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的体会

冯宪元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小夹板外固定, 克氏针内固定, 方法, 创伤性关节炎, 闭合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现报道如下, 外治, 外敷治疗, 手术切开, 石膏, 切开复位, 内固定器, 临床, 解剖复位, 二次创伤, 对线, 髌骨骨折, 直视下
摘要:髌骨骨折是骨伤科中常见的多发性疾病, 临床上一般采用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 外治主要是在闭合手法复位后, 用石膏小夹板外固定, 但此种方法很难达到解剖复位, 容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 内治主要是在手术切开直视下对位, 行钢丝、克氏针内固定, 这种方法对线、对位较好, 但日后还要再次取出内固定器,造成二次创伤. 笔者在临床上采取切开复位, 羊肠线固定, 对位对线满意后, 外用石膏小夹板固定, 并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疗效甚好, 现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

    妊娠晚期由于母体或胎儿的种种原因, 常需实行计划分娩以尽快结束妊娠, 降低高危妊娠围生期死亡率和母婴患病率. 我院近年来采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 效果比较满意, 今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闫鸾英;杜晋红;郭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开颅肿瘤摘除术患者的出院指导

    1998年1月~1999年1月, 我科对68例开颅肿瘤摘除术患者实施正确的出院指导, 加强出院宣教, 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减轻了经济负担.

    作者:彭慧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变性、坏死与再生, 纤维组织增生, 致肝脏结构紊乱. 本病按其功能的变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二者可互为转化.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 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 治疗和护理均很棘手. 笔者旨在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 以协助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手术教训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不同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也不相同. 由于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采用手术解除梗阻危险性大、并发症多, 易发生医患纠纷. 手术治疗的弊端及保守治疗的有效性, 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 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现将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金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儿童药物性血尿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儿童药物性血尿的原因.方法: 对38例儿童药物性血尿(包括感冒通、安乃近、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及抗病毒冲剂等所致)进行分析. 结果: 由感冒通等解热镇痛药引起者多, 占50.0%; 其次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占34.2%; 另外, 中药抗病毒冲剂同样可引起血尿(占10.5%). 结论: 儿童药物性血尿的发生与服药次数无关, 而与服药剂量有明显关系.

    作者:施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22例分析

    切口裂开是手术后较严重并发症, 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 我科自1990年11月~2001年3月共行腹部手术1325例, 发生切口裂开22例占1.7%,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黄杨宁治疗老年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笔者应用黄杨宁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45例,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万方响;施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丹参系唇形科多年生长植物, 其功同四物(当归、熟地、芍药、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清凉消火、宁心安神之功效[1], 是祖国药学中应用较广、价值较高的药物之一.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 丹参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日趋广泛.

    作者:闫玉仙;叶路;李浴峰;于春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口服与静脉补液法对小儿腹泻脱水的疗效对比

    小儿腹泻是我国儿童常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脱水是小儿腹泻的常见体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口服补液纠正脱水, 并将口服补液纳入四大战略措施之一. 为进一步评价口服补液的疗效, 笔者采取口服补液(ORT)和静脉补液(IVT)两种方法治疗80例腹泄患儿,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中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利多卡因研究的深入, 发现其除用于麻醉及抗心律失常外, 在其它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现将其应用简述如下.

    作者:赵广惠;商延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我院1996年2月~2001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陈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治中, 具有损伤小、患者痛苦少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科1997年8月~2001年3月共做腹腔镜手术226例, 均获良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慧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复发性尖锐湿疣20例

    我院对2000~2001年6月尖锐湿疣患者中复发2次以上者20例, 进行去除疣体后内服中药加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大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运动障碍治疗前后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气囊扩张治疗前后食管运动障碍的变化.方法: 对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气囊扩张治疗, 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小时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食管测压, 观察下食管括约肌的长度(LESL)、静息压力(LESP)、松弛压(LESRP)、松弛率(LES-PR)及食管体部运动障碍的变化.结果: 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治疗后LESP, LESRP均显著降低(P<0.001), LES-PR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 LESL治疗前后无差异, 食管体部运动障碍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结论: 采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显效迅速, 并能显著改善食管运动障碍.

    作者:谢国建;姜东升;童强;毛明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18例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 其中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石膏(钢板)固定后并发症较多. 为提高复位质量、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强直的发生率,我院自1996年8月以来, 应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仲喜教授研制的小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的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18例, 疗效满意. 现分析如下.

    作者:陆健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垂的临床矫治

    目的: 解决老年性眼睑松弛、眼眉下垂所致的容貌老态和功能障碍. 方法: 通过眼轮匝肌悬吊进行眉上提固定术和上睑成形术整体修复眼睑, 同时通过眉部切口去除眉间皱纹及鱼尾纹. 结果: 43例患者随访37例, 眉部切口瘢痕轻微, 上睑松垂矫正效果良好; 眉眼外观协调, 眉间皱纹减少, 容貌年青化. 结论: 眉上提固定术联合上睑成形术能解决上睑皮肤松垂所致的老态, 使功能得到改善并达到持久的眼睑美化、年轻化.

    作者:胡茜;董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1998年11月~1999年8月笔者亲自护理了16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 其中一般肝炎126例, 3例以后发展为重症; 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41例, 死亡18例, 病死率为40%.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陶爱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榄香烯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水体会

    我院在1997~2001年4月采用胸腔注射榄香烯和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水,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东;何续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减压通络汤治疗副鼻窦炎35例

    笔者自拟减压通络汤2年来治疗35例副鼻窦炎患者,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玉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抗体的回收利用

    免疫组化技术是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常用、普及、快速、准确的辅助诊断方法. 但在工作中抗体都是一次性使用的, 目前免疫组化试剂对我国来说价格比较昂贵, 对贫困地区尤其如此,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病理技术的发展. 如果把它回收利用, 就既能节约资源又能更好地帮助病理工作的开展. 在长期工作中, 笔者找到了一种回收利用抗体的方法, 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青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