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影响因子:1.77
  • 创刊:1992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6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 中医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22期文献
  • 贲门癌经腹术后食管反流的诊断及防治

    1997年1月-2001年12月, 我院外科对68例患者经腹行贲门癌切除术, 对术后出现的食管反流进行了处理, 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吴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吡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吡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 方法治疗组口服卡托普利片和硝苯吡啶片, 连服15d; 对照组单服硝苯吡啶片, 连服15d. 治疗期间两组每天早、晚常规测血压及心率1次. 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好, 医疗费用较低, 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孙彩云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浅静脉留置针行静脉穿刺的几点要诀

    近年来, 浅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外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不因患者躁动或更换体位而刺破和脱出血管、便于留置和护理、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可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和血液等特点, 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急救特别是手术中. 但因其套管粗、针身长, 所以行静脉穿刺时与头皮针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提高穿刺成功率, 现将几点要诀总结如下.

    作者:吕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乙醇治疗复发性口疮

    乙醇对局部组织有较强的刺激、收敛、改善循环、散热降温、迅速形成保护性蛋白质凝固膜的作用, 近年我院应用乙醇治疗复发性口疮患者200多例, 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满其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全功能复合体在接冠术中的应用

    外伤所致的上颌前牙牙冠大部分折断及牙髓外露, 一般情况下均在拔除断根后进行镶复或其他常规治疗, 患者复诊次数较多, 而且修复体形态、颜色不及自体牙冠. 近年来, 笔者采取根管一次充填后即刻以Dyract AP第2代全功能复合体接断冠的方法治疗了部分此类患者, 现将2000年复查的15例患者18颗患牙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顾金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25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从1999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2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子恒;李美艳;李艳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湿润烧伤膏在换药中的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 常见一些感染性创面经抗生素及一般方法换药处理后仍迁延不愈. 笔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用湿润烧伤膏换药,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张爱芹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大剂量维生素B2治疗儿童慢性偏头痛25例疗效观察

    1999年8月-2001年10月我院门诊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2治疗慢性偏头痛患儿2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芝;宋先萍;董玉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浸浴疗法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体会

    为提高糖尿病慢性创面治疗效果, 缩短病程, 控制感染, 减少致残率, 并探索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对1999-2002年收治的16例糖尿病慢性创面患者采用浸浴疗法, 现将临床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胜利;戴立拾;李建芬;赵炜莉;齐月强;傅文娥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调羹自制疝囊高位结扎器在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高位结扎疝囊的常规处理是游离疝囊至疝囊颈, 然后在疝囊颈上方0.5cm处做一内荷包高位结扎疝囊. 但在疝囊颈部做内荷包操作复杂费时, 且易发生并发症. 近2年来笔者用调羹自制疝囊高位结扎器结扎疝囊,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剑;邵初晓;饶爱华;潘爱秀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口腔溃疡膜贴敷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的体会

    北方地区春秋季气候干燥、风沙较大, 易患鼻黏膜干燥、糜烂、溃疡、出血等症. 我院使用口腔溃疡膜贴敷治疗鼻中隔糜烂、溃疡患者4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作者:敖智晶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自体腹水浓缩再回输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利用血液透析装置对4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了自体腹水浓缩后再回输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念夫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腿直臀位吸臀助产8例分析

    臀先露是常见的一种胎位异常, 其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围生儿死亡率及损伤率密切相关. 1997年1月-2002年1月我院共收住产妇2608例, 其中臀位103例, 有20例为腿直臀位, 其中8例为骶前位而选用胎头吸引器吸臀助产,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曦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中医临证治验二则

    1 便后腹痛补益中气患者, 男, 59岁, 1995年12月就诊. 患者诉大便后必腹痛6年余. 便溏且薄, 虚努不利, 便后即感腹痛下坠, 腹腔空虚, 需1h才可缓解. 之后体乏虚软, 少气懒言, 饮食略少; 舌淡苔薄或净, 脉浮大无力, 关弱不显指. 证属脾肺气虚、清阳不升. 治疗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处方: 黄芪30g、人参10g、白术12g、陈皮10g、当归10g、柴胡6g、升麻6g、白芍12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 水煎服6剂. 二诊诉已无下坠腹痛之感, 体力渐增. 上方加焦三仙各12g, 继服6剂. 三诊诸证皆除, 嘱服补中益气丸善其后.

    作者:陈超存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柴胡在解表剂中的作用与配伍应用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 性味苦辛微寒, 功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现将其在解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石玲;王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钛金属全口义齿铸造基托制作方法

    钛金属因优良的物化性能, 近年被广泛用于医科、齿科, 它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耐疲劳强度大、不易变形、重量轻、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 在口腔修复专业中用于制作全口义齿基托,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邱志香;高岚;沈庆华;申京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某高校359例肺结核接触者PPD试验结果分析

    某高校筛选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同班、同宿舍人员共计359例, 行PPD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增勇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年人术后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意义

    由于老年人代偿能力差, 再加上手术、麻醉等因素刺激, 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全身衰竭等并发症, 故要注意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的观察, 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 现将术后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意义介绍如下.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口腔与美学

    爱美是人的天性, 而口腔颌面部是人类容貌敏感的区域, 也是人们塑造自我、树立美好形象的关键所在. 因此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 并能较好的运用美学的基础理论, 在为口腔疾病患者除去病痛的同时, 用审美心理学和美学的原则和要求去塑造一个较理想的形象. 现将美学与口腔医学的关系探讨如下.

    作者:姜卫东;周学海;陈震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1例3级高血压合并鼻出血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的有关症状外, 随着血压水平的上升, 引发的心、脑、肾并发症也随之上升. 其发病机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因素使血压调节功能异常而产生的. 我科收治了1例3级高血压合并鼻出血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宫淑芝;赵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小儿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护理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而穿刺成功率可直接体现护理工作的质量. 但是小儿输液操作常会出现输液故障, 为此笔者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凤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1997-2002年, 笔者共抢救护理氟乙酰胺中毒患者18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邵淑青;崔学东;赵立红;赵青;邢瑞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120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出血是常见病, 致残率高, 急性期过后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由神经损害造成的功能障碍使患者心理状态及行为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而且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转归. 现将本院1987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蔡玉琴;陈为香;李乃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护理小儿哮喘体会

    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 常遇到小儿哮喘病, 现就小儿哮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庆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外科疾病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与外科手术的关系极为密切, 血糖控制不良会对术后伤口的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28例伴发糖尿病普外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孙秀莲;孙蔚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急性白血病口腔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造血系统疾病. 白血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 加之化疗药物对机体损伤, 使之更易引起院内感染, 特别是口腔感染. 2000年1月-2001年12月血液科有15例白血病患者发生口腔感染, 经采取相应护理,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运智;修志红;张晓云;张秀玲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肺心病的护理体会

    1999年8月-2002年8月本院共治疗120例肺心病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晓燕;李维彬;赵青;邢瑞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充分的营养支持是全胃切除术后重要的治疗措施, 传统方法是肠外营养及肛门排气后辅助肠内营养, 随着对肠外营养并发症的认识, 我院1998年6月-2002年6月对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梅娟;潘红英;章月照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为了能尽快地使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 在治疗的同时, 还必须进行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和皮肤护理, 并进行健康宣教. 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微导管引流及胸腔注药治疗恶性胸水的护理

    恶性胸水是晚期胸腔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 增长迅速, 肺组织压迫症状严重, 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预后较差. 我院肿瘤科1998年4月-2002年6月采用持续微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胸腔内注射榄香烯乳治疗48例恶性胸水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蔡永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行气管插管和切开的呼吸管理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易合并呼吸衰竭与肺性脑病, 抢救的关键是改善通气, 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辅助通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1]. 因而, 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的呼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28例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的呼吸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玫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与护理观察

    心律失常是与心脏机械功能障碍和冠状动脉功能衰竭并列的三大心血管病直接死亡原因之一[1]. 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与其病因、诱因、演变趋势及其是否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有关, 对严重心律失常的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护理人员具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到突发的严重心律失常, 其对心律失常的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以及改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常见心律失常的快速诊断及应急处理水平, 笔者进行了本项研究, 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并发症的护理

    小儿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 也是6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常见的病因. 笔者现将2000年1月以来护理的31例小儿呼吸道异物伴并发症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朱洪芹;张霞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

    我院2000-2002年对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夏芬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康脉3号胶囊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栓素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脉3号胶囊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影响. 方法选择20例糖尿病足患者, 均予康脉3号胶囊治疗, 连用2个疗程. 结果糖尿病足患者TXB2升高, 6-K-PGF1α降低; 上述两项指标有明显改善. 结论康脉3号胶囊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病足患者血浆TXB2及6-K-PGF1α的异常.

    作者:李令根;李日恒;赵钢;徐恒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VCAM-1)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7例孕妇血清中sVCAM-1水平, 其中正常妊娠组15例, 妊高征组52例. 结果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中sV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 轻度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妊娠组相比, 虽无统计学差异, 但有升高趋势; 妊高征组产后该指标下降,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sVCAM-1浓度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r=0.542, P<0.01). 结论妊高征患者血中sVCAM-1水平升高, 表明内皮细胞损伤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方彩云;乔福元;方孝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卵巢黄体血流对流产型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检测卵巢黄体血流对诊断流产型异位妊娠的价值. 方法运用CDFI分别检测流产型异位妊娠和宫内妊娠孕妇黄体血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照分析. 结果流产型异位妊娠组的黄体血流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宫内妊娠组(P<0.01). 结论 CDFI检测卵巢黄体血流对流产型异位妊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奕民;薛蕾;李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 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4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50例良性肿瘤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SGF含量. 结果恶性组血清TSGF浓度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均<0.01). Ⅲ~Ⅳ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浓度高于Ⅰ~Ⅱ期患者. 血清TSGF测定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79%, 特异度为92%. 结论血清TSGF检测对恶性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娟;苏素文;王秋红;汤春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人本管理理念在现代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及医院管理整体效应, 护理管理者要使有限的管理要素发挥大的效能, 根本的是要把人本管理理念融入现代护理管理中[1], 重视人的因素, 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 一切管理活动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做好人的工作为本, 以做到知人善任, 注意人际关系的协调, 加强行为激励, 从而形成群体合力, 终实现管理目标.

    作者:李艳荣;柔卫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士通过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 用护理的手段控制消极因素, 帮助患者保持佳心身状态, 可达到药物所不能及的作用. 而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及其反应必将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发展, 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现笔者将心理学应用于护理工作的意义介绍如下.

    作者:苏筱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狠抓护士业务素质深化整体护理

    我院护理部从2001年开始, 坚持实施护士长每日提问和评价并针对性选择相关课题对整体护理病区护士进行业务培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作者:颜月银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素质教育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目前,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日益增多,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现将我院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施秀娟;武亚敏;冉艳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一环. 而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对手术目的、手术过程的了解则有赖于护士的健康教育. 进行术前访视, 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考虑患者的需求, 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现将我院手术室近期对387例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工作报道如下.

    作者:孙翠萍;王绍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紫杉醇致癫痫大发作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 64岁, 主因卵巢癌术后40d要求行化疗, 于2003年4月5日入院. 患者40d前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 术后病理回报: 卵巢宫内膜样腺癌. 化疗前查体质量51kg,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赵晔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抗衰老中药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迅速增长, 抗衰老这一世界性医学课题在我国也日益受到关注. 探明衰老的本质, 寻找有效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 在长期积累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抗衰老理论, 而且在延年益寿的实际应用中发现了很多确实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单味药和复方制剂[1].

    作者:谭春花;陈浩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表明,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胞网络, 并存在着双向调控. 神经系统通过产生多种神经调节物质(包括递质和调质)调节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也通过一些物质如细胞因子等对神经系统发挥着特殊调节作用.

    作者:王秀霞;王小康;戎赞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ing-enzyme-inhibitors, ACEI)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从南美蛇(Bothrops jararaca)的蛇毒中提取后, 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现已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在美国被评为25年来对医疗有深远影响的30项医学发明之一. 现将ACEI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泽欣;韩云辉;孙东;丁建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从骨质疏松症探讨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骨质疏松症(Osteroporosis, 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 OP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80岁以上女性OP发病率高达70%[1], 据估计美国大约1/3的男性在其生存期间患有骨质疏松症[2].

    作者:于才红;皮银珍;符晓华;张娜;张勇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血清MMP-2检测的临床应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中的主要生物大分子. 笔者对MMPs结构分类来源、作用底物及血清MMP-2检测在慢性肝病、肿瘤、遗传性血色病、急性胰腺炎、血管球性肾炎等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艳;李富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及护理现状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 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但常导致静脉炎. 如何避免静脉炎、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已成为套管针应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现就国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陈行秀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

    高血压心脏并发症是高血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美国50%以上高血压患者死于与高血压相关的冠心病和心力衰竭, 我国约为17%. 高血压心脏并发症可分为2大类: 一类为高血压性, 包括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等, 这类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血压增高有关, 可通过降压防治.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细胞黏附分子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探讨

    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黏附的膜表面糖蛋白, 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多种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 细胞黏附分子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 抗黏附治疗可以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笔者就这一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何文智;熊艾君;陈美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针刺百会及大椎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行为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及大椎对拟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认知行为及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 方法将纯系Wistar老年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采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大鼠模型, 之后进行百会、大椎针刺治疗. 检测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及脑内GSH-PX的活力. 结果针刺VD大鼠百会、大椎穴可明显减少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 增强脑内GSH-PX的活力. 结论针刺百会、大椎能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改善自由基代谢, 促进智能恢复.

    作者:程为平;马莉;原田俊英;王庆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利多卡因对哮喘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哮喘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鸡卵蛋白(OVA)加Al(OH)3致敏大鼠, 2周后用1% OVA溶液喷雾诱发大鼠哮喘发作. 然后给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 每天20min, 连续7d. 描记呼吸曲线, 检测血气分析, 计数嗜酸性粒细胞. 结果哮喘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比较, p(O2)与Sa(O2)明显下降, 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利多卡因吸入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可提高哮喘大鼠p(O2)和Sa(O2), 减慢呼吸频率, 改善呼吸功能, 对哮喘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党连生;姚丽萍;陈宁;霍建新;陈建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槐耳清膏在肝癌治疗中的抑癌研究

    目的从病理角度在细胞水平上观察槐耳清膏的防癌与抑癌作用. 方法联合应用二乙基亚硝胺、四氯化碳复制鼠肝硬化肝癌模型, 分为7组, 在不同阶段灌服槐耳清膏进行干预, 20周后处死鼠进行病理观察. 结果在鼠肝癌模型制备早期灌服槐耳清膏具有显著的防癌作用, 癌变率显著降低; 在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灌服槐耳清膏也有显著的抑癌效应, 可减轻癌变的病理变化; 槐耳清膏还能通过抑制肝硬化来干预癌的形成, 其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 结论槐耳清膏具有确切的防癌、抑癌作用, 是临床抗肿瘤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莉;李德生;陆正鑫;陆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1个虚寒家系的调研报告

    目的深层次地探索虚寒证的先天(遗传)背景. 方法用40项虚寒证量表调查1个3代15人的虚寒证家系和10例正常人, 将积分分为4类分析, 评定典型虚寒证、虚寒证体质和非虚寒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得到第1张虚寒证家族图谱, 典型虚寒证患者与家系内、外正常人在虚寒证证候定性、定量; 虚寒证主症定性、定量积分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家族性虚寒证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拟有多基因遗传类似显性寒冷表型的趋势, 为深入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开拓了新路.

    作者:王米渠;吴斌;冯韧;李炜弘;肖霞;何咏梅;严石林;江三多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计算机在医院药学领域中的综合应用

    由于计算机计算速度快, 且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并能自动进行工作, 使其在包括医院药学在内的各个领域中的运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 医院药剂科是以供应、管理、制剂、质检、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药学情报信息等为工作内容的一个技术性、科学性、管理性很强的科室, 使用电脑管理系统可大大降低药剂人员的劳动强度, 增强信息容量, 使药学工作密切联系临床并带来局部管理效益.

    作者:何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及健康发展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发以后, 医院制剂的配制管理已基本与药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接轨, 逐步趋向规范、科学、合理. 对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制剂室在多环节对制剂质量进行了监控, 重点在配制前、中、后阶段. 如今的医院制剂无论是内在质量还是外包装, 都可与药品生产企业之正规药品相匹敌.

    作者:严炎中;吴晓晔;娄牡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如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对提高合理、安全用药水平及医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级医院都在积极开展, 但是发展不平衡, 尤其是基层医院存在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一是设备条件有限, 且部分医院领导重视不够, 加之药学人员较少, 认识不足, 又工作繁忙, 致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据此, 笔者对基层医院该如何开展临床药学作一探讨.

    作者:周来温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炎康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炎康片中黄芩苷含量的价值. 方法以18C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黄芩苷, 以甲醇-水-醋酸(42∶58∶1)为流动相, UV检测, 波长274nm处进行测定. 结果黄芩苷峰与其他组分峰的分离度为2.5, 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峰计算为19516;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n=5); 5次独立测定的相对偏差为1.05%; 黄芩苷在0.25~2.5μg范围内浓度与吸收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本法测定鼻炎康片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准确, 可重复性好.

    作者:陈九义;赵民生;曹秀虹 刊期: 200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