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夕华;薛建华
目的观察温通散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早期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改善患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 54例2型糖尿病早期肢端病变患者在内科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外用温通散水煎剂泡足,对照组24例予高锰酸钾稀释液泡足,共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肢端感觉、疼痛、皮温诸症和踝/臂血压指数、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下肢动脉内膜、血流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通散对于防治糖尿病肢端坏疽早期病变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明显.
作者:蔡惠群;樊建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14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和2组治疗后比较ox-LDL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同时能降低血清ox-LDL水平.
作者:孟庆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2003年,我们采用吴茱萸研末用醋调成糊状,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学燕;朱晓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组T3水平下降程度按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肺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rT3水平上升程度按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肺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 (P<0.05).结论 T3下降、rT3水平上升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医证型间具有差异性,可作为中医证候的客观表现之一.临床辨证时可以根据T3下降、rT3水平上升程度结合临床表现确定其证候类型.
作者:徐家新;钟志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抗炎Ⅰ号方对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抗炎Ⅰ号方治疗组(40例)和口服强的松片对照组(40例),2组均用同样方法局部常规应用滴眼液.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畏光流泪、眼痛、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房水闪辉阳性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结论抗炎I号方防治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桂红;郝小波;唐忠鲁;黎海平;彭崇信;钟舒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9~2000年,我科运用蚕砂、土茯苓代茶饮治疗口腔溃疡20例,并与维生素B2联用冰硼散外涂治疗2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德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当今的一种时尚.传统的中医中药学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地用来治疗或辅助治疗各种疾病,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随着中草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有关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现将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作了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
作者:刘瑞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乳腺增生病,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30~40岁妇女[1].又称纤维囊性乳腺病、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等.本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2].2000-05~2003-1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18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宏;张树平;商风英;罗伟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女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由于外阴营养不良的确切病因不明,治疗困难,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运用穴位注射加波姆光治疗女阴白色病变8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迟秀梅;张连生;郭艳民;王海霞;郝丽;杨秋平;张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0~2003年,笔者运用中医分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帆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9~2003年,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航空服务人员(包括飞行员和空中乘务员)脱发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杨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1-01~2004-08,我院通过间断式集中服用自拟方胆道清,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后病例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发现,对防止胆道系统术后结石再生具有良好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林;王曙东;裴介成;左云鹏;史家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2例,采用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疗法;对照组140例,采用口服男康片配合坐浴疗法.2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宁Ⅰ号配合坐浴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恢复或减少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数,增加卵磷脂小体,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葛建军;孙立虹;赵建新;陈康宁;马小顺;李文丽;曹建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7~2002年,我们采用手法配合豁痰开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国军;郭继芳;席占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输液反应,其局部症状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等[1].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增加了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再次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治疗措施的落实.1998-01~2004-06,我们采用芙黄膏治疗输液性静脉炎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许彦;管水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9-10~2003-10,我科以中药温肺为主治疗小儿迁延型支气管炎34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素华;王萍;杨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