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窍活血汤治疗紧张性头痛56例

王振云;孟召莲;段晓丽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 通窍活血汤
摘要:2001~2003年,我科运用通窍活血汤治疗紧张性头痛56例,现报告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加强中医药发展的三项重点任务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调肝益肾汤治疗阳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调肝益肾汤治疗阳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阳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运用调肝益肾汤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壮阳复春灵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肝益肾汤治疗阳萎疗效确切.

    作者:贾睿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穴位注射加波姆光照射治疗女阴白色病变82例

    女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由于外阴营养不良的确切病因不明,治疗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运用穴位注射加波姆光治疗女阴白色病变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迟秀梅;张连生;郭艳民;王海霞;郝丽;杨秋平;张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性畸形精子症82例疗效观察

    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在感染致畸因素中约占29.1%[1].目前,中西医治疗畸形精子症的效果均不理想,是男科学研究的重点[2].1999-10~2004-0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UU感染性畸形精子症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锡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专家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出口的建议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穴位注射配合TDP照射治疗网球肘60例

    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1998-12~2004-02,我们采用穴位注射加TDP照射治疗网球肘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学生;王连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益母止血方治疗崩漏223例

    2000-03~2004-05,笔者运用益母止血方治疗崩漏2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卫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3例

    2001~2003年,笔者运用按摩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喜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乌鸡丹结合辨证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92例

    1997~2000年,我们采用验方乌鸡丹并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9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印普;申玉通;申玉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胆道清预防术后胆系结石再发临床观察

    2001-01~2004-08,我院通过间断式集中服用自拟方胆道清,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后病例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发现,对防止胆道系统术后结石再生具有良好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林;王曙东;裴介成;左云鹏;史家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2例,采用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疗法;对照组140例,采用口服男康片配合坐浴疗法.2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恢复或减少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数,增加卵磷脂小体,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葛建军;孙立虹;赵建新;陈康宁;马小顺;李文丽;曹建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息风止颤法治疗震颤麻痹28例

    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震颤和体位不稳为主要症状.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病率达1%,西药治疗可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症状,但其副作用多,且长期服药后药效衰减.2002~2003年,我们采用息风止颤法治疗震颤麻痹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春丽;贾爱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从中草药提取抗衰老成分的研究获新突破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寒湿腰痛60例

    1999~2003年,笔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基本方治疗寒湿腰痛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庆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病.好发于中青年,主要通过性传播.2001~2004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216例,并与西药治疗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医分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90例

    2000~2003年,笔者运用中医分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帆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航空服务人员脱发30例

    1999~2003年,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航空服务人员(包括飞行员和空中乘务员)脱发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杨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组T3水平下降程度按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肺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rT3水平上升程度按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肺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 (P<0.05).结论 T3下降、rT3水平上升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医证型间具有差异性,可作为中医证候的客观表现之一.临床辨证时可以根据T3下降、rT3水平上升程度结合临床表现确定其证候类型.

    作者:徐家新;钟志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基因芯片技术促进中医药研究发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