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是骨伤科中常见的多发性疾病, 临床上一般采用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 外治主要是在闭合手法复位后, 用石膏小夹板外固定, 但此种方法很难达到解剖复位, 容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 内治主要是在手术切开直视下对位, 行钢丝、克氏针内固定, 这种方法对线、对位较好, 但日后还要再次取出内固定器,造成二次创伤. 笔者在临床上采取切开复位, 羊肠线固定, 对位对线满意后, 外用石膏小夹板固定, 并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疗效甚好, 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宪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对2000~2001年6月尖锐湿疣患者中复发2次以上者20例, 进行去除疣体后内服中药加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大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妊娠晚期由于母体或胎儿的种种原因, 常需实行计划分娩以尽快结束妊娠, 降低高危妊娠围生期死亡率和母婴患病率. 我院近年来采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 效果比较满意, 今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闫鸾英;杜晋红;郭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切口裂开是手术后较严重并发症, 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 我科自1990年11月~2001年3月共行腹部手术1325例, 发生切口裂开22例占1.7%,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因输卵管阻滞导致的不孕占30%~50%. 输卵管通液及输卵管碘油造影仍是目前作为诊断输卵管通畅与否的主要检查手段. 近一年来我科引进了NCI-I型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 笔者将其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辛茜庭;赵红;齐昱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在1997~2001年4月采用胸腔注射榄香烯和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水,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东;何续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自1997年8月~2000年7月收治毒鼠强中毒患者21例, 全部治愈, 现就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任杰远;张士红;付延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1996年2月~2001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陈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手术前做肠道准备的目的, 是为了减少肠内病菌的数量, 使病菌代谢迟缓, 抑制病菌活动, 预防手术后感染和消除局部存在的感染因素, 但不能使肠内完全无菌. 常用机械法将粪便排出, 但不完全. 因此, 多年来, 许多学者企图寻找一种速度快、痛苦小, 而效果好的针对大肠手术患者的肠道准备方法. 我院对结肠、直肠癌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了要素饮食和全身给抗生素的方法, 作为术前准备, 经观察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免疫组化技术是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常用、普及、快速、准确的辅助诊断方法. 但在工作中抗体都是一次性使用的, 目前免疫组化试剂对我国来说价格比较昂贵, 对贫困地区尤其如此,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病理技术的发展. 如果把它回收利用, 就既能节约资源又能更好地帮助病理工作的开展. 在长期工作中, 笔者找到了一种回收利用抗体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青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乙醇中毒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是由于短时间内饮入过量乙醇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疾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者可昏迷)、呼吸抑制及休克表现.我院分别使用纳洛酮和促进乙醇氧化药物治疗观察了60例急性乙醇中毒、昏迷状态患者,疗效差异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正月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应力性骨折是训练和军事行动中的常见综合病症, 曾有报道在新兵训练中发病率高达32.5%[1]. 许多从事军事医学的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预防工作, 都成效甚微. 笔者从全方位入手进行预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需要治疗的骨折发生率由12.1%减少至3.7%.
作者:齐进如;吴平林;刘朋;左进步;任世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笔者运用舒筋散方治疗肾虚型产后足跟痛患者38例, 取得明显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 我院1997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本病患儿76例, 其中38例加用川芎嗪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贵钊;张素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自1997年1月~2000年7月采取小骨窗开颅及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式治疗急性、亚急性单纯硬膜外血肿患者5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圣芳;张诚华;陈汉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不同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也不相同. 由于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采用手术解除梗阻危险性大、并发症多, 易发生医患纠纷. 手术治疗的弊端及保守治疗的有效性, 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 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现将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金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1997~2000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7例,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进;李云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肝为五脏之一, 与胆相连, 藏血而主疏泄, 和人体气血密切相关. 女子以肝为先天, 乳房之部位属腹胃, 乳房之经络属肝胆. 临床上乳房病均与肝气郁滞有关, 故以疏肝法治疗乳房病多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淮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急症, 其早期死亡率高, 在急性期除要掌握疾病的特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强化基础护理外, 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疾病的转归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素平;丁继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导致失明, 目前对白内障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所以手术治疗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手段. 我科自1995年至今共收治白内障患者326例, 均行手术治疗, 占我科眼部手术的42.8%, 现将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郝花;杨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治中, 具有损伤小、患者痛苦少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科1997年8月~2001年3月共做腹腔镜手术226例, 均获良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慧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灭鼠药为剧毒药, 中毒后常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 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机体各部位出血、血管内溶血. 我科于2001年3月14日收治了1例灭鼠药中毒的患儿, 患儿出现了出血、贫血、渗血、喉痉挛、中毒性肝炎等症状, 经过笔者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患儿住院6天后, 痊愈出院.
作者:张群英;何花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TDP灯照射加中药湿热敷法是近年来治疗慢性盆腔炎及盆腔炎性包块的又一辅助疗法. 它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无危险等优点, 在临床中已被医护人员广泛使用, 笔者1998年6~10月运用此法治疗妇科26例患者, 均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晓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998年1月~1999年1月, 我科对68例开颅肿瘤摘除术患者实施正确的出院指导, 加强出院宣教, 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减轻了经济负担.
作者:彭慧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998年11月~1999年8月笔者亲自护理了16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 其中一般肝炎126例, 3例以后发展为重症; 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41例, 死亡18例, 病死率为40%.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陶爱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但PTCA为有创性治疗, 因术中肝素化, 术后4~6小时需留置动脉鞘管, 因此, 术后拔除鞘管过程及拔管后的护理对顺利完成PTCA至关重要. 现将对我科85例患者PTCA术后留置鞘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柳桂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肝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变性、坏死与再生, 纤维组织增生, 致肝脏结构紊乱. 本病按其功能的变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二者可互为转化.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 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 治疗和护理均很棘手. 笔者旨在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 以协助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小儿急性喉炎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该病病情常较成人严重, 是因为小儿喉腔狭小, 声门下粘膜组织松弛, 淋巴丰富, 故当急性发炎时, 常表现为声门下区红肿和容易发生喉梗阻, 甚至窒息, 导致死亡. 我院2年内成功地抢救了87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宪华;张玉英;曲凤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安定、扑热息痛、利多卡因多途径联合用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82例肛管术后患者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三组用药. A组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 B组予扑热息痛口服; C组予安定、扑热息痛口服,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 疗程均为1周. 结果: A, B,C组肛管术后伤口轻度疼痛者分别占74.1%, 56.7%, 92.0%; 镇痛效果C组优于A组(P<0.05), A组优于B组(P<0.05), 均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 肛管术后伤口多途径镇痛优于单一用药, 安定、扑热息痛口服与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相结合是一种安全、良好的肛管术后伤口镇痛方法.
作者:余月飞;朱传娣;冯乃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当归加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良率为65.6%,差异有显著意义(t=4.267, 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郭绮云;葛兆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儿童药物性血尿的原因.方法: 对38例儿童药物性血尿(包括感冒通、安乃近、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及抗病毒冲剂等所致)进行分析. 结果: 由感冒通等解热镇痛药引起者多, 占50.0%; 其次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占34.2%; 另外, 中药抗病毒冲剂同样可引起血尿(占10.5%). 结论: 儿童药物性血尿的发生与服药次数无关, 而与服药剂量有明显关系.
作者:施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气囊扩张治疗前后食管运动障碍的变化.方法: 对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气囊扩张治疗, 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小时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食管测压, 观察下食管括约肌的长度(LESL)、静息压力(LESP)、松弛压(LESRP)、松弛率(LES-PR)及食管体部运动障碍的变化.结果: 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治疗后LESP, LESRP均显著降低(P<0.001), LES-PR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 LESL治疗前后无差异, 食管体部运动障碍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结论: 采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显效迅速, 并能显著改善食管运动障碍.
作者:谢国建;姜东升;童强;毛明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解决老年性眼睑松弛、眼眉下垂所致的容貌老态和功能障碍. 方法: 通过眼轮匝肌悬吊进行眉上提固定术和上睑成形术整体修复眼睑, 同时通过眉部切口去除眉间皱纹及鱼尾纹. 结果: 43例患者随访37例, 眉部切口瘢痕轻微, 上睑松垂矫正效果良好; 眉眼外观协调, 眉间皱纹减少, 容貌年青化. 结论: 眉上提固定术联合上睑成形术能解决上睑皮肤松垂所致的老态, 使功能得到改善并达到持久的眼睑美化、年轻化.
作者:胡茜;董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细菌耐药, 特别是多重耐药(multudrug resistant, MDR)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耐药细菌感染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死亡率增高, 在社区或医院中可引起散发、交叉传播, 甚至爆发流行, 对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威胁更大[1]. 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结果[2]. 因此, 在细菌耐药性持续增长的今天, 及时、准确地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 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金钟;段雄波;刘红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丹参系唇形科多年生长植物, 其功同四物(当归、熟地、芍药、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清凉消火、宁心安神之功效[1], 是祖国药学中应用较广、价值较高的药物之一.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 丹参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日趋广泛.
作者:闫玉仙;叶路;李浴峰;于春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肾绞痛系由平滑肌突然痉挛而引发的剧烈疼痛, 多见于肾盂结石及输尿管结石. 疼痛自肾区沿输尿管放射至膀胱、阴茎或阴唇、精索或睾丸, 还可放射至腿部. 常使患者坐卧不安、汗流如珠、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甚呈虚脱状态. 绞痛时间短则数分钟, 长则数小时, 痛苦不堪. 因此, 如何及时有效的解除患者痛苦刻不容缓, 现笔者将几种治疗肾绞痛的药物介绍如下.
作者:韩锦聚;朱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由阴道加德纳菌(gandnerella)混合厌氧菌等感染所致. 此病已被列为性传播疾病, 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健康. 笔者应用替硝唑片口服, 联合奥平栓阴道填塞治疗BV, 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
作者:夏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甲硝唑被广泛用于防治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牙周病是常见的以厌氧菌为主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以往采用甲硝唑口服治疗, 虽其疗效较好, 但有全身用药量大、时间长、药物在牙周组织中局部浓度低等缺点, 故自制复方甲硝唑糊剂, 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牟晓华;于庆民;姚成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 若急性期治疗不及时, 易并发肺炎、心衰, 而反复发作者, 有可能演变为支气管哮喘. 笔者采用东莨菪碱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林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 其中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石膏(钢板)固定后并发症较多. 为提高复位质量、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强直的发生率,我院自1996年8月以来, 应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仲喜教授研制的小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的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18例, 疗效满意. 现分析如下.
作者:陆健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利多卡因研究的深入, 发现其除用于麻醉及抗心律失常外, 在其它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现将其应用简述如下.
作者:赵广惠;商延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笔者自拟减压通络汤2年来治疗35例副鼻窦炎患者,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玉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小儿腹泻是我国儿童常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脱水是小儿腹泻的常见体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口服补液纠正脱水, 并将口服补液纳入四大战略措施之一. 为进一步评价口服补液的疗效, 笔者采取口服补液(ORT)和静脉补液(IVT)两种方法治疗80例腹泄患儿,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中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997年6月~2000年9月, 本院应用一次量阿托品治疗经皮吸收有机磷中毒(AOIP)患者145例, 临床效果佳, 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新群;成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1996年3月~1999年12月, 采用乳糖酸红霉素与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 5%葡萄糖液配伍应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216例, 可有效减轻红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及静脉炎, 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燕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笔者应用黄杨宁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45例,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万方响;施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