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膜性肾病并发间质性肾炎2例报告

张丽萍;杨林;王彦;曾文;谭会斌

关键词:膜性肾病,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静脉血栓形成, 新月体性肾炎, 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坏死, 肾功能, 尿蛋白
摘要:膜性肾病是常见的肾小球肾炎,如在病程中尿蛋白突然增加或肾功能突然恶化,提示可能并发有肾静脉血栓形成或存在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或新月体性肾炎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腋臭176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我科1998年7月-2001年5月应用广西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生产的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腋臭176例,其中女102例,男74例;年龄15~36岁,病程1~5.5年.轻度12例,中度133例,重度31例.治疗前先将患处皮肤备皮,局部常规消毒.取1%利多卡因10ml,消痔灵(北京第四制药厂),庆大霉素(8万U)2ml混合液对患处腋窝进行表面麻醉.

    作者:付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思密达联合雷尼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5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思密达+雷尼替丁组(A组)35例,雷尼替丁组(B组)37例,二组患者具有可比性.A组给予思密达3g,3/d,空腹口服,同时给予雷尼替丁150mg静滴,2/d;B组单用雷尼替丁静滴,用法与A组相同.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止血药物,其他输血、输液等治疗措施二组相同.

    作者:曹建霞;曹晓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数字化成像胃肠双对比造影的应用(附20例分析)

    随着高速、高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大批新兴的医学检查设备与技术的开发在临床应用成[1].我院1998年引进了PHLIPS DELE DIAGNOST型多功能数字X线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一数字激光摄影成像系统有许多优点,使胃肠道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水平大为提高,现从胃窦癌患者中抽取一些普通X线胃肠双对比造影片与其比较,探讨数字化成像胃肠双对比造影的应用优势.

    作者:马梦华;李志远;李爱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雌激素联合孕激素间断应用对去卵巢大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雌激素苯甲酸雌二醇(E)联合间断应用孕激素黄体酮(P)对双侧卵巢切除(OVX)大鼠的影响.方法 3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①假手术(Sham)组、②卵巢切除(OVX)组、③卵巢切除加雌激素(OVX+E)组、④卵巢切除加孕激素(OVX+P)组、⑤卵巢切除加雌激素和孕激素(OVX+E+P)组.实验10周后处死大鼠,称取大鼠子宫和股骨湿重量,并测定子宫内膜厚度、骨密度和血清脂蛋白.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和OVX+P组子宫重量、股骨重量和BMD减少,子宫内膜变薄,体重、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OVX+E组体重、股骨重量、BMD、TC和LDL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重量增加、子宫内膜增厚、血HDL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OVX+E+P组股骨重量、BMD、子宫重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脂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使用孕激素不能阻止OVX导致的骨丢失;单纯使用雌激素导致OVX鼠子宫重量增加和子宫内膜增厚;雌激素联合间断应用孕激素能阻止OVX导致的骨丢失和体重增加,并可避免OVX和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不良作用;间断加入孕激素没有影响雌激素对OVX大鼠脂代谢的有利作用.

    作者:马秀敏;郭影;庞义存;樊锡风;任启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肥厚性心肌病误诊为冠心病1例

    病历报告患者,男,54岁.因间断性心悸7个月加重半个月伴胸闷于2000年6月2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偶有气短,以活动及劳累后明显;无心前区疼痛,在外院给予营养心肌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前半个月心悸、气短加重,伴胸闷,无一过性昏厥及黑朦.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吻合膝下外血管的腓骨头治疗桡骨骨巨细胞瘤15例分析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为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骨肿瘤,具有潜在恶性,以往多用肿瘤刮除加植骨术治疗.我院1995年2月-2000年5月应用吻合膝下外血管的腓骨头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滕海军;周建国;孙书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关节面综合征27例CT分析

    1933年Ghorrnley把小关节面退变伴腰痛及腿痛者称小关节面综合征(Anicular facet syndrome,AFS)[1],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对1999年6月-2001年6月我院收治的27例经CT及临床证实的AFS的CT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许凡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与彩色超声检查双侧椎动脉90例对比分析

    2000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仪(TCD)与彩色超声诊断仪(ATL-HDI-5000)检测门诊与住院的90例患者双侧椎动脉,现将对比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马琳;杨洁;李玉荣;李瑞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及其意义探讨

    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的测定在间质性肺疾病等方面研究较多.为探讨其在煤工尘肺(CWP)中的意义,我们于2001年5月中旬选择了CWP患者、0+的脱尘工人和非接尘的健康人进行了血清PCⅢ含量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传典;徐文寿;朱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在治疗过程中如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常可引起患者发生低血糖症,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低血糖,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膜性肾病并发间质性肾炎2例报告

    膜性肾病是常见的肾小球肾炎,如在病程中尿蛋白突然增加或肾功能突然恶化,提示可能并发有肾静脉血栓形成或存在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或新月体性肾炎等.

    作者:张丽萍;杨林;王彦;曾文;谭会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睡眠生理监测对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年升高(目前已超过去时1.26%),且可引起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出血、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弄虚作假正血压得到控制的不足10%。目前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探讨病因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如何进行早期治疗和心目靶器官司的受损是重要研究方向,以往人们对白天血压变化十分重视,对睡眠状态下血压变化研究很少。

    作者:翟玮;周利臣;翟红;黄席珍;李明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紧急避孕方法及其安全性的探讨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保护的性生活或避孕方法失败后几天内采取的一些补救措施,要求应是-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对避免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及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研究己有30多年的历史,但我们对这种避孕方法的使用和安全性仍在探索中,为寻求佳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国内外正在进行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的研究,现就其目前常用的紧急避孕方法及其安全性综述如下.

    作者:赵虹;韩丽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29例误诊原因分析

    异位妊娠是急腹症之一,占妇科急腹症的首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异位妊娠的临床确诊率也相应提高[1].但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异位妊娠,仍容易误诊,以致延误治疗.为不断提高诊断水平,找出误诊原因,我们对近几年误诊的29例异位妊娠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并对误诊原因及诊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

    作者:杨素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矽肺患者血清NO、sIL-2R、IL-10测定及其意义

    矽肺是我国目前尘肺中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职业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处于其他职业病首位[1].本文通过对36例矽肺患者血清中NO、Sil-2R及IL-10的检测.旨在研究矽肺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为阐明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苗丽娟;袁宝军;邹吉敏;吴俊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钼靶摄影在女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女性乳腺各种疾病的X线征象,藉以提高诊断水平.1 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近10年140例女性钼靶乳腺X线片,均用Mo.30mA乳腺摄影机作双侧乳腺钼靶轴侧位X线片、斜位片,在对其发病年龄、发病率进行了数理统计、病理追踪和结果回访的基础上,对各种乳腺疾病的X线征象进行临床探讨.

    作者:张允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影响变态反应试验因素的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某些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除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变态反应史和家族史外,一些药物还必须做皮肤的变态反应试验.变态反应试验及结果判定正确与否,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作者:冯利芬;王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8例高位肠瘘护理

    高位肠瘘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100cm以内的肠瘘.1989-1999年,我们共收治护理了1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18~63岁,平均30.6岁,24h消化液漏出量500~1000ml 3例,1 000ml~2 000ml 6例,2 000ml以上9例,全组均采取纠正内稳态失衡、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在腹腔感染控制后,无自愈趋势者行手术治疗.

    作者:丁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培他啶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40例临床分析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眩晕(VBTIV)在临床上较常见,我院于1998年12月-2001年3月采用盐酸培他啶治疗VB-TIV 40例,并监测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VBTIV患者,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44~68岁,病程1~18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4~68岁,平均51 6岁.

    作者:贾育红;李冬梅;何翠玲;赵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因心律失常而猝死[1,2],约占50%~60%,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治疗50例CHF患者,探讨对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敬田;宋书凯;郑世良;姚荣国;郭战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