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1519
  • 国内刊号:12-1349/R
  • 影响因子:0.99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83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2004年8月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二等奖
  • 中医学
天津中医药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4组,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组41例,简称A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加常规组43例,简称B组.静脉输入长春西汀注射液加常规组45例,简称C组.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加常规组51例,简称D组,剂量同以上3组.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D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A组(60.97%)、B组(72.09%)和C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黏度、血液流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和脑血流速度,调节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疗效优于常规用药、单纯使用逐瘀通脉胶囊或长春西汀.

    作者:刘国荣;王大力;张文丽;安亚臣;郑德松;姚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Ⅲ期临床试验

    [目的]以健身消导颗粒为对照,进一步验证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方法]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方法,将入选451例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338例,脱落16例,剔除4例;对照组113例,脱落2例,剔除1例.两组分别应用小儿开胃增食颗粒和健身消导颗粒,疗程均为14d.[结果]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28%,对照组为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两组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8.43%,对照组为97.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安全、有效.

    作者:赵越郡;马融;胡思源;魏小维;吕玉霞;丁樱;周盈;何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中药对输卵管妊娠黏膜ER、PR及蜕膜组织Bcl-2的影响

    [目的]从输卵管黏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蜕膜组织凋亡基因Bcl-2的角度探讨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输卵管妊娠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和输卵管妊娠辨证治疗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异位妊娠协作分组组制定),收集30例(其中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证属胎元阻络型,评分为8分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手术切除的输卵管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输卵管黏膜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蜕膜组织中凋亡基因Bcl-2.观察组15例为口服活血化瘀消瘾杀胚中药3d后手术切除的妊娠输卵管组织;对照组15例为未经任何药物治疗而直接进行手术切除的妊娠输卵管组织.[结果]活血化瘀消瘾杀胚中药可降低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P<0.05),升高妊娠输卵管黏膜PR表达水平(P<0.05),对妊娠输卵管黏膜ER表达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中药可能通过阻碍Bcl-2的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和降低输卵管黏膜对于胚胎组织的容受性这两种途径,促使输卵管妊娠胚胎组织的消亡.

    作者:孙佳琦;袁烁;邓高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嘎日迪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嘎日迪散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口服嘎日迪散治疗;对照60例,采用口服柳氮磺嘧啶(SASP)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率为7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主要临床症状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嘎日迪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崔箭;庞宗然;德利格玛;鲁碧楠;刘伟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疏肝理气消瘿法治疗早期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消瘿法治疗早期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疏肝理气消瘿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血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疏肝理气消瘿法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理气消瘿法治疗早期桥本甲状腺炎,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青;张有涛;郝立鹏;秦泗关;阳其娟;管雯雯;石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藿香正气滴丸治疗急性胃炎外邪犯胃型多中心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滴丸治疗急性胃炎外邪犯胃型疗效,初步评价藿香正气滴丸用药时效关系.[方法]以藿香正气滴丸为试验组,119例,以不含乙醇的液体制剂为对照组,118例.两组分别服用观察药物及对应的模拟剂1周,于3、7d观察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暖气、纳呆等症状疗效,并行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不同剂型藿香正气制剂均有较好疗效,治疗3d藿香正气滴丸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对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口服液;两组的降温退热,止泻作用相当.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藿香正气方剂治疗急性胃炎有肯定疗效,藿香正气滴丸3d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与液体剂型相比具有起效快、服用方便等优势.

    作者:杨强;王东旭;刘启泉;韩玉山;王垂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化痰通络法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化痰通络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组加服化痰通络法中药.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至治疗后90 d,记录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kin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2%;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良Rankin指数评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优势.[结论]化痰通络法中药疗效肯定,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参与能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震;宋宛珊;毛蕾;张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颈项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颈项旋扳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推拿按摩科门诊,16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颈椎张口位X线片均见齿状突两侧的环枢关节间隙不等宽等现象.

    作者:张跃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老年性痴呆(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认知和记忆功能下降,生活能力减退及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为其三大主要临床特征.据流行病学统计,AD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面增高,65岁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则为20%,而且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患病人数将逐渐增多.目前,在西方国家及我国大城市,AD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中风的第四位死亡病因.该病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作者:韩景献;于建春;阚伯红;张雪竹;曹晓君;罗本华;贾玉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舒脉宁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舒脉宁注射液(SHUM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脑缺血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浆NO、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使用舒脉宁注射液后,血浆NO、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明显降低.[结论]舒脉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确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同聚;杨红亚;陈维亮;田松朝;郭镔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梗死大鼠模型的针剌效应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构

    [目的]构筑脑梗死大鼠针刺效应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比较各个指标权重系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程度,并初步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引用负指标的概念,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建立针刺效应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结果]统计量F即为建构的脑梗死大鼠针刺效应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从模型的各个指标权重系数可知:微循环指标中的输入枝(A)管径和AV比值对于针刺效应的综合评价影响大,其次是微血管数、坏死神经细胞率,影响小的是梗死率.[结论]通过数学模型可知针刺治疗脑梗死可能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善大脑微循环(扩张输入枝管径、增大AV比值)、增加微血管数来实现的.该数学模型不仅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今后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并指出用数学模型来表达中医的科学内涵,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常晓波;王舒;樊小农;杨雪;石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的构建

    [目的]改进“四壁四针”间断吻合术式,完善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都采用“四壁四针”间断吻合术式.对照组造模5d后取材,模型组10d后取材.[结果]模型组大鼠成活率(83.4%)较对照组(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食管下端黏膜肉眼表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病理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术式的模型在增加存活率的基础上成功的诱发了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

    作者:梁新生;宋晨光;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十二井穴剌络放血对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小鼠促醒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煤气中毒小鼠的促醒作用,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共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分批在罐内静式吸入含一氧化碳(CO)浓度为4 300 ppm的空气60~70 min,正常组小鼠不给予CO气体,置于空罐中,时长同模型组.小鼠从罐中取出后,治疗组进行手十二井血刺络放血.观察染毒后即刻、1h和4h小鼠意识状态和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昏迷时间明显缩短;染毒后1h和4h,治疗组小鼠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CO中毒小鼠具有促醒作用,可以缩短昏迷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以降低小鼠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作者:金军;岳颖;屈超超;刘建卫;陈泽林;郭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SAMP8小鼠海马APP及PS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有效成分淫羊藿苷、补骨脂素、齐墩果酸对6月龄SAMP8小鼠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早老素-1(PS1)基因表达的作用,为补肾中药防治老年性痴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6月龄健康雄性SMAP8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淫羊藿苷组、补骨脂素组、齐墩果酸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淫羊藿苷、补骨脂素、齐墩果酸灌胃治疗(浓度为淫羊藿苷20 mg/kg,齐墩果酸、补骨脂素各50 mg/kg),每日1次,每次0.3 mL,连续灌胃4周.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PS1基因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淫羊藿苷组、齐墩果酸组及补骨脂素组对APP基因下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补骨脂素组有下调小鼠海马组织PS1基因的趋势,淫羊藿苷组及齐墩果酸组对PS1基因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可能通过下调APP及PS1基因的表达,进而达到治疗老年性痴呆作用.

    作者:张玉莲;刘爽;张琳琳;田涛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地榆四黄散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凝胶剂的制备

    [目的]优选地榆四黄散的提取工艺,并制备凝胶剂.[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没食子酸、黄芩苷、黄芩素和大黄类相关成分的提取含量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筛选优提取工艺,并制备凝胶剂.[结果]四黄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的50%乙醇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地榆为用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5 h.用1.5%的卡波姆及中药提取液制备凝胶剂的工艺可行.[结论]该凝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地细腻均匀.

    作者:王颖;刘志东;曹晴;李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芒果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制备芒果苷磷脂复合物的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芒果苷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筛选工艺参数.[结果]确定了制备芒果苷磷脂复合物的佳工艺条件:以甲醇-丙酮为反应溶剂,芒果苷质量浓度为0.25 g/L,物料比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h.[结论]优化工艺可制得复合率较高的芒果苷磷脂复合物,简单可行.

    作者:田慧;王亚静;孙士真;王艳明;彭淑娟;高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吴茱萸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以吴茱萸为研究对象,构建沟通中药性味理论与现代医药理论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本草考证和现代文献研究,分别利用传统的中医思维方式、归纳演绎方法,并在建立现代药理指标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借助Logistic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现代统计学方法,建立吴茱萸性味—功效—药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而客观构建吴茱萸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结果]基于古籍文献分析吴茱萸性味与药理指标关系为:辛味与镇痛、抗炎有相关性;苦味与止呕、止泻及抗胃溃疡有相关性.基于文献数据库分析中药“五味”与药理指标关系为:镇痛、抗炎与辛味相关,止呕、止泻及抗胃溃疡与苦味相关;聚类分析结果亦表明镇痛、抗炎是一类,止呕、止泻及抗胃溃疡为一类.[结论]本草考证和现代文献研究结果一致,均为辛味与镇痛、抗炎有相关性;苦味与止呕、止泻及抗胃溃疡有相关性,从而科学构建吴茱萸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

    作者:杨志欣;孟永海;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肺络”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防治

    根据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高,容易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提出热闭肺络、痰阻肺络、瘀阻肺络、络虚不荣的中医病机,并指出相应的治则,从“肺络”角度寻求中医药防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规律,为指导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姜永红;虞坚尔;姜之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临床与实验研究探讨滋肾调冲法健全黄体功能的作用

    滋肾调冲法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功血的法则,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该法进行了临床疗效、药效分析和作用机制等几方面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滋肾调冲法不仅在临床取得肯定疗效,而且能够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从而健全黄体功能,其作用与该法上调卵巢局部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促进卵巢血管新生有关.近年结合血管新生机制研究新进展,从滋肾调冲法动员骨髓内皮祖细胞促进黄体血管新生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该法健全黄体功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玲;孙艳明;李瑞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谈咳嗽分类的临床意义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中医传统地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此分类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带来一些困惑及混乱.咳嗽在临床上是否需要分类?咳嗽分类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咳嗽分类的临床价值何在?是需要大家思考、讨论的问题.

    作者:王雪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桂枝汤及其类方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

    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是张仲景《伤寒论》第一名方,世称“群方之冠”.其组方严谨,变化多端,运用广泛,故受历代医家所重视.经过实践验证桂枝汤及其类方在妇科病的许多方面有独到的疗效.

    作者:傅慧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于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提出,主要表现为极度疲劳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即使休息后也不能缓解,各项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且未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疾病,同时还伴有低烧或自觉发热、咽喉痛、头痛、肌痛、淋巴结肿、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抑郁和认知损害等的一组证候群[1-2].该病属于亚健康范畴,不仅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病率相当高,在发展中国家也不少见,并呈逐年升高,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与经济损失.如今,CFS已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各国正在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彦慧;李红珠;王珊珊;杨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脏X综合征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心脏X综合征(CSX)是指具有典型劳累性心绞痛,心电图或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狭窄<50%,并可除外冠脉痉挛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又称微血管性心绞痛.这部分患者占到了因心绞痛而行心导管检查患者的10%~30%.1973年,Kemp[1]将此症状群命名为心脏X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所致,而中医药在心脏X综合症的防治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早期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意识状态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术后常规治疗加针刺组(命名为治疗组,下同)患者20例、微创术后常规治疗组(命名为对照组,下同)患者20例.分别评定两组入院时、人院第4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GCS评分第30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第30天时间相点与第4天时间相点GCS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促醒作用.

    作者:段希栋;李康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刀松解法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症状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共3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行走疼痛和上下楼梯疼痛的疗效,同时评价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行走疼痛和上下楼梯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和随访时ADL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针刀组在两个时间点的行走疼痛和上下楼梯疼痛评分差值均大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的疗效优于电针组.[结论]针刀松解法对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郭长青;司同;温建民;张秀芬;蒋昭霞;朱汉章;梁朝;权伍成;刘乃刚;宋美扬;陈占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药并用治疗老年人肺炎合并肠功能失常28例观察

    [目的]观察西医结合中医对肺炎合并肠功能失常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宣白承气汤加减口服及针刺气海、关元、足三里、下巨虚穴位等.治疗2周后观察症状及疗效.[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治疗组临床治愈1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好转11例,无效9例.随访治疗组病程较短,从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改变,可以看出两组对肺炎合并肠功能失常均有疗效,治疗组效果明显.[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肺病及肠疗效满意.

    作者:刘亚丽;王东强;李桂兰;郭义;陈莉;陈洁;李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针刺合肌力训练和单纯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合肌力训练治疗组30例和单纯针刺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并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疗效标准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2<0.05).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以及稳定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开民;侯志;杨琳;戚天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栗锦迁教授运用苓桂术甘汤心得

    栗锦迁教授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现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几十年来,栗锦迁教授坚持在临床一线,长于以益气温阳、健脾化痰等方法治疗内科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相关疑难病证.在学术上博采众方,不囿于一家之言;在诊疗中圆机活法,不以偏概全;在学习上博采精思,学以致用.

    作者:李树茂;何璇;姜金海;粟锦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风病方证相应的临床研究方法初探

    方证相应的研究是为了探求方剂与证候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方证相应的研究在临床存在很大的难度.笔者以中风病方证相应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提出建立中医的辨证和疗效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的观点,对中医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其他领域人员所探讨、修改、借鉴,共同推动中医的发展.

    作者:徐俊峰;高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针灸治疗

    提供一个新的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包括选穴和手法有异于传统治疗方案.围绝经期综合征以选取任脉、督脉穴位及阳明经在面部的穴位为主穴,并在手法上浅刺及深刺并用,针及灸并用.通过临床和中西医理论研究,作者认为新的针灸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调整阴阳,补益气血,从而更有效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建议广泛使用和验证.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脾阴方用药规律

    脾阴是水谷所化生之精微物质,是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滋生血脉、化生气血,灌溉濡润脏腑经络,营养肌肉四肢百骸的作用.脾阴虚多因有饮食失调、劳倦过度、忧思过虑、六淫之邪、或用药误治汗吐下太过、久病虚损等.临床表现有运化失司,阴虚内热,濡养无权3个方面.脾阴虚证治疗原则为“滋养脾阴”,补脾阴以甘味为主,当取“甘平”之法,补脾阴强调气阴兼顾,补脾阴注意阴血同源,补脾阴注重调畅气机,补脾阴不忘胃纳.

    作者:金景熙;孟静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苑丛谈——谈治学

    如何成为有成就的中医学人、如何在高原上打造高峰是中医学界关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治学方法,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个人境界,强化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医苑丛谈”就是紧密围绕这四点展开的.

    作者: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