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要点,并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3)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2.5%)、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17.5%、22.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工作中,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干预质量及效果.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重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病房收治的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观察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作者:闫群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