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慧琴
笔者自拟减压通络汤2年来治疗35例副鼻窦炎患者,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玉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解决老年性眼睑松弛、眼眉下垂所致的容貌老态和功能障碍. 方法: 通过眼轮匝肌悬吊进行眉上提固定术和上睑成形术整体修复眼睑, 同时通过眉部切口去除眉间皱纹及鱼尾纹. 结果: 43例患者随访37例, 眉部切口瘢痕轻微, 上睑松垂矫正效果良好; 眉眼外观协调, 眉间皱纹减少, 容貌年青化. 结论: 眉上提固定术联合上睑成形术能解决上睑皮肤松垂所致的老态, 使功能得到改善并达到持久的眼睑美化、年轻化.
作者:胡茜;董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安定、扑热息痛、利多卡因多途径联合用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82例肛管术后患者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三组用药. A组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 B组予扑热息痛口服; C组予安定、扑热息痛口服,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 疗程均为1周. 结果: A, B,C组肛管术后伤口轻度疼痛者分别占74.1%, 56.7%, 92.0%; 镇痛效果C组优于A组(P<0.05), A组优于B组(P<0.05), 均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 肛管术后伤口多途径镇痛优于单一用药, 安定、扑热息痛口服与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相结合是一种安全、良好的肛管术后伤口镇痛方法.
作者:余月飞;朱传娣;冯乃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1996年3月~1999年12月, 采用乳糖酸红霉素与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 5%葡萄糖液配伍应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216例, 可有效减轻红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及静脉炎, 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燕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利多卡因研究的深入, 发现其除用于麻醉及抗心律失常外, 在其它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现将其应用简述如下.
作者:赵广惠;商延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不同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也不相同. 由于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采用手术解除梗阻危险性大、并发症多, 易发生医患纠纷. 手术治疗的弊端及保守治疗的有效性, 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 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现将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金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切口裂开是手术后较严重并发症, 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 我科自1990年11月~2001年3月共行腹部手术1325例, 发生切口裂开22例占1.7%,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1997~2000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7例,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进;李云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小儿急性喉炎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该病病情常较成人严重, 是因为小儿喉腔狭小, 声门下粘膜组织松弛, 淋巴丰富, 故当急性发炎时, 常表现为声门下区红肿和容易发生喉梗阻, 甚至窒息, 导致死亡. 我院2年内成功地抢救了87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宪华;张玉英;曲凤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但PTCA为有创性治疗, 因术中肝素化, 术后4~6小时需留置动脉鞘管, 因此, 术后拔除鞘管过程及拔管后的护理对顺利完成PTCA至关重要. 现将对我科85例患者PTCA术后留置鞘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柳桂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儿童药物性血尿的原因.方法: 对38例儿童药物性血尿(包括感冒通、安乃近、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及抗病毒冲剂等所致)进行分析. 结果: 由感冒通等解热镇痛药引起者多, 占50.0%; 其次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占34.2%; 另外, 中药抗病毒冲剂同样可引起血尿(占10.5%). 结论: 儿童药物性血尿的发生与服药次数无关, 而与服药剂量有明显关系.
作者:施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细菌耐药, 特别是多重耐药(multudrug resistant, MDR)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耐药细菌感染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死亡率增高, 在社区或医院中可引起散发、交叉传播, 甚至爆发流行, 对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威胁更大[1]. 耐药菌株的发生与发展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结果[2]. 因此, 在细菌耐药性持续增长的今天, 及时、准确地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 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金钟;段雄波;刘红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丹参系唇形科多年生长植物, 其功同四物(当归、熟地、芍药、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清凉消火、宁心安神之功效[1], 是祖国药学中应用较广、价值较高的药物之一.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 丹参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日趋广泛.
作者:闫玉仙;叶路;李浴峰;于春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笔者应用黄杨宁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45例,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万方响;施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妊娠晚期由于母体或胎儿的种种原因, 常需实行计划分娩以尽快结束妊娠, 降低高危妊娠围生期死亡率和母婴患病率. 我院近年来采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 效果比较满意, 今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闫鸾英;杜晋红;郭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肝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变性、坏死与再生, 纤维组织增生, 致肝脏结构紊乱. 本病按其功能的变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二者可互为转化.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 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 治疗和护理均很棘手. 笔者旨在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 以协助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应力性骨折是训练和军事行动中的常见综合病症, 曾有报道在新兵训练中发病率高达32.5%[1]. 许多从事军事医学的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预防工作, 都成效甚微. 笔者从全方位入手进行预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需要治疗的骨折发生率由12.1%减少至3.7%.
作者:齐进如;吴平林;刘朋;左进步;任世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髌骨骨折是骨伤科中常见的多发性疾病, 临床上一般采用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 外治主要是在闭合手法复位后, 用石膏小夹板外固定, 但此种方法很难达到解剖复位, 容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 内治主要是在手术切开直视下对位, 行钢丝、克氏针内固定, 这种方法对线、对位较好, 但日后还要再次取出内固定器,造成二次创伤. 笔者在临床上采取切开复位, 羊肠线固定, 对位对线满意后, 外用石膏小夹板固定, 并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疗效甚好, 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宪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当归加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良率为65.6%,差异有显著意义(t=4.267, 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郭绮云;葛兆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在1997~2001年4月采用胸腔注射榄香烯和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水,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东;何续逊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