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亦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为进-步分析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我院2000年10-12月对骨科门诊就诊的老年腰腿痛的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桑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为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骨肿瘤,具有潜在恶性,以往多用肿瘤刮除加植骨术治疗.我院1995年2月-2000年5月应用吻合膝下外血管的腓骨头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滕海军;周建国;孙书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又称糖尿病性膀胱病,是长期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对其尿动力学表现,国内报道较少.我院对1996-2000年37例有排尿异常的糖尿患者进行尿动力学研究,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建华;李映川;李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肾活检技术的开展,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也越来越多被发现,我院收治2例血清乙型肝炎抗原抗体均阴性而肾穿刺组织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33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于1999年5月10日入院.既往无乙型肝炎病史.查体:P 80/min,BP 106/75mmHg,眼睑水肿,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指凹性水肿.
作者:高山林;郭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人寿的延长,老年髋部疾病尤其髋部损伤的患者逐渐上升,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在临床上己广泛应用.但由于老年患者年老体弱,全身并发病较多,各种脏器机能低下等特点,能否耐受手术及安全度过术后关,一直是临床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正确评估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适应证,正确处理和防止并发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小虎;林博文;肖德明;黎伟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1999年7月-2001年4月应用Orthofix交锁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8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86例,男55例,女31例;年龄17~78岁,平均32岁.新鲜骨折83例,陈旧性骨折3例;其中股骨折42例,胫骨折44例.闭合骨折51例,开放骨折35例.按1989年修订的Gustilo和Anderson开放骨折评定系统分型Ⅰ型9例,Ⅱ型11例,Ⅲ型15例.多段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44例.
作者:黄坤炳;龙源深;陈少文;刘哲青;杨焱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肺炎性假瘸是肺实质内一种炎性增生性病变,易与肺癌、肺结核、肺良性肿瘤相混淆[1].我院1970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肺炎性假瘤22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保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1997-2000年对29眼泪道阻塞经过其他方法治疗后再次阻塞半年以上者,应用激光泪道再造联合泪道置管的方法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伯小平;巩亚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肺炎是小儿常见病,也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白细胞介素-2(IL-2)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活跃的免疫效应因子,在体内有着广泛的免疫活性.目前,对IL-2及GM-CSF在肺炎患儿抗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轻、重症肺炎患儿的血清IL-2及GM-CSF水平,旨在探讨其在肺炎患儿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师廷明;肖丽珍;闫红;王美清;林明;马永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常见危重症之一.我院1991-2000年共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37例.我们在彻底洗胃、应用特效解毒药、对症支持等治疗基础上严格掌握阿托品化指征,并采用持续动、静脉血液滤过疗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志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在治疗过程中如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常可引起患者发生低血糖症,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低血糖,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1994-2000年我院共收治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1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20个跟骨,右侧12个,左侧8个,均为男性,年龄19~51岁,平均34.3岁.均系高处跌落伤.
作者:闫长明;李香业;李华;王登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的测定在间质性肺疾病等方面研究较多.为探讨其在煤工尘肺(CWP)中的意义,我们于2001年5月中旬选择了CWP患者、0+的脱尘工人和非接尘的健康人进行了血清PCⅢ含量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传典;徐文寿;朱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年升高(目前已超过去时1.26%),且可引起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出血、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弄虚作假正血压得到控制的不足10%。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探讨病因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如何进行早期治疗和心目靶器官司的受损是重要研究方向,以往人们对白天血压变化十分重视,对睡眠状态下血压变化研究很少。
作者:翟玮;周利臣;翟红;黄席珍;李明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77年合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CPT)以来,至今已有20几种ACEI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对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有较明显的优越性.同时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预防老年性吸人性肺炎等方面也显示了较大的潜力.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研究深入开展,ACEI在心血管中的临床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国宝;王明芳;单鲁琴;袁正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保护的性生活或避孕方法失败后几天内采取的一些补救措施,要求应是-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对避免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及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研究己有30多年的历史,但我们对这种避孕方法的使用和安全性仍在探索中,为寻求佳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国内外正在进行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的研究,现就其目前常用的紧急避孕方法及其安全性综述如下.
作者:赵虹;韩丽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CD45是白细胞共同抗原,属I型跨膜蛋白,其胞浆端具有酪氨酸磷酸酶活性.CD45RA/CD45RO是CD45的两种亚型,由CD45肽链胞外区氨基端的三个外显子(A、B和C)发生旁路剪接而形成.缺乏三种外显子的同型称为CD45RO,仅表达外显子A的同型称为CD45RA.
作者:陈军浩;顾光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胃癌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我国居恶性肿瘤之首.正常胃粘膜上皮转化成癌是一个多步骤的发展过程,涉及多种癌基因的表达和抑癌基失活.现对胃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俊荣;张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遗传不稳定性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它是许多物种细胞衰老的重要成分[1,2].它导致去调节基因表达,因而导致细胞生理年龄障碍,细胞生长停止和终导致细胞死亡或它的母细胞转化.基因组依赖年龄不稳定性在细胞的生活中可以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控制障碍可以导致肿瘤形成、突变积累或衰老表现的病理学.它可能的原因有:DNA双链断裂,端粒缩短,DNA修复功能效率降低和易位遗传成分的激活.
作者:张娟;赵沉浮;吴子忠;熊建新;武守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骨骼是构成脊椎动物的基本支架.是脊椎动物钙代谢的主要脏器,并与肾脏、肠管共同控制内环境钙的平衡.人体从出生到老年,钙的代谢发生变化很大,在生长期骨骼逐渐成熟,骨骼钙量逐渐增加.一般到20岁以后骨代谢处于动态平衡,40岁以后骨代谢呈负增长,骨骼钙量减少.
作者:金仲品;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9年1月-2001年7月我院应用扎鲁司特(zafirlukast,商品名安可来)口服并吸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呼吸峰流速变化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培;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氟伐他汀又名来适可,是羟甲基戊二酸甲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剂量20mg).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能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改善临床预后.本研究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评价氟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作者:卢峰;姜玉如;张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寻找新的、有效的心肺脑复苏(CPCR)药物,提高抢救成功率一直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课题.我科1997年7月开展了应用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地塞米松、醒脑静、纳洛酮进行CPCR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桂玲;李春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麻醉后寒战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生二氧化碳量增多,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曲马朵作为新型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已广泛应用临床,但有报道[1],曲马朵对麻醉术后产生的寒战也有很好的疗效.我院观察全麻联合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术毕出现寒战81例,分别用曲马朵0.5mg/kg、1.0mg/kg、2.0mg/kg剂量和生理盐水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海阳;吴泉州;翁丹;吴月红;赵晓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因心律失常而猝死[1,2],约占50%~60%,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治疗50例CHF患者,探讨对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敬田;宋书凯;郑世良;姚荣国;郭战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眩晕(VBTIV)在临床上较常见,我院于1998年12月-2001年3月采用盐酸培他啶治疗VB-TIV 40例,并监测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VBTIV患者,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44~68岁,病程1~18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4~68岁,平均51 6岁.
作者:贾育红;李冬梅;何翠玲;赵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常因静滴时并发胃肠道反应以致其使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我院1999年10月-2000年2月在采用静滴红霉素治疗前加静滴西咪替丁以减少胃肠道副反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国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极化液作为冠心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已有数十年历史,但疗效尚有争议,我院1999年5月-2001年5月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与极化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6例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马建龙;朱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1999年1月-2000年5月对20例重度烧伤患者行颈外静脉套管针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大年龄50岁,小年龄9个月,总计颈外静脉穿刺34次,应用套管时间3~10d.
作者:刘晓梅;张维利;黄亚川;吴红娟;郑腊梅;朱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6-2001年共收治卵巢内胚窦瘤4例.年龄15~22岁.I c 2例,肿瘤体积分别为12cm×11cm×11cm、8cm×7cm×6cm.术前血甲胎蛋白(AFP)400~500ng/ml.Ⅲb1例术前无AFP值.1例系外院术后转入未能分期,此2例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只1个疗程化疗.2例I c患者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后给4疗程化疗.
作者:赵兴元;王桂芳;马秋凤;左路原;毕凤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30例17~55岁择期手术患者,男18例,女12例,随机分成二组.A组术前30min肌注咪唑安定0.2mg/kg;B组肌注鲁米那0.1g.用药前和用药后3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浓度并观察MBP、HR和SpO2的变化.
作者:孟兴;王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位肠瘘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100cm以内的肠瘘.1989-1999年,我们共收治护理了1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18~63岁,平均30.6岁,24h消化液漏出量500~1000ml 3例,1 000ml~2 000ml 6例,2 000ml以上9例,全组均采取纠正内稳态失衡、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在腹腔感染控制后,无自愈趋势者行手术治疗.
作者:丁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女性乳腺各种疾病的X线征象,藉以提高诊断水平.1 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近10年140例女性钼靶乳腺X线片,均用Mo.30mA乳腺摄影机作双侧乳腺钼靶轴侧位X线片、斜位片,在对其发病年龄、发病率进行了数理统计、病理追踪和结果回访的基础上,对各种乳腺疾病的X线征象进行临床探讨.
作者:张允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临床工作中,某些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除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变态反应史和家族史外,一些药物还必须做皮肤的变态反应试验.变态反应试验及结果判定正确与否,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作者:冯利芬;王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研究旨在观察千斤拔、人参茎叶皂甙对Wistar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为寻找一个较理想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提供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作者:袁建新;倪立新;冯凯;张惠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膜性肾病是常见的肾小球肾炎,如在病程中尿蛋白突然增加或肾功能突然恶化,提示可能并发有肾静脉血栓形成或存在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或新月体性肾炎等.
作者:张丽萍;杨林;王彦;曾文;谭会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我科1998年7月-2001年5月应用广西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生产的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腋臭176例,其中女102例,男74例;年龄15~36岁,病程1~5.5年.轻度12例,中度133例,重度31例.治疗前先将患处皮肤备皮,局部常规消毒.取1%利多卡因10ml,消痔灵(北京第四制药厂),庆大霉素(8万U)2ml混合液对患处腋窝进行表面麻醉.
作者:付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本文对235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分类法总结有随访资料的235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手术前后应用Frankel分级法进行对比.以寻求脊柱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
作者:沈金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旨在观察瑞血新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1 方法将7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5例,治疗A、B组化疗后检测WBC<3.0×109/L,开始给瑞血新(rhG-CSF),用药方法A组75μg,B组150μg,均皮下注射,1/d,二次WBC检测在正常范围停药,预防C组在化疗后24~48h后给瑞血新75μg皮下注射,连用5~7d停药,避免输血和使用其他升白细胞药.
作者:宝国秀;周慧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由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患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18例患者,血肌酐150~800μmol/L,其中糖尿病肾病1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高血压肾病1例.
作者:李英新;曲旻;李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思密达+雷尼替丁组(A组)35例,雷尼替丁组(B组)37例,二组患者具有可比性.A组给予思密达3g,3/d,空腹口服,同时给予雷尼替丁150mg静滴,2/d;B组单用雷尼替丁静滴,用法与A组相同.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止血药物,其他输血、输液等治疗措施二组相同.
作者:曹建霞;曹晓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胃管常规固定法容易松脱,导致胃管滑出.我科对胃管留置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固定难、易脱出的难题.1 用物准备除常规操作用物外,另备一条长6cm的胶布.2 方法成功插入胃管后,①用常规准备贴鼻翼的胶布,先贴在胃管上,然后两边胶布相贴约0.5cm,再贴在鼻孔下方.②同法将第二块胶布贴于颊部.③将胃管绕过右耳廓上方,即挂在耳廓上,用已准备的胶布在两段胃管相交处粘好、松紧适宜.见图1.
作者:王彩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可摘局部义齿的包埋方法中,正装法大多适用于前牙缺失的而又无唇侧基托的可摘局部义齿.后牙单侧小活动桥的包埋多应用反装法或混装法,但是后牙反装法或混装法包埋易造成卡环及支托移位或假牙的龈距增加.由于传统的义齿牙支托在包埋过程中易脱落而改变位置,致义齿不能顺利戴人或完全变形.我们做包埋的目的是:支架必须包埋牢固,不能有倒凹,使上下型盒容易分开.
作者:张忠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一些传染病正在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为更加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出一些具有科学依据的预防措施,我们回顾分析了1990-1999年河北省疾病监测区甲乙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并与全国疾病监测区公布的同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滨;张莉;杨成荣;耿兆辉;檀艳丽;张颖;缪淑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历报告患者,男,54岁.因间断性心悸7个月加重半个月伴胸闷于2000年6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偶有气短,以活动及劳累后明显;无心前区疼痛,在外院给予营养心肌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前半个月心悸、气短加重,伴胸闷,无一过性昏厥及黑朦.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65岁,因反复左下腹疼痛3年加重1个月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持续性胀痛,无放射痛,以夜间为重,影响睡眠,无其他不适.曾行纤维结肠镜检示结肠小息肉,已随镜取出,后一直按慢性结肠炎治疗而行药物灌肠、口服中药(具体药名、方剂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作者:张立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0岁.因头晕、复视、行走不稳3d,于1999年7月2日入院.既往无精神病史.查体:神志清,问话能正确回答,记忆力及定向力均正常,双上睑下垂,以左眼为重,左眼内收受限,左侧瞳孔大,直径5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无面舌瘫,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减弱,双侧指鼻及跟膝胫试验不准,双侧腱反射减弱,双侧Babinski征(-),新斯的明试验(-).
作者:刘江华;李长福;杨凤民;何小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膀胱巨大结石临床上很少见,我院近收治2例,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例1,女,68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后又反复发作,于1999年9月来我院就诊,门诊B超发现膀胱内有一约4cm×4cm结石,遂收入院.
作者:张文鼎;唐涌志;丁满棠;林之枫;邹海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移植肾输尿管坏死是肾移植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采用膀胱瓣与移植肾盂吻合修复1例移植肾输尿管坏死.现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因尿毒症于1999年4月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手术.术前配型良好,但供肾的肾-输尿管三角区组织轻度挫裂伤,给予相应处理后进行手术.手术进行顺利,开放血流后,移植肾色泽迅速红润,肾实质饱满、动脉搏动有力、静脉饱满有弹性.
作者:石国忠;李风;李春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4岁,2000年5月21日以右下腹肿块逐渐增大而就诊.2年前无意发现腹部拳头大小包块.1年前逐渐增大,触痛,伴尿频,排便不适.人院体检:子宫萎缩,上方可触及约15cm×13cm×10cm包块,质硬,移动度可,双侧附件触之有异样感.B超所见:盆腔内可见14cm×10.7cm×2cm的无回声或中强回声,边界清楚,表面不光滑.
作者:周立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4岁.因中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7h,于2001年11月8日以腹痛待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疹,以躯干及四肢部位为甚,皮疹约黄豆大小,呈淡红色或灰黄色,突出体表,20d左右皮疹中央坏死形成白色结痂,痂皮脱落后,中央萎缩凹陷,类似脐窝状,有少量鳞屑.皮疹成批出现反复发作,消褪后留有白色小瘢痕.
作者:杨冬梅;林延鹏;郭瑞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33年Ghorrnley把小关节面退变伴腰痛及腿痛者称小关节面综合征(Anicular facet syndrome,AFS)[1],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对1999年6月-2001年6月我院收治的27例经CT及临床证实的AFS的CT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许凡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高速、高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大批新兴的医学检查设备与技术的开发在临床应用成[1].我院1998年引进了PHLIPS DELE DIAGNOST型多功能数字X线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一数字激光摄影成像系统有许多优点,使胃肠道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水平大为提高,现从胃窦癌患者中抽取一些普通X线胃肠双对比造影片与其比较,探讨数字化成像胃肠双对比造影的应用优势.
作者:马梦华;李志远;李爱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00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仪(TCD)与彩色超声诊断仪(ATL-HDI-5000)检测门诊与住院的90例患者双侧椎动脉,现将对比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马琳;杨洁;李玉荣;李瑞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1977年6月-1996年8月经胃镜诊断且经病理证实食管异位胃粘膜溃疡病(HGMUE)4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29~40岁,平均36.5岁.病程1~6个月,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临床表现.HGMUE检出率为20年镜检总数的0.08%(4/52035).
作者:施勇;卢淑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异位妊娠是急腹症之一,占妇科急腹症的首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异位妊娠的临床确诊率也相应提高[1].但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异位妊娠,仍容易误诊,以致延误治疗.为不断提高诊断水平,找出误诊原因,我们对近几年误诊的29例异位妊娠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并对误诊原因及诊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
作者:杨素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出血时间的传统测定方法有DUKE法和IVY法,目前国家卫生部推荐使用国际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template bleeding time,TBT).我院通过DUKE法、IVY法和TBT法3种出血时间测定方法的比较,认为TBT法是目前测定出血时间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就改进的测定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戴金燕;吕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矽肺是我国目前尘肺中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职业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处于其他职业病首位[1].本文通过对36例矽肺患者血清中NO、Sil-2R及IL-10的检测.旨在研究矽肺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为阐明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苗丽娟;袁宝军;邹吉敏;吴俊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苯甲酸雌二醇(E)联合间断应用孕激素黄体酮(P)对双侧卵巢切除(OVX)大鼠的影响.方法 3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①假手术(Sham)组、②卵巢切除(OVX)组、③卵巢切除加雌激素(OVX+E)组、④卵巢切除加孕激素(OVX+P)组、⑤卵巢切除加雌激素和孕激素(OVX+E+P)组.实验10周后处死大鼠,称取大鼠子宫和股骨湿重量,并测定子宫内膜厚度、骨密度和血清脂蛋白.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和OVX+P组子宫重量、股骨重量和BMD减少,子宫内膜变薄,体重、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OVX+E组体重、股骨重量、BMD、TC和LDL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重量增加、子宫内膜增厚、血HDL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OVX+E+P组股骨重量、BMD、子宫重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脂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使用孕激素不能阻止OVX导致的骨丢失;单纯使用雌激素导致OVX鼠子宫重量增加和子宫内膜增厚;雌激素联合间断应用孕激素能阻止OVX导致的骨丢失和体重增加,并可避免OVX和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不良作用;间断加入孕激素没有影响雌激素对OVX大鼠脂代谢的有利作用.
作者:马秀敏;郭影;庞义存;樊锡风;任启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胃粘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胃粘膜病变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为主要病因,Hp的清除已成为胃病治疗中的主要目的,2000年4-9月我院对甘肃省平凉地区500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病理分析,旨在探索该地区胃癌诱发因素和胃粘膜疾病与胃癌发展的关系以及有效防治措施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韩永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