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向导杂志

健康向导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6-9038
  • 国内刊号:14-1211/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244
  • 全年订价:16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健康向导杂志   2016年6期文献
  • 流行性感冒与消化系统的纠缠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特点有:急起高热、头痛、乏力、全身疼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病毒颗粒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由于病毒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在全世界范围已暴发流行多次,其可怕之处在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危害人类生命安全.

    作者:华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

    肠易激综合征:注意休息,放松心情,避免产气食物,解痉、止泻(导泻)、调节肠道菌群、抗抑郁、心理行为疗法.反流性食管炎:床头抬高,改善生活方式,规律进食,忌饱食,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避免进食降低食管下括约肌(LES)的药物及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肠动力等.

    作者:张志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管住“流浪”的胃酸

    梦中,D里含着“酸葡萄”饱餐之后,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是刚刚躺下,却觉得胸部灼热,口中泛酸,嘴里好像含了颗酸葡萄.有时甚至夜间睡眠中突然被酸水呛醒,频发咳嗽,坐起来就会感觉好些.近,这种情况时常困扰着日渐“发福”的老张.老张很担心:这是什么怪毛病?他辗转心内、呼吸、耳鼻喉等多科就诊,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后,老张来到消化科.医生建议他行食管测压及24小时食管动态pH值监测,结果显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明显降低,存在明显的病理性胃酸反流.结合症状,医生认为老张患了“胃食管反流病”,建议他改变生活方式并服药治疗.

    作者:尚占民;裴艳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治疗

    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功能特点古人云:“年老者胃日弱,容纳少而传化迟;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膨腹短气”.也就是说老年人消化机能减退,表现在口腔、食管、胃肠及肝脏、胰腺均老化.口腔黏膜随增龄而角化增加,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减少;舌和咬肌萎缩,咀嚼无力,舌味蕾减少,味觉减退;牙龈退化萎缩,牙齿脱落;食管老化,蠕动及收缩力减弱.胃黏膜萎缩,胃液分泌减少.40岁起,胃蛋白酶原分泌明显减少,胃的消化作用减弱.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35%为盐酸偏低或缺乏,对进入胃细菌的杀灭作用减弱或丧失,促胰液素的释放亦降低.

    作者:夏军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呼吸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关系

    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来看.尽管现代医学分科很细,但是面对一个个体时,一定要综合全身情况来看.有的时候一种症状可能是很多疾病的表现,有时一种疾病可能表现为很多不同的症状.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数不胜数.例如,心肌梗死、胆囊炎、胃炎、胰腺炎都可以表现为腹痛;又如胰腺炎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心悸、头痛、呼吸困难等.

    作者:常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净化血液的十种食物

    中医学的基础在于药食同源,将万物概分为阴与阳为基础,进而再把人的体质分为阴性与阳性,然后再依各种体质,找出各种食材所具有的食用与药用效果.胡萝卜:延缓老化,预防癌症现代医学将活性氧定位为老年化、癌症、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风湿、肺炎等各种疾病的起因.目前已知的可去除活性氧的物质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唾液中的过氧化物酶、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或绿茶中的儿茶素,以及生姜中的姜黄素等.胡萝卜则是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首选食物.

    作者:陈永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粗杂粮——肠道的保姆

    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商,吃的饮食越来越精细,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越来越西化了,各种西式快餐更多地进入了我们东方人的视野.慢性病患病率愈来愈高,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人们已经意识到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中缺乏植物纤维是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之一.其中,结肠癌的发生与纤维素进食少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吴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三类人不宜吃蜂蜜

    蜂蜜是人类为熟悉的蜂产品,其由蜜蜂从植物花朵中采集花蜜回巢辛勤酿造而成.其色香味质因采集的花卉、季节以及地区不同而各具特色.主要含有60多种人体所需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葡萄糖、果糖、酶值、蛋白质以及18种氨基酸.

    作者:凌建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养生妙法伸懒腰

    一般人都认为,伸懒腰是一种懒惰的表现,这种认识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其实伸懒腰,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工作学习时间长了,人会感到疲乏,这时候伸个懒腰,就会觉得全身舒展,即使在不疲劳时,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是养生的一个妙法.

    作者:安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良饮食习惯与消化病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膳食质量明显改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与膳食相关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也有了明显升高.吸烟、过量饮酒与食管癌、胰腺癌、酒精性肝病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饮酒比例为21%,与1991年相比,增加了17.3%,其中,18岁前开始饮酒者的比例高达8.8%.

    作者:张自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五大新型疾病“攻击”白领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五种新的疾病综合征正侵袭着现代的都市白领.专家警告整日为生计、事业奔波的白领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光源综合征许多人在办公时习惯把灯全部打开,把整个室内照得亮亮的,殊不知灯光也会给人带来伤害.人在灯光下,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视神经疲劳,且灯光缺乏阳光下的紫外线,使缺钙所致的老年性骨折、婴幼儿佝偻病不断增多.有专家认为,荧光灯发出的强烈光波,会导致生物体内大量的细胞遗传变性,灯光的过分使用无形中扰乱了生物钟,造成人体心理节律失调,精神不振.

    作者:玲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体五脏怕啥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我们知道,调理好人的五脏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生活中很多人都很注重对五脏的调理,要想调理好人的五脏就必须要知道伤害五脏的坏习惯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调理,下面就和你一起去了解吧.

    作者:荣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体一些器官的衰老退化时间表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白发和皱纹是衰老的早期迹象,实际上,人体一些部位在我们外表变老之前功能就开始退化,以下就是人体一些器官的衰老退化时间表.大脑:20岁开始衰老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逐步减少.出生时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健康照护健保信托机构顾问、神经学家沃基特克·拉克威茨表示,尽管神经细胞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事实上大脑细胞之间缝隙的功能退化对人体造成的冲击大.

    作者:寇林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吃山药能让人强壮善跑么

    博尔特和汤普森分别获得男女100米和200米金牌,难道和牙买加人常吃的山药有关么?中央电视台记者去采访牙买加田径科研专家,问为什么牙买加人能够如此奔跑如飞.专家说:“牙买加人天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从婴儿和童年开始就注重培养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牙买加人的饮食也有特色,他们吃牙买加黄山药,其中含有特殊的固醇类物质,能强身健体,所以体能特别出色.”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生命之“桥”精心“搭”建用“心”维护

    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了动脉硬化,也就是说冠状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内形成了动脉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流减少或完全停止,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如何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冠状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一旦斑块溃疡或破裂,就会导致血栓形成,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作者:王学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煎药煎服的方法注意事项与技巧

    选好药锅据说,三国时候,有一个庸医叫陆矜,因久混江湖,识得一些医家的验方.随即到处行医卖药.有一年,他来到许昌,听说曹操患偏头痛,正到处查访名医.陆矜一听,认为这是天赐给他巴结权贵,升官发财的良机,便决定邀功献技.他兼程赶到军营,许下“包治”的诺言.粗略切脉后他便开出处方,取来一铜器为曹操煎药.药熬好后,他亲自捧给曹操,不料曹操服药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

    作者:冀俊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生素使用勿陷入误区

    不少家庭都有一个家用的小药箱,里面很有可能塞满了抗生素.据统计,我国人均使用抗生素的剂量,高达美国人均量的十多倍,是抗生素第一大国!抗生素等于消炎药、抗生素可预防感染……这些抗生素使用的误区你都了解吗?

    作者:王炳彦;董海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每天坚持步行的12大好处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由于人体三分之二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所以六十多岁的人可以有年轻人七成的握力和臂力,但下半身力量却只剩下四成.据科学家们的研究证明发现,温和地健步行走,具有神奇的抗衰老功效.

    作者:冷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胶囊内镜——消化系统革命性技术

    胶囊内镜的外观就像速效感冒胶囊,患者喝一口水就能将它吞下去.它将自然穿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并同时一路拍摄图像,后通过排便自行排出体外.这些图像将传送到佩带在患者腰部或胸腹数据记录仪中,医师在电脑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图像,从而对疾病做出诊断.

    作者:胡运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注艾滋病:“一夜情”成艾滋病防控盲点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而互联网、酒吧等场所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所谓的“一夜情”,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可以走到床上.却从未考虑这么做的后果.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虽然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水平流行,但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同时在已经发现的艾滋病病例中,性传播比例高,“一夜情”成为艾滋病防控盲点.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感冒发热吃退热药后别捂汗

    问:感冒后发热,服用退热药后,是不是发热时盖上被子捂一捂,多出点汗退热快?答:发热时吃退热药后盖上被子捂一捂,这是很常见的降温方法,实际上却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尤其在高热吃了退热药后,过度捂汗不但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升得更高,还可能造成脱水.发热是人机体对感染的一个正常反应,首先它有有利的一面.在体温高的情况下,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形成一个不利的生存环境.高热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全身不适.对6岁以下的儿童可能会引起高热惊厥.

    作者:杨凯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图警示上烟包”引发的一场宪法诉讼

    缘由:2005年是乌拉圭控烟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 那一年里,它要求所有的政府机关和公立机构的办公场所全面禁止吸烟;要求卷烟包装上要用50%的面积印上图形健康警示、禁止使用“轻柔”“低焦”“淡味”等误导性描述 2008年鸟拉圭议会通过了《控制吸烟法》要求图形警示要占烟包正反两面至少50%,并且要经过政府的公共卫生部批准

    作者:于秀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是人类生命生存期间的神圣职责

    健康是人生大的财富,健康更是人类生命之本,没有了健康,人类生命之本也就失去了色彩.人类生命的健康有三方面的内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人类生命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都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就叫健康.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要健康一生喜气扬(八)

    把握现在就是幸福幸福的味道不是甜蜜,而是平淡;不是浓烈的芬芳,而是淡淡的幽香.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追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便是真正的幸福.有人得了晚期癌症,医生对家属说,别治了,没几个月活了,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这个患者就去旅游,叫拉着棺材去旅游,走到哪儿算哪儿,玩遍了半个中国,癌症竟然好了.有一天我突发奇想,等我老了的时候,就去幼儿园当顾问,给他们讲故事,不是让我照顾孩子们,而是让孩子们带领我活在当下.

    作者:黄立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西游健康新传之防治肿瘤(下篇)

    作者:山西省健康教育中心;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与小儿感冒的区别

    感冒会引起肺炎,所以有不少新手家长误以为小儿肺炎就是感冒,小儿肺炎不能不重视,如果病发会影响到小儿的发育.测体温: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小儿感冒也发热,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作者:秦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碗醋的功效知多少

    醋是什么?做清洁的小帮手,能去除污渍!一种非常好用的调料,能减腥、祛膻又添香!不止如此!在中医上,它也是个重要的角色!醋,味酸气温,入肝、胃两经,有活血散淤的功效,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上都是重要的帮手!助降血脂——陈醋泡花生医学研究表明,只要每天喝20毫升食醋,胆固醇平均会下降9%,中性脂肪减少11%,血黏稠度也会有所下降;花生含脂肪为40%~ 50%,是大豆的2倍,比油菜籽还高,蛋白质含量为30%,相当于小麦的2倍多,被称为“长生果”.

    作者:张军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40岁以上应做肠镜检查

    美国医学界提出,年龄超过50岁的无症状者,应行第一次肠镜检查.在亚太地区,结直肠癌工作组于2007年9月在香港举行的“亚太地区大肠癌共识”会议上指出:50岁后应进行大肠癌筛查.同时指出,由于亚洲某些地区的人(例如中国、日本、韩国)较其他地方的人更易患大肠癌.而在中国,由于肠癌的发病较西方人早,因而有专家提出,中国人的第一次肠镜检查以筛查肠癌的时间应提早到40岁.

    作者:李初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