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08年26期文献
  • 微创灌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7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均经头颅CT定位下颅骨钻孔、穿刺、血肿腔内置管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治疗,同时配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 57例中近期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死亡5例.结论 ①采用微创灌洗引流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治疗费用低、预后良好、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优点.②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能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李红卫;柴三如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丙泊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的监护

    人工流产术是计划生育避孕失败后所采取的一种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传统的人工流产术给患者造成身心两方面痛苦.为减少患者痛苦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近年我院应用丙泊酚在静脉全麻下进行无痛人流,使妊娠妇女在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整个人流过程,并在术前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以平稳的心态去配合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喜峰;徐贵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消化性溃疡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06例经急诊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血前1周内是否服用非甾体类抗炙药分为服NSAIDs组(25例)和非NSAIDs组(81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显示2组患者年龄、出血前消化道症状、心脑血管病史、溃疡、Hp感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的认识,提出干预和治疗策略,以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道产生的毒副作用.

    作者:李建明;王韶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甘露醇治疗脑卒中致急性肾损害35例分析

    急性脑血管意外可引起颅内压升高,甘露醇作为一种渗透性利尿脱水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临床用以降低颅内压、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较为普遍.

    作者:翟素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外科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99例总结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 8例(8.1%)因弥散性腹膜炎而行急症手术治疗;89例(89.9%)行非手术治疗,其中31例(31.6%)因病情加重而中转手术,其余患者行择期手术.38例(38.0%)胆囊坏疽并穿孔.术后2例(2.0%)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1.0%)切口裂开,3例(3.0%)肺部感染,其余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因老年人自身特点,要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和治疗,掌握手术和非手术的时机.

    作者:马向东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注射用双黄连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注射用双黄连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49例小儿肺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静滴3 d~5 d,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静滴3 d~5d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的有效率为100%,未见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有效率为79%,且可见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好,副作用小,应用方便、安全.

    作者:方忠志;方荣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硝苯地平加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179mm Hg,舒张压90~109mm Hg)6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5~10 mg口服,同时卡托普利12.5~25 mg口服,每天3次.Ⅱ组为时照组,给予卡托普利12.5~25 mg口服,每天3次,连用8周.结果 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0.0%,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硝苯地平联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贾香玲;李晓苹;黄山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食指背侧皮瓣在修复拇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食指背侧皮瓣及食指背侧皮瓣和其他手指侧方皮瓣组合治疗拇指严重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两种方法 修复28例手拇指皮肤软组织损伤.结果 术后27例成活,1例失败.27例拇指功能恢复,外观较好,指腹感觉存在.术后随访,成活的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 食指背侧皮瓣及食指背侧皮瓣和其他手指侧方皮瓣联合治疗拇指严重损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满意,是临床上较理想的方法 之一.

    作者:陈晋伟;马林;杜张荣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小儿阑尾炎234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阑尾炎临床诊治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34例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对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29例,手术治疗205例,均治愈.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6例,慢性阑尾炎11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0例,化脓性阑尾炎83例,穿孔性阑尾炎48例,阑尾周围脓肿16例,其中化脓穿孔性阑尾炎占55.98%.各年龄段阑尾穿孔的发生率:新生儿、婴儿为100%,幼儿35.3%,学龄前儿童20.8%,学龄儿童14.5%.结论 对于小儿阑尾炎,手术指征的判定、全身支持治疗、抗感染、早期手术治疗是降低阑尾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卫同林;师玲;席红卫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舒芬太尼加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镇痛观察

    氯胺酮是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临床上仅使用麻醉浓度1/5-1/10量,即可明显抑制该受体的活性,产生有效的镇痛作用,并且可增强阿片类药物对神经损害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世平;董化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胃溃疡212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4年-2007年的胃溃疡212例资料,所用胃镜为富士能250-2电子胃镜,所研究的对象均采用一次性活检钳活检,活检后的标本立即放进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1],标本统一送无锡市肿瘤医院做病理诊断.共检出212例胃溃疡患者,其中男164例,女48例,年龄小的14岁,大的82岁.

    作者:吴春晓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目前多采用抗病毒、止惊、降颅压、退热及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但效果仍不够理想.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剑;刘光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0例临床总结

    目的 总结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良性疾病忠者行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富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出血量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安全、可靠、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银杏达莫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时间、24 h Holter总缺血时间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且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其24 h总缺血时间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常海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腕掌侧切割伤72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对腕掌侧切割伤佳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外科自2001年6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腕掌侧切割伤患者72例,均在1 h~24h内行急诊清创术,同时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受损神经、肌腱和血管.术后3 d开始康复锻炼.结果 72例术后Ⅰ期愈合64例,延期愈合8例.术后随访59例,随访时间2个月~11个月.按照TAM标准评分,优41例,良13例,差5例,优良率91.5%.结论 用显微外科技术Ⅰ期修复腕掌侧切割伤,再加上术后功能锻炼,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忠兆;刘立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香菇多糖腔内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注射液胸膜腔内灌注治疗原发性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32例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先尽可能抽尽积液,再腔内注射香菇多糖,1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 香菇多糖治疗有效率达78%,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提高,不良反应轻.结论 香菇多糖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

    作者:牛昌心;杨有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高度重视消化内镜无痛检查中麻醉的安全保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各项无痛性检查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无痛性检查是在麻醉作用下进行的检查,是由麻醉医师在检查过程中应用一些麻醉性镇静药,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镇痛药如芬太尼、瑞芬太尼等药物静脉复合,或吸入一些麻醉性气体的全身性麻醉.

    作者:张庆明;杨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动态心电图对病窦综合征61例分析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窦性激动发放过缓、激动形成或窦房传导障碍等心律失常.其病因包括窦房结动脉疾病(如冠心病、炎症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特发性心肌纤维化等)、心肌病、高血压、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但以冠心病居首位[1].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罗向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几点体会

    随着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治疗,而且要求尽量减轻痛苦,所以妇产科医生必须更新观念,认识到无痛苦在妇产科应用的重要性,并且力争使无痛术在妇产科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是指在妊娠14周前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

    作者:陈广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控制性降压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使鼻窦内窥镜手术术野清晰、出血少、便于操作,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已被广泛采用.我院自1999年至今.已施行此类手术400余例,术中均采用控制性降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武月玲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肋骨骨折在胸壁损伤中约占20%~400%[1].大部分多发性肋骨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即可治愈,只在少数情况下需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自2005年-2007年,我院对1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术,疗效满意.

    作者:徐伟峰;董玉琦;王新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其创伤小、失败率低,但若操作不当,常会引起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站2004年1月以来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范海琴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临床意义及应用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1]已在一些肛肠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出口梗阻型便秘和肛裂手术及一些混合痔手术当中,现将笔者对该手术在临床应用的心得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胡跃奇;梁建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泮托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

    消化性溃疡(PUD)是一种全球性的并对人类健康和进步影响较大的常见多发病,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及并发症.

    作者:李刚;简文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28例报告

    我院于2000年3月-2006年9月共收治2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早期切开减压、骨折固定、高渗性甘露醇脱水及扩张血管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青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后慢性脑积液19例分析

    目的 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后慢性脑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创伤后慢性脑积液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术后3 d~14 d颅内压增高症状解除或明显好转,追踪随访长者达5年,均无分流管堵塞表现.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液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

    作者:洪涛;帅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28例

    Pilon骨折因为累及关节面以及局部软组织非常薄弱,从而带来治疗的困难与治疗后容易出现踝关节功能病变.1969年,Rudei和Allgower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84例低能量创伤所致的Pilon骨折,74%获得良好效果,90%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作者:徐宏亮;孙建飞;惠利民;顾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胫骨开放性骨折交锁钉治疗108例体会

    交锁钉以其坚固的髓腔内固定,能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在闭合性胫骨骨折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在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中引起了越来越多骨科医生的关注.本文总结了2004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交锁钉应用10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振民;李小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尿道热37例分析

    近年来引起尿道狭窄的原因很多,先采取尿道扩张术治疗,1998年-2007年我们共行尿道扩张术637例,前列腺扩裂术2例,其中出现尿道热37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斌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奥硝唑根管消毒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口腔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择同一牙列中有2个以上恒牙患有急慢性根尖周炎的病例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20岁-60岁,共126颗患牙.治疗前1个月均无服用抗生素史,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采用同体异位法进行分组,试验组70颗患牙,对照组56颗患牙.

    作者:李素平;郑新乐;李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孕妇的性传播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性传播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公共卫生和个人问题,尤其在女性中可引发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不育,对于孕妇则可引起流产、宫内死胎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孕妇患性传播疾病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秦秀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封闭加中药治疗腕管综合征7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封闭配合局部制动加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回顾6年来治疗72例98腕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疗效.结果 98腕治愈95腕,3腕手术治愈.结论 封闭配合局部制动中药熏洗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作者:彭国强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大肠癌术后霉菌性肠炎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

    大肠癌是包括结肠各部位及直肠部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治疗方法.我院在去年共收治大肠癌手术病例49例,术后发生肠道霉菌感染11例,感染率高达21%,大大高于同期普外科其他手术患者院内霉菌性肠道感染率.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残根残冠修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组织器官越来越珍惜,即使是牙冠大部分龋坏、缺损、折裂或整个牙冠缺失的残冠残根,人们都不轻易拔除,尽量保留原有的器官,发挥其大的潜力,有的患者自身身体条件有限.

    作者:张丽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足三里封闭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

    产后尿潴留是临床上常见的产后早期并发症,属于产科常见病,虽然可通过导尿缓解病情但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且并发症较多.近年来经过对3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实施足三里封闭新斯的明临床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19例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按上睑下垂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一般将睑裂高度在4 mm以下,肌力在4 mm以下者为重度上睑下垂.我院自2004年开始使用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患者19例(26只眼),术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亚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 观察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主要收集了2005年7月-2007年3月住院患者120例,排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造影结果 分为冠状动脉正常及单支、多支病变组.结果 尿微量白蛋白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多支病变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尿微量白蛋白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作者:牛荣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诊断与分析

    目的 探讨脑神经元移行异常CT表现特征,提高时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神经元移行异常48例,其中脑裂畸形32例,灰质异位9例,无脑回和(或)巨脑回畸形7例;CT平扫43例,平扫加强5例.结果 脑裂畸形表现为宽窄不一的裂隙从脑表面穿越半球直达侧脑室,并与侧脑室外侧壁呈憩室状突起相连;灰质异位表现为室管膜下或髓质区域出现大小不一、密度同皮质的结节灶.无脑回畸形和(或)巨脑回畸形,二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出现,无脑回畸形指脑回阙如、巨脑回畸形指脑回增宽.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时脑神经元移行异常具有重要的检查及诊断价值,结合临床特点及脑内特征改变可作出定性诊断.

    作者:张强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高血压69例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络合比色法检测分析69例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定性阳性率只有17.4%,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可达44.9%,并随病期的延长有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 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除外高血压早期肾损伤,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能早期发现高血压肾损害.

    作者:王助良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C反应蛋白71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我院79例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结果 71例C反应蛋白结果 增高者中,经后期确诊发现有65例为细菌性感染,占91.5%;其他感染6例,占8.5%.结论 C反应蛋白的快速检测,对辅助诊断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国成;牛翠;冀伟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尿试纸条检测与尿镜检结果非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尿试纸条与尿镜检结果 的非相关性对比观察,多因素分析其结果 来源.方法 尿试纸条检测参照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的尿试纸条11G直接涂片检查.结果 520份尿样中以BLD、WBC、PRO三项任何一项阳性,镜检不到相应成分较为多见,其次是尿试纸条检测全阴性却能发现一些有形成分;二者非相关性总百分率为24.9%.结论 出现上述结果 的原因除了尿试纸条本身的缺陷外,还有就是操作、仪器等本身的缘故.面对如此的非相关性临床现象,认为无论尿试纸条检测结果 如何,每份尿标本都要镜检,且连同结果 一起报告.

    作者:任建斌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医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31例报告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其致病基因有两个来源:一是家族遗传;二是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基因发生突变.其中2/3属于家族遗传,1/3属于基因突变.

    作者:谢天亮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15例

    带状疱疹是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他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病毒有亲神经性,春秋季多发,任何年龄皆可发病,尤以老年人为多.

    作者:孙林芝;初洪菊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马齿苋和白矾外敷治疗小儿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以腮腺肿大和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

    作者:李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伤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成为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改善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已迫在眉睫.

    作者:鲁喜朝;王亚波;张百祥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82例临床报告

    我院在199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小儿肾病综合征82例,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就82例患儿作临床总结如下.

    作者:郭鸿雁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梅核气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 对38例梅核气患者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结果 痊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结论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梅核气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立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药师在医疗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和地位

    医院作为医、药、护、技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各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的结果.在我国,医药同源、名医善药由来已久,即使在现代的医学大家中,也不乏擅于用药的高手.

    作者:杨德库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医院药房质量管理规范化体系的探讨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至关重要,关系到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医院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适当、准确,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药剂人员的一项艰巨任务.

    作者:杨建军;董晓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病1例

    患儿,女,出生1 h吐沫,喉中痰鸣,喂奶即吐,发绀,于2008年3月12日16:00入院.孕1产1,胎龄41周,因宫内窘迫剖宫产娩出,Apgar评分9分.产时羊水清亮100 ml,脐带过短约30 cm,较细,体重2 000 g,产后发现患儿口吐白沫,喉中痰鸣,在给予第一次喂奶时发现咽下几口即开始发绀、呕吐奶汁,呈非喷射状,经清理呼吸道后发绀缓解.母孕早期妊娠剧吐,其母孕期因患支气管哮喘,多次静脉输液治疗.

    作者:陈萧群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低流量麻醉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低流量麻醉(low flow anesthesia,LFA)是指采用半紧闭式回路,新鲜气流量(FGF)<1.0 L/min的吸入性全身麻醉.麻醉时通过调节新鲜气流量保证患者对氧及挥发性麻醉药的需要量,同时又能有稍微多余的气流排出不需要成分如氮气、乙烯烷等.低流量麻醉可减少麻醉气体的消耗,降低费用,减少大气污染,改善气道湿度和温度[1].

    作者:卫才权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肺炎支原体(myoplasmas pneumo-nia,MP)研究的深入,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证实了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研究发现,MP尚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的疾病,有的可由患者的血液、脑脊液、胸腔液、心包液或由皮肤水疱中分离出MP,多数依据特异性MP血清学诊断.本文对国内有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姜海晶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心搏骤停诊治新认识

    正确认识心搏骤停,早期作出正确诊断,现场及时、准确实施抢救操作方法,第一时间内护送至当地医疗机构并进行正规新法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按照ABCDE操作程序及时抢救,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搏骤停患者存活率及减少和降低CPR后期并发症及后遗症.因此,要提高心搏骤停的存活率,全民普及新法急救知识,加强医疗机构人员的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加强急诊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培彦;白琳;陈英;刘国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COP)是中毒性急救的第一位,是致死性中毒的首要原因.尤其是迟发性中毒后脑病(DPE),严重影响着生存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成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学校部分年级学生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后麻疹流行病学探讨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晋中市小学三年级、初中、高中、大中专毕业班学生MV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后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1997年12月在晋中地区11个县市学校在校的小学三年级、初中、高中、大中专毕业班学生进行MV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次年(1998年)与加强免疫前(1997年)相比.结果 MV加强免疫后的学生(1998年)比加强免疫前的学生(1997年)发病率下降45.38%,发病地区由8个县市减少为7个县市,下降12.5%,有病例月份由8个月减少为6个月,下降25%,发病率较高年龄组由6岁~10岁4个年龄组变为6岁~9岁3个年龄组.结论 儿童、学生是麻疹发病主要对象.第一次加强免疫可否放在6岁组,长期坚持以上各年级学生的加强有无必要,有待论证.

    作者:曹爱萍;韩建彪;闫以让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小学生视力低下情况调查分析

    小学生视力低下亦称调节性近视或假性近视,是因为调节过强或调节痉挛引起的视力低下.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视力低下的趋势及动态变化,对防治学生视力低下制定措施,提供科学正确的依据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校全体学生的视力检查情况做了详细的追踪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任春娥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加强医院公文管理

    医院工作以医疗为中心,长期以来,医院作为基层单位在文件管理方面偏重于病案的管理,对其他行政公文未予以应有的重视.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对公文管理重要性认识程度的提高,加强医院公文管理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者:王春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低钠血症28例漏诊分析

    低钠血症临床多见,指血清Na+<135 mmol/L,常伴有血浆渗透压下降,可分为低容量、正常容量、高容量性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渗透压下降,水向细胞内移动,引起细胞水肿,尤其是脑细胞水肿,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1].

    作者:朱鸣放;田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肺栓塞20例误诊分析

    肺栓塞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居第三位,其病死率高达11%,占全部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但因其临床症状、体征的非特异性,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2003年-2006年,我院20例曾经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误诊原因.

    作者:高彩虹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骨盆骨折后腹膜血肿误行剖腹探查6例

    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邻近又有许多动、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腹膜后组织疏松,故骨折可引起广泛出血.我院至1998年以来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后腹膜血肿患者28例,其中因误诊而误行剖腹探查术6例.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基层医疗单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及对策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的药物品种日益增多,老药新用不断被发掘,药理知识不断更新,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上一个重要的课题.基层医疗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药物源性疾病,避免重开药、滥用药,必须要积极开展合理用药.本文就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及对策作一分析,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能与吗啡竞争同一受体,它通过与β内啡呔等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竞争性结合阿片受体[1],从而消除β内啡呔对机体的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内科用途较广,可治疗很多应激性疾病.该药效果迅速,疗效好,且副作用少,现就纳洛酮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汝泽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非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当今随着医药事业改革的推进,非处方用药大大方便了患者.人们现在有个头痛脑热的自己去药店买药进行自我治疗,但用药时没有专业医务人员的监督指导,不合理使用或者误用的情况更加值得我们注意.

    作者:段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住院患者5997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调查了2006年7月-2007年3月我院住院病历共5 997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教占总病例的71.5%.单用抗菌药物病例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68.83%,二联、三联使用抗菌药物分别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的30.53%和0.63%,在外科和妇科病例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主要以预防为主.结论 我院病房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的现象,当务之急是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保民 刊期: 2008年第26期