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0-7156
  • 国内刊号:14-111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2002-2005年“山西省一级期刊”
  • 中医学
山西中医杂志   2010年4期文献
  • 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经行头痛患者,予加味逍遥散口服治疗,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经行头痛的药物.结果:显效18例,占60%;有效10例,占33.33%;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刘英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补气生血精治疗放、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气生血精胶囊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口服补气生血精胶囊,对照组30例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明显提高(P<0.05),血小板提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程度比较:白细胞、血红蛋白抑制明显改善(P<0.05),血小板抑制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生血精胶囊对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李聚林;赵菊琴;冯五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肝宁片治疗精神药物肝损害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护肝宁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用护肝宁片治疗;对照组用肌苷片治疗.两组均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宁片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造成的肝损害疗效肯定.

    作者:刘玉妹;郑天宏;周正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皂刺糯米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2000 mg/m2分2次早晚口服,服2周后休息1周,皂刺糯米粥:皂刺30g煎水适量与糯米300 g共煮粥供三餐食用,30天为1个疗程.结果:全组30例患者,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5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1年生存率42%,毒副反应以Ⅰ~Ⅱ级为主,出现Ⅲ度白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1例,腹泻4例,无Ⅳ级毒副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联合皂刺糯米粥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低,患者耐受好.

    作者:赵瑞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甲钴胺(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用弥可保)和对照组(单用弥可保),观察患者血流变、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43.3%;治疗组在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变、血糖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李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硬化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硬化症的患者53例,治疗前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所有患者均在糖尿病原有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口服,1日1剂,1日3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对两次评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其中头痛、眩晕症状改善明显.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t临床症状.

    作者:王艳;管子函;苏红霞;党红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胆囊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抗炎、利胆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鸡骨草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董小平;张弛;张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3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成人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具有补肾活血功效的中药汤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缓解期、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总缓解率分别为58.14%、95.35%(P<0.01);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1.63%、0,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5.58%、6.98%,47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9.53%、11.63%(P<0.01);平均缓解期分别为(12.2±3.4)个月、(34.8±3.7)个月(P<0.01);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77%、32.56%(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成人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新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壅肺型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痰热壅肺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清金化痰汤煎剂联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1天.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壅肺型细菌性肺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薛香菊;高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服用益气健脾化痰汤同时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每次0.2g,每日2次;氨臭索片,每次30 mg,每日3次.对照组只口服上述西药,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善辅;曾素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36例

    目的:观察治疗外寒内饮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外寒内饮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青龙汤加减.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5.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外寒内饮型哮喘疗效显著.

    作者:吴沛琴;高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方治验3则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其辨证用药之法验之临床,常收卓效,现将笔者应用<伤寒论>方取效案例3则介绍如下.1 牙痛张某,女,51岁,1999年2月2日初诊.1月前左牙龈疼痛,自服消炎止痛西药无效,又输液、服中药多方治之,终无一效,牙痛有渐重之势,不能咀嚼,只能进流食,精神日渐痿顿.观其面容憔悴,颧颊淡红如妆,言语无力,手足发凉,畏寒,倦卧于床,舌质淡、苔薄白而润,齿龈淡白,脉沉细而微.

    作者:房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王秀莲从湿热辨治感冒后咳嗽验案

    王秀莲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温病学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王老师从湿热辨治感冒后咳嗽的验案报道如下.

    作者:曹力明;王秀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梁苹茂治疗虚劳验案1则

    梁苹茂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医30余载,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方药运用灵活.笔者有幸随梁师侍诊,兹介绍梁师治疗气血两亏、脾肾阳虚型虚劳验案1则.

    作者:刘双;梁苹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黄文政运用清心莲子饮治疗淋证验案

    淋证以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沥不断为特征,可分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等类型.多属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或由于肾虚而湿浊下注,气化不利所致.今随黄文政老师侍诊,将其运用清心逆子饮治疗淋证验案2则整理如下.

    作者:赵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温经汤治疗月经病验案举隅

    温经汤原载<金匮要略>,由吴茱萸、桂枝、生姜、半夏、党参、当归、川芎、芍药、阿胶、麦冬、丹皮、甘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滋阴、益气和胃的作用,故血闭者能通,经痛者可愈.

    作者: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防风通圣散临床应用4则

    防风通圣散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泻热通便、益气养血之功.笔起以此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脂肪肝、习惯性便秘、产后发热等病证疗效显著.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南万青;南万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面神经炎3种疗法不同疗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3种常用疗法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将130例面神经炎患者分别采用电针、针刺、药物3种常用疗法治疗,5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4个疗程,并比较不同疗程的疗效.结果:第l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4疗程,电针组均优于其他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疗法优势明显,各个疗程均优于其他疗法.

    作者:朱在波;刘立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痛经54例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痛经患者应用针刺三阴交、合谷、关元结合TDP照射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5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7%.结论: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痛经有确切疗效.

    作者:白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65例

    目的:观察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翳风穴剌络放血加针刺疗法.翳风穴刺络放血每日治疗一次,治疗5天后停用;针刺每日治疗一次,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天,1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8.5%,痊愈率为66.2%.提示:翳风穴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霞;黄丽萍;曹荣禄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王氏六磨汤治疗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大多以泻药通便,初则有效,久则便秘更加严重,且长期服用大黄等刺激性通便剂,可致结肠黑变病.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运用四川省已故名医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再漠教授经验方即王氏六磨汤治疗便秘6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艾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疏风解表治疗荨麻疹

    笔者自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运用中医疏风解表止痒方法治疗荨麻疹45例,疗效较佳,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小12岁,大65岁,平均(41.5±5.2)岁.其中首次发病者19例,病情反复发作者26例.

    作者:刘景玲;李建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蝉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以皮肤出现斑疹,多随皮纹排列,脱屑如糠秕之状,四周淡红呈玫瑰色的急性皮肤病.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笔者以自拟蝉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该病36例,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梁开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路广晁运用四逆散经验举隅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4味组成,乃东汉张仲景所创.原方用于治少阴病阳气内郁,气机不畅之四逆证.吾师路广晁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30余载,认为以其药物之配伍而言,可用于多种疾病,举例如下.

    作者:张艳彬;王北京;路广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王京存从肝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拾零

    王京存教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高血压辨治方面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深受教益,现将其从肝辨治高血压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昱乔;王京存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刘公望针药兼施治疗癫痫经验介绍

    癫痫(epilepsy,EP)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有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导致,以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因其病程长、难以根治、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明确而列为现代难治病[1].

    作者:张静;刘公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加良附方影响人胃癌裸小鼠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方对人胃癌裸小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以探索其对人胃癌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建立移植型人胃癌MGC803实体瘤模型后,予模型对照及新加良附方大、中、小剂量4种处理并分组,分别取4组肿瘤组织,以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和以CD31为血管内皮标记的MVD.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新加良附大、中剂量组有抑制MVD的作用,三者MVD值分别为68 880.66±35 846.10,37 386.44±20 175.69和40 531.48±20 817.34,后两者较前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模型组相比,新加良附大、中剂量组能够下调VEGF表达,其值分别为16 227.80±7 620.67,4 453.73 4±1 717.25和5 566.35±3 68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加良附方能够抑制人胃癌新生血管形成.新加良附方抑制胃癌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作者:倪磊;田劭丹;马成杰;孔焕宇;陈信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电针上巨虚对内脏痛敏大鼠5-HT与AWR评分的影响

    目的:运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模型,观察针刺上巨虚穴对IBS大鼠模型胃肠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分布的影响及其与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针刺的作用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探讨电针上巨虚穴缓减内脏高敏感的可能机制及其不同电针次数的效能.方法:雄性3周龄5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多次电针组、单次电针组、假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接受结直肠扩张刺激(colorectal distention CRD),总共持续刺激2周后开始针刺双侧上巨虚穴.对大鼠CRD诱发刺激下的AWR进行半定量评分,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大鼠结肠5-HT分布.结果:多次电针在电针后90min内可以明显的降低内脏痛;单次电针、单次针刺在治疗后90min内仅在20mmHg下有效.与多次电针组比较:模型组大鼠5-HT表达明显降低(P<0.01);单次电针组、单次针刺组大鼠5-HT表达明显降低(P<0.01);单次电针较单次针刺组大鼠5-HT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AWR评分的变化与结肠5-HT变化相一致.结论:电针上巨虚穴能降低结肠中VIP的阳性反应物含量,且表现多次电针效果优于单次电针、单次假针,与AWR评分结果相吻合.电针大肠腑下舍穴上巨虚对IBS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降低5-HT的含量有关.

    作者:高志雄;王威;吕恩基;赵金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方中半夏古剂量与现代应用初探

    对经方中半夏古剂量与现代计量(g、mL)进行了比较,认为经方中半夏8枚,约为7g;半夏半升约为70~80 g;半夏半斤约为75.2 g.并建议制半夏的用量10 g为小量;15~20 g为常用量;20-30 g为大量.大剂量宜用于食道癌、胃癌、肝癌等顽症.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葛花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研究葛花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对葛花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葛花的生药鉴定特征及其所含的各类成分.结论:葛花具有独特的生药学特征,可为其鉴定、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裴香萍;裴妙荣;申昕;牛燕珍;张朔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概况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的一种疾病,正常肝内脂肪的含量占肝重的5%,其中主要为磷脂,还有少量脂肪酸、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10%以上,有时可高达40%-50%,即为脂肪肝.

    作者:李新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吴鞠通络病病因学术思想探讨

    络病是指发生于以络脉为主要病位、络脉的功能及结构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疾病.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医学微观辨证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对于中医外感、内伤杂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指导意义.清代医家吴鞠通对络病证治有独到见解,对络病的病因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对认识络病的病证性质、研究病机变化与传变、提高络病诊治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笈;武养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易筋经》源流

    <易筋经>是我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易筋经>中的基本动作都能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中找到相应的导引姿势.根据现存有关文献分析认为,<易筋经>源于古代导引术,并非达摩所创,而佛教在<易筋经>的流传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瑜;顾一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选用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扶正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疗效较好.

    作者:浦明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试验组61人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58人进行耳穴按压治疗.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医症状量表并对比分析.结果:景衣安神散对改善失眠的有效率为73.8%,耳穴按压的有效率为55.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乔飞;胡晓灵;胡金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神阙贴敷脐治疗顽固性呃逆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阙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肌注山莨菪碱(654-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阙贴敷脐治疗,每日1次,每24 h更换药贴1次,7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呃逆发作次数、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贴敷脐治疗呃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萍;白震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崩漏辨证施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崩漏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门诊崩漏患者随机分为辨证施护组和对照护理组,前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而给予相应的辨证施护,后者予临床常规护理,4周为1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辨证施护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护理组.结论:分型护理有助于提高崩漏的治疗疗效.

    作者:陈永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八味通络颗粒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浆BNP的影响

    目的:观察八味通络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安全性及对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中药制剂八味通络颗粒,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加八味通络颗粒模拟剂.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LVEDV、LVESV、LVEF、FS、E/A及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浆脑利钠肽水平随心功能的加重而升高,且在Ⅱ级与Ⅲ级、Ⅱ级与Ⅳ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脑利钠肽治疗组较对照组疗后无显著性差异,但组内较疗前均有很大改善.结论:八味通络颗粒联合西药较单纯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牛天福;李娟;刘朋云;祁慧霞;耿强;王建平;杨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风热证方、血热证方、湿热证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确诊患者分为4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分3型各为1组,分别服用风热证方胶囊,血热证方胶囊、湿热证方胶囊,每次6粒,1日3次;对照组服用阿维A胶囊,每次10mg,每日3次.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中,风热型组完整病例96例,治愈43例,显效37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62%;血热型组完整病例96例,治愈41例,显效42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62%;湿热型组完整病例95例,治愈37例,显效42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完整病例95例,治愈21例,显效20例,有效25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69.47%;3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风热证方、血热证方、湿热证方对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凤仙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