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勇;张晓斌
目的:开发一套针对医学工程科使用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方法:以PowerBuilder9.0和SQL Server2000为开发工具,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设计信息录入、浏览、查询和统计、报告生成等窗口模块和功能.结果:客户机与服务器数据交互正常,各模块实现了设计功能.结论: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适用于医学工程科的工作实践.
作者:吴向阳;张超群;杭建金;张方林;李亚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及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宏观血流情况.结果:VEGF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8%)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24.0%),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在甲状腺滤泡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CDFI显示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血管结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滤泡状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EGF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CDFI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明显应用价值.
作者:单叔煤;王玉成;奚克敏;李彩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高海拔地区特殊环境下如何更好地维护和保养检验仪器.方法:通过改善实验室环境和增加维护保养次敷等方法进行多方面尝试.结果:大限度地减少了仪器的故障率.结论:有效地提高了医疗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作者:杨学祥;朱智全;张世杰;张新德;金芳;尹思念;文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故障现象(1)扫描过程中突然发现床不能正常升降且不能正常进退.(2)机器故障报错:CRADLE EROOR.(3)检查发现钢丝绳断,脱落在床体外侧.
作者:管章伟;任文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根据飞行员遇险救护装置战术技术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极端工作状态下负重稳定性计算,以评估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方法:倾覆稳定性取决于吊救装置的重心位置,因此将吊救装置单独分析计算.确定其重心位置.附加栽荷平衡条件后,计算确定系统倾覆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采用基于UG平台的三维CAD设计软件对吊救装置建模分析,得出系统质量特性.结果:在技术指标要求的各种工作状态下,装备的整体重心未偏离支撑面.结论:通过计算得出,该装置在各种状态下工作稳定,不会发生侧翻.
作者:殷东辰;冷莉;韩学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新建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 建筑设计、设备配置与感染控制.方法:结合国内外先进CSSD建筑布局与设备配置的优点,引进先进的消毒灭菌设备,无菌间空气层流净化,物品实行微机化管理,三区以双扉式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灭菌器作隔离屏障.结果: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建筑设计与感染控制要求.结论:符合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要求,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周刚;李希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设计门诊采血信息系统,以解决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临床采血量不断增大,而医生手写化验单普遍存在字体潦草患者难以辨认的问题.方法:通过数据库管理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加结构化数据信息,合理调配流程结构.结果:实施后避免了重复抽血,减少了用血量,减轻了患者取血时的痛苦,并且提供标准打印化验单,以及可提供取血时间、取报告时间等信息.结论:门诊采血信息系统的技术改进实现了血液标本共享,减少了用血量,方便了患者和采血操作人员.
作者:魏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法:从核与辐射工作遇到的挑战入手,依据国家应急体系总体框架的要求,紧密结合核与辐射应急特点,策划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并针对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中数据库与业务应用系统等重点功能进行设计.结果:设计面向区域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与辐射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监控、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结论:核与辐射应急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安全完善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是核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
作者:李伟;江其生;李峰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罗氏Modular PPI是模块组合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控温精确及故障率低等优点.其清洗系统依次以碱性液灌注、去离子水或酸性液清洗、去离子水再清洗、吸干比色杯的顺序进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碱性液灌注过量可引起个别项目结果异常漂移,主要影响项目为CO<,2>和免疫球蛋白.
作者:李浩;秦晓燕;刘明勤;王朝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Newport E150呼吸杌辅助/控制呼(AMV/CMV,A/C)的通气规律.方法:选择MC模式,通气频率(f1)分别为4、6次/min,操作者于CMV的吸气时间(T1)内、CMV开始后的第4 s和第60·f1-1s分别对螺纹管的Y接口 吸气(达触发水平),并分为A、B、C组.记录从CMV开始至第(4+60·f1-1)s时AMV及CMV的发生情况,每组测试20次.结果:A组不触发AMV,CMV出现在第60·f1-1s;B组在第4 S触发AMV,CMV出现在第(4+60·f1-1)s;C组在第60·f1-1s时触发AMV.结论:AMV在CMV的T1之外任何时间均可被触发;在AMV开始后的第60·f1-1s若仍无吸气达触发水平,则自动转换为CMV.
作者:周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分析了野战医疗所参加抗震救灾机动过程中,克服动用车辆多,机动距离远,机动时间长和路况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行军途中,严格责任分工,严格行军纪律以及野战医疗所展开前派出先遣组等措施,确保了野战医疗所顺利安全到达目的地,展开医疗救治.
作者:王军;刘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为解决狭窄、陡峭、松软、适滑等地貌上的伤员后送难题,研制组合滑橇式担架(简称滑橇担架).方法:滑橇担架主要采用拖、背的形式后送伤员;担架结构采用可拆分组合形式,一副担架可拆分成2只背架,能够承栽单兵全套装具,便于携行.结果:研制开发了滑橇担架.结论:滑橇担架可灵活拆分、组合,满足不同环境下伤员后送的需要,是对军队列装制式担架系列的有益补充.
作者:高万玉;杜振杰;田丰;张彦军;胡名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电动机控制板(motor control PCB)的主要作用是对所有治疗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并核实实际治疗的数据是否与计划治疗的数据相一致.它是加速器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其常常是多级数据处理的末端,以核实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将数据传输给加速器进行治疗[1].但其性能会随着自身不断的老化而有所变化,导致治疗数据不能传达给加速器或传达错误的数据而导致机器故障.我
作者:袁一戈;齐勇;马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分析军队医院医疗合作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5点对策:一是准确把握合作原则;二是健全合作管理体制;三是加强合作项目的立项论证;四是严格把关合同条款;五是积极推进合作项目的监管.
作者:王慧慧;伍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特诊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中,对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就操作的实际效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展开调查,找出差距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再由医务人员实施质量改进;改进过程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一级自控、二级互控、三级监控).结果:经过改进,科室在仪器管理知识掌握程度、仪器完好率、操作熟练程度上均有了明显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问断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裴新平;陶新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贺利氏离心机是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实验室常用仪器.该离心机可选择转子,可控制离心腔内温度,离心速度精密可调,各种参数显示直观,深受实验人员的欢迎.现就该类离心机设计特点、操作规范及维修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超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动门脉期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癌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在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大密度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肝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左右动脉及其2~3级分支,包括肿瘤供血血管及变异血管、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1~6级门静脉血管结构及1~3级肝静脉血管分支,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成像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作者:廖明壮;赵海波;滕才钧;韦建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企业级Web PACS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方法:应用软件工程的观点,并借鏊其他企业级应用的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种开发速度快、开发成本低、可维护性强、可扩展性好的解决策略.结果:所研究的策略对目前开发企业级Web PACS是一个较合理的开发方法,且项目越大,优势越明显.结论:采取合理的软件架构、良好的开发平台及先进的开发框架,增加了软件代码的可重用性及软件的可维护性,提高二次开发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开发企业级Web PACS的有效办法.
作者:王海洋;薛卫京;孟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介绍了CT自动剂量控制技术的方法和发展过程.现在的CT自动剂量控制技术融合了实时角度调制技术和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只要正确使用自动剂量控制技术就可以在小的辐射剂量下优化影像的质量.
作者:张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研发和应用新型野战手术器械盒,探索海上伤痛员救治手术中手术器械的使用和管理经验,提高海上手术救治能力.该套器械盒结构新颖,配置合理,其硬质包装和消毒灭菌通道,有利于清洗消毒、长期无菌保存器械和迅速展开手术;盒内器械固定装置可有效防止海上手术时器械滑落,且方便清点和整理器械.新型野战手术器械盒能较好适应于海上伤病员救治手术,使用、消毒、贮存和携行十分方便.
作者:李集慧;汤红;鞠衍馨;陈海莲;周辉;任喜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