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 国际刊号:2095-7858
  • 国内刊号:13-1417/R
  • 影响因子:0.98
  • 创刊:200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在妇科体检中的应用

    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采用近红外光对乳腺进行透照成像,对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在我院妇科体检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邢晓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16、cyclinD1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p 16、cyclinD 1蛋白在正常胃粘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探讨p 16、cyclinD 1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p 16、cyclinD 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p 16蛋白检测结果:p 16蛋白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阳性表达率(87.5%)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53.8%)(P<0.05),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44.4%)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 cyclinD1蛋白检测结果:cyclinD1蛋白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9.2%)与不典型增生组(30.8%)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中阳性表达率(52.7%)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30.8%)(P<0.05),p 16与cyclinD 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系(r=-0.610,P<0.001).结论 胃癌发生机制涉及p 16与cyclinD 1基因的异常,随着病变进展,p 16蛋白表达逐渐降低,cyclinD 1蛋白表达逐渐升高,提示p 16、cyclinD 1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作者:刘国魁;熊晨;宋学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在尿路结石、梗阻、肾钙沉积症、囊性肾病、尿路结构异常、膀胱输尿管返流或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上伴发的尿路感染[1].1999年6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13例,疗效满意.

    作者:姚永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冠脉内注射欣维宁对CMI介入治疗TIMI血流的影响

    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受体与GPⅡb/Ⅲa复合物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后通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作用[1].国外临床试验结果表明[2,3],早期应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改善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血流,明显改善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作者:王鹏武;洪浪;尹秋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65例

    目的 云南白药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方法 对65例应激性溃疡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静脉用维生素K1、止血敏、甲氰咪胍;治疗组另加云南白药0.25 g、思密达1/3包,分别用3~5 ml生理盐水溶解经胃管分次注入.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肯定.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3例患者在房颤发作时给以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负荷量后,继之再用600 μg/min静滴维持24 h.总量为600~1 200 mg.同时加口服胺碘酮治疗.结果 用药后24 h内复律成功者38例,转复成功率为88.4%.43例患者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且作用迅速.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胺碘酮对房颤进行药物复律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梁海军;陈永生;雷励;秦海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固定保持器在牙再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固定保持器在牙再植术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用固定保持器对67颗行牙再植术后的患牙进行固定.结果 固定保持器可作为牙再植术后患牙固定的有效方法之一.结论 固定保持器对牙再植术后患牙的固定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的混合牙列期.

    作者:杜士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在下呼吸道厌氧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在下呼吸道厌氧菌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96例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采用头孢曲松钠2.0 g/次,静脉注射,2次/d.治疗组再加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 g/次,静脉滴注,2次/d,7~10 d为1疗程.对照组再加用替硝唑0.4 g/次,静脉滴注,2次/d,7~10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25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克林霉素磷酸酯可作为下呼吸道厌氧菌感染的一种安全用药.

    作者:叶世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摘除4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腹腔镜下对4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肌瘤摘除术,其中肌壁间肌瘤28例,浆膜下15例,共摘除肌瘤66个,肌瘤直径1~8.6 cm,手术时间(82±20)min,出血量(60±10)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1.2)d,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并发症少,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能达到开腹手术效果.

    作者:姜守中;孙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军训耻骨支骨折生活状况的远期调查

    为了对女兵军训耻骨支骨折愈合后的个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解,我们对参加1999年国庆阅兵的部分合并耻骨支骨折的女兵进行了调查,以期明确耻骨支骨折对日常生活有无影响,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满;樊明成;邓淑凤;任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连续肾替代治疗在儿科ICU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在儿科ICU中抢救危重病人的应用.方法 对儿科危重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病人应用CRRT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生命体征、电解质、BUN、Cr等各项生化指标及循环情况.结果 行CRRT治疗患儿耐受性好,血压稳定,BUN、Cr、K+均下降至正常水平、其余各项电解质指标维持在正常水平,水肿消退.结论 在儿科ICU应用CRRT抢救危重症病人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林荣枢;何颜霞;付丹;宋亚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奇神经节阻滞治疗肛门会阴痛探讨

    肛门会阴痛(经X线摄片、内窥镜及其他实验室等检查排除骨折及肿瘤等病变)表现为肛门及其周围软组织烧灼样、刀割电击样痛下坠痛.

    作者:师存伟;王津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8例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临床少见,仅占异位妊娠的2%左右[1],早期很少出现症状,一旦破裂会因急速的腹腔内出血而发生严重休克.以往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治疗为剖腹手术.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科以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8例,均获成功,效果良好.

    作者:周爱玲;王海波;闫西红;高丽彩;李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合治疗小儿颈源性头痛80例临床观察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40~60岁的成人或长期处于工作紧张状态的电脑工作及文字工作者.如今青少年学生由于长时间伏案读书、写字,出现颈源性头痛症状者日益增加,国内外对成人颈源性头痛治疗报道颇多,但小儿颈源性头痛报道甚少.本文采用神经阻滞+痛点注射+功能锻炼治疗80例小儿颈源性头痛,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麻林;祖正儒;李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建钢板加植骨治疗跟骨骨折14例

    目的 探讨应用重建钢板加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重建钢板加植骨治疗跟骨骨折14例,终随访时进行评分.结果 14例均获随访,时间8~26个月,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7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 应用重建钢板加植骨能有效重建及固定后关节面,有利骨折愈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作者:冯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极射频切割刀在会厌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

    我科2000~2006年采用多极射频切割刀切除会厌囊肿4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黄毅平;曹银生;贺松坡;刘志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糜蛋白酶在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除少数需要紧急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抢救外,大部分颅内血肿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完全吸收,给患者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如何才能缩短颅内血肿吸收时间,我们对2001~2006年收治的87例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邓寿喜;薛岩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槐角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多糖类化合物是多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某些多糖不但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还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目前对多糖的研究不断深入,而且不断有新的多糖被发现,但从槐角中提取多糖还未见有文献报道.我们从槐角中提取出多糖,并测定了槐角多糖的含量.

    作者:刘景东;刘惠敏;王憬;王秀卿;甘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结合走罐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7例疗效观察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临床常见病,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7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艳红;李增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东莞地区健康学龄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携带株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鼻咽部携带流感嗜血杆菌(Hi)状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546名学龄前健康儿童鼻咽部双份标本培养出的Hi 107株做药敏试验.结果 Hi携带率为19.96%,β-内酰胺酶阳性占9.3%,对氨苄西林不敏感率为11.2%.结论 东莞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鼻咽部Hi携带率与国内各大城市无差异,耐药情况不甚严重.

    作者:赖志刚;张丽华;刘彦慧;朱学海;陈泳;何永明;丁茜;陈日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丹参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43例常规应用强的松等药物,治疗组44例加用丹参静脉注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有无出血情况.结果 经4周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中没有出血表现或倾向.结论 丹参辅助治疗PNS,能明显地增加疗效,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姚月成;骆九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初步经验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探讨该手术的适应证和技术要点.方法 收治输卵管异位妊娠19例,停经35~74 d,平均48 d.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2±17 min;止痛剂(曲马多)100±12 mg;术后3~8 d 出院,平均4 d.随访2~7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但它需要一定的腹腔镜外科训练.

    作者:陈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高征患者蜕膜组织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目的 分析妊高征(PIH)患者蜕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方法 分别取PIH(30例)和正常足月妊娠(23例)病例产后蜕膜,免疫组化SP法进行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E-选择素染色分析.结果 VCAM-1主要表达于蜕膜血管内皮细胞膜,合体滋养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未见表达;三种选择素主要定位于蜕膜血管内皮细胞、合体滋养细胞、间质细胞胞浆和胞膜.PIH组VCAM-1及P-选择素表达阳性的病例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分别为73.3%vs 30.4%,P<0.01;83.3% vs 43.5%,P<0.05),其中,中、重度PIH组明显高于轻度和正常妊娠组(分别为P<0.01,P<0.05);E-选择素、L-选择素的表达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VCAM-1和P-选择素在PIH蜕膜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患者存在蜕膜局部血小板活化,P-选择素可能参与了PIH胎盘缺血缺氧病理损伤机制;PIH体内粘附分子水平变化在疾病的形成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崔澄;米裕;李领香;卢玉莲;郝淑维;金玉祥;刘复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48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ICU收治的48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列表收集资料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肝和肾功能衰竭等与患者的死亡关系显著;2个器官衰竭者患者死亡率为12.4%,3个器官为57.1%,4个或以上器官衰竭者病死者为100%;MODS诱因以感染为多,达50%,其中肺部感染占37.5%;首发衰竭器官的发生以肺常见,占29.2%.结论 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是造成MODS患者死亡率高的两个危险因素;控制感染可强化MODS治疗;早期支持首发器官可预防MODS.

    作者:刘八一;李平;郭应军;侯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体会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评价微创手术方法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应用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3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术中均留置双J管.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5 min,失血量20~80 ml,平均30 ml;所有患者术后3~11 d出院,平均住院5 d;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刘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内镜早期胃癌诊断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内镜下早期诊断胃癌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可疑病灶部位加病灶周围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内镜下肿瘤以胃窦部分布多见:为21例(56.8%),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多18例(48.6%),癌灶周边组织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 对于临床怀疑胃癌的患者,特别那些有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患者,胃镜检查应注重胃窦部,必要时行病理活检,病理检查注重管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

    作者:夏日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豚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豚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采用降主动脉缩窄法建立豚鼠CHF模型(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8周后观察以下指标: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值、肺重与体重比值及室壁厚度.结果 降主动脉缩窄8周后,14只豚鼠出现呼吸困难(BPC组),但BPC组豚鼠的左室收缩压及舒张末压均显著增高,左室压升高和降低大速率均显著降低;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值、肺重与体重比值及室壁厚度明显增高,呈现明显的心衰指征.而缩窄8周后未见呼吸困难的豚鼠(BWPC组)仅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值增加,尚处于代偿期.结论 降主动脉缩窄8周后可造成豚鼠CHF.

    作者:熊晨;贡树基;武彦昭;梁冰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平衡针灸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应用平衡针灸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30例予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平衡针灸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疗效显著.

    作者:孙永慧;李义岩;蒋鹤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7 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 两组退热时间及咳、痰、喘、肺部口罗音和阴影消失所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4%(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锦洪;侯礼正;郭志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盐酸贝尼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目的 观察盐酸贝尼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方法 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盐酸贝尼地平2 mg,1次/d,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10 mg,3次/d,均连续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结果 盐酸贝尼地平及硝苯地平均无明确的降血脂作用,服用盐酸贝尼地平后IMT有显著意义的变薄(P<0.05).结论 盐酸贝尼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丘敏;谢润森;何间欢;曾广权;刘永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测定在异常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联合测定在异常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异常妊娠患者232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组(149例)、稽留流产组(51例)和异位妊娠组(32例),监测各组血清孕酮与β-HCG.结果 先兆流产组孕酮值,明显高于稽留流产组(P<0.01),高于异位妊娠组(P<0.05);先兆流产组β-HCG值明显高于稽留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P<0.01).结论 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异常妊娠的一种手段.

    作者:钟颖;周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0.8%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则为32.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0%(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肖化斌;蒋亚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基础加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础麻醉+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3例小儿腹部手术进行基础麻醉+骶管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基础麻醉+骶管麻醉是小儿腹部手术的有效麻醉方法.

    作者:梁富华;邹明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泪道冲洗-探通-冲洗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冲洗-探通-冲洗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57例282眼先天性泪囊炎均在表面麻醉下采用自制冲洗式泪道探针在直视下经上泪点或下泪点插入后对泪道进行冲洗-探通-冲洗.随访6个月.结果 257例(282眼)治愈率97.9%,未愈2.1%.结论 泪道冲洗-探通-冲洗术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安全、可靠且有效的方法,并应早期治疗.

    作者:蓝家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护理体会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人术(Stenting)是近年来心血管病治疗领域发展迅速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总体远期疗效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同,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1,2].我科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其中确诊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33例患者根据情况进行PTCA和Stenting治疗.术后通过严格的护理及观察,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吴晶玲;吴荔红;沈黎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产后的心理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四大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骨及胎儿大小是相对固定的,产力、胎位、精神心理状态是可以调节的.其中,精神心理状态是重要的.有研究表明,98%孕妇对分娩有恐惧感,82%住院有心理负担,100%期盼分娩时有家属陪伴,这种紧张和焦虑还能减少胎盘血流量及改变胎心率,导致胎儿宫内窘迫[1].助产人员应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使其树立分娩信心,使分娩顺利完成.

    作者:于晓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早产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早产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体会,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按照早产儿呼吸管理要求,结合早产儿呼吸特点,应用氧疗、雾化吸入、胸部物理治疗及辅助通气等技术,重点做好呼吸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和预防感染等.结果 183例早产儿治愈149例,死亡14例,放弃治疗及自动出院20例.结论 做好呼吸道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施芬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 500 g的婴儿为低出生体重儿[1].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占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科学合理喂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

    作者:张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仿套管针式脐静脉导管插管法的临床应用

    脐静脉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或新生儿窒息时间较长的有效手段.笔者采用自制仿套管针式脐静脉导管插管,经临床20例新生儿的抢救应用,成功率达到100%.新的插管方法便于固定,不易滑脱,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戎惠娟;康玉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侵蚀性葡萄胎化疗的护理体会

    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该病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行为,是危害妇女的常见病之一.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我院妇科2005年6月~2006年6月采用5-氟脲嘧啶(5-FU)联合更生霉素(KSM)治疗侵蚀性葡萄胎72例,效果显著,化疗疗程缩短,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进萍;王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诊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低热、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等症候群[1].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有环境等因素的不良作用.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单元,护士是急诊科的重要力量,是抢救危重患者直接、重要的人员之一.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医疗纠纷风险大等诸多因素都成为发生亚健康状态的诱因.为了了解急诊护士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于2006年4月20~27日分别对本市两家医院护士进行了亚健康问卷调查.

    作者:付艳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新途径.它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传统方法相比较,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少;术后体位自由,减少了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甚至下肢血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卢双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导乐陪伴式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式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医院分娩的1 600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为导乐陪伴式分娩组(观察组)800例和仅有家属陪伴的传统式分娩组(对照组)800例,对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产程时间、剖宫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导乐式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适应新形势发展,创新教学保障模式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转型,教学保障模式也在转变,给教学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以前主要培养基层部队卫生通用人才,现培训任务已转为士官学历教育和士官任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高效完成新型教学保障任务.

    作者:李金生;胡建军;郑文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教学医院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必须把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各高等学校要像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一样重视基础课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这是国家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得出的科学结论.对医学院校而言,教学医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样需要突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者:何海龙;叶晓健;王来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议应急卫生培训工作质量的评价

    为有效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或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蔓延,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是提高应对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为确保应急卫生培训质量,就需要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价,它既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更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手段.应急卫生培训在培训目标、时间、内容、方式和学员组成等方面不同于院校的一般教学评价,具有自身的特点.

    作者:蒋鹤生;李克;惠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议如何搞好卫生士官临床教学

    卫生士官是部队卫生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卫生士官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实现实践性教学各环节的跨越式发展,是值得教学管理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媛;燕颖军;张少英;徐忠华;边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谈多媒体教学之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传统教学媒体如挂图、幻灯等承载的信息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而医学多媒体教学以画面优美、动画逼真、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高而被广大师生所喜欢,成为提高医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现就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作者:秦志红;李江涛;马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致血尿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于就诊前两日发现尿液呈淡红色,未在意,就诊前一日晚8时许,左侧腰部突然感觉剧烈刺痛,轻捶腰部等活动后,排出泥沙样结石,疼痛缓解.

    作者:王文习;李雅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起搏阈值增高为表现的起搏器电池耗竭2例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56岁,因间断性心悸、胸闷11年,加重1 d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患者13岁时患白喉,未得到正规治疗,以后自述心率偏慢,但无不适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

    作者:齐书英;崔俊玉;李洁;杨丽;李育红;梅静;杨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60例报告

    腹股沟疝是一种的常见病、多发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约为5%.我院2000年3月~2005年3月用聚丙烯单丝网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吉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强门诊药品管理,确保安全用药

    药品是特殊商品,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自身健康与疾病的恢复.加强药品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提高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学院门诊部承担着学员、教职员工、退休人员和家属的医疗保障任务,工作忙,责任重.药房做为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调剂,又要制剂,加强药房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在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发放工作中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方法,从未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影响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雅玲;王文习;马盼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谈对中小医院病理诊断质量控制的认识

    病理诊断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工作,活(外)检病理报告是决定治疗方案和推断预后重要的依据.在中小医院,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及制度的不健全,容易造成误诊,而给病人造成痛苦或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加强中小医院病理诊断的质量控制,是病理科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付红霞;任国庆;张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严格操作程序确保高压氧舱安全使用

    近年来,国家质监部门对医用高压氧舱的使用加大了监管力度,我国医用高压氧舱重大恶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但一般性氧舱事故,仍有增加趋势.2004~2006年,宁夏区内发生2起氧舱着火事故,导致3人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故必须严格操作程序,杜绝事故的发生.

    作者:任玉娥;孙梅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供应室质量管理研究进展

    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械的供应单位,对技术要求严格,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及病人的生命安危[1].因此,必须加强对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才能减少或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韩然;岳华;易小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