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发育不良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8~2003年,笔者以温肾养血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迪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2003年,笔者运用中医分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帆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与寿命,DM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DM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努力防治DM,减少DM并发症是我们研究方向.
作者:詹锐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03~2004-05,笔者运用益母止血方治疗崩漏2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卫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07~2004-07,我们以咽炎乐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200例,并与金嗓子喉宝治疗20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杰;李萍;刘银鸿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2-01~2003-10,我们运用复方叶白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0例,并与乙肝宁冲剂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同移;张骏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2003年,笔者运用整体循环式中药熏蒸法治疗继发性坐骨神经痛9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利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慢性咽炎系咽黏膜的慢性炎症,在临床上此类患者较多,而且疗程长,不易完全治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003-06~2004-10,我们应用紫蝶饮治疗慢性咽炎72例,并与利咽解毒冲剂治疗5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奎;苏春芝;刘晓云;刘彦玲;段振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7~2000年,我们采用验方乌鸡丹并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9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印普;申玉通;申玉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03~2004-04,我们用软化冠脉丸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80例,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毓起;李淑兰;马明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震颤和体位不稳为主要症状.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病率达1%,西药治疗可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症状,但其副作用多,且长期服药后药效衰减.2002~2003年,我们采用息风止颤法治疗震颤麻痹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春丽;贾爱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8~2004年,我们运用止崩汤治疗崩漏30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俊文;潘丽;张立易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1~2003年,我科运用通窍活血汤治疗紧张性头痛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云;孟召莲;段晓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1-01~2004-08,我院通过间断式集中服用自拟方胆道清,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后病例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发现,对防止胆道系统术后结石再生具有良好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林;王曙东;裴介成;左云鹏;史家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fis,UC)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该病的病因不清,缺乏特效治疗,常反复发作.西药治疗常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等,疗程长,副反应多.2000-01~2003-12,我们运用黄桂灌肠合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1例,并与SASP治疗2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沙夕华;薛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输液反应,其局部症状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等[1].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增加了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再次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治疗措施的落实.1998-01~2004-06,我们采用芙黄膏治疗输液性静脉炎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许彦;管水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9-10~2003-10,我科以中药温肺为主治疗小儿迁延型支气管炎34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素华;王萍;杨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1~2003年,笔者运用健脾饮治疗小儿慢性泄泻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乳腺增生病,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30~40岁妇女[1].又称纤维囊性乳腺病、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等.本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2].2000-05~2003-1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18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宏;张树平;商风英;罗伟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1~2003年,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网球肘30例,并与针刺治疗30例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增付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女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由于外阴营养不良的确切病因不明,治疗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运用穴位注射加波姆光治疗女阴白色病变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迟秀梅;张连生;郭艳民;王海霞;郝丽;杨秋平;张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2003年,我们采用吴茱萸研末用醋调成糊状,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学燕;朱晓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1~2003年,笔者运用按摩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喜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7~2002年,我们采用手法配合豁痰开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国军;郭继芳;席占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1998-12~2004-02,我们采用穴位注射加TDP照射治疗网球肘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学生;王连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以中老年人居多,近几年逐渐年轻化.2000~2003年,笔者运用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并与颈复康治疗2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紧张性头痛主要是由于长期忧郁、焦虑等精神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两颞部、后枕部、颈肩部,甚至全头部持续性疼痛.1999-10~2003-12,笔者针刺为主治疗紧张性头痛10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保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9~2003年,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航空服务人员(包括飞行员和空中乘务员)脱发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杨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组T3水平下降程度按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肺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rT3水平上升程度按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肺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 (P<0.05).结论 T3下降、rT3水平上升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医证型间具有差异性,可作为中医证候的客观表现之一.临床辨证时可以根据T3下降、rT3水平上升程度结合临床表现确定其证候类型.
作者:徐家新;钟志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温通散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早期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改善患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 54例2型糖尿病早期肢端病变患者在内科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外用温通散水煎剂泡足,对照组24例予高锰酸钾稀释液泡足,共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肢端感觉、疼痛、皮温诸症和踝/臂血压指数、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下肢动脉内膜、血流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通散对于防治糖尿病肢端坏疽早期病变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明显.
作者:蔡惠群;樊建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补脾益肾之复方中药制剂的抗老延衰作用.方法将桑椹、茯苓、枸杞子等中药煎制液加2%蜂蜜调制后,选择13名健康老年人连续服用30日,服药前后分别进行衰老指标测定.结果该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动脉硬化指数(AI)(P<0.001);明显升高血锌含量(P<0.005);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有一定的升高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抗动脉硬化(AS)、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素云;王立琴;尚丽乔;黄国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14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和2组治疗后比较ox-LDL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同时能降低血清ox-LDL水平.
作者:孟庆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泌尿系结石为常见病之一,无特殊治疗方法,中药常用清热利湿排石剂,有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效果不佳.笔者在临床上针对湿热、瘀血病机,选用四味排石颗粒治疗泌尿系结石38例,并与排石冲剂治疗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但可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观察旨在评价黄芪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
作者:梁松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保肝、抗溃疡、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多种功能.近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肾功能不全、胃十二指肠溃疡、妇女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将我院1989~2003年出现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田秀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趋势较前上升.2003-03~2004-05,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肿节风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2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江琴;刘良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强直性脊柱炎过去曾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临床类型,故有类风湿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心型的名称.近些年来由于类风湿因子和组织相容抗原HlA-B 27的发现,证明了本病是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独立的疾病.
作者:焦树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解毒消痰散结方在不同时间内对S 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用解毒消痰散结方汤药给予昆明小鼠灌胃,1次/日,剂量为17 g/kg,给药6 d后,皮下种植S 180肉瘤建立动物模型,分别再给药7、14、21 d后处死取瘤体.疗效评价采用瘤体称重法.结果解毒消痰散结方在接种后给药7、14 d对S 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各为87.57%、73.37%,分别高于其在接种后给药21 d的抑瘤率(42.27%)(P<0.01).结论解毒消痰散结方在种植性肿瘤早期的抑瘤效果较好,随着肿瘤进展其抑瘤率有所下降.
作者:何水勇;魏品康;许玲;彭海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9~2000年,我科运用蚕砂、土茯苓代茶饮治疗口腔溃疡20例,并与维生素B2联用冰硼散外涂治疗2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德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9~2003年,笔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基本方治疗寒湿腰痛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庆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当今的一种时尚.传统的中医中药学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地用来治疗或辅助治疗各种疾病,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随着中草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有关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现将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作了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
作者:刘瑞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2003年,我们采用六味地黄汤合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举;王建华;吴鹏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者相继有2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者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于较严重者,其特点是: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
作者:张晓春;黄见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调肝益肾汤治疗阳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阳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运用调肝益肾汤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壮阳复春灵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肝益肾汤治疗阳萎疗效确切.
作者:贾睿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病.好发于中青年,主要通过性传播.2001~2004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216例,并与西药治疗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2例,采用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疗法;对照组140例,采用口服男康片配合坐浴疗法.2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恢复或减少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数,增加卵磷脂小体,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葛建军;孙立虹;赵建新;陈康宁;马小顺;李文丽;曹建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在感染致畸因素中约占29.1%[1].目前,中西医治疗畸形精子症的效果均不理想,是男科学研究的重点[2].1999-10~2004-0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UU感染性畸形精子症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锡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抗炎Ⅰ号方对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抗炎Ⅰ号方治疗组(40例)和口服强的松片对照组(40例),2组均用同样方法局部常规应用滴眼液.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畏光流泪、眼痛、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房水闪辉阳性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结论抗炎I号方防治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桂红;郝小波;唐忠鲁;黎海平;彭崇信;钟舒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