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昌;刘志国;谭树林;高振海
目的:针对无线监护系统的特点,寻找一种适合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方法:通过分析无线局域网协议802.11中PCF机制,根据无线监护系统的特点对其提出一些改进.结果:通过动态地改变PCF机制中超帧的长度,从而使节点在保证通讯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侦听时间,延长了寿命.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容量,减少时延,节省能量.
作者:王春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光电BSM-2301K型监护仪采用了触摸屏,操作简单、快捷,为临床的医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该型监护仪上市已超过5 a,现在正是故障高发期,下面介绍我们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参考.
作者:郭保凯;程金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前,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监护类的医疗设备数以千计,涉及学科范围广,应用技术新.因此,医疗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维修的任务已经大量摆在临床丁程技术人员面前,面对名日繁多的医疗设备,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合适的故障寻找与维修方法,以便在维修任何医疗设备时掌握一套快捷的、符合逻辑的维修程序.
作者:王俊新;邢东义;丛振;谷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分析了医疗设备和器械管理、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出亍设备操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设备和器械的操作规范和使用特点,设备管理人员也需要强化管理力度.指出了关注医疗设备和器械应用细节是保障诊疗安全性的基础.
作者:王德峰;魏春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电动机控制板(motor control PCB)的主要作用是对所有治疗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并核实实际治疗的数据是否与计划治疗的数据相一致.它是加速器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其常常是多级数据处理的末端,以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将数据传输给加速器进行治疗[1].但其性能会随着自身不断的老化而有所变化,导致治疗数据不能传达给加速器或传达错误的数据而导致机器故障.我
作者:袁一戈;齐勇;马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故障现象(1)扫描过程中突然发现床不能正常升降且不能正常进退.(2)机器故障报错:CRADLE EROOR.(3)检查发现钢丝绳断,脱落在床体外侧.
作者:管章伟;任文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2台检验仪器的实现方法.方法:在分析检验仪器与计算机之间通信模式的基础上,利用USB/COM转换器实现计算机COM接口的扩展.结果:实现了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MP280 CUA化学发光分析仪和anthos 2010酶标测试仪.结论:只要仪器设备控制软件的通信接口是开放的,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的USB接口/和USB/COM转换器,实现1台计算机同时操控多台仪器设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平彩;吴淑彬;王晓丽;吴天顺;王国治;崔维斌;吕明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设计门诊采血信息系统,以解决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临床采血量不断增大,而医生手写化验单普遍存在字体潦草患者难以辨认的问题.方法:通过数据库管理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加结构化数据信息,合理调配流程结构.结果:实施后避免了重复抽血,减少了用血量,减轻了患者取血时的痛苦,并且提供标准打印化验单,以及可提供取血时间、取报告时间等信息.结论:门诊采血信息系统的技术改进实现了血液标本共享,减少了用血量,方便了患者和采血操作人员.
作者:魏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麻醉机的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吸入麻醉药以及进行呼吸管理[1].现代麻醉机功能和电子计算机化设计的飞速发展,要求麻醉医师熟悉所使用的麻醉机.麻醉机品牌众多,德尔格是我院使用的主要麻醉机品牌之一.现将近年来我院在德尔格系列麻醉机应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故障汇集描述,分析如下.
作者:吴朋;陈力勇;钱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为解决狭窄、陡峭、松软、适滑等地貌上的伤员后送难题,研制组合滑橇式担架(简称滑橇担架).方法:滑橇担架主要采用拖、背的形式后送伤员;担架结构采用可拆分组合形式,一副担架可拆分成2只背架,能够承栽单兵全套装具,便于携行.结果:研制开发了滑橇担架.结论:滑橇担架可灵活拆分、组合,满足不同环境下伤员后送的需要,是对军队列装制式担架系列的有益补充.
作者:高万玉;杜振杰;田丰;张彦军;胡名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一种半自动的适用于CT图像中肝脏病变区域比较复杂的图像分割方法.方法:C-V模型和多相水平集相结合的分割方法,C-V模型依靠图像的全局性质使演化曲线终停留在目标物体的边界,达到分割目标物的目的.多相水平集方法的引入,使得分割多目标区域成为可能,同时还避免了水平集函数过多而带来的覆盖区域的重叠和真空问题.结果:经过多次遮代,肝脏病变区域的低密度区的癌变区域和高密度区都被很好地分割了出来,实现了分割肝脏复杂区域的目的.结论:各目标区域都能够很好地分割出来,效果较好.
作者:徐丹霞;吴效明;岑人经;罗朝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根据飞行员遇险救护装置战术技术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极端工作状态下负重稳定性计算,以评估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方法:倾覆稳定性取决于吊救装置的重心位置,因此将吊救装置单独分析计算.确定其重心位置.附加栽荷平衡条件后,计算确定系统倾覆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采用基于UG平台的三维CAD设计软件对吊救装置建模分析,得出系统质量特性.结果:在技术指标要求的各种工作状态下,装备的整体重心未偏离支撑面.结论:通过计算得出,该装置在各种状态下工作稳定,不会发生侧翻.
作者:殷东辰;冷莉;韩学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由于大量的非价格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疗设备采购过程风险重重.现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设备可追溯性等相关建议,并探讨了医疗设备人员管理,主要包括其职业压力分析和应对对策研究.
作者:韦勇;张晓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在研究交感神经皮肤响应(SSR)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病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研制样机并进行临床实验研究,实现对糖尿病早期自主神经病变(DAN)的无创检测和分析.方法:选择健康人及糖尿患者各30名,采用自制的仪器进行SSR信号采集和分析.结果:无论患者有无出现临床神经病变症状,SSR研究方法对糖尿病患者(DM)神经病变均表现出了较强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论:SSR检测分析方法及本样机在评价与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DN)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发现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的早期病变.
作者:张正刚;梁妃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制备一种新的血管粘接吻合内置支架,探讨其密封原理.方法:参照化工密封原理,利用CaCl2、聚乙二醇(PEG)和明胶制备血管吻合内置中空可溶性支架(明胶CaCl2被覆中空支架,简称CaCl2中空支架),置入管腔后,对合两端,按照顺序分别滴入海藻酸钠凝胶溶液、CaCl2溶液和医用胶(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浸润固化后,即完成血管粘接吻合.结果:CaCl2中空支架不仅在血管吻合中支持血管,而且可以双面成膜,增加密封厚度,加强密封效果,能够有效阻隔医用胶对吻合口和管壁的毒性作用.结论:明胶CaCl2被覆中空支架可以双面成膜,能有效提高密封效果,从而在不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前提下.有望提高血管粘接吻合通畅率.
作者:范恒华;伍骥;张伯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GENS HGB的检测是利用比色原理,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电源、光源、比色池、滤光器、光/电转换器等组成.
作者:张振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动门脉期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癌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在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大密度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肝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左右动脉及其2~3级分支,包括肿瘤供血血管及变异血管、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1~6级门静脉血管结构及1~3级肝静脉血管分支,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成像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作者:廖明壮;赵海波;滕才钧;韦建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分析了野战医疗所参加抗震救灾机动过程中,克服动用车辆多,机动距离远,机动时间长和路况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行军途中,严格责任分工,严格行军纪律以及野战医疗所展开前派出先遣组等措施,确保了野战医疗所顺利安全到达目的地,展开医疗救治.
作者:王军;刘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柔性传输系统是医院主要的物流传输系统之一,在国内应用较少.AGV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范畴,以电池为动力,可实现无人驾驶的运输作业,机动能力强,可传输质量达400kg的物品.AGV导引方法可分为外导式和内导式,可采用多种导引技术.AGV系统一般由自动导车、各种不同设计的推车、工作站、中央控制系统、通讯单元等构成.该文介绍了AGV传输系统的应用发展状况、主要技术特点和自动导引方法以及AGV传输系统的主要构成情况.
作者:沈崇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Newport E150呼吸杌辅助/控制呼(AMV/CMV,A/C)的通气规律.方法:选择MC模式,通气频率(f1)分别为4、6次/min,操作者于CMV的吸气时间(T1)内、CMV开始后的第4 s和第60·f1-1s分别对螺纹管的Y接口 吸气(达触发水平),并分为A、B、C组.记录从CMV开始至第(4+60·f1-1)s时AMV及CMV的发生情况,每组测试20次.结果:A组不触发AMV,CMV出现在第60·f1-1s;B组在第4 S触发AMV,CMV出现在第(4+60·f1-1)s;C组在第60·f1-1s时触发AMV.结论:AMV在CMV的T1之外任何时间均可被触发;在AMV开始后的第60·f1-1s若仍无吸气达触发水平,则自动转换为CMV.
作者:周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