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监护类的医疗设备数以千计,涉及学科范围广,应用技术新.因此,医疗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维修的任务已经大量摆在临床丁程技术人员面前,面对名日繁多的医疗设备,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合适的故障寻找与维修方法,以便在维修任何医疗设备时掌握一套快捷的、符合逻辑的维修程序.
作者:王俊新;邢东义;丛振;谷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CT属于大型精密医疗设备,所以平时应注重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对机器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校验,严格按照机器的操作规程操作,是确保CT设备始终处于佳工作状态的重要保证.
作者:孟伟;郭子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VARIAN 600C/D直线加速器CON-SOLE电源位于Cabinet电子柜中,主要为加速器提供+5、±12、±15和±24 V直流电压源.这些直流电压源主要为加速器各个部分通讯和控制提供电压.其中,±24V直流电压为加速器启动控制电压,如果此电压过低或者丢失,则加速器就不能肩动[1],并且这些直流电压值与省却值不能有太大的偏差,否则会出现机器连锁.我院的VARIAN 600C/D直线加速器就出现过此类电源故障,现把处理过
作者:孟令广;马蕾杰;雷宏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故障现象(1)扫描过程中突然发现床不能正常升降且不能正常进退.(2)机器故障报错:CRADLE EROOR.(3)检查发现钢丝绳断,脱落在床体外侧.
作者:管章伟;任文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罗氏Modular PPI是模块组合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控温精确及故障率低等优点.其清洗系统依次以碱性液灌注、去离子水或酸性液清洗、去离子水再清洗、吸干比色杯的顺序进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碱性液灌注过量可引起个别项目结果异常漂移,主要影响项目为CO<,2>和免疫球蛋白.
作者:李浩;秦晓燕;刘明勤;王朝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美国NOVA-CCX型多功能血气分析仪是一种利用酶法、电极法和生物传感技术测定人体全血或血浆中血气、血氧、代谢物和电解质的分析系统.它采用全液体定标.直接检测参数可达20项(新产品还可以检测总胆红素),可以自由选择测定项目组合,具有快速、稳定、准确[1-2] 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医院检验科,特别是急诊检验室的欢迎.笔者根据几年来使用该仪器的经验,介绍该仪器在管路日常保养的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作者:胡宏波;冯金;王文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柯达DiaetView CR850是近年来锐柯公司(原柯达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价比的CR.它采用单IP板扫描技术,能够在一台设备上完成计算机成像的所有工作,处理IP板速度每小时高达近百块,可以直接传送到激光相机,打印出高质量的影像胶片,具有工作效率高、接口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1].
作者:程广斌;黄金清;胡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电动机控制板(motor control PCB)的主要作用是对所有治疗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并核实实际治疗的数据是否与计划治疗的数据相一致.它是加速器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其常常是多级数据处理的末端,以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将数据传输给加速器进行治疗[1].但其性能会随着自身不断的老化而有所变化,导致治疗数据不能传达给加速器或传达错误的数据而导致机器故障.我
作者:袁一戈;齐勇;马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光电BSM-2301K型监护仪采用了触摸屏,操作简单、快捷,为临床的医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该型监护仪上市已超过5 a,现在正是故障高发期,下面介绍我们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参考.
作者:郭保凯;程金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贺利氏离心机是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实验室常用仪器.该离心机可选择转子,可控制离心腔内温度,离心速度精密可调,各种参数显示直观,深受实验人员的欢迎.现就该类离心机设计特点、操作规范及维修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超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血气分析仪作为临床检验设备,用于医院危重患者的抢救、监护和治疗[J].因此,血气分析仪的正常运转显得至关重要,而PH的定标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罗书久闭、雷秀峰[3] 等曾对AVL Compact型血气分析仪的常见故障进行较全面的阐述,但其对PH定标错误维护的描述,尚欠实际町操作性.以下是本人实践中对PH不能定标故障的具体排除方法.
作者:马冠颖;王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院于2007年8月引进瑞士Be-limed 9-6-15 HS2高压蒸汽灭菌器3台,它主要适用于耐湿热、耐高温的物品灭菌.其灭菌成本低廉,灭菌后物品无毒(害)残留,所以高压蒸汽灭菌被医院广泛应用.Belimed 9-6-15 HS2高压蒸汽灭菌器采用双开门设计,内舱容积
作者:李希兰;杜翔;周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 引言影像增强器从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临床至今,一直是X射线技术中主要的光电转换设备.其功能是将入射的X射线模式转换成对应的可见光学图像.此可见光学图像通过CCD或摄像机记录下来,它是终成像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影像增强器高压装置是其重要的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故障.因此以TH7195影像增强器高压装置为例,讨论其原理和常见故障的维修.
作者:周治国;刘宇静;王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麻醉机的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吸入麻醉药以及进行呼吸管理[1].现代麻醉机功能和电子计算机化设计的飞速发展,要求麻醉医师熟悉所使用的麻醉机.麻醉机品牌众多,德尔格是我院使用的主要麻醉机品牌之一.现将近年来我院在德尔格系列麻醉机应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故障汇集描述,分析如下.
作者:吴朋;陈力勇;钱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GENS HGB的检测是利用比色原理,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电源、光源、比色池、滤光器、光/电转换器等组成.
作者:张振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病房呼叫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单片机和扩频通信芯片设计,系统采用主从结构,呼叫源置于各个病房内,主机置于护士站监控中心,电力线作为传输通道,实现主机和从机之同的双向数据传输.扩频通信芯片采用SC1128,专门针对中国低压电网特性而设计,是一款适合中国低压电网特性的数据传榆专用芯片.结果:经试验室检测该系统能够实现正确的通信功能,大通讯距离为500m,能够满足一般医院的要求.结论:该系统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单片机多机通信和计算机监控管理技术设计,具有呼叫、振铃、显示排队、优先权设定、存储记录、查询等功能,用于医院病房对护理总台的呼叫,省略了复杂的布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各级医院使用和推广.
作者:熊平;雷英俊;徐敏;孟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教学建模筛选医院病床有效安排方案,以提高科室病床利用效率,大限度地满足病患的需求.方法:通过对某医院眼科床位实际利用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了优化模型以及穷举遍历的方法,建立该科床位调配的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模型自动模拟.结果:通过眼科数据的分析,得到了该科各病种床位占用特征,建立了眼科病床调配模型,筛选出眼科床位和手术安排有效方案,结果显示该研究所取得的方案较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优.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医院床位有效安排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医院的病床管理效率.
作者:戴骏;李峻涛;杜涛;蔡玉琴;冯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法:从核与辐射工作遇到的挑战入手,依据国家应急体系总体框架的要求,紧密结合核与辐射应急特点,策划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并针对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中数据库与业务应用系统等重点功能进行设计.结果:设计面向区域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与辐射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监控、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结论:核与辐射应急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安全完善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是核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
作者:李伟;江其生;李峰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为电阻抗成像(EIT)硬件系统选择一种较优的直流电源.方法:在电地、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分别供电条件下,利用频谱分析仪E4408B分析直流电源和激励源的输出频谱.根据每种电源的杂散的数目、功率水平和激励源中的干扰的数目、功率水平,采推断3种电源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同时在3种电源分别供电条件下,用EIT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求3种电源在18个激励频率下的综合信嗓比(signal-to-noise-ratio,SNR),从而判断3种电源对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就3种电源分剐供电下的激励源中的干扰的个数和功率水平而言,电池供电下的激励源中存在6个干扰,功率高达-78.25 dBm;线性稳压电源供电下的激励源中存在6个干扰,功率高达-67.11 dBm;开关稳压电源供电下的激励源中存在15个干扰,功率高达-35.83 dBm.电池在18个激励频率下的综合信噪比高于线性电源,线性电源高于开关电源.结论:在3种电源中,电池供电方式是EIT较优的电源选择方案.
作者:马结实;史学涛;徐灿华;代萌;董秀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开发一套基于LabVIEW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和分析系统.方法:通过研制以TI的MSP430FG439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并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的数字信号处理函数和图形显示控件来实现脉搏波的处理、显示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计算,从LabVIEW软件方面讨论了系统的实现.结果:获得良好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显示和控制系统.结论:该方法为监护设备的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也对临床上特需的血氧饱和度分析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路径.
作者:何史林;陈广飞;李琪;应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制备一种新的血管粘接吻合内置支架,探讨其密封原理.方法:参照化工密封原理,利用CaCl2、聚乙二醇(PEG)和明胶制备血管吻合内置中空可溶性支架(明胶CaCl2被覆中空支架,简称CaCl2中空支架),置入管腔后,对合两端,按照顺序分别滴入海藻酸钠凝胶溶液、CaCl2溶液和医用胶(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浸润固化后,即完成血管粘接吻合.结果:CaCl2中空支架不仅在血管吻合中支持血管,而且可以双面成膜,增加密封厚度,加强密封效果,能够有效阻隔医用胶对吻合口和管壁的毒性作用.结论:明胶CaCl2被覆中空支架可以双面成膜,能有效提高密封效果,从而在不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前提下.有望提高血管粘接吻合通畅率.
作者:范恒华;伍骥;张伯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为解决狭窄、陡峭、松软、适滑等地貌上的伤员后送难题,研制组合滑橇式担架(简称滑橇担架).方法:滑橇担架主要采用拖、背的形式后送伤员;担架结构采用可拆分组合形式,一副担架可拆分成2只背架,能够承栽单兵全套装具,便于携行.结果:研制开发了滑橇担架.结论:滑橇担架可灵活拆分、组合,满足不同环境下伤员后送的需要,是对军队列装制式担架系列的有益补充.
作者:高万玉;杜振杰;田丰;张彦军;胡名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根据飞行员遇险救护装置战术技术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极端工作状态下负重稳定性计算,以评估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方法:倾覆稳定性取决于吊救装置的重心位置,因此将吊救装置单独分析计算.确定其重心位置.附加栽荷平衡条件后,计算确定系统倾覆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采用基于UG平台的三维CAD设计软件对吊救装置建模分析,得出系统质量特性.结果:在技术指标要求的各种工作状态下,装备的整体重心未偏离支撑面.结论:通过计算得出,该装置在各种状态下工作稳定,不会发生侧翻.
作者:殷东辰;冷莉;韩学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部队卫生装备完好率指标计算模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卫生装备使用管理和卫勤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着重分析现行部队卫生装备完好率计算方法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结合GJB 5338-2005技术要求和部队卫生装备管理实际,提出了新的改进计算模型以及与装备指定任务相关的完好率分析方法,并从卫生装备研制和使用维修2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装备完好率的主要因素.结果:通过有关参教的调整,得出了新的完好率计算模型和分析评价方法.结论:该完好率计算模型简便易行,贴近实际,其分析方法是获取卫生装备技术状态信息的有效途径,可以满足平时条件部队卫生装备管理需要.
作者:张玉明;樊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一种半自动的适用于CT图像中肝脏病变区域比较复杂的图像分割方法.方法:C-V模型和多相水平集相结合的分割方法,C-V模型依靠图像的全局性质使演化曲线终停留在目标物体的边界,达到分割目标物的目的.多相水平集方法的引入,使得分割多目标区域成为可能,同时还避免了水平集函数过多而带来的覆盖区域的重叠和真空问题.结果:经过多次遮代,肝脏病变区域的低密度区的癌变区域和高密度区都被很好地分割了出来,实现了分割肝脏复杂区域的目的.结论:各目标区域都能够很好地分割出来,效果较好.
作者:徐丹霞;吴效明;岑人经;罗朝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从保障对象、装备配备标准、训练内容及评估标准等方面比较了救援医疗分队训练与机动卫勤分队训练的不同之处,从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和组织、配备装备共享等方面阐述了其相同之处,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增加行动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相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将救援医疗队与机动卫勤分队训练及装备更好相结合.
作者:武周炜;陈玮;徐磊;孙圣凯;张雯珂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分析军队医院医疗合作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5点对策:一是准确把握合作原则;二是健全合作管理体制;三是加强合作项目的立项论证;四是严格把关合同条款;五是积极推进合作项目的监管.
作者:王慧慧;伍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高海拔地区特殊环境下如何更好地维护和保养检验仪器.方法:通过改善实验室环境和增加维护保养次敷等方法进行多方面尝试.结果:大限度地减少了仪器的故障率.结论:有效地提高了医疗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作者:杨学祥;朱智全;张世杰;张新德;金芳;尹思念;文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研发和应用新型野战手术器械盒,探索海上伤痛员救治手术中手术器械的使用和管理经验,提高海上手术救治能力.该套器械盒结构新颖,配置合理,其硬质包装和消毒灭菌通道,有利于清洗消毒、长期无菌保存器械和迅速展开手术;盒内器械固定装置可有效防止海上手术时器械滑落,且方便清点和整理器械.新型野战手术器械盒能较好适应于海上伤病员救治手术,使用、消毒、贮存和携行十分方便.
作者:李集慧;汤红;鞠衍馨;陈海莲;周辉;任喜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由于大量的非价格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疗设备采购过程风险重重.现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设备可追溯性等相关建议,并探讨了医疗设备人员管理,主要包括其职业压力分析和应对对策研究.
作者:韦勇;张晓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柔性传输系统是医院主要的物流传输系统之一,在国内应用较少.AGV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范畴,以电池为动力,可实现无人驾驶的运输作业,机动能力强,可传输质量达400kg的物品.AGV导引方法可分为外导式和内导式,可采用多种导引技术.AGV系统一般由自动导车、各种不同设计的推车、工作站、中央控制系统、通讯单元等构成.该文介绍了AGV传输系统的应用发展状况、主要技术特点和自动导引方法以及AGV传输系统的主要构成情况.
作者:沈崇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分析了医疗设备和器械管理、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出亍设备操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设备和器械的操作规范和使用特点,设备管理人员也需要强化管理力度.指出了关注医疗设备和器械应用细节是保障诊疗安全性的基础.
作者:王德峰;魏春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分析了野战医疗所参加抗震救灾机动过程中,克服动用车辆多,机动距离远,机动时间长和路况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行军途中,严格责任分工,严格行军纪律以及野战医疗所展开前派出先遣组等措施,确保了野战医疗所顺利安全到达目的地,展开医疗救治.
作者:王军;刘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介绍了CT自动剂量控制技术的方法和发展过程.现在的CT自动剂量控制技术融合了实时角度调制技术和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只要正确使用自动剂量控制技术就可以在小的辐射剂量下优化影像的质量.
作者:张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设计门诊采血信息系统,以解决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临床采血量不断增大,而医生手写化验单普遍存在字体潦草患者难以辨认的问题.方法:通过数据库管理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加结构化数据信息,合理调配流程结构.结果:实施后避免了重复抽血,减少了用血量,减轻了患者取血时的痛苦,并且提供标准打印化验单,以及可提供取血时间、取报告时间等信息.结论:门诊采血信息系统的技术改进实现了血液标本共享,减少了用血量,方便了患者和采血操作人员.
作者:魏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满足医保病人的需求,利用医院现有的网络设备,在不改变目前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同医保局数据中心相连.方法: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功能(NAT),把医院需要同医保数据中心相连的设备地址转换成医保数据中心给出的合法地址.结果:利用现有设备NAT功能,减少了网络设备的重购,成功实现同医保数据中心相连.结论:使用NAT没有改变本地设备的IP地址,有效地克服了合法IP地址的不足,并且使网络安全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
作者:李翔;唐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套针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客灾方案.方法:采用冗余备份技术、双机热备技术、集群和负载均衡技术,来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结果:设计方案达到了数据客灾和应用客灾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结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作者:胡敏;徐旭东;张曙光;吴艳君;马锡坤;王志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开发一套针对医学工程科使用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方法:以PowerBuilder9.0和SQL Server2000为开发工具,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设计信息录入、浏览、查询和统计、报告生成等窗口模块和功能.结果:客户机与服务器数据交互正常,各模块实现了设计功能.结论: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适用于医学工程科的工作实践.
作者:吴向阳;张超群;杭建金;张方林;李亚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企业级Web PACS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方法:应用软件工程的观点,并借鏊其他企业级应用的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种开发速度快、开发成本低、可维护性强、可扩展性好的解决策略.结果:所研究的策略对目前开发企业级Web PACS是一个较合理的开发方法,且项目越大,优势越明显.结论:采取合理的软件架构、良好的开发平台及先进的开发框架,增加了软件代码的可重用性及软件的可维护性,提高二次开发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开发企业级Web PACS的有效办法.
作者:王海洋;薛卫京;孟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建设具有异地容灾功能的高可靠性备份系统架构.方法:引入数据备份的概念,介绍了常用的数据备份方式及其机制,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结果:综合多种备份方式,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异地容灾功能的高可靠性备份系统架构.结论:安全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通过该高可靠性数据备份系统的实现,既能避免硬件单点故障,又能修复数据的逻辑损坏.
作者:翁盛鑫;黄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构造一种能够保障信息共享安全的医院信息管理访问控制模块.方法:比较几种常用的访问控制模型,分析RBAC模型在医院信息环境下遇到的问题.结果: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数据空间的访问控制方法.结论:基于数据空间的访问控制方法能够减少空间消耗,维护数据一致性,更适合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使用.
作者:刘莉;赵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在研究交感神经皮肤响应(SSR)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病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研制样机并进行临床实验研究,实现对糖尿病早期自主神经病变(DAN)的无创检测和分析.方法:选择健康人及糖尿患者各30名,采用自制的仪器进行SSR信号采集和分析.结果:无论患者有无出现临床神经病变症状,SSR研究方法对糖尿病患者(DM)神经病变均表现出了较强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论:SSR检测分析方法及本样机在评价与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DN)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发现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的早期病变.
作者:张正刚;梁妃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降低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CR)的辐射剂量并获得优良影像质量的投照条件.方法:采用不同的管电压(kVp)、管电量(mAs)、焦片距(FFD),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方式对X线检测水模和体模曝光,探测体表空气照射量;测试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及灵敏度;用视觉观测和测量胶片密度方式评价人体胸部影像质量.结果:不同的管电压和胶片距与入射体表荆量(EsD)相关,管电压越高、胶片距越远,则ESD越低;一定范围内管电量的大小对影像分辨率没有影响,但对影像噪声有影响.低剂量CR胸部照片测试密度值及视觉评价效果达到了优良的影像密度和诊断学评价的要求.结论:胸部CR投照条件应用高电压120 kVp、FFD为150 cm、AEC减挡曝光及正确调节CR胸部影像处理参数,可有效降低受检者辐射刺量并获得优良的影像质量.
作者:李卫东;毛志勇;王卫;李秀芹;蔺会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动门脉期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癌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在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大密度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肝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左右动脉及其2~3级分支,包括肿瘤供血血管及变异血管、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1~6级门静脉血管结构及1~3级肝静脉血管分支,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成像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作者:廖明壮;赵海波;滕才钧;韦建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Newport E150呼吸杌辅助/控制呼(AMV/CMV,A/C)的通气规律.方法:选择MC模式,通气频率(f1)分别为4、6次/min,操作者于CMV的吸气时间(T1)内、CMV开始后的第4 s和第60·f1-1s分别对螺纹管的Y接口 吸气(达触发水平),并分为A、B、C组.记录从CMV开始至第(4+60·f1-1)s时AMV及CMV的发生情况,每组测试20次.结果:A组不触发AMV,CMV出现在第60·f1-1s;B组在第4 S触发AMV,CMV出现在第(4+60·f1-1)s;C组在第60·f1-1s时触发AMV.结论:AMV在CMV的T1之外任何时间均可被触发;在AMV开始后的第60·f1-1s若仍无吸气达触发水平,则自动转换为CMV.
作者:周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及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宏观血流情况.结果:VEGF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8%)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24.0%),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在甲状腺滤泡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CDFI显示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血管结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滤泡状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EGF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CDFI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明显应用价值.
作者:单叔煤;王玉成;奚克敏;李彩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将经济订购批量(economic orderquantity,EOQ)模型和安全库存理论应用于医院的医疗器械库存管理中,对医院常用医疗器材进行经济订购批量测算,力求降低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以提高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以及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俊才;袁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特诊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中,对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就操作的实际效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展开调查,找出差距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再由医务人员实施质量改进;改进过程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一级自控、二级互控、三级监控).结果:经过改进,科室在仪器管理知识掌握程度、仪器完好率、操作熟练程度上均有了明显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问断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裴新平;陶新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对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技术规范进行探讨.方法:就医院医疗设备配备原则、医疗器械条形码管理,医疗设备年度考核的要求,对医院二级库房管理方式等使用管理规范进行论述,提出有益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步骤.结果:它的进一步实行将使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更加深入细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结论: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涉及到诸多国家对医院管理的政策条例要求和管理,有待不断完善.
作者:汤黎明;于春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新建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 建筑设计、设备配置与感染控制.方法:结合国内外先进CSSD建筑布局与设备配置的优点,引进先进的消毒灭菌设备,无菌间空气层流净化,物品实行微机化管理,三区以双扉式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灭菌器作隔离屏障.结果: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建筑设计与感染控制要求.结论:符合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要求,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周刚;李希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计算机网络防雷是医院信息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防御雷灾的综合能力,结合医院网络中心防雷系统的建设工作,分析了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几种途径,阐述了机房的接地系统,详细介绍了医院具体的防雷措施.
作者:韩翠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将无线网络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军队卫生装备中.方法:分析现有无线网络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了解现今无线网络在军队卫生装备的应用现状.结果:无线网络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卫生装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继续深化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有望提高军队卫生装备信息化水平.
作者:张文昌;刘志国;谭树林;高振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从屈光手术、白内障、视网膜疾病、千眼症、复视、圆锥角膜等方面介绍了波前像差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波前像差技术还可用于评估白内障的手术方式、人工晶体的材料和设计等对人眼成像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出佳的治疗方式,大限度地降低眩光、夜视力差等问题对人眼的影响.指出波前像差的临床应用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前景,然而实现其应用的特殊技术尚处于初步研发阶段,一些涉及到调节、年龄和色像差等问题的基础研究亟待加强,因此其在眼科临床上的理想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郭俊来;张艳龙;高祥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武警卫勤救援背心的性能.方法:通过结构分析、基本性能测试、人体工效学测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武警卫勤救援背心结构设计科学,使用方便,符合人体工效学,可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卫勤救援的需要.结论:武警卫勤救援背心具有医学现场急救和卫勤救援的功能,适合卫生战士使用.
作者:孟斌;高宏生;王运斗;伍瑞昌;白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制一种西门子检验流水线辅助发光报警系统,使操作者能够及时发现流水线故障信息.方法:用VB6.0开发出一种可捕捉计算机屏幕指定区域图像变化的软件,该软件可通过控制计算机串口的通讯状态获取所需电压,从而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结果:系统实现了屏幕静态报警信息向发光报警信息的转化.结论:该系统有助于操作者及时发现流水线故障.
作者:陈敏;丘海灵;陈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2台检验仪器的实现方法.方法:在分析检验仪器与计算机之间通信模式的基础上,利用USB/COM转换器实现计算机COM接口的扩展.结果:实现了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MP280 CUA化学发光分析仪和anthos 2010酶标测试仪.结论:只要仪器设备控制软件的通信接口是开放的,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的USB接口/和USB/COM转换器,实现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多台仪器设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平彩;吴淑彬;王晓丽;吴天顺;王国治;崔维斌;吕明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针对无线监护系统的特点,寻找一种适合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方法:通过分析无线局域网协议802.11中PCF机制,根据无线监护系统的特点对其提出一些改进.结果:通过动态地改变PCF机制中超帧的长度,从而使节点在保证通讯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侦听时间,延长了寿命.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容量,减少时延,节省能量.
作者:王春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