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一些口腔疾病不仅仅是口腔局部病变,而是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象.口腔疾病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口苦与肝脏疾病中医认为早上起床后如口苦,主要是由于肝胆湿热引起.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口苦与口腔唾液中的胆汁酸有关.胆汁酸是人体内重要的苦味物质,正常情况下循行于肠肝循环,外周血中含量极微;肝病时可大量溢出,造成外周血中胆汁酸含量的急剧升高,口腔唾液胆汁酸来源于血液胆汁酸的移行.
作者:武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脏疾病的早期,大多数孩子无明显典型的临床表现,易被家长忽视,耽误了佳治疗时机.其实,患有肝病的孩子,只要细心观察,还是有迹象可寻.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是否患有肝脏疾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作者:李双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雾霾对环境的影响我们看得到,但它潜移默化地对我们的身体影响,你看得到吗?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因为雾霾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等物质,进入人体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雾霾天气经常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疾病,如嗓子瘸、喉咙痛的症状.
作者:李训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患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大中城市的患病率高达10%,其中又以25~50岁的男性居多.脂肪肝已成为一种都市常见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体检时被检查出患脂肪肝时,往往是轻度的,人们都不太重视,简单地认为多运动,少吃肉就行了.其实,引起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一定要区别对待,然后根据病因去治疗.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于养肝护肝来说,男女各有不同方法.女人爱哭是件好事,男人则应选择多吃补肝食物,现综合如下.流泪有助化解肝毒对于养肝护肝来说,女人爱哭是件好事.女人有烦心委屈的事能够随感而发,就可以将体内的郁结及时疏解.“肝之液为泪”,这是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的自然解毒法,可以迅速化解肝毒.有些人大哭了一场,将多年的积郁一涌而出,顿时无毒一身轻.
作者:魏国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脏健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而我国又是个肝病大国,所以如何保护肝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每日忙于应付事业、交际、家庭的人来说,更是不容忽视.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食物对肝脏大有裨益,无论是健康的人或是有病毒性肝炎的人都可以经常食用这些食物来保护肝脏.
作者:寇林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许多成年人认为,如果不过度饮酒,他们的肝脏将会保持健康状态.事实上,这与真相相距甚远.尽管许多医生认为脂肪肝患病事增加与肥胖和糖尿病增多有关,但事实比这更加复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不喝酒或少量饮酒的人肝脏脂肪非正常积累.尽管多达80%的脂肪肝患者不会经历任何问题,但其余的人可能发展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这些病例中,脂肪肝发炎、细胞受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甚至还能引起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致命性疾病.
作者:玲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掌握一定的技术腿部:较为科学的方法是,专注于每只脚向前迈的那个力气,迈得很有劲儿,而且迈出后,脚的落地点很接近身体,这样走效果更好.脚部:用后脚跟先着地,加速时,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尖,不要平脚踩在地面上,蹬地向前时,用脚趾部分用力.髋关节:走路时,髋关节也要前后“转”起来,相应的腰部也要随节奏扭动.
作者:赵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脂肪肝逐渐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临床中,脂肪肝也呈年轻化趋势,甚至有些还是少年儿童.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终可导致或加重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王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头发的生长、休眠和脱落是一个循环不止的过程.头发的脱落快于生长,就可能患上了男性脱发症,也就是常说的秃顶.秃顶在现实生活中,是特别常见的一种现象,常见于男性头上.女性也有极少数秃顶的,但相对来讲,远远少于男性.如果一个男人,年纪很大时才出现秃顶,似乎并不会对他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什么不便.但倘若是一个年轻人,正处在事业的顶峰时期,秃顶,多少还是会让人心理产生一些烦恼的情绪,久而久之,必定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出现了秃顶现象,也不必太担忧,更不要一味抱怨,因为过度发牢骚,过分怨天尤人,不但可能于事无补,甚而有可能加重秃顶.
作者:毛周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任何的疾病都有治疗的黄金时期,在黄金时期进行治疗效果会事半功倍,对于脑卒中(中风)也一样,治疗晚了,患后遗症的概率会大很多.脑卒中虽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老年性疾病,但其危害极大.又由于对于其认识的淡薄,没有及时地发现脑卒中的前兆而影响了治疗,常导致脑卒中发作的不良后果.因此,了解脑卒中的前兆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冀俊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一般肝病恶化前都会有一些病变预兆,只有患者足够地注意才能及时地进行预防治疗.那么究竟肝病恶化有哪些方面的前兆呢?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在疗养中,如出现下述症状时,要视作病情波动或恶化,应即刻就医检查和治疗.●出现高度疲乏,以致生活自理都困难;●高度食欲不振,每天主食吃不到200克;●高度腹胀,以夜间为重,引起坐卧不安,彻夜难眠,气短发憋.
作者:李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近有媒体用大数据统计的方式,分析了互联网用户对健康信息的关注情况,发现在互联网搜寻当中,“脂肪”和“减肥”都是热词汇.人们搜寻“脂肪”这个词汇,到底是关注自己身体上的多余脂肪,还是关心食物中的过多脂肪呢?恐怕是两者兼而有之吧.食物中的脂肪,本来是让人意犹未尽的美味根源之一.很难想象,没有脂肪的蛋糕、蛋挞还能酥软诱人,没有脂肪的肉类还能香美多汁,没有脂肪的炒菜还能香气四溢……无论炒菜油如何标榜自己“不含胆固醇”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都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炒菜油是比肥肉还要纯的脂肪.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前两天冒着严寒办完公事回到单位,发现办公桌上放了一包油亮油亮的糖炒栗子,顿时来了食欲.等三下五除二地剥开一颗放到嘴里,才发现这栗子虽甜,却夹杂着不好的味道,我马上反应过来,这栗子有问题.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有位同事逛街的时候看到有卖糖炒栗子的,买的人挺多,也就排队买了一包.没想到吧,这种栗子是用工业石蜡油加糖精炒出来的.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我想给大众出一个招,就是两句话:第一句是:“人是动物,动物就离不开动”;第二句话是:“身体移动才算动”.除了体育运动是动之外,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不要忘记动:走路是动,跑步是动,爬山是动,遛弯是动,跳舞是动,在街头扭大秧歌也是动……出门在外,少坐五站地,换成走路半小时,里程就是2.5千米;看书累了,休息10分钟,在阳台上甩甩胳膊、伸伸腿、扭扭腰,也是动;在家里,拖地、扫床、做家务,抢着和老婆干点家务,不仅动了,说不定还能得到媳妇的一顿夸奖.
作者:赵仲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羊肉历来被当作冬季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中医认为,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帮助消化等,尤其适合体虚胃寒者.为什么有人吃了羊肉会流鼻血?有人吃了羊肉会全身皮肤痒?下面分析一下羊肉与体质的关系,推荐各种体质选吃羊肉的药膳方.可结合选用,让全家人过一个餐桌上的暖冬.
作者:袁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1.用药剂量为何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科学用药的关键在于合理掌握剂量.用药剂量的大小决定药物在人体内的浓度与作用强弱.只有准确地掌握用药的剂量,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药剂量与年龄因素有关.一般所说的常用量,是指16 ~ 60岁的成人一次平均量.老人和儿童的用药剂量应相应减少.因为老年人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有所降低,所以用药量要减少,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肾功能约为年轻时的一半,用药剂量应该为成年人的五分之四.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剂量应该为成年人的二分之一.
作者:王炳彦;董海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运动过量与运动不足均有害,适量运动有益.如果运动不讲科学性,不但达不到健身目的,甚至有损于健康.但真正做到适量运动是很不容易的.运动为什么要讲科字性王大妈有点胖,每天都散步30分钟,可走了2个月体重没有减下来就泄气了.因为她不知道有若干问题影响她的减肥效果:减肥的运动时间要长于20分钟才有效;散步的运动强度也不够;需要科学配餐;短期运动不可能把她数十年积蓄的脂肪减下去;女性更年期后减肥的难度要大大高于常人.70岁的张大爷每周爬山6次,40分钟就能爬到800米高的香山顶.
作者:杜学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前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是还不能彻底根除病毒.近期,Ebert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剂(cIAPs)可以预防肿瘤坏死因子(TNF)调控的、被感染的肝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剂拮抗剂有可能通过促进感染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治愈乙型肝炎病毒的目的.
作者:张培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2015年欧洲肝病年会于4月26日在欧洲文化之都维也纳召开.会议内容如下.丙型肝炎治疗方面:本次大会重点推出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尤其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药物治疗进行重点推荐,对于基因1型,3个月的SOF+IFN+RBV可以基本达到100%的治愈率.对于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复发或者难治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合并肾功能,造血系统问题,原发性肝癌(HCC)等都有明确推荐,效果都非常好.
作者:王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问:72岁的于大爷患高血压多年,近发现血压较以前有点高,而身边的人也说血压高于140毫米汞柱会引起脑卒中(中风).于是,于大爷加大了服药剂量,血压顺利地降到了140毫米汞柱以下,可这时于大爷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答:就医后,医生告诉于大爷这是低血压惹的祸.医生指出,血压并不是越低越好,降得过低也会导致脑梗死(中风),而对于部分老年人降压不一定要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可适当放宽标准.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吸烟有害健康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有害健康有害到什么程度?同时怎么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使我们能成功戒烟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为此我们请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教授,她是专业做戒烟的宣传督导工作的,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各位想戒烟的朋友.
作者:姜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2015年6月1日,北京控烟条例实施,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室外排队等场合禁止吸烟.违者将被罚高200元!在禁烟和控烟方面,我们从来就不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早在2003年11月,我国就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此公约于2006年1月正式生效,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之后各地也是禁令频出,但直到今天,禁烟控烟仍然普遍面临着“禁而不止”“禁同虚设”的困境.中国禁烟引起世界各国关注,英国有两家媒体都说,中国禁烟令没有惩罚措施,所以禁令注定不会被执行.新加坡媒体甚至干脆断言,“禁止吸烟”只是烟幕,即禁烟只是一个姿态.这其实都点中了我们禁烟失败的死穴所在.
作者:袁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地懂得健康的含义呢?在许多人看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才是重要的.但是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其身体的健康,从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第六节 从“加法”的角度看自己的生活多心的人注定活得辛苦,因为情绪太容易被别人情绪左右.多心的人总胡思乱想,结果困在一团思绪乱麻中,动弹不得.人,容易将眼睛盯住自己所失去的东西,往往喜欢用减法来看自己的人生、生活.然而,人生应该是“加法”,应该多用“加法”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生活,多看自己所得到的,少看自己所失去的,必会让你拥有更多快乐的生活.加法是利导思维,减法是弊导思维.
作者:黄立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胆囊息肉大多数没有症状,85%患者是通过例行体检才发现的.现代人本来就怕查出点什么问题,一旦查出有胆囊息肉就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其实胆囊息肉并没有那么害怕,主要因为人们对胆囊息肉的不了解而无端地害怕.
作者:李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王炳彦;曲博;韩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