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
  • 国际刊号:1004-0137
  • 国内刊号:12-1188/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46
  • 全年订价:20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食品与健康杂志   2006年10期文献
  • 红茶相伴度秋冬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许多有饮茶习惯的朋友在这时都逐渐改喝红茶.与其他茶叶相比,红茶为什么更适合在秋冬季饮用呢?在挑选的时候,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作者:郁文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改善血液循环的保健食品

    尽管身体的循环系统必须依赖心脏强而有力、持续有恒的伸缩来泵动,然而身体的血液循环顺畅与否,则要靠输送血液的血管是否完整无损而定的.

    作者:庄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秋季护肺好时节

    每天吸入那么多污染的空气,快清清肺哟!可如果悬浮粒子都已经到达肺部,恐怕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清除了.因此,好的方式还是预防肺部的污染.

    作者:子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翡红翠绿话辣椒

    辣椒红,辣椒尖,辣椒辣得味道鲜,辣椒红得人人爱,辣椒辣口心里甜.--湖南民谣辣椒,别名番椒、辣茄、秦椒、辣子、辣虎、海椒、辣角等,为双子叶植物纲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的果实.

    作者:万文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如何抛弃头皮屑

    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会和头皮屑这种恼人的东西纠缠在一起?虽不疼不痒,但是却被它破坏掉所有的好心情.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和它彻底分手,不再受到它的困扰?下面的问答,可以为你支招.

    作者:思思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贪食『野味』易患怪病

    持续两周出现头痛,严重时头部不能受到任何震动,就连走路、坐下、翻身等简单动作也会引发剧烈头痛,并伴有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以及发烧、乏力等症状……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告别塑料袋,挽回菜篮子

    吴大妈每天早晨晨练后顺道在菜场买回全家的早点和一天要吃的各种菜肴.黑色的塑料袋里装着活蹦乱跳的鲜鱼,红塑料袋里装的是青菜,白塑料袋里装的是萝卜,绿塑料袋里装着热气腾腾的油条.

    作者:李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鼻咽癌的药茶与食疗

    我国的鼻咽癌发病率很高,广东的肇庆、佛山、广州和广西的梧州地区更是鼻咽癌的高发中心.鼻咽癌多见于30~50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3.8倍,其发生有明显的种族敏感性,不论在高发区还是在低发区中,都发现有家族聚集性的倾向.

    作者:赵昌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饮食防秋燥

    秋风萧瑟,干燥是秋季的主要特点.因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秋燥易与温热结合而侵袭人体,多见温燥病症;晚秋已有临近冬初之寒气,秋燥易与寒邪结合而侵犯人体,多见凉燥病症.秋燥会导致咽燥、鼻燥、燥咳、皮肤燥痒及肠燥便秘之类疾患,或诱发哮喘、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作者:徐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食文化是个大文化圈——中国食文化分类简析(下)

    第三节研究的是烹饪技术.包括中国饮食文化圈的研究:东北食文化圈、东南圈、西南圈、京津圈、中北圈、西北圈、黄河中游圈、黄河下游圈、青藏高原圈、长江下游圈、长江中游圈、素食文化圈等.地方菜系研究:川鲁苏粤浙闽湘鄂徽豫等.社群菜系研究:宫廷、官府、地方、家常、清真、寺院等.烹饪技法研究:蒸煮煎炸等.

    作者:许先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科学膳食,给孩子好情绪

    膳食营养可以影响儿童的情绪.要想帮助孩子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除了要帮助孩子保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还要善于选择能够改善不良情绪的膳食,帮助他转换情绪,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性格.

    作者:仇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脂肪与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通常认为饮食中摄入的脂肪越少越好.这种想法是否科学呢?患有脂肪肝的病人,限制脂肪的摄入量是必需的.然而,在选择脂肪的质和量方面,还有一定的技巧.

    作者:寿南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科学饮食的25个细节

    饮食要讲究科学方法.那么,怎样的饮食方法是科学的呢?下面介绍的25种饮食方法,也许能增加您饮食的科学性,并使您吃得更加香甜.

    作者:王雨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吃相

    清晨去一家台式餐厅吃早饭,因为觉得肚子饿,就买了与早餐概念极不相符的卤肉饭,外加一杯冰豆浆.不多时,一只大碗摆到了面前.白米饭配着喷香的肉汁、细碎的肉糜和鲜艳的酸甜胡萝卜,尤其令人神往的是,里面还有一只浑圆的卤蛋,真是让人食欲大开.

    作者:亦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症药膳5款

    羊骨羊腰汤原料:新鲜羊骨500克,羊腰(羊肾)2只,料酒、葱花、姜末、精盐、味精、五香粉、麻油等适量.

    作者:袁秀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治疗骨质疏松症三部曲

    第一步:补足营养治疗骨质疏松症,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补充骨骼里缺失的元素,其中,主要的就是要补充钙、维生素D和雌激素.

    作者:肖祥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症知多少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在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为六至八千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今后的5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人数也将继续增多,其中的一半发生在亚洲.

    作者:王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桃、李、杏都不能多吃/吃糯米健脾补胃/挑选松花蛋的小窍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剩啤酒用途多

    啤酒作为大家喜爱的一种饮料,无论是冰镇喝还是常温喝都是解渴、爽口的.但是有时候啤酒买多了,没有喝完,很难处理.把它扔了吧,很可惜,但是如果过几天再喝味道就不对了,而且也不卫生,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剩下的啤酒,我们还是有很多用途的.

    作者:晓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大白菜的药用妙法

    感冒 白菜心250克,萝卜60克,水煎加糖适量,吃菜饮汤,每日2次.百日咳 白菜根2只,冰糖30克,加水煎服,每日3次.

    作者:徐美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柜

    怎样才能让消毒柜更长久、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具体来说,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先将餐具洗净,并将餐具上的水倒掉,再放入合适的高、低温层架上.不要将不耐高温的餐具放入高温柜中消毒,否则会使餐具变形,甚至熔化.

    作者:安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动作,巧健身

    1 早上醒来伸腰臂早上醒来,把枕头垫在背后做伸展运动.两手向后伸直并伸展身体.由于做伸臂腰等伸展运动时,人体会自然形成双手上举、肋骨上拉、胸腔扩大、深呼吸的态势,这样使膈肌活动加强,牵动了全身,引发了大部分肌肉收缩,从而达到加速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的目的.

    作者:经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鱼干的选择技巧

    鱼干有淡鱼干和咸鱼干之分,它们的品质等级区分如下.一级品 外形完整,肉质硬实有弹性,色泽洁白或稍带炎黄,质地干燥均匀,刀口平滑,鱼鳞完整紧贴,含水量不超过40%;咸鱼干具有固有香味,鱼肉中含盐不应超过20%.

    作者:陈继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秋日温暖物语

    十月来临,又到了美好的郊游时节.或许,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秋游的记忆,在黄叶飘落时,带着满满一包食物,到郊外去野餐游玩.这样的时间往往很短暂,却值得长时间的期待与回味.

    作者:弥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学会了两样韩餐

    三年前,朋友的儿子娶了位韩国姑娘作太太,朋友很高兴地说:韩国儿媳妇确实懂事、孝顺,还会做韩国饭.不久,便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吃韩餐.我们欣然前往.见到这位韩国儿媳妇时,她正在厨房忙活着,见到我们立即迎上来,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和我们打招呼、问候,大方得体,果然名不虚传,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作者:石晓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饮食与儿童疾病

    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历来受到医学专家的关注.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儿童由于处于发育期,受害比成年人更大.以下种种就值得家长重视.

    作者:乔建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人秋季如何养生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是人们感觉舒适的季节.但是秋天气候逐渐转凉,也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为了适应秋季气候变化特点,防病延年,老年人应注意秋季养生.

    作者:黄治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两岁幼儿营养餐

    两岁的大宝宝开始对大人的饭菜跃跃欲试了,但孩子终究是孩子,吃成人的饭菜还不合适.如何给大宝宝烧出既有成人菜的诱人外形,又有宝宝菜营养实质的饭菜呢?让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

    作者:苏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鲁菜春秋(上)

    鲁菜,又叫山东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钦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作者:黄元邦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