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194
  • 国内刊号:11-485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200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8年25期文献
  • 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与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来诊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辅助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列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诊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列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0 d后复查胃镜,对溃疡愈合情况及症状改善程度进行比较,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是提高消化性溃疡治愈率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有重要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高风;郑龙海;贺君杰;韩春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急性牙髓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资料分析,其中采取常规根管治疗术的150例(165颗牙)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170例(175颗牙)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疗效结果分析.结果 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98.86%,有统计学差异(x2=6.032,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4.6±1.1)分、(4.3±0.8)分,有统计学差异(t=2.888,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急性牙髓炎,疗效高,术后疼痛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琴;陈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腹痛患儿,研究患儿的病史资料,参考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时诊断与治疗.结果 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并无漏诊、误诊的情况发生.治疗后,患儿的疼痛感从治疗之前的疼痛感(80.3±2.4)下降至(48.1±1.9),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后得知,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肠痉挛、粪便堵塞等疾病会引发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结论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致病因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接诊时,腹痛患儿难以提供详细、可靠的病史给医师.全面分析发病原因,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儿的恢复.

    作者:左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人心理特点与心理保健的建议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心理特点及心理保健的实际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对象,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总结,为老年患者应用心理保健,明确老年患者保健前和保健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保健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为老年患者开展心理保健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和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陶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51例,排除患有重大急病的患者12例,余13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男35例,女34例,患者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1.4±10.6)岁;对照组采用腹部CT进行诊断,男37例,女33例,患者年龄33~58岁,平均年龄(42.1±10.2)岁.将上述患者按照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按不同诊断方式记录临床效果,随访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对不同检测技术的诊断准确性总结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签署协议.结果 对两组不同患者进行诊断后,磁共振胆管成像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比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果,可以得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临床应用价值高于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具有无创,安全,并误诊率低于腹部CT的优势,值得广泛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金志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螺内酯治疗,n=53)和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n=53),对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疗效分别为94.34%和81.13%,P<0.05;组间血钾、肌酐及24h蛋白尿指标相互比较,观察组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春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迁移诱导蛋白7在肠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Mig-7对肠癌组织中VM的形成、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肠癌组织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Mig-7、VEGF、MMP-2的表达,CD34和PAS双重染色法检测肠癌组织VM,分析Mig-7的表达和VM、VEGF、MM-2与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正常肠管黏膜组织中Mig-7、VEGF、MMP-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和VM检出率分别为0%、21.2%、23.3%和0%,在肠癌组织中四者表达分别为65.6%、31.1%、41.1%和69.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癌组织中,Mig-7的表述与VEGF、MMP-2、VM的形成呈正相关(r=0.487,P<0.05).结论 Mig-7主要通过磷酸化以及VEGF进行表达,会导致MMP-2的表达逐渐减少,二者受到裂解层粘连蛋白链裂解为前迁移片段减少,终形成了抑制肠癌的抑制作用,为肠癌治疗提供新的靶向治疗.

    作者:许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微信健康教育提升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认知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微信健康教育提升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认知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实验组55例患者采用本中心定期推送的微信健康教育,包括微视频等,供在家中观看或询问.比较两组患者行腹膜透析1个月后的理论及操作评分,1年内的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社会回归率.结果 透析1月后,实验组的理论评分为98分,操作评分为95分,对照组理论评分为89分,操作评分为84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透析1年后,实验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为(90.6±16.6) g/L,高于对照组的(81.3±15.8) g/L,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社会回归率为62%,高于对照组的36.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微信健康教育提升了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认知效果.

    作者:彭红;施素华;洪月芬;孙琪;邹丽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在诊断异位妊娠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6例作为观察对象,16例患者分别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与阴道彩超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阴道彩超检查异位妊娠确诊的患者有15例,经腹部彩超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有7例,两种检查方式在数据差异方面进行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过程当中,采用阴道彩超检查的准确度要高于腹部彩超检查,有助于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提高临床的诊断治疗效果.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流产关爱服务在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针对人流患者在进行计划生育人流术后,通过流产关爱服务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接受计划生育人工流产术患者中随机挑选120例,对其中的6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流产护理,记为常规组,余60例患者采用流产关爱服务,记为观察组,对其治疗的有效率和SDS/SDA焦虑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SDS/SDA焦虑反应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针对人工流产患者在进行流产关爱服务后,能够有效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在临床上具有有效的可行性.

    作者:郑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齐拉西酮、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对照分析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和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A组和B组,每组45例患者.A组患者采取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实施治疗,B组患者采取氮氮平联合碳酸锂实施治疗.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 (40/4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32/4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A组均显著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 (5/4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0/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氮氮平联合碳酸锂用药方案相比,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宋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PDCA循环在外科手卫生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进而研究有关外科手卫生方面质量统计的成就.方法 选择我院外科25名相关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8月开始把PDCA循环应用到外科手卫生方面的质量把控,比较实施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外科医务人员在手卫生5个重要时刻的洗手率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分别为84.2%、81.2%、95.9%、93.7%、56.3% vs 77.1%、63.3%、89.6%、81.2%、37.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知识考试成绩在实施后明显提高[(81.25±9.26)分vs(92.31±1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合格率在实施后也明显提高(76.0%vs 96.0%),其不同之处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外科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方面的认识,有效增强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有效减轻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徐学梅;赵虎;孙士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8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0例.分期手术组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后3~6个月再给予颅骨修补术,同期手术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比较两组脑外伤治疗效果;分流管堵塞、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GCS评分、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 同期手术组脑外伤治疗效果高于分期手术组,P< 0.05;同期手术组分流管堵塞、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分期手术组,P< 0.05;干预前两组GCS评分、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相近,P>0.05;干预后同期手术组GCS评分、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优于分期手术组,P< 0.05.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高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恩度联合化疗方法的价值,为肺癌研究提供客观的临床数据.方法 在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抽取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标准,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分别予以两组患者常规化疗方法和恩度联合化疗方法.结果 常规化疗组患者的躯体角色评分为(69.88±6.54)分,精神健康评分为(71.11±6.87)分,躯体功能评分为(72.22±6.23)分,情绪角色评分为(70.99±7.21)分,总体健康评分评分为(76.61±6.88)分;联合化疗组患者的躯体角色评分为(89.96±7.04)分,精神健康评分为(86.74±7.26)分,躯体功能评分为(86.53±6.85)分,情绪角色评分为(88.51±7.23)分,总体健康评分评分为(85.22±7.99)分.同时,联合化疗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更佳.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方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降低了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又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溪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64例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组,剩余8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性治疗后,对照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的愈显率为53.66%;研究组的愈显率为71.95%.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并且存在明显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为以后深入研究和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义翠;吴群;何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频彩超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高频彩超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效果.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手术病理确诊的38例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此之前,所有患者均先经过高频彩超检测.结果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检查后,声像图表现:其中肿瘤为分叶状12例,椭圆形20例,不规则形状6例;肿瘤边界清晰28例、不清晰10例;内部回声增强27例、不变11例、衰减0例;出现囊性变11例;钙化现象4例;高频彩超血流显像结果,均能探测患者的血流信号,其中Ⅲ级8例、Ⅱ级14例、Ⅰ级16例;阻力指数为(0.7±0.03),收缩期峰值的平均流速为(19.4±6.5) cm.所有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为:恶性8例、交界性9例、良性21例.结论 针对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采用高频彩超诊断效果较准备,可通过高频彩超清晰的观察声像图,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有利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常规检查.

    作者:海琳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自我院小儿外科住院患儿中随机抽取94例阑尾炎患儿资料,并分别给予所选取的患儿进行超声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的准确性.结果 94例阑尾炎患儿通过超声及CT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准确率均为100%,其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通过超声及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40.74%、43.33%和94.44%、86.67%,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CT诊断准确率,其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超声与CT影像学检查方法均适用于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但CT对急慢性阑尾炎的灵敏度更好于超声检测;因CT存在较强的电离辐射,当超声检查结果可疑或需进一步确诊时,可再行CT检查.

    作者:宁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α-硫辛酸、甲钴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组为X组和Y组后分别采取α-硫辛酸、甲钴胺药物治疗.经治疗后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X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Y组82.86%,且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Y组,P< 0.05.结论 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α-硫辛酸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张尔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小儿矮小症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小儿矮小症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完善院内小儿矮小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116例小儿矮小症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儿分为对照组A(采用常规干预治疗方式)和对照组B(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每组58例,观察期均为1年,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身高生长预测结果、身体生长速度,对照组A与对照组B的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身高生长预测结果、身体生长速度,对照组B明显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当前使用范围较广、使用效果较好的小儿矮小症治疗方式,且该种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少、起效快、效果理想,对儿童发育、身体、生活无影响,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动脉硬化的护理措施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动脉硬化的护理措施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收治的96例动脉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护理过程,探讨分析护理过程对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影响.结果 经过护理后所需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96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出现局部硬化的患者有9例,形成急性血栓的患者有9例,出现动脉夹层的患者有7例,出现下肢缺血的患者有15例.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动脉硬化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恢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会影响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因而,护理质量的改进对患者的恢复以及预后非常重要.

    作者:陈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目的 总结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以往1年内所接诊的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对比分析,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门诊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比较研究组患者开展护理服务之前以及之后的投诉事件出现概率,记录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投诉事件出现概率显著低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减少护理投诉事件的出现,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应该给予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旭峰;吉永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方法 我科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36例,本文总结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护理经验.结果 鉴于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的诱因,如饮食不当,排便用力,过度瘢劳等.针对其病理生理过程和诱因,笔者提出合理饮食,心理护理,避免任何引起门静压力增高的诱因,休息与适量的活动,严密的病情观察及预防性护理等.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减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的发生,对发生再出血者,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可减轻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宋忠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变化,对比差异.结果 研究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其焦虑、抑郁状态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有积极影响,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异烟肼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异烟肼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引流量少,胸水消失时间短,两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烟肼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显著,可及时消除胸腔积水,改善病症,同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王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院诊治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护理优良率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田雅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45.52±2.74)分和抑郁评分(43.83±2.2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87±2.81)分和(49.16±2.49)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2% (P< 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行剖宫产术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霍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膜透析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减少,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焱;熊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重点.方法 选取2015年的5月至2017年的10月前来我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病患39例,给予所有患者积极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均得到治愈;术后未发生感染,发生胸膜粘连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是5.13%.结论 重视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护理工作,优化服务细节,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安全性,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作者:曹桂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增加实施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各39例.结果 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CAT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指导,并促使患者依据护理人员的指导内容进行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25例/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后比较,常规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60%,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采取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及时纠正患者酸中毒时间和患者血糖,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晓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均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消化内科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接诊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通过随机序列表法平均分为100例参照组与100例实验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焦虑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陈淑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艾灸联合系统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艾灸联合系统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在此过程中有35例患者给予艾灸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方案,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另外35例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方案,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显著效果22例,占62.8%,治疗有效12例,占34.8%,治疗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疗显著效果6例,占17.1%,治疗有效20例,占57.2%,治疗无效9例,占25.7%,总有效率为74.3%,两组数据统计计算得到P=0.03<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案所取得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艾灸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更为明显,更具优势.

    作者:李小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于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对比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2170,P=0.0000);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5297,P=0.0006).两组ESCA评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直肠癌结肠早瘘口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凡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260例泪道冲洗的临床效果分析与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泪道冲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方法 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策略,分析泪道护理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诊断结果,误诊8例,诊断正确率为96.92%.患者治疗和护理满意度调查,成人患者中,满意度可达92.89%,小儿患者的满意度可达90.48%,总满意度为96.54%.结论 泪道冲洗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主要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结合必要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治疗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应得到医院护理人员的重视.

    作者:陆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5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排序发,将前28例为对照组,后28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整体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85.7%,对照组满意度为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治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晓琳;蔡红侠;茅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包虫病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 探讨包虫病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包虫病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20例为对照组,后20例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术后感染率=0.045,P手术时间=0.000,P住院时间=0.01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65.0%(x2=3.584,P<0.05).结论 包虫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索南求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讨探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中纳入病例样本76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接诊病例对象),按照盲选原则,于组内任意选取38例,单方面按照常规方案进行护理,视为对照组.另38例患者则给予综合性急诊护理,视为观察组.针对护理效果间差异性加以分析.结果 在抢救护理中,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4.00% (36/38),对照组为82.00% (29/38);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37% (37/38),对照组为81.58% (31/38).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治疗有效率连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针对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各方面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同时,能促使其尽快恢复,值得借鉴.

    作者:黄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早期急性乳腺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早期急性乳腺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本院的84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42例患者进行常规乳腺炎护理,观察组的42例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红肿、热痛、炎性反应改善时间、对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红肿、热痛及炎性反应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急性乳腺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辅助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因此更受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认可.

    作者:马吉英;贾忠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24,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跌倒相关知识知晓率83.33% (20/24),与对照组跌倒相关知识知晓率41.67% (10/24)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3% (23/24),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17% (19/24)比较,显著升高(P<0.05);骨折及严重伤发生率和跌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防跌倒行为(饮食干预、药物干预、运动干预和家居生活)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彦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分诊评估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溶栓成功率依次为(2.57±0.74) min、(65.64±7.15)h、(17.46±1.63)d和58.14%,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溶栓成功率依次为(0.51±0.23) min、(43.58±6.26)h、(13.23±1.52)d和81.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97.63%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结论 采用急诊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况,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刘红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学抗体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p-ANCA、ASCA、PAB和GAB与IBD临床表型的可能相关性.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2例溃疡性结肠炎(UC)、47例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p-ANCA、ASCA、GAB和PAB的表达,用x2检验分析抗体与IBD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 诊断时年龄>40岁的CD患者p-ANCA阳性率高于≤40岁者(25.0% vs 0.0%,P<0.05);穿透型、狭窄型、非狭窄非穿透型CD患者ASCA阳性率分别为60.0%、20.0%、9.1%(P<0.05);女性CD患者GAB阳性率高于男性(76.5% vs 40.0%,P<0.05).未发现p-ANCA、ASCA、PAB、GAB与UC的临床表型、PAB与CD的临床表型有关.结论 ANCA阳性的CD患者起病时间晚,狭窄型或穿孔型CD患者ASCA阳性率较高,女性CD患者GAB阳性率较高,p-ANCA、ASCA、PAB、GAB与UC的临床表型无关.

    作者:王玉萍;王承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对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具有高危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患者11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57)及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片,研究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在重症监护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陈文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阻抗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与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阻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医院治疗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的原则分组,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进行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呼吸阻抗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肺通气、呼吸阻抗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肺通气指标高于对照组,呼吸阻抗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且对呼吸阻抗的改善作用明显,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作者:常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龙胆泻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龙胆泻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为带状疱疹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龙胆泻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实验组)和阿昔洛韦、维生素B1及芬必得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6.07,P=0.014).结论 龙胆泻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曹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康复新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医院接诊收治的186例手足口病患儿参与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单纯肌内注射干扰素,观察组96例采用康复新液体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足口腔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短期内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茹鲜古丽·阿不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中差错率的有效管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有效管理应用于中药房对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取2016年4月15日至2017年4月10日我院4名中药房工作人员,观察组取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4月11日4名中药房工作人员.结果 观察组处方差错概率为1.74%,相比对照组更低,P< 0.05,在医患纠纷方面,观察组未发生此类事件,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房处方调配中采取相应有效管理对策,可显著降低厨房调配中的差错概率.

    作者:樊举兵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职护生信息化能力教育改革研究

    在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信息化技术在教育发展重要的地位日益提高,也是促进教育长远健康的关键技术支援.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满足护生对信息化应用能力的要求,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文主要对高职护生信息化能力教育改革进行研究.

    作者:易敏;唐英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针对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并总结其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纳的82名临床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两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均低于观察组,P< 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教学法可以使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护理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姜永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全面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在临床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比较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前的临床科室满意率、工作差错率(包装差错率、清洗差错率以及储存差错率)和医院感染率.比较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护士工作质量的评分.结果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后的临床科室满意率、工作差错率(包装差错率、清洗差错率以及储存差错率)和医院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前(P<0.05);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后的护士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前(P<0.05).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在临床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科室满意率和护士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差错率和医院感染率.

    作者:马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硫化氢中毒后呼吸系统损伤的特点表现与临床紧急救治

    文章首先对硫化氢中毒的特征进行研究,包括中毒后的危害以及中毒速度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硫化氢中毒后的临床反映,以及对患者采取的抢救措施,提出有效的临床药物治疗措施,帮助提升硫化氢中毒后临床紧急救治任务开展的有效性.

    作者:刘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大型综合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的现状及管理对策探析

    目的 就当前大型综合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管理对策.方法 针对某大型综合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现状设计其问卷调查,其问卷调查为医院介入放射防护总能力调查,调查对象为该医院中与介入相关的放射医务人员80名,并将调查结果与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结合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介入放射防护综合取得的分值为(83.5±5.8)分,其中个人防护设施平均得分低,辐射防护方面得分高,分析结果得出医务人员的个人学历与医院介入放射防护能力具有一定的关系,存在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医院在介入放射防护能力方面更注重辐射防护方面,与个人防护意识形成明显差别,个人防护意识方面欠缺较多,其根本的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的个人学历,因此医院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与介入相关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

    作者:李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随着医疗需求发生变化,医疗质量作为医院职工素质、工作效率、医院设施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一个综合体现,对医院的持续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医院的医疗质量,结合综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才能促使综合医院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推动自身发展.因而本文将针对当前综合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作者:刘天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某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实践及研究

    自2017年6月起我院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公立医院改革实际,通过明确医共体定义和政策依据,采取八个步骤大力推进了医共体建设,取得了改革成效,提出了3个方面的理论探讨.

    作者:罗绍春;刘寿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产科护理管理中JCI标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产科护理管理中JCI标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8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孕产妇传统的护理管理措施,给予观察组孕产妇基于JCI标准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早产儿率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采用我院自拟的护理质量考核调查问卷对护理质量进行判定.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巨大儿率、早产儿率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以及病房管理等4个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科护理管理中采取JCI标准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缩短产程,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玉乡;林琳;茅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热毒宁注射液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探讨

    目的 对热毒宁注射液与常规溶媒配伍稳定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取临床常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为实验对象,将其分别与临床常规3种溶媒进行配伍,分别运用于对9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划分为3组,各组均为30例)的治疗中,对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溶液pH值变化.结果 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进行配伍后,在各个时间段pH值不存在有显著变化P> 0.05;且与10%葡萄糖进行配伍后,4h以内同样不存在有显著变化P>0.05;在4h以后,pH值存在有显著变化P< 0.05.在不良反应上,与5%葡萄糖溶液以及0.9%氮化钠溶液使用后,均不存在有显著差异P> 0.05,而在于10%葡萄糖溶液配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 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与浓度为10%葡萄糖溶液进行配伍后,其稳定性将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在临床运用中需要加以重视.

    作者:茹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胎盘植入产后手术切除病灶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32岁,已婚,G5P2,既往顺产2胎,2013年引产1次,曾行清宫术;2014年人工流产1次.2016年11月22日孕39+4周自然临产在本院顺产分娩一男活婴,出生体质量3150 g,分娩过程顺利.胎儿娩出30 min后胎盘未娩,人工剥离胎盘困难,掏出胎盘组织约10cm×7 cm,遂行产时清宫术,予卵圆钳牵拉困难,仅钳出部分胎盘组织约10mL,胎盘粘连紧密,不排除植入可能,故暂停操作,告知产妇病隋,产后予促子宫收缩、抗感染治疗.产后4 d β-HCG 10652.90 mIU/mL.产后6 d复查B超示:宫腔内见96×63胎盘组织回声,予再次清宫,清出部分胎盘组织,钳夹困难,考虑胎盘植入.MRI结果:产褥期子宫,宫底偏右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影,信号欠均匀,外侧信号偏高,T1WI呈稍高及低信号,T2WI呈高低信号,大小约57 mm× 71 mm× 63 mm,增强后病灶偏外明显强化,邻近正常子宫壁显示不清楚,盆腔右侧血管增粗、迂曲.β-HCG4419.74 mIU/mL.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